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2023年生命的意義的演講稿(6篇)篇一
現在讀過大學的人很多,有人說現在上大學沒什么意思,因為找不到工作。確實到現在為止,今年應屆畢業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只有40%左右,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臨時現象,因為中國的產業結構還沒有調整過來。從歷史來看,中國大學生遠遠不多,因為中國從制造業正在轉向咨詢、信息、物流、服務等與世界溝通交流的行業,也就意味著在座的所有大學生都具備這樣的工作能力,必然能找到工作。
一次有個大學生告訴我,俞老師我要創業,不上大學了。我說為什么,他說要向比爾·蓋茨學習。我說世界上有幾個比爾·蓋茨,不就一個嘛,他說沒關系,他可以成為第二個。我說,那你為什么不上大學呢?他說,我考試不及格,上不下去了。這還是沒法跟比爾·蓋茨比的,人家是覺得自己的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老師,覺得上大學已經是時間的浪費,要把自己的創造力及時的發揮出來,所以鉆到自己的汽車庫里研究微軟去了。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當然我剛剛強調的是你學習成績好并不一定今后就做的好。有一份統計數據,將大學成績前10名和后10名的同學做過一個調研,以20年一個階段來說,大學最后10名的同學財富總量以及獲得的社會地位,居然比前10名還要高。這就意味著,即便在大學里最落后的同學也不要放棄自己。比如,我在北大努力了5年,在畢業的時候就是以全班倒數第五名畢業的,但現在我們班的第一名到第五名全在新東方。所以,我們永遠都不要放棄自己。
是不是我們人生走長了就必然會有成就呢?不是的,因為人生的走法有兩種:第一種在平原上走,走到90歲,十分的平坦,但是你卻看不到周邊美麗的景色。因為平原兩岸的風景都是一樣的。所以,當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發現一片空白。
我們的人生必須像連綿不絕的山脈一樣,像青藏高原一樣的度過。總是有無數的險峰在眼前需要我們去征服,而一旦我們登上險峰后,生命中無限的風光就會展現出來,整個世界都盡收眼底。當然,攀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必須付出很多代價,但這種代價都是值得的。你爬到一座山頭,如果要去另外一個山頭,必須從底下開始重新攀爬,因為沒有任何兩個山頭是連在一起的。
最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時候能夠寫出一部回憶錄來,自己會因曾經經歷過的生命而感動,會感動別人繼續為生命的精彩而奮斗,這時候我才能說我的生命很充實。
很多同學家境富裕,要買手機、電腦,父母都會滿足你,你在得到的一瞬間會感到很快樂,但因為容易得到,所以容易失去。因為容易,所以不會珍惜。而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珍惜得到的東西,珍惜的前提必定是因為你得來不易。
我10年前就碰到一個特別令人感動的故事:有一個大學生來找我,因為非常貧困,但想出國,想上新東方的gre和toefl班,但是他沒錢所以跟我說他很想上新東方的課,但沒錢,能不能暑假在新東方兼職做教室管理員,并且安排他到toefl和gre的班,查完學生的聽課證掃完地后就在后面聽課,我說當然可以。沒想到這個學生又提了個要求,如果兩個月的兼職真的做的很好的話,能否給他500元工資讓他買個錄音機,我說沒有問題。結果那孩子做了兩個月,所有接觸過他的人都說這孩子刻苦認真,所以到了兩個月后,我給他一千塊錢的工資讓他買錄音機。他買好后,邊聽著錄音機邊流著淚。我知道他被自己的行為感動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果不其然幾年后他被耶魯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了,現在還在美國工作,年薪13萬5千美元。所以說只有被自己感動的生命才會精彩。
其實我也有一些讓自己感動的故事,比如說我高考落榜。當時想著一定要考進大學,但沒想過進北大,所以就拼命讀書。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低著頭一直往前走,目標就會在你的后面。所以當我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真的是仰天大笑然后嚎啕大哭,跟范進中舉一模一樣。但如果當時沒有堅持的話,也許我現在仍然只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比如,當時我們村有個人跟我一樣考了兩年,他總分還比我高三分,當時我跟他說一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親說別考了,找個女人結婚算了,但當時我跟我媽說你讓我再考一年,結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所以我得出兩個結論,1、人必須往前跑,不一定要跑的快,但是要跑的久;2、不能停下來,你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恒。
我走到今天沒有一天懶惰過,我現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個小時,從高考那天開始每天如此。但我發現,我還是比不過有些同事。從小學到高中,我學習也挺認真的,成績總是在前10到20名之間,而在大學我學習更加認真,但最后卻以全班倒數第五名畢業。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從小學就知道了,而生活中也經常體現出來。因為跑得快的人往往會停下來,而跑得慢的不能因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會達到你所向往的終點。所以我們不要去計較大學時候誰的成績高低,只要不停的去追求就可以了。
有一次,一個朋友問我馬和駱駝一輩子誰走的遠嗎?我覺得一定是馬,他說您錯了,駱駝走的路要遠遠比馬多,因為馬跑一會兒就會停下來,而駱駝一旦開始走,如果不讓它停,它是不會停的。所以,一個聰明的人一輩子所創造的成就不一定比一個笨的人所創造的多,因為笨的人每天都在創造,而聰明的人可能創造一段時間會停下,即便是愛迪生這種超級天才,小時候也被認為是個白癡。愛因斯坦九歲才會說話,還好他有個好媽媽一直認為他是個天才,才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所以當我的兒子到4歲時還不會說話,我老婆著急地帶他到處求醫時,我說,別看,4歲不會說話很正常的。我老婆說,為什么正常,我說,不會說話是語言功能發育不完全,不代表頭腦就不發達。所以永遠不要用你的現狀去判斷你的未來,只要你堅持就一定能獲得你所意想不到的東西。
生命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我高考三年從來都沒想到會考進北大,但成績公布后我發現超出了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7分。我們當時是考后填志愿的,當時我填好后還擔心不一定被錄取,結果北大還是錄取了我。因為很多分數比我高的人沒敢填寫北京大學。之后我進入北大,由于成績不好總在班級倒數,但我始終沒有放棄學習。
后來我班級里很多同學都聯系出國,我看了羨慕,想要追趕他們的步伐,所以也開始聯系出國。整整4年,聯系了無數的美國大學和專業,沒有一個美國大學給我獎學金。盡管拿到了幾張錄取通知書,但去美國大使館簽證,每次都拒簽。當然,現在我的簽證除了伊拉克的沒有,其他國家幾乎都有了。現在美國給我的簽證是10年多次往返商務簽證。因為新東方是在美國上市的,他必須允許我任何一天隨時隨地都能進入美國。所以當我兒時的朋友到現在還在面向黃河,這輩子還沒有走出過我們鎮的時候,我已經走遍了世界各地。大家想,在徐霞客、蘇軾那個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時代,都能游遍山水,寫下許多讓我們感動和動人的文字,而在我們這個科技興盛的時代,如果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些的文字和足跡,你怎么對得起自己。
有的同學說,俞老師因為你現在有錢了所以可以這么做。坦率的說,以前我沒錢我也會這樣做。因為小時候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徐霞客,因為他是我的老鄉,住在我家隔壁。只不過他是400年前住在我家隔壁,要知道地方上的名人對地方上少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次,我坐在長江邊上看日出日落,我就在想徐霞客怎么能走那么遠呢?所以也會向往這輩子我是否能跟他走的一樣遠。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榜樣在,我才會發現高考一次、兩次我都不絕望,因為我知道走出農村邊界的惟一辦法就是考上大學。我想把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因為當時城市戶口是可以到處走的。盡管我平時很平和,但心中總是有一種愿望,叫做穿越地平線走向遠方的渴望,就是看到眼前的地平線我總是不滿足的,我總是希望翻開地平線看看另一邊到底是什么樣的。(?待續)
2023年生命的意義的演講稿(6篇)篇二
閱讀,是一種享受——享受鳥語花香,輕風流水。 閱讀,是一種情懷——讓人敞開心扉,親近自然。 閱讀,是一種成長——既增長知識,又陶冶情操。 閱讀,是一種敬重——讓我們聆聽心聲,敬畏生命! 小時候,走進《安徒生童話》——讓我知曉了人魚公主為救王子而不惜變成泡沫的執著;丑小鴨在屢經嘲諷、排擠之后美麗的蛻變;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與王子幸福邂逅的真誠回報;阿里巴巴通過“芝麻開門”取得無數珠寶的智慧;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凍死街頭的凄楚;皇帝為了炫耀自己并不存在的美麗新裝光身以的愚蠢。在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中,我感悟著他們的人生,體味著真、善、美的內涵。書,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是我靈魂的導師,指引著我生活的航向,并賦予我美好的品格——真誠、善良、博愛和無私。
聆聽他凄涼無奈的心聲,體味他那個愁緒萬千而又不朽的無眠。讀岳飛的《滿江紅》,深深折服于他“駕長沙踏破賀蘭山缺”的激昂豪邁;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肅然起敬于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從容。岳飛、文天祥,他們的浩然正氣、錚錚鐵骨,令人嘆為觀止!他們的慷慨豪邁、莊嚴告白,將氣貫長虹、響徹宇宙!他們的赤膽忠心將與他們的英名一起永垂史冊、流芳千古!讀四大名著,嘆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關云長的義薄云天、林黛玉的香銷玉殘,梁山好漢風云萬千。看今朝文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一路走來,書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不僅教給我無窮的知識,還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賦予我最神圣的使命——愛與責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論時空如何變幻,不變的依然是我對書的熱情,對書的執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同學們,讓我們以書香為伴,在閱讀中積極思考吧!唯有借助思考的翅膀,我們才能自由地飛翔在書籍的天空中,才能憑借前人的思想朝更高處飛去。看!那書籍的天空多么遼闊,讓我們放飛夢想,暢游書的海洋吧!親愛的同學們,讓閱讀潤澤生命,讓書香伴我們成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3年生命的意義的演講稿(6篇)篇三
早上好!
同學們,你們看,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們聽,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鳴唱哦!這個世界最生機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鮮活起來。
我一直喜歡那一首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歌中唱道:“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每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就感到生命的可貴。
每天清晨,當朝霞映紅了我的雙頰,當樹上的小鳥叫醒了我的夢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予了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讓我感受這美麗的地球。我還要感謝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的慈愛像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絢爛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會枯萎,凋零。
同學們,讓我們吸取生活中教訓,珍愛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愿我們每個小小的夢想,都能夠慢慢地實現!從現在開始,從我們做起:不要因貪玩,而是去了寶貴的生命,健康成長,讓生命之花永遠綻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年生命的意義的演講稿(6篇)篇四
大家好!
生命,是一個脆弱的瓷娃娃,又是一塊堅硬的鋼鐵;是短暫的幾秒,也是一場長長的旅途。生命買不來,它是無價之寶。
一棵松樹的種子,和落葉一起被風吹到了懸崖的石縫里。落葉沉默了,可松樹種子還保持著原有的熱情。它吸收了落葉的養分,從石縫里冒了出來。
它不顧石縫中的養分多么稀少,繼續長大。每長一寸,就要承受人難以想象到的痛苦;每長一寸,就需要幾度春秋。
最終,它長成了如今的參天大樹。
一只蒼蠅飛到了飯桌上,極大程度影響了我們的食欲。趁它停下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蒼蠅強烈的求生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把它放到屋子外頭去了!
有一次,我用手按住我的胸膛,感受著一下下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力的跳動,極大地震撼了我的心。那一聲聲心跳,象征著我的生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無法放在一起衡量。我的生命,是屬于我的;是的,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杏林子說過,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是的,我們必須對生命負責。生命是我們的一部分,反之,我們也是一個個生命。我們要珍愛生命,遠離各種對我們有害的東西;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對生命負責。
生命,又軟又硬,又短又長;時大時小,時有時無。
2023年生命的意義的演講稿(6篇)篇五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救援的最后一戶村民家院墻外,手被緊緊“粘”在380伏的電壓線上。臨終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你們抓好繩子,我去前面趟路”。
北京市遭遇61年不遇的強降雨和山洪自然災害。在救助被困群眾過程中,北京市公安局燕山分局向陽路派出所所長李方洪不顧危險,沖鋒在前,后因意外觸電,犧牲在救災一線。這位普通的派出所長,用實際行動乃至生命詮釋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雷鋒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李方洪在暴雨災難來臨時,毅然決然的戰斗在抗災救人第一線,源于他恪盡職守的崇高職業品格。“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在人民群眾需要自己的時刻,不顧性命安危,他的犧牲,是舍生取義,更是一種生命的升華。
胡適曾說:“生命本身沒有什么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作點有意義的事。”然而,在當下社會,我們許多人越來越習慣安逸,越來越害怕冒險,越來越逃避責任,越來越淡化理想,我們習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多時候我們不明白生命對于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那讓我們來看一看三文魚的生命歷程。
三文魚的一生令人驚嘆!從魚卵開始,雌魚便想方設法將其藏在石頭底下,但大量的魚卵還是被其他魚類和鳥類當作美味吃掉。春天來臨時,魚卵發育長成幼魚,幼魚便順流而下,進入淡水湖中,在湖中它們盡管東躲西藏,但大多數幼魚依然逃不過被捕食的命運,每四條進入湖中的魚就有三條被吃掉,只有一條能夠進入大海。但危險卻并沒有停止,在無邊無際的北太平洋中,它們一邊努力的長大,一邊面對鯨、海豹和其他魚類的攻擊;同時還有大量的捕魚船威脅著它們的生命。整整四年,它們經歷無數艱險,才能長成大約三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魚。
成熟之后,一種內在的召喚使得它們開始了回家的旅程,十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魚集結在一起,浩浩蕩蕩游向它們的出生地。自進入河口開始,它們就不再吃任何東西,全力趕路,它們要不斷從水面上躍起闖過一個個急流和險灘,有些魚躍到了岸上,變成了其他動物的美食;有些魚在快要到達目的地之前竭力而亡。到達產卵地后,它們不顧休息開始成雙成對的挖坑、產卵、受精。在產卵受精完畢后,三文魚精疲力竭雙雙死去,結束了只為繁殖下一代而進行的死亡之旅。冬天來臨,白雪覆蓋了大地,整個世界一片靜謐,在寂靜的河水下面,新的生命開始成長。
人類生命的進程中,也應該有非常明確的主線,我們應該努力成長,不惜一切代價使生命變的成熟;為了成熟我們應該去經歷,經歷自然、社會、人文和歷史,使我們的生命變得完美;我們更需要明白生命的意義,活著不僅僅為了活著而已,我們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這些使命也許各不相同,但從終級意義上來說,應該是一致的,是為了讓我們、我們的后代和我們身邊的人在更加和諧自然的世界中幸福的生活,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或許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為了什么而活;或許有些人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才醒悟或者明白生命對于他意味著什么;或許有些人還沒回過頭來思考,他的生命就已經因為意外黯然銷去;或許有些人正無知的猶如行尸走肉一般消耗著他的'生命……人的一生有三萬天,看似漫長,實則短暫。與其掐著手指計算生命還有多長,不如就著一個目標努力前行。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來。李商隱在詩句中談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于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
人的能力有大小、職位有高低、遭遇有好壞,但是,如何對待生命卻取決于我們個人的理想和行動。也許我們不需要像李方洪、像三文魚那樣以生命為代價,但完成這一使命的精神,卻應該向李方洪救人不惜犧牲,卻應該比三文魚的回游產卵更加嚴肅和不可動搖。
希望今天的演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帶來一些觸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