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民族團結進步村工作匯報篇一
5月是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月,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扎實有效地做好學校民族團結工作,增強各族師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鑒別力,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一、指導思想
把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與學習貫徹精神和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與馬克思主義“五觀”、新疆“三史”“四個認同”教育結合起來,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結合我校實際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民族團結氛圍。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活動,形成講團結、促穩定、促和諧的強大合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我校民族團結發展,確保學校各項事業的正常有序開展。
三、主要工作及具體內容
1、繼續加強和深化馬克思主義“五觀”和“四個認同”的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工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用堅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團結、凝聚全校各族職工,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2、學習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在全校營造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風氣。
3、利用班隊會、《品德與生活》課堂、《品德與社會》課堂、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藍色心愿墻等教育資源,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使廣大教師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促進廣大師生的團結協作,共同進步,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
(1)充分利用升旗儀式和每周班會課,進行民族團結和反分裂反滲透專題教育。各班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新疆”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三個離不開”教育。使“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等思想及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和新疆“三史”知識入腦入心。
(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三、四年級把《中華大家庭》、五、六年級把《民族常識》列入《品德與社會》課程,按規定每學期8個課時,要有專門教案,保證學生教育的時間和效果。讓廣大師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風情和習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少數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3)進一步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的意義,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積極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每周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民族團結好人好事,進行主題教育。
(4)開展以“民族團結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
(5)充分利用學校藍色心愿墻、宣傳櫥窗及電子屏幕進行民族團結專題教育。
4、做到“六個”結合
(1)民族團結教育與德育相結合 ;(2)民族團結教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 ;(3)民族團結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 ;(4)民族團結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5)民族團結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6)民族團結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
5、落實“五個不準”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反對民族分裂、抵制和防范宗教向學校滲透,落實宗教活動、宗教行為、宗教言論、宗教服飾、宗教思想不準進校園的“五個不準”。
6、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五個一”活動
(1)讀一本民族團結書籍;(2)看一部民族團結題材電影;(3)講一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4)唱一首民族團結歌曲;(5)制作一幅民族團結小報。
7、利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在班級中以民漢學生結對子、交朋友為契機,開展“我們是一家人” 、“手拉手,心連心”等聯誼活動,共同參加陽光體育、趣味校運會、科技藝術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使民漢伙伴形成合力,團結共處。
民族團結進步村工作匯報篇二
富川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東北部,于1983年8月30日經^v^批準成立瑤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1572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137個村委、19個社區。全縣總人口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萬人(瑤族20萬人,其他壯、苗等30多個少數民族萬人),占總人口的。多年來,富川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加快建設“富裕美麗之川”的時代定位,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書寫經濟健康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精彩華章,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1月,富川被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獲此殊榮,既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鼓勵和鞭策。我們深刻認識到,獲得命名不是創建工作的終點,而是創建工作的新起點。我們將珍惜榮譽、不驕不躁、再接再厲,站在新起點用更高標準,突出“五個更加”,彰顯示范作用,譜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篇章。
珍惜全國示范縣榮譽,充分認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長期性戰略性基礎性特點,把全面深入持久開展創建工作作為各項工作出發點,堅決避免“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現象。一是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各鄉鎮、各單位對標對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機關、示范企業、示范社區、示范鄉鎮、示范中學、示范小學、示范寺廟等測評指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以造福各族群眾為上,突出基礎工作重點,突出各自工作實踐特色,全面推進民族團結創建“七進”活動。二是細化創建工作新任務。結合實際制定《富川瑤族自治縣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方案》,新時代創建工作新任務進一步明確,推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三是將創建工作納入“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把加大培養選拔作用優秀少數民族干部力度、深入開展維護祖國統一和熱愛偉大祖國宣傳教育、傳承弘揚瑤族文化、借助民族傳統節日平臺開展民族政策宣傳等工作納入其中,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推進創建工作精準化、規范化、社會化、常態化,不斷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一是績效考評機制更精準。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列入縣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列入專項績效考評內容,細化工作任務,各部門、各鄉鎮創建工作主題、目標任務更明確。二是正向激勵機制更多樣。把創建工作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同時,積極爭取并實施好上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對獲得命名的示范鄉鎮、村、單位予以資金、項目等方面的傾斜,用于支持保障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督促檢查更嚴格。將創建工作列入縣委督查內容,不定期對開展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有關情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把每一項工作做扎實,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秉持“民族團結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理念,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目標,不斷發掘形式豐富多樣、貼近群眾生活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特色載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創建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創建活動越來越受各族群眾喜愛和積極參與。一是依托傳統民俗節慶,各民族交往平臺更多樣。立足民族節慶活動多元化縣情,以元宵節、“上燈炸龍節”、“壯族三月三”、瑤族盤王節、瑤族花炮節、趕會期等民族傳統佳節為載體,將民族政策法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融入瑤族歌舞習俗中,舉辦獨具特色的“看花燈”、“炸龍”、“瑤族盤王節文化展演”、“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大賽”、“搶花炮”、“瑤族長鼓舞”、“瑤族蝴蝶歌”、“瑤族婚嫁習俗”、“耍春牛”、“扎草龍”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動,打造集民族文化、群眾體育、風情旅游、民族政策法規宣傳等于一體的民族文化嘉年華品牌。二是依托民族文化精品,促進各民族溝通的文化橋梁更暢通。將瑤歌瑤舞、瑤錦瑤繡、瑤醫瑤藥、瑤居瑤食、瑤祭瑤慶等諸多文化意象融于一體,塑造了《瑤家盛典》、《盤王大歌》等藝術精品。其中《盤王大歌》入選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項目。保護傳承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長鼓舞、瑤族蝴蝶歌,組織群眾參加國內外民歌大賽、民俗藝術節展演等活動,富川繡娘精心繡出的瑤繡作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用作為贈送禮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走上了國內外舞臺。三是依托大型活動,各民族交流領域更廣闊。以舉辦各類大型民族節慶活動契機,積極向外推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優質產業、生態旅游等方面的亮麗名片,推動各領域交流發展。2020年11月,富川成功舉辦“瑤族文化交流會暨富川臍橙和文化旅游推介會”,吸引了縣內外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各族群眾“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同過一個節”,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古老而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在和樂共融氣氛中相知、互信、相親,民族團結氛圍更加濃厚,形成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合力。
民族團結進步村工作匯報篇三
2、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3、維護民族團結,捍衛祖國統一!
5、促進民族團結,打造和諧昌吉
6、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7、同譜民族團結曲,共唱和諧昌吉歌
8、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人民一家親
9、講團結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
10、民族團結你我同創,美好家園大家共享
11、譜寫民族團結篇章,爭做民族團結楷模
12、民族團結精彩有約,和諧昌吉魅力無限
13、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創民族團結新局面
14、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譜寫和諧發展新篇章
15、樹立典型,學習先進,爭當民族團結進步的模范
16、說有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
17、民族團結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團結的祖國最強大!
18、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好家園,造福各族人民
19、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范,處處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20、民族團結助推跨越發展,繁榮富強給力百姓民生
民族團結進步村工作匯報篇四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理念,按照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總要求,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宣傳教育,講好我縣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總結好、展示好、宣傳好新時代我縣各族群眾的新面貌新氣象,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我縣各族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為加快推進新時代多彩建設凝聚力量。
聚力。
(二)抓好示范帶動,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要充分運用各類媒體,開展當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模范個人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挖掘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發揮好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發出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講出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傳播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用身邊的一個個“微故事”影響和帶動各族干部群眾,唱響民族大團結的時代主旋律。要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宗教活動場所,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示范典型培育工作,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建格局。
(三)辦好實事好事,著力提高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實效。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把宣傳月活動與法律咨詢、就業服務、醫療衛生、扶貧濟困、科技文化下基層、民族領域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活動結合起來,構建多點發力、各方協作、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格局。要多渠道打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系列實踐教育活動平臺、開展“結對子”“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層次多領域多樣化的民族聯誼、互幫互助活動,引導在田經商務工的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周密部署,認真實施。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活動有效開展。
(二)注重創新形式。各村、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和工作重點,創新形式、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不斷豐富活動內容。要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推動宣傳月活動多方位展示,在鎮、村各級營造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三)及時總結推廣。該項工作列入年終績效考評內容,各村、
各部門要及時深入挖掘上報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特色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輻射作用。活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匯總活動情況,并于 11 月 18 日前將活動總結、匯總表、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報送黨政辦。
民族團結進步村工作匯報篇五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成立后,透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制度,開辟了民族*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和*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一樣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構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這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構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_,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的活動。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將為社會增添一份和諧,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將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如果在維護民族團結的偉大事業中,做不了大海的滾滾波濤,那就做一股山間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頂的參天大樹,那做一棵河邊的青青小草吧。讓我們在*凡中創造不*凡,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保衛來之不易的改革開放成果和穩定的_面,一齊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著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的浪潮,并肩攜手、同心同德,共同擔負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神圣使命,弘揚民族團結精神,愛我中華,共創祖國輝煌的明天。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