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首先必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一
正是萬物歌頌新生,百花沐浴春日暖陽的好時節。放開視野,看祖國蓬勃發展,又是一片新氣象!
近日來,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在各地傳播,學報告,談感想,說發展,報告成為社會各界,各族群眾最關注的話題。
的確,近些年中國大大加快了前進的腳步,十八大和十九大召開之后,一些特殊的名詞逐漸流行,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三五”、“新時代”之類的語言,每一次新名詞的出現都牽動了一大批人民群眾的心。
作為一名基層企業工作的年輕人,開始漸漸地積極地關注一些“國家大事”。身負著強烈的使命感,去試著理解我所接受到的關于國家、外交、重大決策的信息。我崇敬黨,我熱愛黨,我注視著黨,注視著它一路走來的偉大歷程。我心中,無比激動于看到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所踏出的每一步堅實的腳印。
作為公路管理處的一員,這段時間收獲了很多,每天的政治理論、國家新憲法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對我的思想是一個極大的轉變,這將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重要意義的美好時光。從領導身上我學會了敬業與關懷,從同事身上我學到了勤奮與自律,從青年身上我學到了努力與成長!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要自覺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實踐,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爭當新時代青年先鋒。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的主席,黨的新時代領導人物,用自己的切身行動向我們傳遞了一種對工作認真負責態度,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而我們,作為青年職工,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就是時代賜予我們的特殊使命,只有常懷感恩的心,利用好國家和社會提供給我們的平臺,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真正的熟悉基層,心帖群眾,促進我們的單位更好更快的發展。
我要做新時代的熱血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聽到這句話時內心熱血沸騰,“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更是我們青年人的夢。青年干部要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把“個人夢”與“國家夢”緊密結合起來,把理想信念化為動力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我要做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學習是成長進步的階梯,實踐是提高本領的途徑。青年干部要練就過硬的本領,緊跟時代步伐,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和追求。堅持把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通過學習再學習,實踐再實踐,持續給自己“充電”,真正成為學有所長、業有所精、能干實事的新時代青年干部。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我要做新時代的有為青年。青年干部應有時代擔當,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闖勁,做一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人,主動到急難險重的崗位歷練自己,不怕吃苦、不怕付出。義無反顧地擔當使命和責任,不斷在實踐中成長,在實干中成才,做無愧于新時代的有為青年。
20__年,我正值青年,大好青春!在工作中,我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充分發揮年輕人勤于鉆研、敏于思考,在創新中努力解決難題、補齊短板,不忘初心。讓擼起袖子干的思想,入心入腦、融入血脈,升華為信念、固化為品格,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擔當在先,在平凡的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謝謝大家!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二
登高才能望遠,高平臺,意味著更廣闊的視野,更美妙的風景。因此,自古以來,人們總是渴望脫離自己的“卑微”階層,朝著更高的地方前進。刻苦修身,嫻于齊家,精于治國,敢于平天下,這正是一個從低到高,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此過程獨人有,是屬于人的驕傲。
身為時代青年當心懷星辰大海,朝著遠方前進,方能走出一條金光大道。
諺語有云“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意思是說,水受自然規律影響,無可奈何由高向低,而人則不同,他能突破重重阻力,實現“高度”跨越。心懷遠大夢想的人往往能夠走的更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周恩來少年時期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愿得此生長報國,為建立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青年袁隆平目睹百姓被饑餓摧殘的畫面后,立下“禾下乘涼”的理想,日夜奮戰在稻田中,終于研究出超級雜交水稻,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他們或求民族獨立而鞠躬盡瘁,或為實現民富國強而兢兢業業,青年時種下的夢想種子,便成為一棵蒼天大樹,庇佑蒼生。這就是心慕“高處”的力量!
心懷遠大夢想固好,但也應做好自我評估,合理定位,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枝頭”而棲。
土耳其諺語說,“上帝為每一只笨鳥都準備了一個矮樹枝。”意思是說,鳥亦有別,有的高飛翱翔,棲于高枝,如鴻鵠;有的則低飛蓬蒿之間,如燕雀。燕雀窮盡一生也難有鴻鵠的高度和速度,但它們也在自己“高度”活的燦爛。張桂梅在偏遠的 大山,幾十年如一日,用平凡執著的“笨辦法”托起一個個孩子的大學夢,用知識改變孩子的命運;其美多吉駕駛一輛平凡的郵車,行駛在雪域天路,讓一封封信件串起人間溫暖;外賣小哥雷海為,身在外賣,心在詩詞,他看準腳下的路,在自己的天空“高度”升起一道屬于自己的彩虹;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用一爐火,溫暖求醫者的心,點燃他們生的希望……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活出自我風采,用愛與善溫暖這人世間。他們處“枝”雖不高,但用行動喚起真善美,在自己的“高度”書寫人生華章!
人生路漫漫,仰望星空,向往“高處”的心志必不可少,時刻看好腳下的路也十分重要。“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胸懷一顆懷有驕傲而遠大理想的心,敢于朝著遠大夢想之路前進,直面挫折困苦,能夠踏平坎坷,發現一條“通天大道”,在更廣闊的空間實現人生價值。然而,在現實磨礪中,我們也要適時低頭看路,有的路不適合自己行走,有的高度不適合自己飛翔。
人往高處走,也有人高處不勝寒;“笨鳥”難高飛,但每個“笨鳥”在屬于自己的枝頭也能鳴叫出嘹亮的歌聲,響徹云霄!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我是高三*班的***,感謝校報“青年論壇”欄目這個平臺,讓我能夠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對“輕與重”的思考和認識,眾所周知,“對輕與重的判斷往往決定了將來”,經過謹權衡、慎辨別之后,我認為“心系家國重擔責,無愧本心輕得失”。
重家國責任,輕個人得失,激起滿腔報國情。
憶往昔,以家國責任為重,立志興國,新中國成立之初,錢學森決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投身祖國建設;以家國責任為重,立志興國,于敏淡泊明志,彌補原子彈領域空白;以家國責任為重,立志興國,林俊德隱姓埋名,52年堅守羅布泊。每一個人都用行動做出了“輕與重”的選擇。“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重家國責任,為國家,為民族,無怨亦無悔。
重家國責任,輕個人得失,喚起赤誠奉獻心。
看今朝,重家國責任,傾情奉獻,黃文秀為代表的駐村干部們,放棄繁華都市生活,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重家國責任,傾情奉獻,歷時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終于將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在陡峭的崖壁上修成。重家國責任,傾情奉獻,李保國扎根太行山區30多年,推廣實用技術36項,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幫助農民增收35億元以上,用科技力量打開百姓致富之門。重家國責任,傾情奉獻,耶魯大學的高材生,秦玥飛放棄高薪待遇選擇回祖國農村服務。“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百姓”,他們披荊斬棘,用汗水和付出做出了“輕與重”的選擇。“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重家國責任,輕個人得失,他們用行動向我們昭示了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輕與重的錯誤判斷,可能造成人生的遺憾。
令人遺憾的是,有人本末倒置,“重者為輕,輕者為重”。有的人以個人享樂為重,以家國擔當為輕。紙醉金迷開啟奢華模式,為博得關注度,不惜違背道德,挑戰公序良俗。更有甚者為了個人收益,罔顧法律,瞞天過海、偷稅漏稅,甚至為牟取高額利潤,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這些人將錯亂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置于眾目睽睽之下,貽害世風。究其根源,對輕與重缺乏清醒認識,導致偏離了正確的人生航程。
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更應明輕重、懂取舍,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放在心上,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建設緊密結合,為家國,勇擔當,從而實現真正的成功。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所有讀者都能銘記:心系家國重擔責,無愧本心輕得失!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永遠記得那個丁香花飄落的季節,我的人生拉開了最美的帷幕,在短短的教學過程中,發自內心地和大家分享一個“苦”,苦中作樂卻也品到了作教師的幸福與感動。
我幸福,因為我有我的學生們,感謝他們一直以來每句話、每一個微笑,感謝他們在有別人聽課時怕我緊張,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次勇敢的舉手,感謝他們給我的自信,讓滿身學生氣的我卻挺直了腰桿站在講臺上。
同事們帶給我了太多的感動與不可思議,而這份感動與不可思議我想只有用淚水去詮釋。
永遠忘不了,同室的一位班任老師,每天要跨校區、跨年段的上課,她身體不好,常常剛拔完針頭就要趕回學校。一次一位老師關切地問道:“你最近胖了吧?”那位班任笑了笑:“哦,可能是吧!”后來,她偷偷地告訴我:“我了解我自己,這是病的呀!全身有些浮腫了,一旦去醫院檢查,大夫肯定讓我住院,我不能扔下學生們,我得把他們帶出去啊!”我說:“你會耽誤的。”她回答:“不怕,我耽誤了一個人,保全了64個人,我這輩子值了。”這時的我無語,安靜地看著她,并讀懂了無私奉獻的真諦。
聽一位男老師這樣苦笑著說:“我都三天沒和小女兒說話了。”我放下手中的筆奇怪的看著他,他繼續說:“一連這三天都有早自習和晚自習。早晨上班了女兒還沒起床,晚上回家了女兒又睡了。我的家呀全靠孩子他媽了。”說完他用微顫的手端起了杯子遮住了他噙滿淚的眼睛。那是一位男老師啊,在學生面前是怎樣的堅強、威嚴,而此時卻只能用淚水表達對女兒和妻子的歉疚。
她們欠自己的太多,欠父母的太多,欠愛人的太多,欠孩子們太多,但他們都無悔于一個稱呼——人民教師。
不要問她們是誰,她們只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顆顆晶瑩的水滴,而正是這小水滴匯成了滔滔的江海,推動著一中這條大船順利前航。
一年多啦,一年多的每一天,我都被這種幸福和感動包圍著,這就是我們,沒有太陽的熱烈,沒有月亮的柔美,沒有朝霞的眩目,沒有白云的高遠,卻無怨無悔、與世無爭地散發了自己的光和熱。我們雖然辛苦而清貧,但卻沒有一個人放棄過,依然堅守著精神家園。
有一首歌最為動聽
有一種人最為美麗
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去試著體會生活的零零總總,然后在和我一樣無愧地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謝謝大家!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用青春擁抱時代 做有為青年》。
做一名時代好青年,要求我們在家做好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理自強、常做家務、勤儉節約、生活樸素。在學校做好學生:學習勤奮、善于創新、樂觀向上、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愛護公物。在社會做好公民:遵章守紀、文明謙讓、保護環境、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熱心公益。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只有把人生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去,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是的,我們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
我們要立足于學業。努力學習是青年的天職,掌握專業技能,提升各項素質,是我們任務,關注國內外專業領域的最新動向、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成就,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是的,我們應該放棄宅在房間,上網玩游戲的生活習慣。雖然我們年輕,但我們也絕無理由虛度光陰。
創新是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哪個民族擁有創新這個利器,她就能占據世界之巔,這已經成為不可爭辯的事實。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更應該注重創新,我們平時應該多多關注并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多聽聽各種講座,多動手多思考,在不斷的參與中,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創新的能力,訓練創新的思維。
因而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修身”,孫中山曾說過: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
美德,像一滴甘露,滋潤的內心的荒蕪;美德,猶如一縷陽光,照亮心中的陰暗;美德,猶如一盞明燈,照亮前進的方向。
讓我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養和道德修養,積極參與評比,爭取成為好青年。帶著自己的夢想和優秀的品質闖出一片新天地。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選擇的分話題是:"家國的未來,青年的擔當".
家國家國,首先你得信仰家。要想擔當起國,你得先擔當起家。也許臺下的大多數聽眾都是像我一樣的在經濟上還未取得自給自足的學生。我們是不是該為我們的家庭減少一些負擔?你可以別去抽煙,這樣你可以省下上千塊的煙錢。你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掙些錢。當然,這些是經濟賬,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得打心底地去擔當起你的家。當你的父母打了一個跨越上千公里的電話給你時,如果僅僅換來了你惜字如金的敷衍,那么恐怕你離擔當起一個家的距離,還有很遠。
其次你得信仰國。我最想強調的是,我們這一代,該樹立起對自己國家的自信。前些陣子,我去了趟國貿三期,就那棟北京樓,我想去頂層80層俯拍北京夜景。剛靠近電梯我就被工作人員攔住了。我說我想上去觀景,他說對不起,我們上面是高檔餐廳,不供觀景。
后來我第二次去了國貿,稍微穿得正式了一點兒。剛靠近電梯,工作人員又來了,說"您好,請問你需要幫助嗎?"潛臺詞當然是問你來干啥。
那位工作人員露出了《瘋狂動物城》里樹懶一樣緩慢而癡呆的微笑,然后開始對我點頭哈腰,說"yes,ofcourseyoucan",還詳細得跟我介紹了該怎么走。
我不多評論,我認為這就是中國人崇洋媚外的一個縮影。
我們已經過了孩子的年齡了。我們得擔當起家,我們得擔當起國。不要去成為那些一邊高呼"為人民服務"口號,一邊的確是喂人民服用著霧霾,然后自己在辦公室里開著空氣凈化器喝茶的官僚們。中國的未來在我們手里。請你好好地扛起這個國家。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向新時代揚帆,做新時代青年的青年。
臨冬十月,梅花破寒正好,在新時代的青年,正是奮斗的時光,踏破賀蘭山闕,奮力揚帆起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像竹子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巖中。”在時代發展的密林里,咬定目標,穩定根基。再大風浪,不懼阻擋。人無鋼骨,安身不牢;人無愛國之情,便無立足之地。新青年,應為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探索是破土而出幼芽的第一縷陽光,探索是桃花源里的一道彩霞。探索是發展之端,是開放之延。新時代的青年要學習探索精神,做新時代的航標和引路人。
創新是時代的動力之驅,是時代發展的源泉。生活無處不創新,華為5g的創新,給自己的企業爭榮,為國爭光。造紙印刷的創新,為文字添彩,促進了文明的傳播。阿里馬云的創新,是他從一個平凡的老師到一個不平凡的神話。創新吧,讓它像太陽一樣常在,讓它像春一樣充滿生機。
奉獻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力量。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為民;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為國;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為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為國。幾言幾語,道不出心中的深重,只愿人民,只愿國家安好,我便好。誰無家妻兒女,誰無私心利欲,但奉獻大于此,大于私。雷鋒一生奉獻無求回報,只愿用有限的時間來服務更多的人民;李嘉誠積累財富,只愿用它們換來別人的幸福。微風吹動,花瓣一落,只愿是“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是新初升的_點的太陽。是剛剛從蒲公英身上散落下來準備起航的種子,是浮在水中正準備亭亭直立的荷葉。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一員,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做一個有世界視野,全球眼光的豪邁中國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八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生活,不斷為人生添加五彩斑斕的顏色。
近日,汶川地震幸存女孩牛鈺受到公眾點贊。她踩著機械假肢在時裝周走秀的視頻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汶川地震中,年僅11歲的牛鈺失去了右腿,但她的人生卻沒有因此走向消極。努力康復,積極生活,追逐夢想,她的故事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一種鼓舞和激勵。
向殘疾朋友傳遞勇氣和力量。身體上的殘缺是一種遺憾,是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牛鈺也曾抱怨過命運的不公,但她堅信“活下來、熬過去就是一種幸運”,咬牙堅持,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對殘疾朋友而言,如何在生活中常燃希望,積極進取,牛鈺用自己的經歷給出了答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生活,不斷為人生添加五彩斑斕的顏色。
對身體健全的人而言,也深有啟發。人生難免遇到變故,一旦遭受挫折,別泄氣、莫退縮,值得擁有的東西,永遠都來之不易。只要鼓足勇氣,直面困難,在正確的方向上執著前行,就會迎來曙光。磨難如同淬火,使人百煉成鋼。牛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困難征服,而是去征服困難,讓生命在淬煉中綻放光彩!
像牛鈺一樣,很多殘疾朋友在逆境中奮起,一則則拼搏故事讓人欽佩、令人感動。籃球場上的獨臂少年張家城堅持訓練,眾多籃球運動員為之喝彩;復試考場里的無臂考生彭超,認真書寫、用腳答卷,最終考入同濟大學;烏蒙山里身殘志堅的張順東、李國秀夫婦不等不靠,與當地村民同步奔小康……他們的身軀并不健全,但他們為夢想奮斗的身影卻無比矯健。
為他們喝彩,被他們感動,更要用實際行動,給予殘疾人群體最有力最及時的支持。在日常相處中,應以鼓勵與信任為他們遮蔽風雨。不以異樣眼光去探究他們傷痛背后的經歷,可以關心但無需憐憫,可以幫助但切忌看輕。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保障上給予傾斜,在日常生活中搭把手、出份力,在幫扶成長上想辦法、給機會。在各方面力量的廣泛參與下,殘疾人的發展之路必會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青年當有為演講稿篇九
百年前《天津青年》“奧運三問”振聾發聵,百年后“雙奧之城”舉世矚目,這無疑昭示著“國運興則體育興”的深刻道理。奧運會既是競技體育的盛會,也是綜合國力的呈現。從一個人的奧運到數百人的奧運軍團,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
國力強,圓奧運之夢想
百年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奧運歷史是我們國家走向富強在體育戰線上的一個縮影。
憶往昔,我們不得不提到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在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舊中國,在海上漂泊20多天后,在1932年的美國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賽場上,他一個人代表整個國家參賽,預賽階段就被淘汰,路費不足無法回國,以至于望洋興嘆:“弱國無外交,弱國無體育”。
看今朝,中國穩居金牌榜前列,第二次承辦奧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續寫著中國體育的燦爛和輝煌,也演繹著大國崛起的力量與自信。
國運興,享體育之魅力
我們不再只關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的目標,而是更多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和樂趣,開始關注很多與金牌甚至與獎牌無關的動人的瞬間。比如,獲得銀牌的劉詩雯哭著說“對不起”,網友刷屏式安慰;一人參加六項比賽的孔凡影,被贊“累得快冒煙兒了”;參加過八屆奧運會的46歲的巴西選手雅克利娜·莫朗以82名的成績完成比賽,國人紛紛致敬。
曾有人說:“只有精神上不夠強大的小國寡民才會把體育當成一場戰役。”誠哉斯言!“唯金牌論”的淡化,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觀念的進步,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崛起,看到了中華民族日益增長的自信和自強。
強體魄,筑健康之中國
君可見許多學校有塑膠跑道、社區有健身器材;君可見運動達人在健身房跑步,“擼鐵”,瑜伽,揮汗如雨;君可知已有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競技體育異彩紛呈,群眾體育大潮涌動,體育產業百花齊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這是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體育興則國興,體育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吾輩青年當以強健的體魄為基本奮斗目標,要積極投入健康中國的時代潮流,以青春強健之我,助力筑造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