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作為一門精妙的藝術形式,融合了技藝的巧思與審美的智慧,將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實用性相結合。通過傳承與創(chuàng)新,工藝美術展示了人類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傳遞著文化的精髓。它以精湛的工藝技藝和細膩的表現(xiàn)手法,賦予日常用品以靈動的形態(tài),賞心悅目,讓人產生美與愉悅之感。從陶瓷器到木雕,從金屬工藝到紡織品,工藝美術是人們對于生活藝術的追求,是跨越時空的美的延續(xù)。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工藝美術華美地展示了文化的多樣性,成為人們情感交流的橋梁,為我們的世界創(chuàng)造了無盡的美好。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一
1.工藝美術專業(yè)個人簡歷
2.工藝美術專業(yè)畢業(yè)英語簡歷范例
3.工藝美術專業(yè)的英文簡歷范例
4.工藝美術專業(yè)的英文簡歷范文
5.工藝美術專業(yè)畢業(yè)生簡歷模板模板
6.工藝美術專業(yè)畢業(yè)生簡歷模板范本下載
7.工藝美術專業(yè)自我評價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二
3.鎏金:是將金錯剪成碎片,放入坩鍋內加熱,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銀。即熔化成為液體。將金泥蘸以鹽,礬等物涂在銅器上經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fā),金泥要固著于銅器上。這種方法稱為鎏金,或稱為火鍍金。
4。漢代銅爐:1.熏爐:《錯博山爐》2.溫手爐3.溫酒爐
5.漢代瓦當裝飾:卷云紋,動物紋,四神紋:也稱四靈紋,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6。漢代的錦,是一種“經絲縣花的絲織品。通常稱為“經錦”。
7.彩瓷:彩瓷是在一種色釉上撒上另一種色釉,如黑釉上撒藍白釉,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紋,具有豪放明快的裝飾效果。
8。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的彩釉陶器,它常采用黃,綠,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構成花朵斑點或幾何紋等各種色彩斑斕的色釉裝飾,所以稱為三彩。
9.宋代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最傳統(tǒng)的一種挑經顯緯的欣賞裝飾性絲織品。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10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繪有青色花紋的一種瓷瓷色白里泛青。
11,絲織品中,織金最有名稱為“納石失”,“納失思”,“納克失”。四川蜀繡花色,長安竹,雕團,象眼,宜男,寶界等元代的加金織物可分金線織出和織后加金兩種制法,用金線織出的,稱金鍛匹。
12.釉里紅是以銅紅料在胎上面畫花一次燒成,它和青花一樣同屬釉下彩,只是紅藍色調不同。
14.青瓷:最早的瓷器,因為瓷的呈色,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由于燒制的溫度影響,使釉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金屬物氧化鐵,在氧化焰中燒制成黃色,在還原焰中燒制成青色 15宣德爐:明宗三年,工部為適應宮廷和寺廟作祀祠或熏衣之用的需要,利用從南洋所得風磨銅鑄造一批小型銅器。
漆工家
18.虹管燈:如河北滿城出土的著名的長信宮燈,塑造出一優(yōu)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燈,右手提燈罩,以手袖為虹管,處理的十分自然。
11.青瓷的裝飾方法:堆貼,印花,褐彩,刻花花紋。
13、唐代印染的方法:(1)夾
頡(2)蠟3絞(4)堿印 5)拓印
14。明代以后主要是白瓷。
16.明代前瓷器釉色以青瓷為主,后以白瓷為主,畫花的裝飾方法,青花,五彩燈。
19.景泰藍藝術特點可用形,紋,色,光四字概括。
.23粉彩 特征色調柔和淡雅,筆力精細工整,故又稱“軟彩“
24.唐錦的花紋:聯(lián)珠紋,團窠紋,對稱紋,散花,幾何紋,暈
26青花的原料是一種鈷鹽類的金屬元素,呈色性很強,鮮明而穩(wěn)定
27宋。元的程頤。朱熹派的理學思想衰落,王守仁“知行統(tǒng)一”新理學
30.釉里紅和鈞瓷紫紅釉的制作有關
31刺繡工藝,最著名的有蘇繡,粵繡,蜀繡,湘繡,京繡
5.青花的特點:既簡樸又華美,既繁復又統(tǒng)一,它如同民間藍印花布一樣,具有質樸.淳厚。典雅的藝術特色。
6.元絲織特點,(1)在材料上多使用金線,“以金彩相尚”(2)由于當時中外交通發(fā)展,許多著名的外國染織品,如回回錦,緬甸錦,等傳入我國,因而使我國的染織工藝的藝術風格為之一變,而多采用西法。
明代家具 藝術特色簡:是指它造型洗練,不繁瑣不堆砌,落落大方。
意結構美:不用釘不用膠,主要運用的結構,不同部位運用不同形式的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之牢固4)注意工藝美:面的處理,有適當?shù)谋壤统叨?,線的運用,簡潔利落,在造型的結束處和轉折部位加以不同的變化,產生豐富的造型形象。此外如牙子,卷口等作為中重點裝飾,倍增家具的形體美。
9.蘇繡特點平,齊,細,密,勻,順,和,光。針腳細密,色調典雅,圖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暈的表現(xiàn)手法,有濃厚的裝飾性粵繡特點花紋繁縟,喜用百鳥,雞等為題材,色彩濃艷,對比強烈。它喜用金線,使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蜀繡用線工整厚重,設色明快,富有民間藝術特色。
京繡多為小品,作工精巧富麗
13.唐代工藝美術發(fā)展特點:1。人的意識解放2。裝飾生活情趣化3多種裝飾技法的運用??傊?,唐代工藝美術的藝術風格,具有博大清新,華麗豐滿的特點,可用‘滿’字來形容,由于它富有情趣化,所以也用‘情’來形容。
14.宋代的工藝美術具有典雅,平易得藝術風格,不論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2質樸的造型取勝。很少有繁縟的裝飾,使人感到一種清淡的美。
如果把唐代的工藝美術風格概況為‘情’,宋代可概括為‘理’
唐代華麗,宋代優(yōu)雅。唐代開闊恢弘,宋代嚴謹含蓄。
15.周代青銅器裝飾的又一特色,是不用地紋。因此總的藝術風格是質樸洗練。疏朗暢達,富有韻律感,有節(jié)奏美。
周代青銅器的裝飾花紋中,在尚待成為主體花紋的饕餮紋已退居次要地位。周代裝飾的格式,也與商代單獨適合對稱形式不同,而運用了二方連續(xù)的帶狀紋樣。而銅器餓花紋則用反復連續(xù),來表達其有條不紊的秩序和規(guī)律。這種秩序,和周代的禮治要求有一種間接聯(lián)系。周代早期的裝飾,和商代相似,后期才有自己特點,質樸風格。
定瓷除白瓷外還有紫定,黑定,綠定等。
代表作 定瓷孩兒枕
定瓷的裝飾,常見有印花,刻花,和劃花,畫花的極少。
汝窯產品由于鐵的還原而呈蔥綠色,早期多為素瓷無紋,晚期都是印花刻花,造型以盤碗為多,并有印花,常用蓮花,萱草等圖案。
耀州窯其釉色中微帶黃色。裝飾方法;刻花,剔花,印花,鏤空。
裝飾題材;植物紋樣的有牡丹,菊花,忍冬,蓮荷。動物紋樣有;鳳,鶴,鴨,魚以及飛天人物等。
其中嬰兒戲很有特色,具有唐代裝飾傳統(tǒng)的風格。器皿以碗最有特色,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蓮瓣狀。
鈞窯 色釉呈乳濁現(xiàn)象,有磷酸鶴還原鐵結合的成分。由于原料中有銅的元素,經過還原焰燒制而呈現(xiàn)綠或紫紅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單調,形成對比妍麗的藝術風格,這種色斑的變化稱為窯變。
釉最為著名。畫花是在白釉上畫出黑色的花紋,在黑釉上畫褐色花紋的稱為 鐵銹花。筆力豪放洗練,別具一格。雕釉是在瓷胎上先施白或黑釉,然后按花紋的要求體剔刻去花紋以外的空間,露出瓷胎,使形成胎與釉的色澤對比。更有在釉上加以刻畫,以增加層次感。南方第區(qū)景德鎮(zhèn)窯 自唐以來燒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處或花紋凹陷處呈淡青色,影青又稱”映青”,”隱青”,”罩青”。裝飾方法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常見花紋有牡丹,蓮,芙蓉,梅,卷草,鳳,魚,鴨,嬰戲。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龍泉窯 釉色蒼翠,北宋多粉青,南宋呈翠青,沒有開片,器皿轉折處,露出胎的色澤,稱為“出筋。瓷釉厚潤裝飾上用堆貼,浮雕,在青瓷裝飾出現(xiàn)鐵褐色的斑點。器形瓶,壺,罐,盤。典型作品用雙魚或雙鳳為耳的盤口瓶。
哥窯特征釉面有裂紋,即開片。根據(jù)開片的不同形狀和大小,又賦予它們各種名稱,紋片極細小如魚子的,稱為魚子紋,紋片大兒呈弧形的,稱為蟹爪紋,紋片大小相間的,稱為百圾紋。為了區(qū)別龍泉窯的哥窯瓷器,一般又把大小紋片結合,黃色紋片和黑色紋片參差出現(xiàn)的“金絲鐵線”品種稱為“傳世哥窯”哥窯釉色有粉青和米色等,在釉中出現(xiàn)大小氣泡的,稱為“聚球攢珠”。出現(xiàn)葡萄狀銹斑的,稱為“葡萄斑”。哥窯的瓷胎呈黑褐色,器皿邊緣往往顯現(xiàn)一條褐色的邊,稱“紫口鐵足”品種以盤,碗,洗,瓶,爐,文具等為多。
吉州窯生產青瓷,白瓷,黑瓷,彩瓷和綠釉瓷,在瓷胎上常用木葉和剪紙粘貼,然后施釉,經燒制形成花紋,紋樣多用鳳,雀,碟,鹿,梅,菊,芍藥,海棠等。梅花運用極多,極富民間藝術特色。黑釉以玳瑁斑最著名。它常用撒釉的方法,形成活潑自然的獨特效果,“雪竹蘆花”紋,像國畫中的潑墨畫?!八榇筛G”用滑石配釉,其“米色粉青樣”,走紋如碎片。其中著名民窯,舒翁所制有,紫,白色釉。
隋唐工藝美術
一、唐的時代特征及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唐的主要時代特色是容納百川的大唐氣象,處于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期。這使得隋唐時代的工藝美術都有一種開放和博大的氣魄。反映在工藝文化上,是造型的飽滿、色彩的濃艷、品種的豐富。唐的開放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工藝美術在國際上具有較大的影響。
三、唐代陶瓷的主要成就
“南青北白”在唐朝已成定局。白釉瓷和青釉瓷也成為后世瓷業(yè)的兩大主流。燒制白瓷比較著名的是北方的刑窯,青瓷比較著名的是越州窯和岳州窯。
越窯的中心窯場在浙江余姚上林湖濱海地區(qū),今在浙江慈溪縣內。越窯歷來譽為諸窯之首。越窯特點是胎薄,堅硬細膩,釉色均勻青翠,始于飲茶。為宮廷生產的又叫“秘色瓷”。越窯裝飾方法多樣,造型也有新的式樣。典型器型有雙龍耳瓶。
洞庭湖地區(qū),以岳州窯為代表,越窯最早使用匣體。
青花瓷:是以鈷藍為顏料,在瓷胎上繪制花紋,然后涂一層透明釉,在 1200℃的高溫下燒成。
彩瓷,彩瓷包括釉下彩繪及絞釉絞胎等多種瓷器。
釉下彩繪瓷由長沙窯創(chuàng)燒,長沙窯又稱銅官窯。現(xiàn)在素胎上畫彩,然后涂釉燒制,燒成后彩繪不褪色。釉下彩打破青、白單一色調。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的多色釉陶器。因常采用黃、綠、褐等色釉。在器皿上繪成花朵、斑點等幾何紋等各種色彩斑斕色釉裝飾,所以稱為三彩。所謂色彩,不能理解為只是三種顏色,其實可多可少。造型與雕塑結合。主要分布在長安和洛陽,常作為陪葬明器。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三
發(fā)言人
不死鳥小組
敬愛的曹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們是不死鳥小組。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課題是《藝術與手工藝運動》。
在講解今天的課題之前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我們小組準備過程中的趣事。在我們一開始接觸這個課題,準備收集材料的時候,飛哥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可以去舌尖上的中國找視頻材料,里面有很多食品制作工藝的內容。聽飛哥說完,當時我和我的小伙伴就震驚了。我想這一定不是飛哥一個人的誤解,因為這個課題的名字確實容易使我們這些菜鳥誤以為是手工藝作品之類的題目。事實上,在我的理解中,這場運動其實算是藝術界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類似于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它對后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好了,言歸正傳,接下來就由我們小組為大家講解藝術與手工藝運動這個課題。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也叫工藝美術運動。我們的課題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背景及起因、主要內容、運動發(fā)展脈絡、代表人物、傳播發(fā)展、主要成就、重要著作和刊物以及評價。
右圖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藝術品,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設計理念和中世紀的相仿之處。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主要內容。運動的理論指導是英國作家約翰·拉斯金,而運動的主要人物則是英國的藝術家、詩人威廉·莫里斯。這場運動是針對家具、室內產品、建筑等工業(yè)批量生產所導致的設計水準下降的局面而展開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優(yōu)秀的家具和建筑作品。這是帕克斯頓設計的倫敦水晶宮。全景,內景。這是羅塞娣設計的扶手椅,這是理查德·諾曼肖設計的書柜和寫字臺,這是威廉·莫里斯設計的紅木桌和地毯。當然除了建筑和家具之外,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還跨越了很多領域。比如說染織工藝、印刷工藝和書籍裝幀、還有金屬工藝等等。從跨越各行業(yè)的這些工藝作品中,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在工藝美術運動時期的設計理念具有以下特點:強調手工藝生產,反對機械化生產;反對矯揉造作、產同服型的風格;講究 簡單、樸實的中世紀風格;主張設計誠實,反對華而不實;提倡自然主義和東方風格。
接下來再為大家介紹運動發(fā)展的脈絡。運動的興起階段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興起,工業(yè)產品更大比例地占據(jù)了資本主義市場。1851年,在倫敦水晶宮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博覽會,缺乏藝術感的工業(yè)產品占了很大比重,維多利亞風蔓延,設計家們開始感到了危機。到十九世紀后半期,藝術與手工藝運動逐漸展開,工藝美術展覽協(xié)會為公眾提供了了解設計與高雅設計品的平臺,更加促進了工藝美術運動發(fā)展。隨后,工藝美術運動向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擴散,對美國芝加哥建筑學派產生了深刻影響。等到新世紀之交,工藝美術運動最終形成,對設計界有著重大影響,最終促進了“新藝術”運動的產生。藝術與手工藝運動一直持續(xù)到二十世紀才逐漸衰弱,但是它的理念,時至今日,仍對設計界有著深遠影響。
第四部分是代表人物。說到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就不得不提到這個人——約翰·拉斯金。作為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理論指導者,約翰·拉斯金幾乎就是一個全才。在大家熟悉的歷史名人中,能與這位享有作家、藝術家、評論家、教師、哲學家、地質學家等多個頭銜的偉人媲美的,恐怕只有蘇東坡了。約翰·拉斯金的理論中對工業(yè)化問題持中肯態(tài)度,熱衷于復興哥特風格,帶有強烈的道德主義色彩,主張回歸自然、讓藝術密切聯(lián)系大眾。拉斯金的代表作品有現(xiàn)代畫家》《建筑的七盞明燈》《建筑與繪畫》等等,以上這些都是他的代表畫作。
運動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作為“工藝美術”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在這場運動中同樣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威廉·莫里斯是設計學派拉斐爾前派的重要成員,被譽為“英國最杰出的設計師”。代表作《伊阿宋的生與死》《地上樂園》。莫里斯主張設計誠實,反對華而不實;強調設計必須是集體活動,為多數(shù)人服務;注重設計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相結合。莫里斯一生設計、監(jiān)制或親手制造了無數(shù)的家具、紡織品、花窗玻璃、壁紙和其他各類裝飾品,但留下的畫作卻非常稀少。
當然,除了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以外,沃賽、阿什比、格
林兄弟、斯提格等設計家同樣也對藝術與手工藝運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點,造型普遍比較粗重。這是平面設計。威廉·莫里斯的平面設計主要風格就是自然主義、優(yōu)雅樸實。
第七部分是重要著作及刊物。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約翰·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盞明燈》了。該書闡述了建筑的七大原則:“犧牲原則”、“真理原則”、“權力原則”、“美的原則”、“生命原則”、“記憶原則”和“順從原則”,為二十世紀的很多建筑和設計提供了靈感。另外,羅斯金認為建筑是從先輩手中繼承下來的東西,并映射出先輩生活的景況。這種思想對當今的建筑保護有著深遠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莫里斯的《小藝術》、歌德弗雷特·謝姆別爾的《工藝與工業(yè)美術的樣式》等一系列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相關的著作和刊物。
式和自然主義的裝飾。因而,他的這個局限使他不可能成為真正現(xiàn)代設計的奠基人。其次就是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實踐性方面的不足。藝術與手工藝運動探索的重點是否定現(xiàn)代設計賴以依存的中心——工業(yè)化和機械化生產,完全否定機械化、工業(yè)化風格,不符合社會歷史發(fā)展潮流,也就必然導致實踐性不強。
以上就是我們不死鳥小組本次課題——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全部內容了。謝謝大家。
2014.11
最后還要說的是我在這次課件制作過程中的一點感想。我們小組一共六個人,準備了兩星期,一直忙到昨天晚上兩點才把最終版本敲定,早上核查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瑕疵,臨時又修改。所以我覺得備課真的不容易,但是我們的曹老師每次都能把那么完美的課件展示給大家,我們真的應該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她!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四
內容摘要:世界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琳瑯滿目,是一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大花園,自然,它留給當代的傳統(tǒng)工藝美術資源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現(xiàn)今的我們除了要很好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還要很好的與當代設計相結合,將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資源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
工藝美術,這里說的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個方面的美術加工,也就是對人們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環(huán)境的美化。從工藝美術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裝飾欣賞品;從工藝美術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機器產品和電腦產品;從工藝美術的性質分,有傳統(tǒng)工藝,民間工藝和現(xiàn)代工藝。通常是以材料來分類的,如染織工藝,陶瓷工藝,金屬工藝,漆器工藝,木工藝,玻璃工藝,塑料工藝等。就工藝的創(chuàng)造過程來說,它包括設計和制作兩個階段。所以,工藝美術及不只是手工制作或傳統(tǒng)制品。也不只是設計的范疇。
工藝美術是生活和美學的結合,它通過沒的工藝美術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裝飾)對各種生活用品和生活環(huán)境做美術加工;工藝美術是藝術和科學的產兒。工藝美術不只是美的設計,最終是制成物質成品。因此,工藝美術作為一個藝術實體,他具有物質的和精神的雙重屬性,它是一種物質產品,又是一種精神產品。
當代設計可以將傳統(tǒng)視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當代設計可以吸收傳統(tǒng)的線造型,使一件工藝品有一種靈動的美。如交椅,以纖巧的線條為主要結構,造型簡練,線條流暢,穩(wěn)重不失輕巧。又如明式家具中的圈椅,以線為主,直中有曲,曲中有直,背板呈“s”形,與人的脊背彎曲度相符合,符合人體工程學;可以吸收傳統(tǒng)工藝的意蘊感,將一件工藝不僅賦予現(xiàn)代感,又有意匠美。
如今,當代設計的發(fā)展趨勢,除了綠色設計是其發(fā)展的趨勢之一,設計的多元化也是其發(fā)展的趨勢之一。較早也較為系統(tǒng)的發(fā)展的國外工業(yè)設計,以其科技等一定的優(yōu)勢主導著設計行業(yè),許多富有外國先進元素的產品沖擊著中國的民族性的設計,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將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元素有機的融合到所設計的產品中,不能照搬別人的模式,不能在文化的碰撞中丟失自我,丟失傳統(tǒng)的精華,所以,傳統(tǒng)工藝美術也要進行多元化發(fā)展,要與時俱進,希望在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現(xiàn)代文明,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相結合后,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以新的多樣的形式存在著,帶著特有的時代特色,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一個悠久歷史的中國,別具一格的中國設計風格。
對于歷史,我們要辯證的對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資源,我們也應當以這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將其中落后腐朽的舍棄,將其精華與現(xiàn)代設計相結合,與生結合,以生活本身為出發(fā)點,回歸生活,以另一種形式,一種富有時代特色的形式,將優(yōu)秀的工藝美術資源傳承發(fā)揚下去。
姓名:王小偉
學號:5203211060
班級:產品111班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五
1.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冶銅術出現(xiàn),因而自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前這一階段被稱為“金石并用時代”。
2.在歐洲各地出土的這些奧瑞納文化期的女裸小雕像,基本上都是用質地較軟的石灰石和泥灰?guī)r雕成的。
3.在德國的福格赫德,發(fā)現(xiàn)了距今3萬多年的屬奧瑞納文化的牙雕工藝作品。
4.現(xiàn)藏倫敦大英博物館的鹿角雕刻《兩只馴鹿》,出土于法國的布爾尼圭。
5.古梅爾尼查彩繪陶器在公元前5000年的后期出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的態(tài)勢。
7.歐洲南部,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和意大利南部,由于海上交通的便利,接觸西亞文化較早,故而制陶藝術和裝飾水平在歐洲大陸最為出色。
8.日本最早的陶工藝出現(xiàn)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繩紋文化”時代早期,此期的陶瓷底部呈尖形或圓形,器壁上用篦尖刻畫出精美的紋樣,9.一般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耶莫陶器出現(xiàn)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耶莫陶器一開始即為彩紋陶,它并非起源于當?shù)兀怯舌徑?、比它更早出現(xiàn)陶器的伊朗地區(qū)引進的。10.繼哈森納文化之后,在幼發(fā)拉底河支流卡布爾上游又出現(xiàn)了哈拉夫文化。
11.現(xiàn)藏開羅埃及藝術博物館的一批黑頂陶器,約制作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其造型與裝飾皆相當簡潔大方,具有古樸典雅之風韻,代表了埃及早期陶工藝的面貌。12.作為紀念性公用的化妝石板名作還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在這塊盾形石板上,前后兩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現(xiàn)了美尼斯王統(tǒng)一埃及全境的各種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時代開始的歷史性作品,其內容和形式都極為完美。
13.一般認為,玻璃是由古代埃及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后經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這是因為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玻璃材料和制品皆發(fā)現(xiàn)于埃及。
14.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的《玻璃魚形容器》,出土于阿瑪那,是一件最能代表古代埃及玻璃工藝水準的佳作,其藝術效果和工藝技巧均達到了極高程度。
15.《睡蓮紋玻璃杯》也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典型的玻璃工藝制品,出土于底比斯。16.在古代埃及的玻璃工藝中,還有大量作為首飾的作品,它們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更為精致典雅,令人耳目一新。17.在底比斯的“王家之谷”(專門埋葬王室家族的陵地)出土了一件很有趣的木工藝作品,它被認為是第十八王朝時按照圖坦卡曼王的形象制作的木制模特兒,是專為國王試裝的用具。
18.古埃及坐具的造型主要有靠背扶手椅、無扶手靠背椅、折椅和矮凳幾種,以靠背的高低區(qū)分尊卑。
19.《木椅》是古代埃及家具中極為別致而杰出的范例。它和其他椅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弧形的椅面和后傾的椅背,有意識地使椅子使用時更舒適一些。
20.公元前29世紀左右,兩河流域南部進入蘇美爾早期文化期。
21.兩河流域雖然因缺乏石材而未能留下像埃及那樣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但有大量制作精致的石工藝作品留存下來,它們既有實用功能,同時也極具審美性質,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有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珍品。
22.到蘇美爾時期(公元前2900-前2500年),兩河流域的石工藝繼續(xù)大力發(fā)展,制品趨向于大型化,且以具有紀念意義的奉獻用品和石碑為主要內容。著名的《奉獻用石板》,代表了初期蘇美爾石工藝的風格特征。23.蘇美爾時期的純金工藝制品,以在烏爾出土的《金盔》和《黃金短劍》最具代表性,其精致細膩的工藝和奇巧的意匠,以及所呈現(xiàn)出的華麗而雅致的美感,著實令4600年后的人們嘆為觀止。
24.波斯的陶工藝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考古學家們在扎格羅斯山脈的盆地里,發(fā)掘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甘尼·達勒。
25.阿克美尼德王朝時期的陶工藝,主要體現(xiàn)在作為建筑材料的釉面陶磚或釉陶浮雕方面。
26.早在前波斯時期的埃蘭王國時代,波斯的金屬工藝就相當成熟了。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時候,這里已經出現(xiàn)了造型單純、裝飾典雅的銀器,現(xiàn)藏于伊朗德黒蘭考古博物館的公元前30世紀左右的《人物紋銀杯》。
27.銀盤也是薩珊王朝時期有代表性的制品,它之所以馳名于世的重要原因,就是銀盤的平面為展示工匠們的巧妙創(chuàng)意和高超技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少銀盤的裝飾畫面都有主題性是情節(jié),常見的有國王狩獵、神話故事及表現(xiàn)宮廷生活的題材;也有不少有關“圣樹”和“圣獸”的紋飾或花鳥動物的內容。28.織毯工藝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
29.早在前波斯的埃蘭王國時期,既有生動而精致的石工藝制品問世?!妒衽⑾瘛肥谴似谧钣写硇缘囊患?/p>
30.在莫亨佐·達羅出土的距今約4500年的一批陶制玩具中,已經有了經裝配組合后,由人工牽引而活動的玩具,其設計意匠和制作技藝十分令人驚異?!短罩苹顒油婢摺繁闶瞧渲幸焕?。
31.隨著佛教的誕生,古代印度工藝美術的性質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石工藝也處于為佛教服務的地位。32.在莫亨佐·達羅遺址,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0世紀的青銅工藝作品《舞蹈的少女》,在在這件不足12厘米高的銅制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印度工藝美術所具有的神秘而松動的特征。
33.約1萬5千年至1萬年前之間為“中石器時代”。
34.據(jù)記載,為現(xiàn)代人所熟知的黃金加工工藝,在古代埃及都已有嘗試。
35.古代印度陶工藝中的這種“寫意”手法,一直影響著以后的陶藝發(fā)展和風格形成,成為印度陶工藝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36現(xiàn)藏美國波斯頓藝術博物館的《藥叉像》,便是桑奇佛塔上的一部分裝飾。
37.早在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期間,腓尼基的象牙工藝已相當成熟,并大量出口。
38.作為實用容器,現(xiàn)藏土耳其安卡拉博物館的《黃金嘴形注口水壺》極具代表性,這種充滿流線形的造型飽滿而大方,并具有動感。39.莫克羅斯墳墓的出土文物中,尚有大量金屬工藝作品,它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克里特美”的誕生。
40.黑紋式陶器的繁盛地仍然是以雅典為中心的阿提卡地區(qū)。
41.銅鏡是古希臘金屬工藝制品的又一代表性類型,《狂舞的密涅》便是一件出色的作品。42.銀器最初是由東方傳入羅馬的。從共和末期到帝政初期,殘留下來的名稱,多以“希臘人”、“亞歷山大”等東部地區(qū)的人為主,生產地為首都羅馬,而更多的是羅馬統(tǒng)治下的各領地。
43、大約在5萬年至1萬5千年之前的“晚期舊石器時代”。
44、埃及陶工藝產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
47、織毯工藝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因其優(yōu)質的材料、精致的做工、變化多端的編織技巧而享譽全球,以致于后來受其影響的整個伊斯蘭地區(qū)生產的地毯皆被稱為“波斯地毯”。
48、一直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耶莫陶器出現(xiàn)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
49、作為紀念性功用的化妝石板名作還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
一、.簡述古代希臘工藝發(fā)展的五個時期:
1、幾何紋樣期(公元前9—前8世紀)
2、東方紋樣期(公元前7世紀),3、黑色紋樣期(公元前6世紀)
4、紅色紋樣期(公元前5世紀)
5、彩色紋樣期(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
二、瑪雅陶藝的成就:瑪雅人的文化成就豐富卓越。瑪雅人以樺樹皮和加工過的鹿皮當紙,以365天為1年,全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歲余5天為忌日,以手腳指總數(shù)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20進位法,但在向第三級進位時,以18進位?,斞湃碎L于建筑、雕刻、繪畫。瑪雅的陶工藝十分發(fā)達興盛,藝術價值很高,尤其是彩繪陶器被譽為“瑪雅藝術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斞疟诋嫺叨劝l(fā)展,直接給工藝美術帶來重大影響,陶器上出現(xiàn)壁畫的翻版。
三、解釋巴洛克一詞的出處:“巴洛克”一詞的出處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有三: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為“畸形之珠”、“不合常規(guī)”等,二是中世紀拉丁文的“baroco”,意為“荒誕的思考”、“繁縟可笑的神學討論”;三是意大利文的“barocchio”,意為“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
四、羅可可的風格特征:是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縟的裝飾性,多用c形、s形和渦卷形的曲線以及艷麗浮華的色彩作裝飾構成。
五、包豪斯時期的工藝美術:包豪斯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到結束可分為三個時期:
1、魏瑪時期是包豪斯初創(chuàng)和奠定基礎的時期。
2、德紹時期是包豪斯的理想得到實現(xiàn),取得累累碩果的時期。
3、柏林時期是包豪斯在納粹的統(tǒng)治下渴望爭得一線生機的時期
六、簡介《翼獅與牡鹿》的藝術手法:是一件著名的大型青銅工藝作品,它制作于杰姆狄特那斯爾末期至蘇美爾王國初期,在高107厘米、寬238厘米的長方形銅板上,裝飾著一頭正面的翼獅和兩只對稱而且是側身的牡鹿,構圖以翼獅的頭和身體為中軸線,呈嚴格的左右對稱狀,因而,作品被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所籠罩,翼獅突出的頭部和鹿角的“出格”的表現(xiàn),打破了長方形帶來的局限和呆板之感,翼獅的頭部及翼紋的刻畫和鹿角的枝條狀的細膩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工匠卓越的工藝技能。
七、簡介印度獅形石柱頭:這組獅子像,設計奇巧,工藝精湛,其光潔瑩潤的程度,完全可以與玉石相媲美。其造型設計亦極具藝術色彩,且洋溢著濃郁的古典意趣,因而備受后人仰慕,現(xiàn)在印度的國徽紋樣,就是采用的這個四獅雕刻形象,可見其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六
工藝美術發(fā)展我們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有了人既有了工藝美術。工藝美術是伴隨著人的誕生而產生的,它早于其他任何造型藝術。
古代波斯工藝美術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特質:p59
一 巨大的包容能力。二 強烈的造型意識。三 濃郁的裝飾情趣。四 鮮明的形式美感。五 豐富的材質機理。六 濃厚的世俗氣息。
(所以)克里特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能夠廣泛與地中海沿岸各地區(qū)的文化接觸和貿易往來,涉及北非的埃及文明、西亞的腓尼基、安納托利等文明的養(yǎng)料,豐富和發(fā)展自身的文化。
地中海區(qū)域工藝美術發(fā)展情況和藝術特色的特點:p102
一、地中海區(qū)域工藝美術構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主體,而地中海文明有代表了人類古代文明中最重要、最輝煌的部分之一。
二、地中海區(qū)域工藝美術是東方文明相融合的結晶,它不僅是表現(xiàn)在具體的工藝手段和加工技術方面,也反映在工藝美學和公益文化的各個方面,它體現(xiàn)了古代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的最高成就。
三、由于地中海區(qū)域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沿海各地區(qū)和個海島之間的文化交流異?;钴S,導致了這一區(qū)域工藝文化風格和藝術特征呈現(xiàn)出高度的多樣性和多元性傾向。
四、地中海區(qū)域工藝美術表現(xiàn)出濃郁的原始人文主義特征和世俗性,對于現(xiàn)實生活,工藝美術處于全面服務的地位,因而,工藝美術作品少有宗教思想的束縛和宗教文化的制約。
五、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始終與當時的商業(yè)貿易活動緊密聯(lián)系。
六、地中海區(qū)域工藝美術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綜合性,體現(xiàn)了東方工藝美術相融合的優(yōu)勢,因此,這一區(qū)域的工藝美術制品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和極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工藝美術的特征(艾特魯利亞和古羅馬工藝美術特征):
一、在材質應用、造型設計、裝飾紋樣及制作技術方面,有了極大的改進與發(fā)展,它們將古代工藝美術更為全面、完整地推上了一個臺階,并對齊后歐洲地區(qū)工藝美術的迅速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洋溢著濃郁的人文主義色彩。神話、文學主題和風俗人物形象作為裝飾的主體,使作品充滿了人間情調,通過人像的表現(xiàn),為工藝美術注入了浪漫的情趣和文化的內涵。大量工藝美術作品的裝飾紋樣,皆以頌揚人、贊美人為主題,對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體格和服飾、人的生活進行了具體的表現(xiàn),反映了人的樂觀情緒和生活態(tài)度。這一點在古羅馬工藝美術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
三、充滿了享樂主義氣質。工藝美術作品的材質選擇、造型設計和裝飾內容,皆以體現(xiàn)宮廷貴族的審美意識為最高準則。豪華奢麗,精致細膩、刻意追求裝飾性的表現(xiàn),以及帶有濃郁的宮廷藝術色彩為其重要特征。這一點尤其表現(xiàn)在古羅馬的工藝美術中。
四、具備了顯著的世俗特征,在大量工藝美術作品中反映了艾特魯利亞和古羅馬人的觀世觀念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人的世俗生活成為工藝美術中表現(xiàn)的主題,而宗教對工藝美術的影響微不足道的。
五、古羅馬工藝美術即表現(xiàn)了強烈奔放、豪華奢麗的風貌,又體現(xiàn)出和諧典雅的美感,進一步發(fā)展和鞏固了艾特魯利亞和古希臘工藝美術所確立的古典美的標準,為其后歐洲工藝美術的審美準則構筑了堅實的基礎。
圓筒埴輪的基本特征是器物上呈圓筒狀,類似器座,是一種抽象性很強的陶塑紀念物,被作為喪葬用品。另有類似壺形,上端敞口、呈牽牛花狀的埴輪,也頗具特色。
絞纈染法成為染織工藝的主流。p176
1面具藝術在非洲具有悠久的歷史、、、、、p194
古代非洲工藝美術的基本特征和意義歸納:p201
一、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和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制約,古代非洲工藝美術保持了一定的原始特征。
二、古代工藝美術帶有顯著的宗教性。
三、由于非洲幅員遼闊,部族繁多,在工藝美術風格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鮮明民族特征和地域風格。、、、四、帶有原始的自然主義風格或抽象風格。
五、古代非洲工藝美術的大量作品雖然是古老的,但在造型、裝飾、和色彩等形式因素上,表現(xiàn)出濃郁的現(xiàn)代氣息。
印加文明 產生在以今秘魯為中心的安第斯山區(qū)。p205
奧爾梅克文化則是新石期晚期的代表。p206
樹皮畫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至今仍流行的獨特工藝。p238
哥特時期的歐中象牙工藝的中心是法國。p253
中世紀的小型祭壇是基督教徒必不可缺少的物品,、、、p254
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1文藝復興摧毀了教會的精神獨裁,打破了歐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壓下“萬馬齊音”的局面。文藝復興代表著近代資本主義世界曙光初露的黎明。它對推動反封建的革命斗爭起了積極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為消滅封建制和資本主義開辟了道路。
2文藝復習所創(chuàng)造的光輝燦爛、絢麗奪目的文化史人類的寶貴遺產。許多偉大作品榮列世界名著或名作之林,孕育了西歐近代資產階級文化,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現(xiàn)實主義文藝史從文藝復興時誕生的??障肷鐣髁x思想的先驅也是在這時出現(xiàn)的。在近代自然科學興起的同時,唯物主義的新哲學也相應誕生。
畸形之珠、不合常規(guī)等p280
羅可可式玻璃工藝的杰出代表作——《雙耳玻璃杯》p310
古典主義時期工藝美術的發(fā)展,歸納幾點:p325
術進行了新的挖掘和揭示。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沒落的宮廷藝術即將進入尾聲。
二、新古典主義工藝風格的出現(xiàn),給繁縟奢華并充滿著脂粉氣的羅可可式工藝風格所籠罩的歐洲,帶來了一股清新的裝飾風。
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也是一種“文藝復興”。
三、新古典主義工藝風格的產生,使人們有機會冷靜地回顧并溫習了古希臘羅馬藝術的真諦,從中領悟古典藝術的品味和魅力,體驗古典藝術的美學思想和藝術法則,對新興市民階層的審美觀念和文化意識產生了極大影響。
現(xiàn)代工藝美術的風格特征,大致歸納為四種類型:
一、傳統(tǒng)風格。
二、裝飾風格三。現(xiàn)代風格。
四、前衛(wèi)風格。p350 現(xiàn)代工藝本質特點:
空間。
大表現(xiàn)力。
三、現(xiàn)代工藝美術注重作品的藝術性表現(xiàn),更多的強調視覺享受和審美價值,作品本身的觀賞作用成為最主要的功能。
四、現(xiàn)代工藝美術強調作品對人們精神和心里上產生的作用,不以具體的實用功能為最高目標。這一點與“功能至上”的現(xiàn)代設計形成鮮明對照。
五、現(xiàn)代工藝美術強調藝術家個性的表現(xiàn)。
六、現(xiàn)代工藝美術最大限度地展示各種材質魅力,注重作品機理效果給人的視覺美感和強烈的刺激。
工藝美術工作總結篇七
1.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冶銅術出現(xiàn),因而自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前這一階段被稱為“金石并用時代”。
2.在歐洲各地出土的這些奧瑞納文化期的女裸小雕像,基本上都是用質地較軟的石灰石和泥灰?guī)r雕成的。
3.在德國的福格赫德,發(fā)現(xiàn)了距今3萬多年的屬奧瑞納文化的牙雕工藝作品。
4.現(xiàn)藏倫敦大英博物館的鹿角雕刻《兩只馴鹿》,出土于法國的布爾尼圭。
5.古梅爾尼查彩繪陶器在公元前5000年的后期出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的態(tài)勢。
7.歐洲南部,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和意大利南部,由于海上交通的便利,接觸西亞文化較早,故而制陶藝術和裝飾水平在歐洲大陸最為出色。
8.日本最早的陶工藝出現(xiàn)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繩紋文化”時代早期,此期的陶瓷底部呈尖形或圓形,器壁上用篦尖刻畫出精美的紋樣,9.一般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耶莫陶器出現(xiàn)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耶莫陶器一開始即為彩紋陶,它并非起源于當?shù)?,而是由鄰近的、比它更早出現(xiàn)陶器的伊朗地區(qū)引進的。10.繼哈森納文化之后,在幼發(fā)拉底河支流卡布爾上游又出現(xiàn)了哈拉夫文化。
11.現(xiàn)藏開羅埃及藝術博物館的一批黑頂陶器,約制作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其造型與裝飾皆相當簡潔大方,具有古樸典雅之風韻,代表了埃及早期陶工藝的面貌。12.作為紀念性公用的化妝石板名作還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在這塊盾形石板上,前后兩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現(xiàn)了美尼斯王統(tǒng)一埃及全境的各種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時代開始的歷史性作品,其內容和形式都極為完美。
13.一般認為,玻璃是由古代埃及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后經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這是因為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玻璃材料和制品皆發(fā)現(xiàn)于埃及。
14.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的《玻璃魚形容器》,出土于阿瑪那,是一件最能代表古代埃及玻璃工藝水準的佳作,其藝術效果和工藝技巧均達到了極高程度。
15.《睡蓮紋玻璃杯》也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典型的玻璃工藝制品,出土于底比斯。16.在古代埃及的玻璃工藝中,還有大量作為首飾的作品,它們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更為精致典雅,令人耳目一新。17.在底比斯的“王家之谷”(專門埋葬王室家族的陵地)出土了一件很有趣的木工藝作品,它被認為是第十八王朝時按照圖坦卡曼王的形象制作的木制模特兒,是專為國王試裝的用具。
18.古埃及坐具的造型主要有靠背扶手椅、無扶手靠背椅、折椅和矮凳幾種,以靠背的高低區(qū)分尊卑。
19.《木椅》是古代埃及家具中極為別致而杰出的范例。它和其他椅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弧形的椅面和后傾的椅背,有意識地使椅子使用時更舒適一些。
20.公元前29世紀左右,兩河流域南部進入蘇美爾早期文化期。
21.兩河流域雖然因缺乏石材而未能留下像埃及那樣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但有大量制作精致的石工藝作品留存下來,它們既有實用功能,同時也極具審美性質,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有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珍品。
22.到蘇美爾時期(公元前2900-前2500年),兩河流域的石工藝繼續(xù)大力發(fā)展,制品趨向于大型化,且以具有紀念意義的奉獻用品和石碑為主要內容。著名的《奉獻用石板》,代表了初期蘇美爾石工藝的風格特征。23.蘇美爾時期的純金工藝制品,以在烏爾出土的《金盔》和《黃金短劍》最具代表性,其精致細膩的工藝和奇巧的意匠,以及所呈現(xiàn)出的華麗而雅致的美感,著實令4600年后的人們嘆為觀止。
24.波斯的陶工藝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考古學家們在扎格羅斯山脈的盆地里,發(fā)掘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甘尼·達勒。
25.阿克美尼德王朝時期的陶工藝,主要體現(xiàn)在作為建筑材料的釉面陶磚或釉陶浮雕方面。
26.早在前波斯時期的埃蘭王國時代,波斯的金屬工藝就相當成熟了。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時候,這里已經出現(xiàn)了造型單純、裝飾典雅的銀器,現(xiàn)藏于伊朗德黒蘭考古博物館的公元前30世紀左右的《人物紋銀杯》。
27.銀盤也是薩珊王朝時期有代表性的制品,它之所以馳名于世的重要原因,就是銀盤的平面為展示工匠們的巧妙創(chuàng)意和高超技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少銀盤的裝飾畫面都有主題性是情節(jié),常見的有國王狩獵、神話故事及表現(xiàn)宮廷生活的題材;也有不少有關“圣樹”和“圣獸”的紋飾或花鳥動物的內容。28.織毯工藝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
29.早在前波斯的埃蘭王國時期,既有生動而精致的石工藝制品問世。《石雕女立像》是此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件。
30.在莫亨佐·達羅出土的距今約4500年的一批陶制玩具中,已經有了經裝配組合后,由人工牽引而活動的玩具,其設計意匠和制作技藝十分令人驚異?!短罩苹顒油婢摺繁闶瞧渲幸焕?/p>
31.隨著佛教的誕生,古代印度工藝美術的性質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石工藝也處于為佛教服務的地位。32.在莫亨佐·達羅遺址,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0世紀的青銅工藝作品《舞蹈的少女》,在在這件不足12厘米高的銅制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印度工藝美術所具有的神秘而松動的特征。
33.約1萬5千年至1萬年前之間為“中石器時代”。
34.據(jù)記載,為現(xiàn)代人所熟知的黃金加工工藝,在古代埃及都已有嘗試。
35.古代印度陶工藝中的這種“寫意”手法,一直影響著以后的陶藝發(fā)展和風格形成,成為印度陶工藝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36現(xiàn)藏美國波斯頓藝術博物館的《藥叉像》,便是桑奇佛塔上的一部分裝飾。
37.早在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期間,腓尼基的象牙工藝已相當成熟,并大量出口。
38.作為實用容器,現(xiàn)藏土耳其安卡拉博物館的《黃金嘴形注口水壺》極具代表性,這種充滿流線形的造型飽滿而大方,并具有動感。39.莫克羅斯墳墓的出土文物中,尚有大量金屬工藝作品,它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克里特美”的誕生。
40.黑紋式陶器的繁盛地仍然是以雅典為中心的阿提卡地區(qū)。
41.銅鏡是古希臘金屬工藝制品的又一代表性類型,《狂舞的密涅》便是一件出色的作品。42.銀器最初是由東方傳入羅馬的。從共和末期到帝政初期,殘留下來的名稱,多以“希臘人”、“亞歷山大”等東部地區(qū)的人為主,生產地為首都羅馬,而更多的是羅馬統(tǒng)治下的各領地。
43、大約在5萬年至1萬5千年之前的“晚期舊石器時代”。
44、埃及陶工藝產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
47、織毯工藝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因其優(yōu)質的材料、精致的做工、變化多端的編織技巧而享譽全球,以致于后來受其影響的整個伊斯蘭地區(qū)生產的地毯皆被稱為“波斯地毯”。
48、一直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耶莫陶器出現(xiàn)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
49、作為紀念性功用的化妝石板名作還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
一、.簡述古代希臘工藝發(fā)展的五個時期:
1、幾何紋樣期(公元前9—前8世紀)
2、東方紋樣期(公元前7世紀),3、黑色紋樣期(公元前6世紀)
4、紅色紋樣期(公元前5世紀)
5、彩色紋樣期(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
二、瑪雅陶藝的成就:瑪雅人的文化成就豐富卓越?,斞湃艘詷鍢淦ず图庸み^的鹿皮當紙,以365天為1年,全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歲余5天為忌日,以手腳指總數(shù)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20進位法,但在向第三級進位時,以18進位?,斞湃碎L于建筑、雕刻、繪畫?,斞诺奶展に囀职l(fā)達興盛,藝術價值很高,尤其是彩繪陶器被譽為“瑪雅藝術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瑪雅壁畫高度發(fā)展,直接給工藝美術帶來重大影響,陶器上出現(xiàn)壁畫的翻版。
三、解釋巴洛克一詞的出處:“巴洛克”一詞的出處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有三: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為“畸形之珠”、“不合常規(guī)”等,二是中世紀拉丁文的“baroco”,意為“荒誕的思考”、“繁縟可笑的神學討論”;三是意大利文的“barocchio”,意為“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
四、羅可可的風格特征:是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縟的裝飾性,多用c形、s形和渦卷形的曲線以及艷麗浮華的色彩作裝飾構成。
五、包豪斯時期的工藝美術:包豪斯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到結束可分為三個時期:
1、魏瑪時期是包豪斯初創(chuàng)和奠定基礎的時期。
2、德紹時期是包豪斯的理想得到實現(xiàn),取得累累碩果的時期。
3、柏林時期是包豪斯在納粹的統(tǒng)治下渴望爭得一線生機的時期
六、簡介《翼獅與牡鹿》的藝術手法:是一件著名的大型青銅工藝作品,它制作于杰姆狄特那斯爾末期至蘇美爾王國初期,在高107厘米、寬238厘米的長方形銅板上,裝飾著一頭正面的翼獅和兩只對稱而且是側身的牡鹿,構圖以翼獅的頭和身體為中軸線,呈嚴格的左右對稱狀,因而,作品被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所籠罩,翼獅突出的頭部和鹿角的“出格”的表現(xiàn),打破了長方形帶來的局限和呆板之感,翼獅的頭部及翼紋的刻畫和鹿角的枝條狀的細膩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工匠卓越的工藝技能。
七、簡介印度獅形石柱頭:這組獅子像,設計奇巧,工藝精湛,其光潔瑩潤的程度,完全可以與玉石相媲美。其造型設計亦極具藝術色彩,且洋溢著濃郁的古典意趣,因而備受后人仰慕,現(xiàn)在印度的國徽紋樣,就是采用的這個四獅雕刻形象,可見其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