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区_亚洲精品综合_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_欧美综合区_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_久久久亚洲成人

當前位置:首頁>心得體會>朱子治家讀后感(專業17篇)

朱子治家讀后感(專業17篇)

時間:2024-01-11 04:35:18 作者:JQ文豪

讀后感是讀者對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情感和所思所想的記錄和總結。現在,請跟著小編一起閱讀這些讀者的讀后感,或許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宗祖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占便宜;

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倫長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

長幼內外,宜發屬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

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逼凌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頹墮自甘,家道難成。

狎匿惡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忌嫉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欣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怨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我在“國學部家長群”里朗讀的是《朱子治家格言》。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的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最為熟悉的一首詩,唐代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不畏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作,這是值得我們思索其中的道理的,要知道珍惜糧食,要懂得感恩,懂得惜福。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東西不好吃就扔掉,活兒太累就不做,虛度光陰。暑假“活著”夏令營活動讓我親身體會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撿來的垃圾、廢品換來一頓飯錢就沒了。我們真的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從身邊做起,從珍惜每一餐、每一粒米做起,從點點滴滴感化身邊的人,不要以為這不能改變什么,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聯想:當洗手后,忘關水龍頭時,你是否想過人類剩下最后一滴水將從哪里來?也許就是你的眼淚吧!當你把剩飯亂倒的時候,是否想過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便是艱辛的又一真實體現。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要內外整潔;”此句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卻難,看似是家務清潔之事,其實是教導人勤奮向上。現在不少人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不求上進,貪杯晚睡,吃喝玩樂,睡到太陽曬到屁股還不愿起床。其實我也一樣,有過幾次能“黎明即起”溫書讀課呢?不說早起聞雞,就是連件衣服,鞋襪也要母親洗曬。懶惰在我的身上越來越嚴重。一頓飯菜,沒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襪要講時髦。還學著別人穿戴首飾,飾發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禮儀處世,以勤儉持家,以詩書為高尚:“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教人不貪念:“莫貪意外之財”;教人正直從善:“勿恃勢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這些格言警句雖然離我們有一定遠的時間,重了一點家庭色彩,但讀起來并不過時,這就是中華美德,最能煉就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讀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為膚淺,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內在含義,我認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體會到的,對格言的教誨,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還須堅持不懈從格言中吸取營養精華。為祖國的富強胸懷大志:為官心存君國。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當朝廷以千鐘之祿請你出仕時,你只淡然一笑,留冠博帶于烏臺之上,著布衣草履于鄉野之間,朱伯廬的《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美文欣賞。你深諳程朱理學的要義,何曾沒有“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抱負?但你沒有忘記父親墳頭的誓言。“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這是你說的,但輔弼異姓并非你的理想。你深知“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卻違背了這樣的傳統,你選擇了更為靜謐的那一條。相較于那些降清的明末遺老,你是幸運的;至少在心靈上你是釋然的。你既不是積極入世的狂客,亦不是消極遁世的隱者。你就是你,一個睿智而豁達的文人。于是當歷史的興衰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幾行數字,當曾經的帝王將相成為了孤墳碑祠…你的思想卻成為了風檐下翻飛的書紙,成為了圭臬,成為了亙古。于是歷史湯湯的洪流中又多了一位獨上高樓的智者;于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又多了一紙不朽的著述。

《朱子治家格言》上曰:“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比《朱子家訓》稍早一些,明萬歷年間成書的《菜根譚》上有更深刻的句子:“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前幾日《南京零距離》的《孟非讀報》上曾談及全國公務員一年花費在吃喝上的開銷達到了20xx億!20xx億,如此天文般的數字是怎樣的概念呢?是夠這一年全國的適齡兒童享受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鷦鷯巢于森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家藏萬金,無非一日三餐;廣廈萬間,無非臥榻一張。可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忙于各種事務,疲于各種應付。肥甘辛辣間,卻忘了真味只是淡。我們何曾潛心研究過《朱子家訓》,寒假作業一公布,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列其為“事務”或“應付”,讀后感《朱伯廬的《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美文欣賞》。我們并未衰老的心性也正在逐漸被世俗所固化。誠如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我為什么而出發呢?一學期的忙碌竟讓我心虛!回想四個多月來,屁股能與板凳“親密接觸”達十分鐘以上者,不是上課就是開會!然而我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上課,也不是為了拿獎學金而開會!正如我不是為了大快朵頤而生活,也不是為了肥甘辛辣而奔忙!我回想起了兒時母親數次帶我出診時的經歷,我回想起十年前在《大自然探索》雜志上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絕望的眼睛…我也曾懷揣著一個救死扶傷的理想,只是愚蠢到忘了在外界紛忙的環境中,給心靈留一分寧靜。食堂二餐廳的'墻上掛有《朱子家訓》,我覺得掛在餐廳也最為適宜。當我們品嘗一粥一飯的時候,不妨想想它的來之不易;當我們咀嚼大魚大肉的時候,也不妨多思忖一下我們來到這所大學的目的。朱用純曾與徐坊、楊無咎合稱為“吳中三高士”。靜觀滿紙樸拙的訓誥,知道非寧靜無以至遠。寧靜,是一種不受功名利祿左右的淡泊的心態,它能將一個人送到他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一直奇怪《正氣歌》的最后兩句:“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讀書可以在陽光下,正大光明;可以在雨簾中,詩意綿綿…可作者偏偏選擇風檐之下。后來讀到《風賦》才明白,仁者如風,溥暢而至,將博愛與寬厚平等地贈予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許學醫的人更該這樣。“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需加溫恤”…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為賢者心靈的法則。我細數著風檐下翻飛的書頁,凡五百零六字,雖稱不上醍醐灌頂,但多少能讓人產生“簌簌涼風生,加我林壑輕”的頓悟。仿佛小心地拾掇起,先哲額上滾落的汗珠。風檐下,我輕輕地合上這一頁書。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餐具質樸而干凈,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里種的蔬菜,也勝于山珍海味。

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

社會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盜的媒介;美麗的婢女和嬌艷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艷麗的妝飾。

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卻仍要虔誠;子孫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自己生活節儉,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

不要貪不屬于你的財,不要喝過量的酒。

和做小生意的挑販們交易,不要占他們的便宜,看到窮苦的親戚或鄰居,要關心他們,并且要給他們有金錢或其它的援助。

對人刻薄而發家的,絕沒有長久享受的道理。行事違背倫常的人,很快就會消滅。

兄弟叔侄之間要互相幫助,富有的要資助貧窮的;一個家庭要有嚴正的規矩,長輩對晚輩言辭應莊重。

聽信婦人挑撥,而傷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個大丈夫呢?看重錢財,而薄待父母,不是為人子女的道理。

嫁女兒,要為她選擇賢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貴重的聘禮;娶媳婦,須求賢淑的女子,不要貪圖豐厚的嫁妝。

看到富貴的人,便做出巴結討好的樣子,是最可恥的,遇著貧窮的人,便作出驕傲的態度,是鄙賤不過的。

居家過日子,禁止爭斗訴訟,一旦爭斗訴訟,無論勝敗,結果都不吉祥。處世不可多說話,言多必失。

不可用勢力來欺凌壓迫孤兒寡婦,不要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殺牛羊雞鴨等動物。

性格古怪,自以為是的人,必會因常常做錯事而懊悔;頹廢懶惰,沉溺不悟,是難成家立業的。

親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會受牽累;恭敬自謙,虛心地與那些閱歷多而善于處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難的時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導或幫助。

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

無論做什么事,當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應該再進一步。

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

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惡人。

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將來報應,會在自己的妻子兒女身上;懷怨在心而暗中傷害人的,將會替自己的子孫留下禍根。

家里和氣平安,雖缺衣少食,也覺得快樂;盡快繳完賦稅,即使口袋所剩無余也自得其樂。

我們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如果能夠這樣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賢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后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并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對于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于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流連忘返。

更多。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1、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2、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3、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5、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6、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7、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8、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9、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經典語錄大全。

10、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11、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12、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13、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14、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5、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16、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17、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中國自古重視家庭教育,但是說來慚愧,《朱子治家格言》卻是我迄今為止讀的唯一的一部治家格言。這部格言內容豐富,涵蓋了日常作息、勤儉持家、和睦鄰里、尊師重道等諸多方面,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從我自己粗淺的理解來看,全文提倡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概括為兩個詞,就是“自重”、“自持”。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早睡早起不僅對身體好,還能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對個人的生活,影響深遠。當今社會的誘惑太多了,好看想要更好看,有錢想要更有錢,可殊不知,知足才能常樂。《朱子治家格言》教導我們,“勿謀華屋,勿營良田”,很多事,除了滿足欲望之外,還要考慮應不應該,合不合理。“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使掙錢,我們也不能掙不干不凈的`錢。我們自強不息,努力奮斗,財富自然而然就來了。做人要謹慎自持,喝酒不可貪杯,有多少人因為酒后失態而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醒。

《朱子治家格言》彰顯出了中華文化無比寬廣的胸襟和卓爾特立的價值觀,是儒家文化的深度總結,倘若我們能按照朱子的家訓去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家庭會更加的和睦,整個社會也會更加的和諧。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字

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被譽為中國文化國學大師的南懷瑾(1918—2012,著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在講解《朱子治家格言》時,談到自己八歲就會背誦這篇文章了。并說當時“一個家庭的孩子,不背這篇文章不行的”“影響中國三百多年到現在,全中國老百姓都受到影響”。

《朱子治家格言》開篇告訴我們:“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黎明即起”:強調的是要早起。早起是惜時、勤奮的一種方法、一種表現,被尊為一種好的生活習慣和好的生活方式。相反,睡懶覺則被視為一種陋習、惡習。我們俗語責備睡懶覺的人說:“太陽都曬到屁股了還不起床?”有鄙夷之嫌。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一生之際在于勤”,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關于“惜時、早起、勤奮”的至理名言了。

“清晨時光貴如金”“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黎明”,還有民間諺語說到“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都在告訴我們早起的價值和重要意義。

早晨叫醒你的就不應該是鬧鈴,而應該是夢想。

你也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從健康角度來講,早睡早起是順應自然規律的一種生活智慧,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賽過人參補身體”“早睡早起,沒病惹你”“吃人參,不如睡五更”。

“早、掃、考、寶、書、蔬、魚、豬”是曾國藩家的“八字家規”,其中一規就是要“早起”,并談到看一個家族是否興盛,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子孫是否早起(早起);二是看是否做事(勤勞);三是看是否讀圣賢書(讀書)。可見“早起”是被曾國藩家看重的一個重要品質,世世代代警醒和引以為戒。

在當今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興盛的時代,人們娛樂無度,與“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古訓背道而馳、漸行漸遠的現狀下,借古鑒今,來學習和強調“早睡早起”這一古訓、古德,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朱子告訴我們早起以后,要打掃房屋、庭院,從內到外,做到干凈整潔。

是中國人都知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世人往往容易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毛病,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殊不知,“掃天下”是要從“掃一屋”開始的。老子在《道德經》里反復告誡我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荀子在《勸學篇》里也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國的古圣先賢都在告訴我們要成大事者必先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否則就是在建“空中樓閣”,失去了根基。

況且,居家環境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很難想象一個連自己住家環境衛生都臟亂差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會表現得有多優秀。他可能就是一個思維混亂,生活無序,工作、學習、生活都一團糟的人。

“你的房間就像你的人生”,掃除力是近來流行的心理學概念:掃除可以讓房間變整潔,還能塑造良性的“心理磁場”,有助解決煩惱、成就事業。

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境往往干凈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臟中。由小家及大家,成功的企業往往窗明幾凈,瀕臨破產的企業肯定有骯臟的角落。也就是說,你居住的房間正是你內心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的房間。缺乏掃除力的人,要么欲望無窮,什么都想占有;要么心存恐懼,什么都舍不得扔。貪婪和恐懼充滿內心,愛與幸福就沒有應有的位置。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一開篇就告訴我們:“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是既必要又實際,既通俗又易懂。引而廣之,其實不僅外在環境要整潔,更要注重我們內心的清虛干凈——“掃地掃地,掃心地”。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前幾天,我得到《中華美德書》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讀,《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為我們提供了人生處世的寶貴精神.

“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要內外整潔;”此句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卻難,看似是家務清潔之事,其實是教導人勤奮向上.現在不少人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不求上進,貪杯晚睡,吃喝玩樂,睡到太陽曬到屁股還不愿起床.其實我也一樣,有過幾次能“黎明即起”溫書讀課呢?不說早起聞雞,就是連件衣服,鞋襪也要母親洗曬.懶惰在我的身上越來越嚴重.一頓飯菜,沒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襪要講時髦.還學著別人穿戴首飾,飾發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禮儀處世,以勤儉持家,以詩書為高尚:“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教人不貪念:“莫貪意外之財”;教人正直從善:“勿恃勢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這些格言警句雖然離我們有一定遠的時間,重了一點家庭色彩,但讀起來并不過時,這就是中華美德,最能煉就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讀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為膚淺,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內在含義,我認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體會到的,對格言的教誨,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還須堅持不懈從格言中吸取營養精華.為祖國的富強胸懷大志:為官心存君國.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

當朝廷以千鐘之祿請你出仕時,你只淡然一笑,留冠博帶于烏臺之上,著布衣草履于鄉野之間。你深諳程朱理學的要義,何曾沒有"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抱負?但你沒有忘記父親墳頭的誓言。"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這是你說的,但輔弼異姓并非你的理想。你深知"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卻違背了這樣的傳統,你選擇了更為靜謐的那一條。相較于那些降清的明末遺老,你是幸運的;至少在心靈上你是釋然的。你既不是積極入世的狂客,亦不是消極遁世的隱者。

你就是你,一個睿智而豁達的文人。于是當歷史的興衰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幾行數字,當曾經的帝王將相成為了孤墳碑祠…你的思想卻成為了風檐下翻飛的書紙,成為了圭臬,成為了亙古。于是歷史湯湯的洪流中又多了一位獨上高樓的智者;于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又多了一紙不朽的`著述。

《朱子治家格言》上曰:"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比《朱子家訓》稍早一些,明萬歷年間成書的《菜根譚》上有更深刻的句子:"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前幾日《南京零距離》的《孟非讀報》上曾談及全國公務員一年花費在吃喝上的開銷達到了2000億!2000億,如此天文般的數字是怎樣的概念呢?是夠這一年全國的適齡兒童享受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鷦鷯巢于森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家藏萬金,無非一日三餐;廣廈萬間,無非臥榻一張。可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

我們忙于各種事務,疲于各種應付。肥甘辛辣間,卻忘了真味只是淡。我們何曾潛心研究過《朱子家訓》,寒假作業一公布,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列其為"事務"或"應付",讀后感《朱伯廬的《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美文欣賞》。我們并未衰老的心性也正在逐漸被世俗所固化。誠如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我為什么而出發呢?一學期的忙碌竟讓我心虛!回想四個多月來,屁股能與板凳"親密接觸"達十分鐘以上者,不是上課就是開會!然而我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上課,也不是為了拿獎學金而開會!正如我不是為了大快朵頤而生活,也不是為了肥甘辛辣而奔忙!

我回想起了兒時母親數次帶我出診時的經歷,我回想起十年前在《大自然探索》雜志上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絕望的眼睛…我也曾懷揣著一個救死扶傷的理想,只是愚蠢到忘了在外界紛忙的環境中,給心靈留一分寧靜。食堂二餐廳的'墻上掛有《朱子家訓》,我覺得掛在餐廳也最為適宜。當我們品嘗一粥一飯的時候,不妨想想它的來之不易;當我們咀嚼大魚大肉的時候,也不妨多思忖一下我們來到這所大學的目的。朱用純曾與徐坊、楊無咎合稱為"吳中三高士"。靜觀滿紙樸拙的訓誥,知道非寧靜無以至遠。寧靜,是一種不受功名利祿左右的淡泊的心態,它能將一個人送到他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

一直奇怪《正氣歌》的最后兩句:"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讀書可以在陽光下,正大光明;可以在雨簾中,詩意綿綿…可作者偏偏選擇風檐之下。后來讀到《風賦》才明白,仁者如風,溥暢而至,將博愛與寬厚平等地贈予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許學醫的人更該這樣。"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需加溫恤"…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為賢者心靈的法則。

我細數著風檐下翻飛的書頁,凡五百零六字,雖稱不上醍醐灌頂,但多少能讓人產生"簌簌涼風生,加我林壑輕"的頓悟。仿佛小心地拾掇起,先哲額上滾落的汗珠。風檐下,我輕輕地合上這一頁書。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勿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貲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無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隳自甘,家道難成。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治家格言

這是我迄今為止讀的唯一的一部治家格言。初讀時就覺得朱子的思想迥異于現代人,當細細品讀真正走近先賢時,才感悟到圣賢的智慧與偉大。此格言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作息、飲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諸多方面,是如何做人的行為規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衡定在了道德水準較高的基礎上。

朱子是儒(理)學大師,自然就把他的思想寫進了家訓。勤儉、尊卑、寬容、孝道、順時聽天等理念蘊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間。讀盡格言,未發現一點讓子孫光宗耀祖、添產置業的想法,有的卻是諄諄的教誨和告誡。

朱子對子孫的愛,是大愛是真愛,愛在了根本。人生在世德為先,有德的人福壽才會綿長,有德的家庭,才會人財興旺。無德之人,與人為惡、造業甚多、不會久常。倘若我們能按照朱子的家訓去規正自己一言一行,那么人心就會向善,家庭一定和睦,社會才能和諧。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本性喪于世俗、良知失之貪婪。爾虞我詐,強取名利成為了“時尚”,寬容,友愛的理念蕩然無存,貪婪和欲望把人變得瘋狂。如果這種狀況不能改變任其發展,我們社會的未來將是怎樣的丑陋不堪啊。

我們不妨霸氣的與朱氏子孫分享朱子留給后人的那份真愛,讓她在心靈安家,讓她融入生命,讓這愛的陽光溫暖每一個人,并使之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力量,以此帶動道德的回升,復興傳統文化,誠若如此,我想朱老夫子絕不會對我們的無理稍有慍色,反而大加贊賞,因為這正是他殷切期望的。

如果此治家格言能夠成為人類的行為指南,那么我們的生命即使不能像群星那樣熠熠生輝,也會偶有光明閃爍。偉哉,朱子。我由衷地感謝您,感謝您對后人滿懷希望的忠告,感謝您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

朱子治家格言

當朝廷以千鐘之祿請你出仕時,你只淡然一笑,留冠博帶于烏臺之上,著布衣草履于鄉野之間,朱伯廬的《》讀后感-美文欣賞。你深諳程朱理學的要義,何曾沒有"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抱負?但你沒有忘記父親墳頭的誓言。"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這是你說的,但輔弼異姓并非你的理想。你深知"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卻違背了這樣的傳統,你選擇了更為靜謐的那一條。相較于那些降清的明末遺老,你是幸運的;至少在心靈上你是釋然的。你既不是積極入世的狂客,亦不是消極遁世的隱者。你就是你,一個睿智而豁達的文人。于是當歷史的興衰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幾行數字,當曾經的帝王將相成為了孤墳碑祠…你的思想卻成為了風檐下翻飛的書紙,成為了圭臬,成為了亙古。于是歷史湯湯的洪流中又多了一位獨上高樓的智者;于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又多了一紙不朽的著述。

《》上曰:"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比《朱子家訓》稍早一些,明萬歷年間成書的《菜根譚》上有更深刻的句子:"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前幾日《南京零距離》的《孟非讀報》上曾談及全國公務員一年花費在吃喝上的開銷達到了20xx億!20xx億,如此天文般的數字是怎樣的概念呢?是夠這一年全國的適齡兒童享受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鷦鷯巢于森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家藏萬金,無非一日三餐;廣廈萬間,無非臥榻一張。可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忙于各種事務,疲于各種應付。肥甘辛辣間,卻忘了真味只是淡。我們何曾潛心研究過《朱子家訓》,寒假作業一公布,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列其為"事務"或"應付",讀后感《朱伯廬的《》讀后感-美文欣賞》。我們并未衰老的心性也正在逐漸被世俗所固化。誠如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我為什么而出發呢?一學期的忙碌竟讓我心虛!回想四個多月來,屁股能與板凳"親密接觸"達十分鐘以上者,不是上課就是開會!然而我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上課,也不是為了拿獎學金而開會!正如我不是為了大快朵頤而生活,也不是為了肥甘辛辣而奔忙!我回想起了兒時母親數次帶我出診時的經歷,我回想起十年前在《大自然探索》雜志上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絕望的眼睛…我也曾懷揣著一個救死扶傷的理想,只是愚蠢到忘了在外界紛忙的環境中,給心靈留一分寧靜。食堂二餐廳的'墻上掛有《朱子家訓》,我覺得掛在餐廳也最為適宜。當我們品嘗一粥一飯的時候,不妨想想它的來之不易;當我們咀嚼大魚大肉的時候,也不妨多思忖一下我們來到這所大學的目的。朱用純曾與徐坊、楊無咎合稱為"吳中三高士"。靜觀滿紙樸拙的訓誥,知道非寧靜無以至遠。寧靜,是一種不受功名利祿左右的淡泊的心態,它能將一個人送到他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一直奇怪《正氣歌》的最后兩句:"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讀書可以在陽光下,正大光明;可以在雨簾中,詩意綿綿…可作者偏偏選擇風檐之下。后來讀到《風賦》才明白,仁者如風,溥暢而至,將博愛與寬厚平等地贈予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許學醫的人更該這樣。"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需加溫恤"…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為賢者心靈的法則。我細數著風檐下翻飛的書頁,凡五百零六字,雖稱不上醍醐灌頂,但多少能讓人產生"簌簌涼風生,加我林壑輕"的頓悟。仿佛小心地拾掇起,先哲額上滾落的汗珠。風檐下,我輕輕地合上這一頁書。

朱子治家格言

南懷瑾先生曾在《國學與中國文化》中提到,《朱子治家格言》影響了中國三四百年,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政府沒有花什么錢,都是老百姓自己培養子弟出來,影響一個國家,影響整個時代。南懷瑾先生8歲便會背誦此書。而他的父親也以身作則教導著南懷瑾先生,由此可見,此書之于百姓意義有何重要。

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的《朱子治家格言》,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凝結了中國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家庭教育精華,在問世后的數百年間,更成為了中國童蒙養正的必讀精華,對教化人心、保留和傳承中華美德產生了持久、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給了我深刻印象,這句和唐詩《憫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半絲半縷,皆是勞動所得,這些物資來之不易,更應該把他們視若珍寶。勤儉,不但是節約一點物質財富的問題,而且關系到人的精神境界。

最近出現的新聞“男子見義勇為反被拘留14天”引發熱議,網友們對這種判決紛紛表示不滿,甚至有人發言認為,如果不能保護見義勇為,就不要再呼吁見義勇為。這讓我想起了《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句:“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讀后感·如果做好事是為了讓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正的惡人。它告訴我們,行善,是內心的修行,不應該帶有其他的目的。我也相信,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林語堂曾說:“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么樣的意義。”而《朱子治家格言》正是如此,它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它的智慧與精辟入理,字字珠璣,其讀書的意義也一覽無余。

僅僅54句,522字便精辟地講解了修身治家之道,以勤、廉、謙、仁、善為主,勸人勤儉持家,安分守己。蒙學經典,它在尋常的瓦舍評書中,暗藏著齊身的秘訣;明事箴言,它在簡樸的青磚白墻上,鐫刻著治家的追求。

朱子治家格言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朱子治家格言》里的這句經言,既明白如話,又有較深遠的教育意義。

過來的周六(12月15日,也就是要趕在冬至前),除了有工作和特殊事情不能來參加的外,我們族親,共有10人參加去上墳祭祖。在我老家昆明北郊滇源小鎮,一直沿襲著每年清明、冬至兩個節令前都要上墳祭祖的習俗,而很多地方,卻只保持了清明節前的一次掃墓。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有人虔誠地祭祀祖宗,一輩一輩,血脈永續,香火不斷,后繼有人,家族興盛,人丁興旺,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美好心愿。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重視祭祀活動,有淵源流長的“祭祀文化”,上至天子、君王(主要祭祀天、地,自然神,或者戰爭,國家的重大事件等),下至平民百姓(主要祭祀祖先神)。

滇源小鎮這里的普通人家,清明、冬至前,都要到家族的“墳堂”舉行“墓祭”。邀約好族親,準備好掛紙(白色、水紅色)、香、紙錢,炊菜(含肉、茴香、青菜、洋芋、粉絲、豆腐、豆芽、海帶等),新鮮米飯,香蕉、蘋果,蛋糕、芙蓉糕、桃片糕,各種水果糖,茶、酒等祭品。吃過中午飯后前往,把掛紙掛到墳頭上,把香插在墳墓周圍,把各種祭品擺在墓前,跪拜叩頭,祈求祖先庇佑后代子孫,獻祭各種祭品,然后邊“潑水飯”(各種祭品分一點出來,盛進冷水一勺一勺潑出去),邊燒紙錢。一切程序完了以后,族親們一起坐下來,分吃一些祭品,意為和祖先們多呆一會,一起分享祭品,不要忙著走,以示誠意。

除了清明、冬至兩次“墓祭”外,滇源普通人家還有每月初一、十五在“家堂”、大門、灶心敬香的習俗,虔誠的人家,這兩天還會堅持茹素。另外就是“七月半”鬼節時,七月十二“接祖”后,一日三餐或四餐、五餐跪拜、供獻、燒紙錢,至七月十五“送祖”時,燒紙錢、紙衣物等。還有中秋用月餅獻祭天神、月神。臘月二十三祭灶神,除夕、初一都要有豐盛的食物獻祭。

一年四季,滇源普通人家的各種祭祀活動,可謂勤,可謂誠。真正體現和落實了“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經言。

孔子就是一位非常重視祭祀,也非常精通祭禮的人。《論語》里,孔子就說了“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里,“吾不與祭,如不祭”,如果我不親自參與祭祀,就如同沒有祭祀一樣。曾子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說:“喪禮能慎重,祭祀能虔誠,社會風氣就會趨于淳厚了”。孔子及其弟子,在《論語》里都多次談到了祭祀及其重要意義。

我覺得,祭祀祖宗,一是可以讓久末見面的族親聚在一起,互相問候,交流感情,增進親情。二是在準備祭品和參加祭祀的過程中,可以提起和表達自己的恭敬心、感恩心。三是追思祖先的光榮傳統,可以總結出優良的家風,讓后代子孫傳承和發揚。四是讓孝道、孝思文化傳承,想到對過世的祖先都要恭敬,對活著的人更應該孝敬和珍惜。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所謂“經書”“經典”,也是“圣賢書”“善書”“寶書”,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留存下來的,高度智慧的結晶。經典根于人性,超越時空,是最普遍的價值觀,意義無窮,讀“經書”,特別是“子孫”(小孩),從小就接受經典的熏習,所謂“蒙以養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可以規范言行,讓子孫終身受益。

《三字經》里也在告訴我們:“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惟一經。”與其給子孫留金銀財寶,不如教子孫經典智慧。

朱子治家格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碗粥一碗飯,都要想到來得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都要常常想到得來的艱辛。

“自奉必須儉約”,自己的飲食用度要節儉、節約。“宴客切務留連。”我覺得這句話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自己宴客的時候,不宜太奢侈浪費,關鍵是誠心誠意,有禮有節。二是自己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也不要有奢求之心,吃飽就好了,也不要逗留太長時間,讓主人為難,給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飲食節約、節儉,不奢侈浪費,自己菜園里的瓜果蔬菜勝過奇珍異食。

“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不要因為貪口腹之欲而肆意殺害牲畜及家禽。

以上四句,都是朱柏廬在《朱子治家格言》里反復談到,要從吃喝用度上來節儉、節約的問題,說明從飲食上來節儉非常重要和必要。

也許有的人會說,以前是因為物質貧乏吧,才需要提倡節儉,現代社會,物質那么豐富,再來談節儉會不會過時了。其實,古今中外,無論貧富,少長老幼,都需要培養而具備節儉的美德。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持家之本。歷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圣先賢幾乎在每一本經典里都會無一例外地談到勤儉節約問題。

《論語》里,談儉約的經句俯拾即是。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說:“讀書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以簡陋的衣服與粗糙的食物為可恥,那就不值得與他談論什么道理了。”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說:“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破舊的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清貧的生活,他卻不改變自己原有的快樂。回的德行真好啊!”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說:“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彎起手臂做枕頭,快樂就在其中了啊!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就好像浮云一樣。”在整部《論語》里,從孔子到其弟子,都在提倡“君子謀道不謀食”的思想,為了追求“道”,雖吃的是粗茶淡飯,亦是快樂的。

《道德經》里,老子也說:“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太多的美味吃多了,會令人味覺減弱,反而品嘗不出食物原汁源味自然的美味,所以圣人們以能吃飽為原則,而不追求五花八門、奇珍異食。

《曾國藩家訓》中,曾國藩也有一條十六字治家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面對奢華的飲食,他說:“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喜歡孫中山先生的題詞——“飲和食德”,其出處:“飲和”語出《莊子·則陽》:“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食德”語出《周易·訟》:“六三,食舊德”。吃喝后感覺自在、享受和樂,飲要和諧,食應道德,享受先人的德澤。也就是要吃自然天成的食物,返樸歸真、順其自然。

如今提倡的“光盤行動”,從各級政府到普通民眾,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吃光盤中的食物,不浪費糧食,就是在傳承和弘揚我們的古德,令人欣喜。

現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學校、個人在餐前,都要誦念“飯食之德”和“感恩詞”:

飯食之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自奉必須簡約,宴客請勿流連。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即出自《朱子治家格言》,蘿卜青菜保平安人生。“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出自《弟子規》。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

“飯食之德”的誦念,可以提起自己的恭敬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浪費飲食,以培養自己的福德。

朱子治家格言

2、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3、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4、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5、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6、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7、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8、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于心,吉兇惟人召。

9、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10、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11、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12、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13、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

14、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15、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16、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

17、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18、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19、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20、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21、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22、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23、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24、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5、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26、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27、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

28、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29、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30、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

31、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32、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33、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34、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35、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36、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37、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38、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39、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40、非閨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41、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42、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43、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44、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45、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46、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47、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

48、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49、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相關范文推薦
  • 01-11 大學生職業規劃計劃書(實用16篇)
    職業規劃需要不斷調整和適應,因為職業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看看以下這些職業規劃的建議和指導,或許能夠給你提供一些啟示。大學及主修專業:求職目標用人單位:求職
  • 01-11 這就是我的承諾初三大全(22篇)
    優秀作文使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總結優秀作文的成功要素和技巧,形成自己的寫作秘籍,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 01-11 最新巡邏輔警年度個人總結(匯總13篇)
    在個人總結中,我們可以回顧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以更好地規劃和邁進未來的道路。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展示一些精彩的個人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 01-11 員工業績評估報告范文(15篇)
    報告范文是一種用于描述和說明某個事件、事物或主題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供詳細的信息和分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領導對員工的工作評
  • 01-11 部隊網賭網貸危害認識心得體會報告(匯總21篇)
    心得體會是對于學習和工作過程中的一種總結和反思,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
  • 01-11 開展意識形態風險隱患排查指南(優質20篇)
    范文范本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標桿和參照,讓我們在寫作中更加有目標和方向。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思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其
  • 01-11 最新酒店經理年終評估報告范文(18篇)
    在撰寫報告范文時,需要注意邏輯清晰、語言準確和結構合理。經過搜集和整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并希望能夠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 01-11 第一學期期末班主任工作總結(優秀15篇)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執行紀律,督促學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班主任工作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有緣千里來相聚”,
  • 01-11 歷史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精選16篇)
    學期工作總結是促使我們思考和反思,并制定下一個學期的目標和計劃的好方式。以下是一些學期工作總結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思路。在我校順利晉升為省重點中
  • 01-11 觀看零容忍個人心得體會大全(16篇)
    心得體會是整理和歸納自己在某個領域中的思考和實踐經驗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相信會對大家的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色踪合 | 日日日日干 | 久久免费区一区二区三波多野 | 久久成人综合 | 鲁大师在线播放视频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 欧美五月激情 | 天天摸天天添人人澡 | 国产高清区|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免费播放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日日碰夜夜做 | 国产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欧美日韩免费看 |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 |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影院精品 |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一二区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 狠狠色噜噜综合社区 | 日韩一区国产一级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丝袜videos |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性久久久久 | 欧美人xxxx另类 | 欧美成一级 |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日韩波多野结衣 | 人人天天 | 亚洲综合情 | 天天色图 | 97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