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和需要,注重游戲性和趣味性。中班教案5:《數數飛機》-通過數數飛機的活動,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和數數的能力。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
8*我不能失信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小珍
誠實守信
[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二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說一篇有關名人小時侯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出示資料袋,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三
二、引導思考、概括內容
在概括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時,首先讓學生瀏覽課文,仔細思考,學生第一次按自己的思路說完之后。在此基礎上我再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思考。然后再讓學生細讀課文、認真思考,當學生第二次展示時,思路就清晰多了。
三、重點品讀、理解文本
一讀宋慶齡的話:她在多么想去伯伯家玩而最終卻因為和別人約好了沒去,從讀中體會宋慶玲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二讀爸爸媽媽的話:首先讓學生體會爸爸媽媽當時的心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同學們朗讀。再抓住媽媽望著她笑了笑,媽媽為什么要笑呢?學生暢所欲言,因為媽媽也被宋慶齡的這種守信的品質打動了,媽媽為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感到欣慰。
四、課后拓展、升華主題
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聽見孩子們暢所欲言的談論自己過去“守信”和“失信”的事情后,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育中多引用故事,引導學生自審,這樣可能比一味的批評指責有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中。課堂中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是將做人的道理融入了其中。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了宋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二是在教學中相信學生,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四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要做到時時處處守信并不容易。默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兒宋慶齡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她剛走到門口,突然停住了腳步,皺起了眉頭。
爸爸看見了,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她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慶齡說。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嗎?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說完,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那……回來你去小珍家解釋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疊花籃,好不好?”媽媽在一旁說。
“不,媽媽。您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見到她時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經想起來了,就不能失信了!”慶齡堅定地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說:“那你就留下來吧!”
送家里人出門后,慶齡一個人回到房間里,耐心地等候著。她一會兒拿起一本書看,一會兒又坐到琴凳上彈鋼琴,平時很熟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可是,直到全家人吃過午飯回來,小珍也沒有來。媽媽心疼地說:“我的女兒一個人在家,該多沒意思啊!”慶齡仰起臉回答道:“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第一次讀課文,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3、第二次讀課文,要求: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4、討論交流,學生匯報自己讀懂的內容。
預設學生交流的內容如下:
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事件
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讀課文
1、四人分角色讀課文。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老師巡視。
3、組與組之間進行朗讀比賽。
4、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討論深化
1、(宋慶齡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2、(練讀幾個重點語句)
3、你有什么啟發?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4、小節: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五、自選一個作業完成
1、收集誠信的格言名句
2、讀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
3、寫幾句讀后感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六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談話導入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七
學情分析: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兒童故事,因此,在學生閱讀故事時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并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對孩子們的啟發教育作用是的。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對話較多,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并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隨課文識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預設:我是指誰?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義詞就是:守信)
那課題中“我不能失信”,說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生字。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宋慶齡媽媽小珍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一段
1、小朋友,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讀讀第一段,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3、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多么想去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如:盼望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四、分角色朗讀(2一9)自然段
1、四人小組學習(2一9)自然段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隨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5、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幾句話寫下來。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六、作業
1、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格言。
2、閱讀有關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課的課文屬于選讀課文,所以我一直在想此類課文該如何來上,完全讓學生放手自學,怕學生學不好,不會學,控制不了自已,所以我就做個主持人,管個主持,首先讓學生了解了宋慶齡,然后通過讀導讀有了一個主要問題,然后由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師范讀一遍,接著由學生進行自讀練讀,然后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邊讀每一段邊寫下自已的體會,之后又給五分鐘要求附近的三個同學互相交流自已的.體會,最后十分鐘由我簡單問上幾個主要問題,相當于全班匯報,在匯報時學生討論讀法,然后重點讀部分句子,學完后由學生說一說自已本節課的收獲。
一節課下來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容,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并能說出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將第一自然段讀得不錯,但對話卻沒有好好處理,學生只是理解和會讀了,不能有感情地體會出人物的心情,表演出來,下次的選讀課文準備再放得開一點,但導得要精。
我不能失信詳細教案篇八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名人小時候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題來讀一讀。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你知道嗎?(守信)課文在寫誰呢?說她在哪件事情上很守信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1)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詞。
(2)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1)課文一共用幾個自然段?課文中的我是誰呢?
(2)指名朗讀課文。出示課件。糾正字音“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盼著”。注意讀準前鼻音“盼歉”,后鼻音“慶”。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交流。
三、設疑解惑,主體感悟。
1、宋慶齡為什么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2、小珍最后來了嗎?
3、面對小珍的失約,宋慶齡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再自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五、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守信”兩字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2、生交流。
3、課文從那些語句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課件出示句子。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嗎?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說說完,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宋慶齡搖搖頭:“不行!不行!小珍來到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
(讓學生體會宋慶齡一直想去伯伯家,如此想去卻不能去,表明了宋慶齡為守信用作出的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2)“那……回來你去小珍家解釋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籃,好嗎?”媽媽在一旁說。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不”“不能”讓學生體會到宋慶齡堅守原則的品質。)
(3)她一會兒拿起一本書看,一會兒又坐到琴凳上彈鋼琴,平時很熟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可是,直到全家人吃過午飯回來,小珍也沒有來。
這兩句寫出了宋慶齡的什么呢?(表現了宋慶齡在等待小珍時焦急心情。)
(4)媽媽心疼地說:“我的女兒一個人在家,該多沒意思呀!”宋慶齡仰起臉回答道:“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并沒有失信。”
從宋慶齡的話中,我們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她是一個誠實守信、說到做到的人。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信守。)
4、分角色朗讀,師讀父親、母親的話,學生讀宋慶齡的話。
5、請同學們再讀讀人物的對話,在引用人物語言的時候,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三、演讀結合感悟朗讀。
1、我們已經讀懂了課文,你們想不想把課文內容用自己喜歡的語言表演出來?
3、分角色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思考:
宋慶齡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沒有來,你怎樣看待這件事?
4、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歸納。
四、教師小結。
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標準,宋慶齡從小就重諾言、守信用,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五、課外積累:
將你收集的有關“守信”的故事讀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