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倔強小紅軍教案篇一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倔強、荒無人煙、忍饑挨餓、疲憊、口吻、遞給、香港、硬邦邦”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部分,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讀出人物相應的語氣,了解人物的內心。
3、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并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從課文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內心(思想);
2、聯系上下文,從“陳賡明白了什么”理解小紅軍的高貴品質。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題入手,指導學法
2、從課文的題目可以看出這是篇寫人的課文,我們要怎樣學習?
二、整體感知,讀通課文
1、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一定把課文讀通讀順了,哪幾位同學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要邊聽邊想,字音讀準了沒有。
(要指導讀準第三聲“忍”“吻”)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么樣?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
3、交流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三、抓住“對話”,體會思想
(一)解讀文本
1、課文對小紅軍的描寫,哪方面給你的印象最深?是動作、語言、還是神態?
2、本課有個特點,就是在小紅軍與陳庚的對話中表現小紅軍的思想感情。課前已經要求大家畫出對話部分。請同學們再次認真默讀對話部分,想一想,課文寫了幾次對話?從每次對話中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畫出有關語句,在旁邊簡單寫出你的感受,再與同桌交流。
3、小紅軍和陳庚的三次對話,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比較具體指導理解第一次對話,第二、三次對話主要是自學)
答題要點
聽到看到想到
第一次:體力強賽跑拒絕讓馬
第二次:等同伴堅決拒絕同行
第三次:糧食多拍拍拒絕讓糧
4、小紅軍為什么不騎陳庚的馬?為什么拒絕與他同行?為什么拒絕他讓出的青稞面?小紅軍到底想的是什么?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紅軍,當時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雖然……還是(不能)……因為……”的句式表達。
5、想象要有依據,小紅軍筋疲力盡,小紅軍餓得發昏,你是從課文找到依據的嗎?說說看。
(二)練習朗讀
1、接下來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請看要求:
先自己讀一讀,注意體會“用命令的口吻說”“倔強地說”“無可奈何”“輕輕地拍了拍”等詞語的意思,讀出相應得語氣,再由同桌分角色朗讀。
2、哪位同學來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3、哪兩位同學來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要讀出相應的語氣。
要指導評讀,是不是讀出了相應的語氣。
評讀時,相機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投影:
1、“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馬走吧。”
2、“你要同我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
3、“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你快騎上馬走吧”“那就比一比吧”“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都表示強烈感情,可是句末用的卻不是感嘆號,而是句號。朗讀的時候,語調要上揚好,還是不上揚好?大家讀一讀,體會體會。
四、讀懂“感動”,明白“倔強”
1、小紅軍瞞過了陳庚,陳庚騎上馬走了,課文的后半部分,誰來讀一讀?
2、陳庚回頭找到小紅軍,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想一想,用上“陳庚全明白了:小紅軍說自己……其實……,說自己……其實……,小紅軍這也拒絕,那也拒絕,是……”等提示語說一說。
3、小結。課文的后半部分,表面上是在寫陳庚,其實還是在寫小紅軍。陳庚受的感動有多深,小紅軍的精神感人就有多深。
五、朗讀全文,升華情感
倔強小紅軍教案篇二
小紅軍死后,陳賡同志把他抱上馬背,又找了點吃的,氣喘吁吁的趕上長征隊伍,趕到了陜西北部的革命根據地。
他手下的人看到小紅軍的尸體后,驚奇的問:“首長,這是什么?”陳賡兩眼含著淚,把事情的前后經過仔細的說了一遍,并說:“他是為我們而死的,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他,要堅持到革命勝利,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說畢,放聲大哭起來。
在以后的日子里,當他們打仗時,個個都勇敢,特別是問話的那個將軍,當他想退縮時,小紅軍那倔強的樣子,高大的形象就在無形中激勵著他奮勇拼搏。
經過好長時間的戰斗,我軍終于勝利了。
陳賡想:如果小紅軍的在天之靈看到后,一定會高興的。
他默默地說:可愛的小紅軍,你安息吧!...
倔強小紅軍教案篇三
我們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現在豐衣足食,一天到晚吃喝玩樂。免費上學,還不要上學。一個孩子有的衣服可以開衣店。家里一大堆玩具玩也玩不完。不說這些,就說那時哪都有危險,生命之花隨時可以凋謝。可我們現在,門是保險門,小區門口有保安,甚至有些還請起了私人保鏢。現在想起那些吃不飽,穿不暖,還當起了軍人。我就從書上讀到了一個小紅軍的故事真令人感動。
那故事叫《倔強的小紅軍》,小紅軍掉隊了,穿著草鞋,腳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讓他騎馬,小紅軍看老馬已經疲憊不堪,如果自己再騎上,馬便會沒力氣,那陳賡同志便會每馬騎,甚至死亡。小紅軍機智地說服了陳賡同志,陳賡同志讓他吃東西。他沒吃,因為陳賡同志食物不夠,他會餓死的。可自己也很餓,但他還是沒吃。把裝著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帶著牙印,那一定是小紅軍最餓的時候,忍餓留下的。
這種為人著想,舍己為人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更要珍惜。
倔強小紅軍教案篇四
[教例]四年級《倔強的小紅軍》師:誰能讀一下這段課文?
師:他少讀了哪個字?
生:他將“一小包青稞面”讀成了“一包青稞面”,少讀了一個“小”字。
師:有這個“小”與沒有這個“小”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了“小”字,說明青稞面數量很少;沒有“小”字,說明是滿滿的一包,而且可能是一大包。
師:那這個“小”字能不能丟呢?
生:不能丟。因為當時陳賡也是又餓又累,他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干糧;他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干糧讓給小紅軍,說明他關心別人,把困難留給了自己,他的精神很感人。丟了“小”字,就沒有這樣的含義了。
師:你說得很好。
【評析】
這位教師準確地抓住學生“丟字”這一契機,設計了語言文字訓練,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關鍵字詞對于表達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體會到紅軍那種舍己為人的優秀品質。真可謂抓住一字,點石成金。
13《倔強的小紅軍》片斷賞析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倔強小紅軍教案篇五
師:他少讀了哪個字?
生:他將“一小包青稞面”讀成了“一包青稞面”,少讀了一個“小”字。
師:有這個“小”與沒有這個“小”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了“小”字,說明青稞面數量很少;沒有“小”字,說明是滿滿的一包,而且可能是一大包。
師:那這個“小”字能不能丟呢?
生:不能丟。因為當時陳賡也是又餓又累,他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干糧;他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干糧讓給小紅軍,說明他關心別人,把困難留給了自己,他的精神很感人。丟了“小”字,就沒有這樣的含義了。
師:你說得很好。
【評析】
這位教師準確地抓住學生“丟字”這一契機,設計了語言文字訓練,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關鍵字詞對于表達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體會到紅軍那種舍己為人的優秀品質。真可謂抓住一字,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