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課文中的二類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3)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科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進而教育學生要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文中的老婦人用傾聽給了我信心。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傾聽的真情故事。
2、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1)指名讀課題
(2)理解“傾聽”
二、讀閱讀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1、齊讀閱讀要求。
2、?指名說要求。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掃清文字障礙。
3、理解詞語的意思。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
四、精讀課文,品詞悟情
1、課文的那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5、在課文中找出與這些句子相對應的句子。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五、總結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
七、作業布置:寫一寫,學了這篇課文你心中的感受。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悅耳、耐心、沉默”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在自主、探究的研讀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領、感悟,了解蘇珊對我的關愛。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關愛他人的精神,懂得幫助別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審題
1、示題:傾聽:什么意思?
2、看來課題你想問些什么?或者你有哪些疑惑?
二、初讀課文,確立探究問題
1、簡單說說你理解的一些問題的答案。
2、提一提新的問題,板示:
3、進行歸納:
(1)問題集中的重點所在
(2)確立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
三、研讀課文,抓住重點問題進行探究
1、按照問題,自己進行探究討論: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研究。
2、自己選擇性回答
3、抓住下列語言文字:
(1)我發現在這奇妙的電話機里,住著一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
(2)小精靈總是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3)蘇珊想了想,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4)長大以后,我離開家鄉,也知道了電話是怎么回事。
(5)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的第二個母親的人。
(6)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7)我們一起大笑起來。
(8)隨后,她給我讀了紙條上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四、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1、感悟蘇珊和我的那份互相依戀的母子情深。
2、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和幫助別人后的愉悅。
3、明白和享受那心靈份傾聽所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板書
用心去傾聽
幫助
蘇珊——“我”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課文中的二類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3)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科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進而教育學生要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文中的老婦人用傾聽給了我信心。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傾聽的真情故事。
2、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1)指名讀課題
(2)理解“傾聽”
二、讀閱讀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1、齊讀閱讀要求。
2、指名說要求。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掃清文字障礙。
3、理解詞語的意思。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
四、精讀課文,品詞悟情
1、課文的那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5、在課文中找出與這些句子相對應的句子。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五、總結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
七、作業布置:寫一寫,學了這篇課文你心中的感受。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用心靈去傾聽一文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用心靈去傾聽主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瀏覽。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課文中的二類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3)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科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進而教育學生要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一課時
1.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文中的老婦人用傾聽給了我信心。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傾聽的真情故事。
2.板書課題:12 用心靈去傾聽
(1)指名讀課題
(2)理解“傾聽”
二、讀閱讀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1 . 齊讀閱讀要求。
2. ?指名說要求。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1. 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 掃清文字障礙。
3. 理解詞語的意思。
4. 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 ?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
四、精讀課文,品詞悟情
1. 課文的那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5.在課文中找出與這些句子相對應的句子。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五、總結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
七、作業布置:寫一寫,學了這篇課文你心中的感受。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
板書:傾聽。質疑、釋義。
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4、你劃出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研讀感悟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指名說)齊讀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5、那么蘇珊是怎樣看待她和我之間的交往的?(指名說)
6、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什么?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他人帶來什么?
(將愛心傳遞給他人,減緩“我”對死亡的恐懼,給別人以溫馨的安慰與幫助。)
本課教學從課題入手,區分“聽”與“傾聽”的不同。質疑:傾聽是我們的一種學習方式,用心靈傾聽是一種怎樣的傾聽?學生通過讀書,弄清楚了誰在用心靈傾聽誰的話?找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仔細研讀,體會到用心靈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幫助,緩解對死亡的憂傷與恐懼,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釋疑,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