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平等演講稿篇一
有人問:“平等是什么?”我說:“平等就是我和你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蹦敲催@個社會人與人真的平等嗎?我沉默。
我沉默的原因不是否定,而是我真的不確定這個社會是否人人平等。
美國,相信大家對其并不陌生: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現代化、機械化等科學技術處于世界遙遙領先的地位……然而,在這些繁榮背后,卻隱藏著一個始終未能解決的問題——人種平等問題。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一個報道,說是在美國仍存在嚴重歧視甚至隨意槍殺黑人現象。這無疑是個令人震驚、發人深省的報道??墒谴蠹抑绬?在幾百年前,這樣的事情在美國比比皆是,因為黑人和白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愿意為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權利而努力奮斗:林肯總統的《解放黑奴宣言》雖未從根本上解決美國人種平等問題,但它的出現給千百萬飽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那個在二十幾萬人集會上高聲吶喊“我有一個夢想”的偉大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畢生都在為黑人謀求平等,甚至為平等為自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的確,一個社會,要實現絕對平等不可能,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事難就不為它去努力。或許我們再努力一點點,社會又會變成另一種模樣。如果缺少平等,人和人之間常因一些客觀原因而不能實現互相幫助,那么對于這個社會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人,作為完整的個體,一出生就被賦予了各種權利。在各項權利和義務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千萬不要因為你比我有錢,你比我職位高,你比我英俊,你就顯得高我一等;更不要因為你是白種人我是黑種人,我就比你低賤,可以被你肆意蹂躪。如果在合理范圍內,你遭受了不平等待遇,那么請你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平等權。如果每個人都敢于為自己的平等而戰,那么社會的不平等就會減少。只有個人的平等得以實現,國家的公平正義才能得以彰顯。
平等演講稿篇二
想必大家都相信世界有“公平平等”。但是看過一則新聞后,我對“公平平等”的存在表示懷疑。 吳保全因為在網上因為在網上發帖揭露當地政府“違法征地”,吳保全以“胡謅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人”入罪,先判了一年。吳不服,上訴,再加刑一年。
一個記者說吳保全夾雜了不滿的情緒,偏重宣泄而非寫實。但吳保全并非真正新聞工作者,作為網民,有過激言辭亦屬正常。舉報違法征地本是正義之舉,但畢竟社會是非已經顛倒,此舉對政府有弊,而且吳保全是無權無勢之人,惟有這樣的命運。 不平則鳴。我三思后,明白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放眼縱觀歷史,世界何曾真正的“公平平等”過?當年蘇軾不滿新政,便有了世人熟悉的“烏臺詩案”。不久前的王帥也是因舉報“違法征地”被迫入獄。詩人李商隱詩中曾自喻為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其中提到詩人不平則鳴,卻是徒勞費聲。玉溪生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因為他的一“鳴”沒有讓當時的政府給抓起來。而吳保全、蘇軾、王帥等人就沒他那么幸運了。
大家現在也許已經知道,為什么“不平則鳴”是不對的吧?正是因為你要是一鳴,你就別想好過!
“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律師們說。我聽后只想到了兩個字——可笑!是?。≌恰捌降取钡姆勺屖廊巳绱瞬坏冒矊帲≌恰捌降取钡姆勺屔鐣f馬齊喑!
“幾十個問題的答案的錢!你不知道其他參加比賽的同學,都趕緊背著呢!” 懂了嗎?所謂公平平等的演講比賽的獎都是可以買回來的!
好了,我也不平則鳴了。不過,我勸大家忍聲吞氣,發句牢騷就有可能被抓起來了。我現在站在這里可是冒著危險的。但是我還要說一句話:公平平等是相對的,不公平平等是絕對的。這便是愛因斯坦著名的《相對論》!
平等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人,徘徊于世間,妄想在這紛擾的世界找到一方凈土,一種和諧的平等之態。
可是又有誰真正找到了呢?向上溯千年,有《桃花源記》,“先祖為避秦時亂,來此絕境。”也不過是為了躲避這世間繁雜,躲避這壓迫其辱的不平等。桃花源中雖“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币慌上楹停墒且晃粷O夫留戀那一片美好“尋向所志”時,又“遂迷,不復得路?!睆拇颂一ㄔ幢愠闪艘粋€太過美好的夢,留下的只是一片空想。
安提西尼曾說過一段話;森林中舉行聚會,弱小的動物都贊成平等,可是獅子卻不滿地問:“你們的利爪在哪里?”這段話是說平等是大眾所向往的,可是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卻不甘于平淡,他們會用他們的“利爪”劃破人們幻想的平等,向世界宣告他們的存在。
平等和不平等與人們的能力有關。比如剛出現部落時就會有部落的首領統治著一個部落,同時其也享受他人無法享受的某種優越。如此便有了不平等。當然沒有這種不平等是不行的,當失去這種不平等時,人們會像一盤散沙,也就沒有什么組織可言,沒有什么發展可言。而那些領導者有能力去領導一個組織,那些優越也是是他們的能力所得,也就像安提西尼曾提到的獅子,優越總是給更強者準備的。
不是說這個世界就是不平等的。梅利葉曾說過;人人都是平等的,他們同樣有天賦從世界中獲得福利。人人都可以從有益的勞動中獲得有益的東西。
平等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它不是絕對的平等,而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例如在社會中有很多家境平常的人很努力的拼搏,最后成功了。雖然他們付出的努力要比那些有背景的人多,但在他們仍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成功了。所以平等是相對的。又例如那些在獄中的犯人,由于某些錯誤,他們已經被剝奪了政治上的權利,同樣也享受不到平等的待遇。所以平等是有條件的。我們要遵守社會的規則去滿足相對平等的條件,并且也要在我們的能力范圍內去做一些有益的勞動,換取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有利的東西。
我們一直渴望同等的待遇,但優越總是根據能力的強弱的差異來判別,以能力來定義所得的福利。所以絕對的平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相對的平等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一直都與我們這樣近。
平等演講稿篇四
平等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人對人的一種態度。
平等是人類的終極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間的平等,不是指物質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對方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來看待?,F代社會的進步,就是人和人之間從不平等走向平等過程,是平等逐漸實現的過程。
如果人和人之間真的能做到平等,那么世界就多了一份和諧和美好。
平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平等待人是一種修為的體現,通俗點來說要懂得如何做人,拓寬來講就是用良好的德行和他人相處,看看身邊,誰了解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如果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會,那么又怎么能有所謂的平等?社會又怎能進步。
人和人之間,當去掉一切物質的外衣,靈魂是相同的,人格是同等的,可是越來越多的人以自己的地位和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價值,無視他人的人格和靈魂,想想其實挺可怕。
社會進步需要時間的積累,文化的沉淀,希望我們的社會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成為一個平等和諧的溫暖家園。
平等演講稿篇五
古今中外,對平等的追求是每個社會,每個人的共同理想。從唐代史學家吳兢的“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到法國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正像《世界人權宣言》所說:“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并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也就是說,不論你生在魚缸的哪塊石塊下,追求幸福的權利,贏得尊重的權利,以及回報這個魚缸的義務等,都應是平等的。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社會制度與人格的平等。
在社會層面上,平等,是對每個人生存的權利與狀態的保障,是一種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義務教育,他讓所有孩子都能夠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權力。若沒有他,也許在偏遠貧窮的地方,教育仍將是貴族的特權,貧者永世貧窮。而我們的父輩,又有多少不是從外地,從一個村鎮里通過常人不及的努力通過高考而來北京的呢?這也充分證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證平等的客觀要素??陀^的差異是完全可以為自身的努力所填補的。
而人格的平等,應該是不被外界和客觀因素所影響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論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終極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傳頌的友誼佳話。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邊撫琴偶遇砍柴而歸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樂,驅使兩個素未謀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剛一相遇便向那渺渺樂音一般,在云上相知。直忘卻了這世俗的貴賤。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鑄就了這段純粹的友誼,才讓靈魂最真誠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體現了傳統社會中人們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寧愿挨餓,也不接受嗟來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對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傳說,留下了心靈交往中最動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們首先要懷著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體會每個人帶給自己的感動,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會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會形成一個平等的社會。而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們不應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臺階。讓我們,從今天起,懷著尊重的態度看世界,秉著平等的心與人交往。我們的內心將處處萬物生長,百花齊放,像司馬光所說的:“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和諧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