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經歷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種感悟和領悟。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部隊抗洪心得體會篇一
7月14日,鄱陽湖都昌站水位仍超警戒水位,但災難面前總有熱血男兒挺身而出,一批又一批先進黨員迎難而上,抗擊洪災,譜寫出一幕幕溫暖人心、催人奮進的事跡。 在都昌縣和合鄉,上演了一起搶險時刻母親去世,村主任忍痛堅守抗洪一線的感人故事。當天,記者聯系上這一正能量人物曹冬發。
母親病逝未能膝前盡孝一線抗洪
來自都昌當地新聞中心報道顯示,7月4日,都昌縣和合鄉南溪村村委會主任曹冬發把臥病在床的母親匆匆托付給妻子,立即奔赴南溪圩堤巡邏查險、突擊搶險。
曹冬發持續堅守在堤壩上,發揮自身熟悉水性、抗洪搶險經驗豐富的優勢,排除一個又一個險情隱患,以致勞累到失音,說不出話來。兩個兒子分別在部隊服役和在外務工,家中僅剩喪失勞動能力的妻子和長期臥病在床的87歲高齡的母親。
7月10日下午,曹冬發帶領排險隊對出現滲透的壩段加固時,突然有群眾氣喘噓噓的跑過來,說他家中老母突然去世。此時,他才趕緊從口袋里掏出手機,發現有10多個來自家中的未接電話。接到哀訊后,曹冬發雙眼飽含熱淚,匆匆給家中妻子打了個電話交代好母親后事,又毅然投身工作中。
“忠孝兩難全”相信天堂的母親會原諒
明知道母親病入膏肓,卻毅然帶領村民一線抗洪,曹冬發的這種“忠孝兩難全”感動了很多人。
7月14日上午,中國江西網記者獲悉此事后第一時間聯系上曹冬發。電話接通后,記者明顯感覺電話另一頭盡是哀曲、鞭炮聲。
“我母親今天出殯,我上午實在沒有辦法,必須要來送老人最后一程。”聽得出來,曹冬發顯得特別矛盾。
至今,曹冬發都記得,他上一線堤壩抗洪時,躺在病床的母親要他堅守“陣地”,家里的事不要他管。
如今,兩人已是陰陽相隔,但曹冬發堅信天堂中的母親一定會原諒他的“舍小家保大家”信念。 曹冬發的弟弟也告訴記者,哥哥作為村主任,關鍵時期的帶隊抗洪,真的離不開他。為此,籌辦母親喪事,能不要哥哥操心的,都不會讓他插手。
部隊抗洪心得體會篇二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汛情災情嚴重,7月份以來,洪澇災害已經造成24省(區、市)2300多萬人次受災。近幾日,長江今年第2號洪水、淮河今年第1號洪水又相繼形成,太湖繼續超保證水位,多地防汛抗洪形勢越發嚴峻。防汛救災既是戰場,也是考場。當群眾面臨險情,需要轉移的時候;當突發險情出現,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時候,當村莊需要有人留守巡查的時候,我們看到有很多基層干部二話不說擔起了重任,成了大伙兒心里的主心骨。
7月16日至1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區遭遇暴雨,持續強降雨使清江干流水位猛漲。17日,流經恩施州首府的清江河水漫過河道,導致城區大面積被淹,部分路段積水深達數米。當天16時30分,恩施市城市防汛應急響應由ii級提升為i級,淹沒區群眾迅速轉移。
在恩施市勝利街一帶,水面已經快漲到了沿街商鋪的二樓,不少人被困在樓上。危急關頭,幾名搜救隊員駕駛著皮劃艇前往救人。
劉本云是恩施市“兩違”清理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災情發生后,劉本云帶著本單位一些身強體壯的同事一早就來幫助轉移被困群眾了。
天漸漸變黑,劉本云和他的同事已經奔波了一天,但考慮到可能還有群眾被困,他們找來手電筒又繼續搜救。
在十幾個小時的救援中,劉本云和同事駕駛皮劃艇來回搜救50多次,搜救被困群眾近200人。這其中,有多少人是踩著他的肩膀下來的,他已經記不清了。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今年46歲的劉本云曾當過21年兵,有26年黨齡,一些責任和擔當已經深入骨子里。
雖然說起來輕松,但實際上救援被困群眾的時候,劉本云他們也曾多次身處險境。
群眾都安全轉移了,但劉本云卻閑不下來。18日凌晨,恩施的強降雨暫停,清江水位有所下降,主城區的積水也逐漸消退。但這場洪水卻造成恩施市城區內淤泥淤積、遍地狼藉,道路嚴重阻塞。為了早日恢復家園,劉本云又和救援人員及當地群眾一起忙著清淤清障了。
位于恩施市清江西路勝利街片區的商鋪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劉本云和恩施市“兩違”辦應急分隊的38個人正在這里清淤。沿街清掃的時候,經營商鋪的楊維書認出了他,前一天,正是劉本云將被困商鋪二樓的她給救了出來。
這場洪災造成恩施市城區內淤泥淤積,道路嚴重阻塞。為了盡快恢復道路通暢,7月19日晚,恩施市城管部門對城區5個受災嚴重的重點路段進行全面清障作業。顧不上多休息,在大型作業車無法進入的狹窄街道里,劉本云和他的同事們又忙活開了。
安排好夜間巡防的點位后,江蘇南京秣陵街道東旺社區黨委書記崔吉安和同事們繼續巡堤。社區內2.5公里的秦淮河堤岸,他們每個人都有一片責任區。巡堤看起來好像挺輕松,但其實責任重大,來不得半點馬虎。前一天,他們這里就剛剛發生了一起險情。
7月18日凌晨,南京市降下大暴雨,秦淮河水位再度上漲。東旺社區所在的秦淮河東山站水位已經超過警戒水位1米多,巡查人員發現堤壩背水坡出現了一處散浸,必須及時處置。
方案定了,機械、物資也很快到位。工作人員在背水坡開始圍堰蓄水,挖掘機則用車斗在迎水坡打木樁,木樁四五米長、碗口粗,淋過雨格外重,至少需要兩個人在水中扶好才能打下去。
崔吉安帶著水性好的同事和村民跳入水里輔助挖掘機打樁。兩個多小時連續作業,40多名社區黨員干部和村民齊心協力,終于及時排除了這一散浸險情。
正在用手機錄視頻的是留守在村里的二灘村村委會主任胡雨清。十幾天前,二灘村所在的江西省鄱陽縣昌洲鄉遭遇洪水,村民大都撤到安置點或投親靠友去了。因為走得匆忙,很多人家都沒來得及收拾,現在暫時又回不去,放心不下家里,有不少人都給留守在村里的村委會主任胡雨清發消息,希望他能幫忙去看看自己家里的情況。
誰家有需要,胡雨清都會到他家門口用手機錄一段視頻發過去,讓大家安心。同時,他還會經常在微信群里向大家通報決口封堵的進展。
昌洲鄉四面被昌江水包圍。7月9日晚,保護昌洲鄉的中洲圩發生潰堤,決口長達188米,昌洲鄉15個行政村被淹,萬余名群眾被緊急轉移。當時,發生決口的正是胡雨清所在的二灘村。他告訴記者,7月9日下午他們發現村外面一處圩堤開始漏水,就迅速組織人員去封堵,可惜沒有成功。
險情發生后,因為昌洲鄉群眾已經全部妥善安置,沒有發生人員傷亡?,F在,村里就剩胡雨清和另外幾個留守人員,除了幫村民拍視頻溝通一下現狀,每天晚上他們還要劃船在村里巡邏。
前幾天,中洲圩封堵決口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運送石料的車都要從村里唯一的道路上通過,有時會壓壞道路。為了不耽誤封堵施工進度,一有情況胡雨清他們就要出去幫忙修路。
經過5天5夜不間斷的搶修,18日上午,中洲圩決口順利合龍。不過,因為水位下降不夠,還有不少民房仍然淹沒在洪水中,轉移群眾想回家還需要一點時間。而村民回來后,還有不少事等著胡雨清他們去做呢。
雖然留守的日子又累又寂寞,但胡雨清覺得一定能熬過去。他希望村民們能早點回來,大家一起努力,重建家園。
這些基層干部,危險的時候沖在前面,撤離的時候留在后面;巡堤的時候不放過一處險情,轉移的時候不落下一位群眾。他們的擔當,讓群眾心里有了底。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長江流域中上游地區降雨仍然偏多,黃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汛情。在這樣一個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關鍵時期,需要基層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也需要所有人守望相助眾志成城。
部隊抗洪心得體會篇三
20xx年7月21日,我省房山區普降特大暴雨,引發了重大的災害,房屋崩塌,農作物,及車,房,橋梁,人,受到嚴重的損失,這次的暴雨將這一切化為烏有。雖然暴雨,摧毀了我們的家園,但是卻沖不垮我們的心態。
由于,20xx年7月21日,暴雨的降臨,我院接到上級部門的通知,全房山區大部分鄉鎮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水災,許多村莊和農田被淹沒,房屋崩塌,損失慘重,災民無家可歸。隨后,我院立即組織成立救災醫療隊奔赴房山區大石窩鎮受災的各個村莊,,開展防疫治病救災工作。由于我院領導高度重視這次暴雨的降臨,,立即抽調本院素養強,思想好的醫護人員組成救災醫療隊,進行動員部署后,分成幾個小組立即奔赴災區第一線開展防病救災工作。
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將近一周的艱苦奮斗,目前,災區各方面的情況已基本穩定,現場防疫工作已基本將近尾聲,災民的防疫工作已轉入下一階段。
在整個現場防病救災工作,我們認真負責,采取措施得當,堅守在醫院的醫護人員們也具體問診受災的群眾,是否飲用被污染的水,是否食用不潔飲食,是否有死亡動物接觸史等,關懷備至。大災過后,災區還沒有呈現一例任何流行傳染病,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里,我院的救災醫療隊為災區診治人員達8241人,消毒飲用水52處,消毒房屋2365間,為了災區群眾重建家園,提供了健康飲水,免費發藥等,同時我院救災醫療隊工作非常認真努力,醫護人員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克服種種艱難,開展救災工作,不顧個人的安危得失,一心服務災區群眾,取得了老百姓的好評,贏得了廣大災區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充分體現了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和高尚得到的情操。
我院的防病救災工作之所以取得明顯的成績,首先離不開上級領導部門的及時正確部署,其次,得益于我院救災醫療的得力措施。
1、領導高度重視,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
2、精心部署,精密安排,廣泛密切配合當地政府開展工作。
3、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展防病救災工作,認真負責,關懷群眾,充分發揮醫風醫德。
在這次防病救災活動中,由于我們黨員領導干部及醫護工作者率先垂范,始終堅守在條件最艱苦的第一線,不怕苦不怕累,始終堅守如一,充分體現了的先行性,和醫務工作者的高尚情操。為整個救災工作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此刻,防疫救災工作已轉入新的階段,我們將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員先進的高反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我們堅信,這次的災難會過去,一切都會雨過天晴。
部隊抗洪心得體會篇四
這是一種先鋒力量,災難面前,人民群眾利益至上。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災一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全。面對險情,他們不怕困難、敢于擔當,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危急關頭沖得上去,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在抗洪救災一線上,到處都能看到黨員干部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團結帶領群眾戰勝災害、渡過難關,讓鮮紅的黨旗飄揚在抗洪救災主戰場,做到了“一個支部一個戰斗堡壘、一名黨員一面鮮艷旗幟”……他們以責任和擔當,傳遞著一種先鋒力量,讓受災群眾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戰勝洪澇災害的勇氣,有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也讓黨的純潔性、先進性和戰斗性在暴雨洪流中不斷強大。
這是一種源泉力量,體現了受災群眾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向上精神。面對滔滔洪水的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無所畏懼,挺身而出,戰高溫、斗惡浪、筑子埂、查隱患、排險情,以鋼鐵般的意志與洪魔展開了殊死搏斗;他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洪水退到哪里,災后重建、生產自救就開展到哪里。當前,全市潰破的圩埂已經合龍,水毀的道路早已暢通,漫水的田野蕩漾著碧綠,受災的家園恢復了生機……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自發自覺的群眾力量,是抗洪救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力量源泉。他們不懼艱險、迎難而上、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為抗洪救災精神寫下新的注腳。
這是一種奮戰力量,體現了人民子弟兵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戰斗精神。一場洪災,就是一場嚴峻考驗,每每在最危險的關頭,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總是聞令而動、向險而行,把安全留給群眾,把危險留給自己。在暴雨洪流中、在河堤決口處、在被淹的農田里……在每個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廣大部隊官兵舍生忘死、百折不撓,不怕犧牲、英勇奮戰,越是情況危急,越是勇往無前、敢于勝利,誓與洪水決一死戰,努力把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小。那一個個沾滿泥巴的身軀,那一個個肩扛麻袋的身影,透出的是一種當代軍人敢打硬仗的奮戰力量。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他們不愧是抗洪救災取得勝利的堅強后盾。
這是一種友善力量,彰顯出社會各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災情發生后,全市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從城市到鄉村、從部隊到廠礦、從機關到基層、從街道到學校,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傾情相助;全市志愿服務團體組織廣大志愿者,紛紛開展向災區捐款捐物;馬鞍山大地處處涌動著一切為了抗洪斗爭、一切支援抗洪前線的澎湃熱潮,抒寫著萬眾一心戰洪魔、眾志成城保家園的感人畫卷……正是在這種友善力量的支持下,災區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工作有力有序展開。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被赝@場恢弘的抗洪救災畫卷,這些力量極大地把我們的思想與覺悟集中起來,空前地把我們的責任與行動集中起來,總是不斷地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抗洪救災斗爭中,全市上下始終緊密團結在一起,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真情和關愛相互溫暖,用拼搏和奉獻共同擔當,砥礪和展現出的偉大抗洪救災精神,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精神財富。我們要把抗洪救災經驗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有效方法,把抗洪救災干勁轉化為狠抓落實的責任擔當,用抗洪救災精神指導和推動當前各項工作,凝聚起一往無前的強大力量,為奮力開創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部隊抗洪心得體會篇五
20xx入汛以來,全國范圍連續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受災范圍之廣、洪水量級之大、出現險情之多、災害損失之重,均為歷史罕見。
從南到北,自東向西,從長江到漢江,從漢江到松花江,全國23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27個省區市農作物遭災,受災人口超過1億人。
面對罕見的洪災,我們沒有畏懼,我們沒有退縮,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堅決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奮力抗擊暴雨洪魔,共同鑄就了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
在災情危難的時刻,各級黨組織緊急行動,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舍身忘我,無私無畏,奮力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許多黨員干部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譜就了偉大抗洪救災精神的主旋律。
xx月xx日晚,江西撫河唱凱堤突然決口,洪水肆虐,軍區近千名子弟兵空降災區,與江西1.5萬名搶險救援人員齊心協力降洪魔,短短一天時間,9.1萬名受災群眾就得以安全轉移。xx月xx日,陜西漢中鎮巴縣赤南水庫出現險情,鄉黨委書記童世宏帶領20多名干部徒步淌過齊腰深的河水到庫區搶險,緊急轉移群眾1800名。
他們的英雄事跡感天動地,他們的抗災壯舉氣壯山河,最為寶貴的是他們的精神最終形成了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始終“以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始終“忠誠履職、為民負責”,始終“不畏艱險、勇于擔當、迎難而上”。這種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不僅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更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風貌。
xx日,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但要,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當前長江、漢江中下游、第二松花江仍在高水位運行并將持續一段時間,未來長江上游、漢江流域和東北地區仍有降雨過程,臺風也進入活躍期、未來可能偏多偏強,加之一些地方重復受災,抗災能力有所下降。全國防汛抗洪形勢依然相當嚴峻,抗災救災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所以,我們應當對這種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倍加珍惜并大力弘揚,要把這一偉大精神充分體現在抗洪救災特別是災后重建工作上,要用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進一步增強群眾抗災自救、災后重建的信心,鼓舞大家團結一致,戰勝困難,渡過難關,重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