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一
黃山,以雄奇壯麗而馳名中外,多少人想去黃山啊!但永遠想不到我能和媽媽、哥哥。等我們一大家子人一起去黃山。
我們分為三輛車,乘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在車上我多么無聊啊!但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很快就到了。
這一天我們先去了后山,后山危峰兀立,巨大的石頭奇形怪狀。有的頭像魚,有的石頭像烏龜;有的像孫悟空;有的像唐僧還有的像猴子觀海。走了一天終于到晚上了呢。黃山的日落真是不一樣啊!太陽漸漸地躲在了山后面,漸漸地消失了。
昨晚睡了一個好覺,到了第二天我繼續爬。
我們現在的目的就是迎客松。但是在鰲魚峰的一線天上,讓我們哭笑不得,因為一線天就像90度垂直一樣,非常難走。我們的腿都軟了呢!走完一線天,我們又去爬天梯,天梯也太高了吧,我們好不容易爬完了天梯,爬完了天梯我們都好累了,所以我們休息了好久才出發。又走了好久,終于見到了迎客松了,迎客松長著郁郁蔥蔥的葉子,一根樹枝伸出,好像好客的主人!
最后我只像說:“黃山,我愛你,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不會忘了你!”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二
人們都說:“九寨歸來不看水,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溝我已去過,確實很美,可我還想去黃山。今天,我終于有機會爬黃山了。
清晨,我們乘車到達黃山東大門,開始了登山之行。從這里登黃山有兩條路,一條是坐索道直達白鵝嶺,另一條是步行登上白鵝嶺。我為了鍛煉意志,決定步行登山。登山的人很多,年輕人飛奔著上山,中年人緩慢地攀登,年老的和小孩七歪八拐地行走著。我是登山人群中年齡最小的,來往游人都注視著我,有不少叔叔、阿姨還稱贊我:“這小孩子真行,真勇敢。”我雖然很累,但在眾人的鼓勵下,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艱苦攀登,終于爬完了7。5千米長的陡坡路,登上了白鵝嶺。
在白鵝嶺休息了一會兒,導游叔叔就帶領我們游覽了飛來石、一線天、百步云梯、玉屏樓、迎客松、半山寺等景點,最后到達慈光閣,結束了游程。
游黃山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人說黃山之美在于松,的確黃山的松樹與眾不同。它有三大特點:一是平頂,樹頂全是平的;二是虬枝,樹枝不僅蜷曲著,而且朝一邊生長;三是長在巖石上,它的根除緊緊抓住巖石外,還能分泌出一種特殊物質將周圍巖石腐蝕、風化,變成自己的養料。
黃山之美還在于石。黃山怪石星羅棋布,形態各異,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特點是遠看越看越像,近看似像非像。
黃山之美又在于云海。黃山山高林密、多霧,易形成云海。黃山的云海瞬息萬變,一會兒像萬馬奔騰,一會兒像天女散花,非常壯觀。
黃山給了我美的享受,使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三
去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旅游。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黃山十分不尋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上最高的山峰是蓮花峰,它海拔1800多米,那聳立天外的峰頂,云霧繚繞,神秘莫測,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難難于上青天。特別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似乎正在下墜,令人心驚膽顫。
看到這么高的山峰我真想爬上去呀!于是,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對我說:“亞亞,你真的想上去嗎?”我點點頭。爸爸又說:“可不要半途而廢喲!”我點了點頭。開始爬山了,我拉著爸爸的手一步一步往上爬,走到半山腰了爸爸說:“亞亞,休息休息吧。”這時,我興致正濃,搖搖頭拉著爸爸的手繼續前進。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于爬上峰頂了。站在山頂上,黃山的美境真是盡收眼底,美極了。
在蓮花峰上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們就下山了,我們又游覽了許多黃山的名勝古跡。還買了一張挑山工的畫像。
回到家了,我久久不能忘記在黃山旅行的那段時光,同時我也體會到了挑山工每天挑東西的艱辛。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四
雨下得很大。你見過雨中的大壩嗎?今天,我有幸參加了這樣的春游。
去三峽大壩的路上,透過窗戶望去,一望無際的水和天空都是蒙蒙細雨,遠處的山都隱藏在細雨中。一路上,我想象著大壩。
毛毛雨沒有阻止我們前進。然后,我們來到了譚子嶺,站在譚子嶺上,看著一望無際的群山,俯瞰著下面壯麗的大壩景觀。左手邊是層層上升的船閘,右手邊是截斷長江的大壩。現在的我,渺小如一粒塵埃,但那些建設者可以劈山,讓流水通過,堵住河流,讓它們飛翔!現在這個奇跡是人類創造的!此時此刻,人們已經不再渺小,就像大壩上那些威武的雕像,那些挾持著筑壩者的人,他們在江海中連成一體,他們是創造奇跡的偉大力量——正是像他們這樣的偉大建設者創造了這個世界奇跡!
當我離開大壩時,我透過窗戶在雨中回頭看著大壩。我的內心因對筑壩者的崇敬而激蕩,我更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五
我早就聽說黃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終于機會一見了。
做車抵達黃山市后,我迫不及待地做好了準備,汽車進入了山區,我見到了心目中的.山,高大雄偉,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轉過一個山頭,眼前的景色突變,一座座險峻的山峰聳立在路旁,有的像穿上了綠紗的少女,有的像采花的青年,背簍子的老人…….姿態各異,各不相同。
最有名的山要算: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因為時間緊迫,不能一一游覽,所以就登上了光明頂,一上山頂,一股冷風氣撲面而來,真像一個“大空調”呀!
在奇松怪石中,首要的便是迎客松和松鼠跳天都了,迎客松被作為安徽的標志,姿態很奇特。一根主干上生出兩條枝干,都是那么茂盛,按慣例來說,要么兩個都枯死,要么一個在活,一個死亡。可兩個都是枝繁葉茂,真是怪!
站在迎客松的下面恰好能看到松鼠跳天都了,一只松鼠仿佛要一下跳到天都峰去,其實松鼠是由兩塊石頭組合而成的,可還蠻像呢!真是活靈活現。當然了,奇松怪石不只這幾樣。也有很多呢!在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兩天的時間太匆促了,所以只能游個大略,但是我依然會將這份記憶埋藏在心中。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們去了風景如畫的宜昌三峽。我們先去了三峽大壩。三峽公園是國家5a級公園,三峽大壩在公園內。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用于泄洪和發電。從平臺上看三峽大壩,真的很雄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下一個景點是185站臺,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更近的大壩。導游介紹了大壩的一般特點:中間泄洪,兩邊發電;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動水發電,靜水導航。
我們今天到達了最后一個景點,那就是“街口紀念公園”。截流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三次截流的成功。公園里有一部10分鐘的4d電影,講的是截流的過程:人們把“定江石”扔進長江截流。最后,我們愉快地回到了住處。途中經過了可承重690噸的大橋和西陵長江大橋。
晚上總是睡不著,想著明天的旅行…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三峽一家。三峽家庭有:溪邊家庭,山上家庭,山下家庭。我們先去河邊吧,金龍河——號。龍津溪是長江邊的一條小溪,那里風景如畫,可以看水車,聽民謠。我們已經到達龍津溪山頂的瀑布。太美了,沒法比。我們又去了索道碼頭。吃完飯,我們去坐索道。坐索道的時候,我看到前面全是綠色,只有右邊長江的藍色。
下山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三峽宜昌。不過外面高速公路的風景也很搶眼,只是到了晚上,周圍一片漆黑。不知不覺,我們回到了武漢。雖然已經九點多了,但外面還是像白天一樣熱鬧。
三峽真好玩!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七
期末考試一結束,媽媽就帶我踏上了去北京的旅途。
經過一晚上火車的奔跑,今天一大清早,我們就到達了首都北京。北京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全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萬里長城。
因為昨晚的勞累,一路上,我昏昏沉沉地睡著了。迷迷糊糊中,聽到媽媽喊:“到長城啦!”我睜開眼睛,看到群山峻嶺中一條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媽媽告訴我,如果從萬里高空往下看,能看見的只有長城。我想起了---的一首詩:“天高云淡,望斷南飛燕。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紅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我暗暗握緊拳頭,心里發誓:我一定要做一回好漢!
我們來到長城入口,選了往南的方向爬,聽說這條路經過“好漢坡”呢。爬長城的人當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活蹦亂跳的小孩,還有金發碧眼的老外。走了一陣,就見到了一個烽火臺,它是方形的,四周墻壁上都有小孔,媽媽說這是古代官兵打仗時觀察敵情和架槍的地方。
唉,為什么老天爺總與我們唱反調呢?剛才還在慶幸沒太陽,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烈日烤著我,我感覺好累好渴,接過媽媽遞給我的水就“咕咚咕咚”喝了起來,望著前面看不到頭的路,我真想馬上回去,可一想到很快就到好漢坡了,我二話不說,一股作氣地往前沖,終于一口氣爬到了好漢坡。站在長城上,微風襲來,我不禁想起了當年有多少老百姓在這里一磚一瓦地筑長城,甚至付出了生命;想起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悲慘凄涼;想起了曹植在《白馬篇》中“名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邁氣概。想到這些,我更來勁了,跟著考考哥哥繼續前行。正當我們來到一個烽火臺時,發現前面的路被鎖住了,只好意猶未盡地返回。
終于回到起點了。我忍不住高聲歡呼道:“耶,我成功了!我是好漢啦!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八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而聞名天下。自古以來無數游客來到黃山,探求其神秘,驚嘆其美景。黃山的美是天地造化的一寵一兒,隨處一景,無一不美,無處不奇。
來到黃山,最讓我驚嘆的還是黃山的云海,清晨霧氣彌漫的黃山靜寂如一沉睡的****,怡然地做著一個朦朧而有浪漫的夢。濃的淡的薄的厚的疏的密的霧嵐醞釀著、涌動著神秘。
滿眼的樹木花草簇擁著一條石頭鋪就的山道,蜿蜒著伸向山頂。在你登山的途中,始終置身于云霧中,霧氣靜謐地漂游著,千溝萬壑都淹沒在云濤雪浪里,看遠近 的山峰云來霧去,猶如漫天的海浪滾滾而至,你仿佛來到王母娘娘的瑤池仙境,一種飄飄欲仙的眩暈。放眼望去,白茫茫猶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測。微風吹過,云海 波浪翻滾,偶爾露出的山峰,猶如海面上的島嶼,時隱時現。有時又像大海中行走的一葉小舟,劈波斬浪,漂浮不定。當云霧濃集時,你仿佛是唐僧師徒中的一員, 騰云駕霧,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來到了天外。當白云如萬馬奔騰似的從狹窄的山峰之間穿過,如黃河奔流,似壺口瀑布,浩浩蕩蕩,一瀉千里,瞬息卻有了輕舟已 渡萬重山的奇妙感覺。
雨后天晴,云霧漸漸散開,淡淡的云霧,像一位仙女,身襲白紗,舞著她的飄帶在山間輕走徐行,飄若宛云,襲煙踏霧而來,動 若流水,曼舞輕歌而去。似真似幻,使人感到一種神奇縹緲的仙境般的美。此時的山峰,“猶懷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一女,一片煙水迷一離之景,是詩情,是畫意,是含 而不露的含蓄美。它給人留有馳騁想象的余地,能引起游人無限的冥想和遐思。
快意、驚喜、眩暈。是云?是我?是云和我!
我真的行走在云里,恰是得道的神仙漫步在黃山的夢境中。
《踏莎行》
仙境黃山,霧云繚繞,千峰萬壑虛飄渺。云帆點點海云行,煙波淼淼如仙島。
雨后天晴,山間清曉,舞紗仙女多妖嬈。襲煙踏霧曼輕歌,琵琶猶抱遮紅姣。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九
長城,以她蜿蜒萬里而享譽世界,以她氣魄雄偉而成為中國的驕傲,在我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征。
俗話說: “不到長城非好漢”,登上長城,是我多年的期盼。在暑假里,我參加了“我去北京上大學”夏令營活動,借此機會我終于如愿以償的飽賞長城的壯麗景色。
那是一個碧空如洗的早晨,我們乘坐的汽車在北京郊外的公路上飛馳著。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遠處呈現出起伏的山的輪廊。同學們都伸長脖子,向窗外張望。只見黛色的群山上,臥著一條灰白色長龍,蜿蜒盤旋。這就是以驚人的長度和雄偉的氣魄聞名于世界的萬里長城!
不一會兒,車到了居庸關長城腳下,“天下第一雄關”六個大字赫然印入眼簾,使人眼前一亮。這一段長城山勢依稀可辯,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峰聳立。我們走進了一座方形的城臺。城臺的磚垛上有嘹望孔和射孔,我蹲下身,好奇的從射口向外看,想象著古代戰時士兵們在這里嘹望和射擊的情形。走出城臺,再向前,山勢陡峭,長城也隨著陡直起來。所謂的路,其實是用一塊三尺見方的石級連接起來的階梯,整個旅行就是一步一步地爬行在這無盡頭的石級上。沒走多久,大家都很疲憊了。
長城越來越陡。一位同學充滿豪情地說:“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們今天一定要當好漢!大家沖啊!沖到天上去!”我一想可不是啊?你看,山上白云飄飄,人們都在云中穿行,不就是上天了嗎?這使我振奮起來,內心充滿了自豪感,因此一鼓作氣登上了長城最高峰。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十
游黃山
上午,我和爸爸媽媽從黃山南大門開始爬黃山,一路上,細雨蒙蒙云霧迷漫,奇松險峰隨處可見,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到中午10:30,我們終于把始信峰、獅子峰以及黃山的第三高峰——光明頂都踩在了腳下。到了山上的白云賓館時,我已經累得兩眼冒金星了!我一聽說11:00就要直奔西海大峽谷時,感覺兩條腿都在發抖了!我吵著不去爬西海大峽谷,但媽媽還是硬把我拉了去。
我們先來到排云亭,這里就是被稱作夢幻境區的西海大峽谷的入口處,我發現都是深不見底的70°、80°的險坡,一不小心,后果不堪設想。這時我想起昨晚在驢友俱樂部吃晚飯時,聽導游說,這里的景色占整個門票的一半。我鼓起勇氣向大峽谷走去。一路上,我們處處小心。有時半蹲著一步一步走,有時是手腳并用爬著走,有時是手抓扶手小心翼翼走……,大部分時間根本顧不上看景色。剛走了五分之一路程,天不作美,突然下起傾盆大雨,頃刻之間衣服就濕透了,幸好不遠處就是一個山洞,我急忙沖了進去。停下來一看,自己已經變成落湯雞了!過了將近半小時,雨終于停了,太陽露出了笑臉,放出耀眼的光芒。這時,黃山的絕壁險峰、翠綠奇松顯得格外清新。陽光照在身上,覺得很暖和,衣服也很快就干了,身體也覺得非常舒適。
我們繼續前行,又經過幾個陡坡,終于來到美麗的谷底。此時,我忘記了所有的疲倦,靜靜地欣賞著大峽谷美不勝收的景色。遠遠望去,有一瀑布從峽谷頂飛瀉而下,就像是一條掛在山前的大河。這使我想起唐朝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突然,我聽見嘰嘰喳喳清脆的鳥叫聲。我四處張望,只看見蒼翠欲滴的古松隨風搖擺,仿佛在向我們招手,卻看不見鳥的.蹤影。幾聲鳥叫聲,更襯托出大峽谷的寂靜,也給大峽谷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哎,快跟上大部隊!”我被一聲大喊嚇了一跳!我循聲望去,原來是爸爸在叫我,因為大部隊已經走遠了。我急忙去追趕大部隊,不一會兒,我又累得氣喘吁吁的了。因為現在開始要走讓我最頭疼的上坡路了。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2點多,我發現自己的腳步越來越重,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走著,走著……,我突然發現路邊的石頭路標。我仔細一看,我們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可大都是上坡路呀!大家都發出了沮喪的嘆息,艱苦的考驗開始了!有人提議:“大家在這休息10分鐘吧!”大家歡呼雀躍地響應了。休整了一下,后半程的征途并沒有變得輕松一些。我的腳就像灌了鉛一樣重,使出全身的力氣才能邁出一步。走十幾個臺階就要休息一下。這時,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早點回到賓館舒舒服服地美美睡上一覺。但就是力不從心,心跳得很快。肺也像被抽干了一樣,喝水也不能解決問題。頭也有些暈呼呼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根本顧不上迷人的景色了。我想,我的體力已經透支了。就這樣,迷迷糊糊地又走了三個多小時。到下午5點多,終于來到了賓館門口。這一刻,我感到勉強支撐著的神經都快崩潰了!雖然,西海大峽谷的景色美不勝收,但卻讓人體力透支。我爸爸就是從黃山回來后,開始決定每天走45分鐘去上班。平時不鍛煉,到用體力時,才發現體力透支,那滋味真的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