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繪畫教案及反思篇一
《繪畫游戲》是二年級教材中“造型與表現”領域內的一節課,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線的變化,根據線隨意變化產生的形狀進行想象設計,添畫上各種具象或抽象的形象。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精神。
首先根據對本課教材的分析與解讀,在課的導入部分我通過簡單的提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線條上,隨后在欣賞畫家米羅的作品時學生就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畫家畫面中由線條組成的各種各樣的形狀上,由此對這種類似游戲的繪畫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怎樣才能像畫家米羅一樣做繪畫游戲呢?在學習繪畫方法上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教材中作品的分析,大部分學生能夠很快的總結出繪畫步驟。在處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上,我通過設置 “怎樣畫線條會更適合添畫?如何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想象?怎樣涂色會使添畫的內容更加突出?”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對比分析學生作品,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這個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及美術鑒賞能力。
最后,學生在自己繪畫時能夠合理用線條對畫面進行分割,而且想象力豐富有創意,作業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學生們對自己的作品也特別滿意,這節課我感受到大部分同學都體會到了繪畫的樂趣。
作為教師在這節課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美、創造美,并參與到學生之中,和他們一起分享了美術的快樂。再今后的教育教學設計中,我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關注學生,為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繪畫教案及反思篇二
《變色的游戲》一課曾經在古鎮小學美術教師教學比賽時上過,這次再重復上一節課,兩節課的上課經驗與過程都深深刻印在腦海,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小細節以及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反應,不能說不有所感觸。
《變色的游戲》是廣東嶺南版美術課程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美術與科技“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其中一節,本單元有些內容也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不管屬于哪個學習領域,本單元都密切聯系“美術與科技”、“美術與生活情趣”的課程取向,因為電腦本身就是科技的產物,電腦美術作品題材均取自社會生活,生活氣息濃郁,情感色彩強烈。而《變色的游戲》本課重點學習顏色工具的使用與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使用中感覺色彩的變幻與豐富以及色彩的一些相關知識,比如色彩與光、冷色與暖色等。
首先,作品引入。讓學生欣賞兩幅內容一樣,但色彩完全不同的畫(一幅是白天時鮮明的、亮度高的色彩,一幅是晚上深色調,亮度低的色彩),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找出不同點,指名提問學生,讓學生自己小結,以引出下面的本課主要內容——變色。
其次,對比學習。在學生還沉醉在剛才的變色游戲給他們帶來的新鮮感的時候,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的欲望更強,我出示一張有“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的四張圖片,畫面上四種色彩感受完全不一的對比,適時提出:四個季節的主要色調是什么顏色?隨后引導學生回憶,在腦海里留下一年四季的主色調。即為本課的變色打下伏筆,也為學生今后的色彩知識添上一筆。這段學習內容重在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來感受,自己說出對一年四季的不同色彩的感受,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再次,分析比較。這個環節主要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電腦上利用繪畫工具對同一幅內容的畫面進行填充色彩。此節主要針對冷色與暖色的對比進行學習,學生對畫面進行填色的時候冷暖對比,學生基礎的色彩搭配知識。
最后,是展示評價。這個環節把本課推向高潮與結束,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色彩搭配作品,并進行自評、他評。最后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歸納本課“我學會了什么?”。
繪畫教案及反思篇三
這周的下午教學活動和衛生習慣有關的幾次活動,有體育活動《刷牙》,有歌曲《漱口》,有故事《小熊拔牙》,有美術活動《繪畫牙刷》。前三次的教學活動寶寶們都很感興趣。今天的繪畫活動《繪畫牙刷》,應該是很順利的。繪畫牙刷是在橫線上一頭繪畫短豎線,只是不把豎線畫出橫線外即可。我在教學中運用實物牙刷演示,讓寶寶們看清楚牙刷毛的位置,牙刷毛長在牙刷柄上的位置。再在演示繪畫時讓寶寶們看清楚我是怎樣繪畫的,還請他們空手一起繪畫。
當寶寶們實際繪畫時,和我預想的相差甚遠。寶寶們的繪畫作品各異:有的將短豎線畫滿橫線上,希稀疏疏的;有的將短線都畫出橫線,;還有的將短線都繪畫在橫線上方;更有的是閃點式的短線畫滿紙張。所有的作品沒有看出是繪畫牙刷的。如此的狀況給我沉重的打擊。問題出現在哪呢?我們太注重教案了,卻忽略了孩子。活動前之所以選擇這一教學,因為考慮到寶寶們繪畫短線,如繪畫小草,繪畫雨點,應該說是能完成的。其實我們考慮太簡單了。在橫線上的一頭畫短線,已經是有難度的,但要把短線畫在橫線上,不能畫出橫線外,這又是一個難度。托班孩子要完成二維難度的繪畫內容,能成功嗎?孩子們的作品已經告訴我答案了。
我們經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只看教案,不看孩子;只備教案,不備孩子,如此的教學結果只會像我今天一樣。《繪畫牙刷》的教學應該給孩子們有經驗的準備,有梯度教學為基礎上開展就水到渠成了。如先讓寶寶們繪畫小草、小雨點,在繪畫小動物柵欄,有了以上繪畫經驗,再繪畫牙刷的教學就能完成目標。
看來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案只做參考和依據,能多一點還是要考慮班級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和現階段發展水平,再綜合后來設計和開展,這樣的教學才會更有質量。
繪畫教案及反思篇四
活動目的:
1、幼兒設計動物的家。
2、培養幼兒對繪畫得到興趣。
活動準備:范例一張,幼兒繪畫所需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
友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小兔子的忙,幫小兔子蓋一間房子。
反思:老師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引入課題,幼兒非常感興趣,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2、請幼兒介紹自己準備為小兔子蓋一間什么樣的房子?
反思: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在把自己構思的房子講述給大家,不但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對自己所要畫的房子有了一個很好的記憶,為自己的繪畫活動做好了鋪墊。
3、出示范畫,老師示范講解房子的繪畫方法。
反思:通過老師的示范講解,幼兒更加清楚繪畫房子的步驟,從而更好的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4、幼兒繪畫房子,老師巡回指導。
反思:這一環節給了幼兒充分動手的機會,在繪畫的過程中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5、粘貼幼兒作品,幼兒相互觀摩。
反思:幼兒在觀摩同伴的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更多中房子的繪畫方法,同時幼兒在觀
摩同伴的作品時,不斷的和同伴進行交流,從中學習簡單的評價。
繪畫教案及反思篇五
本課是人美版二年級下冊教材中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學目標主要是在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讓孩子們從線條造型中發現從抽象變具象的美感,通過繪畫游戲,讓學生認識線條的魅力,了解線條形狀的想象要注意線條疏密變化,從線到形再到具體事物的添加,讓學生不但體會造型的樂趣同時也開發了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
在上課前我就感覺這是一節有意思的課,一上課,我給學生創設了愉快而又新奇的學習氛圍,伴著不同動感的音樂,多指名在黑板上隨意畫一條線,音樂停止,師生欣賞他們的作品。問:“你們感覺怎樣?”一個站起來說:“亂死了。”還有的說:“有意思。”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孩子們興奮不已,談完感受后,我像變魔術一樣將這亂亂的線變成美麗的畫面,我又畫了一個圖形,問你能變成什么?頓時,孩子們又一次七嘴八舌……我的課開始使每個孩子都有了興趣,所以這節課課堂活躍,效果很好。
在“七嘴八舌”之后,我把主動性交給學生,讓他們動手畫一畫,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引導欣賞作品,分析作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及美術鑒賞力,如在欣賞學生作品時聯系自己的作品進行想象,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小朋友是怎樣添加的?為什么這樣添加?你畫線條時應注意什么?你所畫的線條成了許多形狀,你能把它想成什么呢?等….學生既欣賞了作品又能和自己的畫相聯系,使學生的思維開拓,大膽想象,輕松的獲取了美術知識。
在這一節課中,我把激發興趣、鼓勵發現、引導活動作為重點,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增強了想象力和表現力,而作為教師最大的收獲是在教學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美、創造美,并愉悅的參與了他們的活動。再今后的教育教學設計中,我要不斷改變教學手段,努力的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新潛能,關注學生的新發現,新思路,抓住他們的思維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