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一
今天我講了《尊嚴》一課,在講課之前,我進行了認真備課,教學設計進行了多次修改,其中大的教學思路調整有三次,經過多次修改的教學設計,更加合理,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能夠為學生把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提供有力的幫助,能夠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課文后面提出的問題,符合教材的設計意圖。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我覺得這篇文章的學習對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在講課中我重點抓住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人格魅力。同時和學生一塊兒理解杰克遜大叔贊揚年輕人的話,體會年輕人身上特有的.尊嚴。通過讀書、討論交流、語言品味,一步步引導學生明白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對于一個人是十分重要的。在講課中,我遵循了這一思路,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這一節課我覺得較好的地方是和學生的交流,既給了學生發揮的余地,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能夠進行發揮展現的舞臺。
但是在講課中仍然出了一些問題,前期花的時間較多,以至于出現了拖堂現象,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再次進行總結,也沒有了介紹哈默事跡的時間;在和學生一塊討論時,問題顯得有些碎,但把握的還可以;在進行板書時出現了錯誤,不過很快就進行了糾正;課本上的課后思考二沒有及時進行較好的解決。
另外,把握課堂的能力還要進一步提高。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二
《尊嚴》一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本文出現了兩個人物,逃難的年級人——哈默,鎮長—杰克遜大叔。分析兩個人物的不同特點時,可充分采用對比的表現手法,通過引導學生畫出描寫哈默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將逃難人的和哈默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進行對比,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年輕人的`高尚品質。如描寫哈默語言的句子:
1、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我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2、這個年輕的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通過對比讀這些語句,體會哈默雖然很想吃食物,但必須先干活才吃,可見他不肯輕易接受別人的施舍,從中讀出了哈默的尊嚴。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三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么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杰克遜大叔尊重和常識尊嚴。在設計上抓住杰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當學生讀完這句話時,并不理解,隨之問到為什么大叔說哈默有尊嚴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呢,讓學生畫一畫,把讀書的感受寫出來。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能引導學生來理解感悟內容,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思維空間比較大,這樣有利于學生整體感悟,實現有效閱讀。
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方面,做到了幾個“充分”,一個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二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讀書體會、對問題看法的機會。三是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熏陶感染。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四
《尊嚴》這篇課文講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此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因此,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抓住三處描寫哈默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上,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整堂課我從議尊嚴,講尊嚴,學《尊嚴》,唱尊嚴,演尊嚴幾個環節展開教學。首先,請同學們議一議你對尊嚴的理解,在字詞中了解尊嚴。接著,我給學生講了“嗟來之食”及“聞一多”的故事。讓學生感觸到什么才叫尊嚴。課文的重難點是在學《尊嚴》中完成的。我引導學生細讀兩人的對話部分,最有助于體會人物的心情和高貴品質。所以我讓孩子們之間相互對話練習。結果,孩子們把年輕人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在心里。這環節的處理得當,后面那句“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學生很自然的就理解了。緊接著我引導學生找有尊嚴的歌曲。在我們共同尋找中,大家齊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人》,以唱的形式再次感觸尊嚴。
本來這以上都是水到渠成,學生學得投入,我也教得高興。問題開始出現在演尊嚴這一環節。我精心挑選并事先點撥了小演員、群眾演員如何演,要求他們把哈默和善良的城鎮居民品質表現出來。除了幾位主演,其他學生分別演流浪的人和城鎮的居民。結果當“哈默”隨“流浪人群”進入城鎮時,“城鎮居民”竟然是忘乎所以的又推又罵,叫他們滾出城鎮。這場面真令我始料不及,我一下就“石化”了。是孩子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孩子們連最起碼的善良、同情心都沒有,那還能在現“尊嚴”嗎?能有尊嚴嗎?我穩定了下自己的情緒,再次給他們講了課文的主旨:城鎮居民的'善良才成就了哈默。然后,再給他們演的機會。在磕磕絆絆中,在我頭腦一片混亂中結束了這一節課堂教學。
通過教這課,我更加的迷惘現在社會,現在學校,現在教育能給孩子什么?我們應該給他們傳授什么?我一貫治班的理念都是“不要個個成才人,但要個個成人”。“成人”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最起碼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自尊的心。可是這課讓我心傷。前面所有學習,在那一瞬間都被瓦解。知識、技能目標能達到,情感目標卻陷入了“蠻夷之地”。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五
《尊嚴》是一篇說理性文章。課文主要講述了哈默在還沒有成為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并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過課后反思這一課的教學過程,暴露了我對于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于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備教案”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并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意見,我認為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于“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杰克遜大叔其實并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后會成為百萬富翁,而只是贊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后升華主題,讓學生對于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于課文主題的理解。
以上就是我上《尊嚴》一課的體會和總結,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斷反思,總結經驗,以提高自己的教學經驗。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六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么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杰克遜大叔尊重和賞識尊嚴。在設計上抓住杰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當學生讀完這句話時,并不理解,隨之問到為什么大叔說哈默有尊嚴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呢,讓學生畫一畫,把讀書的感受寫出來。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能引導學生來理解感悟內容,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思維空間比較大,這樣有利于學生整體感悟,實現有效閱讀。
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方面,做到了幾個“充分”,一個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二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讀書體會、對問題看法的機會。三是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整體通讀,整體感悟,體驗交流心得,感語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找不同的語句,體會不同詞語,從而感悟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落實了詞語的教學,“面呈菜色”、“骨瘦如柴”、“臉色蒼白”等詞語,體現年青人及逃難人饑餓至極,對狼吞虎咽“對比讀,體現出年輕人及逃難人饑餓至及。就這樣年輕人仍堅持以勞動換取食物,寫出了年輕人是有尊嚴的。對兩個“狼吞虎咽”進行了對比讀,體現了年輕人吃的心安理得,進而理解他講尊嚴之可貴。二是重點細讀,引導學生重點讀哈默的三次語言,邊讀邊感語,深入體會哈默以勞動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這樣的情感和態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對這句話做了重點指導,通過齊讀、同桌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走近哈默,體會心理活動,學生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語氣反而顯得更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生自讀自悟中,學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動作,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到了他是一個自尊、自強、自愛的人,也感受到了杰克遜大叔是個尊重他人的人。此時再次回讀2-5段,再次感受到哈默與杰克遜大叔的人格魅力,此時也達到了語文教學的共聚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在理解杰克遜大叔語言時,我抓住了“富翁”與“尊嚴”的關系,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這句話,此時,孩子們課文已學完,對一開始的“不是很理解尊嚴,此時已有了新的認識,再問學生你又如何理解大叔對哈墨的評價的話,加深了理解,說的很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是在課尾應該讓學生說說有關尊嚴的事例,學生發言不夠熱烈大膽再次體會尊嚴,從而在生活上能以此約束自己,樹立自己的尊嚴。
神權下的自我教學反思篇七
《尊嚴》是一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的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在教學前,我想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尊嚴,文章是通過怎樣的表達方式和描寫來表現哈默的尊嚴的以及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通過教學,感覺前面兩個方面還是落實的比較好的,聯系生活實際方面做得很失敗。(1)通過學生自己的感悟,體會尊嚴的含義。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描寫逃難人的語句細細品讀,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哈默的句子對比著讀,在兩種對比強烈的語句中,學生們初步體會了尊嚴的含義,然后梳理出鎮長和哈默的對話以及描寫哈默動作的語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尊嚴的含義,通過以上兩方面的鋪墊,對理解鎮長對女兒講的話的含義就容易多了,學生們真正理解了尊嚴的含義。(2)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會具體傳神地表現了哈默的尊嚴,離不開外貌、動作的描寫,動作上一個小小的細節就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人物的性格。比如“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具體的范本研讀,學生初步明白了寫作的要領。
失誤之處是結合生活實際方面做得不好,讓學生談談生活中這方面的例子時,他們沒有什么話可以講,課后我仔細思考其中的原因,發現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學生被死死地圈在了文本中,讓他們一步登上天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節課給我的最大收獲:我應該要學生科學地使用教材。
《尊嚴》教學反思
今天又輪到我講課啦,我講的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七課的《尊嚴》,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參中這是建議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的。我在設計時也是設計一個課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放在如何通過描寫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表現他這種尊嚴,以及從杰克遜大叔和他女兒的談話中體現自尊的可貴。
我抽到的是閱讀教學,所以在選材時,我主要是放在略讀課文上的。因為略讀課文一般要求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不必精讀課文,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是讓學生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就這樣,我就在略讀課文中隨便地選了一篇文章了。
在備這節課時,我的設想是這樣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應該給多點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而且這篇課文的教學應是以讀為主,在讀中體現年輕人的尊嚴的。所以,在確定了教學的目標、重難點后,我開始想應設計哪些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在整節課中,我設計的環節有如下幾個:1、創設問題情境;2、生默讀課文,師提出要求;3、讓生用自已喜歡的方式再次閱讀課文,師提出更高的要求;4、小組合作學習;5生匯報學習情況;6、師簡單地分析課文,更好地突破重難點;7、以小組為單位比賽讀課文;8、分小組朗讀全文;9、生談學習后的感受;10、贈送生幾句有關“尊嚴”的名言。
但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沒能完成我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學只進行到第6個環節。在整個教學的課堂中秩序有點亂,到了差不多下課的時候,因本人對課堂的駕御能力還不夠強,導致最后自亂陣腳,倉促收尾。
在教學實踐后,經小組成員的反饋以及本人自已的總結后,得出本節課的優缺點。總的來說,我對自己這節課不滿意,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沒有完成,而且在引導學生時不到位,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學習時,我把基本要求以及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了,但因問題的設計不到位而使學生會錯意。第二是,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是如何體現年輕人有尊嚴時教師本身的思路已經有點亂。第三是,當有學生提出對尊嚴有不同的見解時(如認為尊嚴不能當事人飯吃等等),我沒有加以引導其向積極的方向思考,這也是我在備課時考慮不周到的,我沒想到這篇課文提倡的尊嚴這種價值觀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不同,以致學生在理解尊嚴的可貴之處產生疑問。第二個不足之處在于,在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時花的時間太多,教師可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匯報,如可讓生從四個問題中選兩到三個,這樣可節省時間。第三,在講課中忽略了課文中的圖片,沒充分利用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年輕人的外貌、神態,從而更好地理解其尊嚴是如何體現的。第四,教師與學生不夠親近,語調夠為高,讓學生對教學產生距離感,而且語速太快,讓人感覺像在趕時間。
這節課的優點在于:第一,環節安排得比較緊湊。第二,教師提出的要求較為明確。第三,在教學中能緊靠新課標的閱讀教學的要求。
這次的講課感覺不好,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大的進步,同時歡迎大家多多向我提意見。
《尊嚴》教學反思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杰克遜大叔對女兒的談話中,認識到這種自尊的可貴,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習這篇課文,要學生學會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同時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
我是第一次上這篇課文,備課時覺得好象沒什么好講的,其實是自己心中沒底,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學生理解。上課后,讓學生初讀課文后,就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經過討論,概括得還不錯;第二課時,我結合課后的問題“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體會”,以此作為切入點,開展教學,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讀句子、抓重點詞,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沒想到效果卻非常好,既達成了“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體會”這一目標,又使學生在體會中感悟了人物的形象,懂得了課文所說的“尊嚴”,同時,我還在總結作者的表達方式時,指出本文的寫作特點就是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在講哈默的外貌,我問學生“臉色蒼白,骨瘦如柴”說明了什么?學生說:年輕人饑餓至極,營養不良。“他最需要是我食物,可是……” “他堅持要先干活,再吃食物。”又如“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為什么?他心理是怎么想的?“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立刻”說明什么?就是這樣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逐步深入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產生心靈的共鳴。在教學年輕人的三次語言中,我引導學生體會兩個句子中 “!”的作用,學生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就領悟到哈默在說這番話時語氣是堅決的,突出了哈默“不勞動就不能得到食物”這一信念,就是文中所講的“尊嚴”。在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還貫穿了另一個人物——杰克遜的神態、語言,特別抓住了“贊賞、微笑”等詞,引導學生理解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到此,文章的思想基本水到渠成。
我猜想個別學生也許對哈默的做法不一定認同,所以我在最后聯系生活實際,告訴學生人要懂得自尊、自愛、自強就是尊嚴。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增多,我想他們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