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一
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
對于我們這些在城市里養尊處優的孩子,在省重點中學求學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活條件、學習環境,還是師資力量、教學設施都比石娃優越。可就在我們這群人中,卻有些人不珍惜如此好的求學機會,而是學著去趕“時髦”,去結識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染上不少惡習。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欲,就整天、甚至整個星期都逃學,更有甚者為了拿錢,不惜將罪惡之手伸向自己的親人。可石娃,呢,小小年紀就擔負起照料癱瘓老父親的重任,艱難地踏上背起爸爸上學的征程。石娃那自強不息,勤學奮進的精神打動了我,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楷模。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比如我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字,把池缸都練黑了;而越王勾踐為了復國,甘愿做吳王夫差的車夫,臥薪嘗膽十幾年,終滅了不可一世的吳國。在外國,也有許多人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美國作家海倫三歲時由于發了一次高燒,使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既聾又失明的人。但她并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身殘志堅,刻苦學習,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彈得一手好鋼琴,跳得一曲好芭蕾。海倫的事跡令人敬佩,而高爾基這位文學巨匠,他的童年是那樣地凄慘,那樣地不幸,但他卻沒有因為家庭的貧窮,而放棄自己對知識的追求。他努力地尋找一切可讀書的機會,終于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寫下了不少的著作。
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很多人都具備這種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而對于今天的我們,當我們贊頌古人、模仿身邊人的舉止言行、幻想著美好的明天時,可曾想過今天的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愧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想,我們不需要把終生的思想感情,都用在對過去的緬懷,而應該承擔起我們承繼古人、啟發后來者的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不能光憑說,還要拿出實際行動。畢竟事在人為,只要我們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敢于面對困難、挫折,像影片中的石娃那樣敢于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當然,我并不是說讓我們都去當一回山區的孩子,去扮一回石娃,那樣只會空有軀殼,而無內涵。我們重要的是要學習石娃在學習上的沖勁,在生活上的節儉和他對父親、對姐姐的一片深情、一份責任。我們不應該成為“冷血動物”,而是應該以我們對親人的深情為動力,鞭策我們在學習中前進。
但愿我們這些在好環境生活慣了的人,能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對父母、老師、社會的依賴。請記住: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難,我們一定要有戰勝困難的雄心壯志,做完、做好每一件事。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二
首先感謝老師給了我們家長這次溝通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家長能夠通過本次家長會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達到家園配合、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衷心地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孩子的耐心教育與細心呵護,使我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今天,我受蔣老師的委托來談談自己在教育孩子繪畫方面的經驗,其實我也沒有什么經驗可談,對于教育孩子自己也是一張白紙,有時還很茫然,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體會罷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這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讓自己的吃好穿暖,還要經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兒歌、做做游戲、講講故事、畫畫圖畫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我的育兒宗旨是:“不要求孩子學多少知識,重要的是多培養孩子對事情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凡是教育孩子以鼓勵、表揚為主,盡可能不直接批評孩子的不足,而是以希望的口吻勉勵他改進,這有利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對于培養孩子畫畫我的體會有三點:
一、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是關鍵
簡單一點的涂色書讓他涂色。
導他畫畫。
三、學會欣賞和評價孩子的畫
繪畫興趣,而且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淺顯體會,也可能說的不很正確,希望大家諒解!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三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每當聽到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愛的奉獻》時,我的心潮澎湃。人世間到底有多少種愛?有母子之間的愛,有師生之間的愛,有同學之間的愛,有父子之間的愛。
《非常爸爸》是中國超級兒童暢銷書作家楊紅櫻阿姨寫的。在這本書中介紹了馬小跳的貪玩老爸,孟小喬的問題爸爸,吳緬的硬漢爸爸,冉冬陽的開明爸爸。這些爸爸可謂各有特色,我最喜歡的是問題爸爸,他能讓孟小喬提高學習成績,真為她著想啊!
在我的家里,也有一位非常疼愛我的爸爸。他中等身材,有,整整,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爸爸對我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經常要求我獨立完成,認真思中有一題特別難,我左思右想,整整20分鐘過去了,還是毫無頭緒,這是爸爸走過來說“雯雯,你仔細想一想,把全部可能都列出來,再算一算就ok了,我聽了爸爸的話,冥思苦想,終于把這道難題做出來了。這下,我可佩服爸爸了,因為他為我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一個好爸爸,好爸爸……”這是經常掛在我嘴邊唱的一句歌詞。
爸爸的愛讓我自信勇敢,爸爸的`愛讓我學習進步,爸爸的愛讓我健康成長。因為父親的愛,讓我生活充滿陽光,父愛永恒!
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知道我喜歡楊紅櫻阿姨的書,于是送給我一本《非常爸爸》。接過媽媽送的禮物,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回到家里,我就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書中有四個欄目:1、貪玩爸爸,2、問題爸爸,3、硬漢爸爸,4、非常爸爸。我最愛看《貪玩爸爸》中的“裝病的游戲不好玩”。馬小跳的同學生病了,喜歡買什么,大人就給買什么。生病有這樣的好處,馬小跳也決定生一次病。可結果,爸爸買來的漢堡不能吃,足球賽沒有看,又是吃藥又是灌白開水,他后悔極了。看著馬小跳因為裝病而痛苦的樣子,我真的想笑。想起自己也有那么一次,因為沒有完成回家作業,怕老師檢查出來,故意說生病了,結果被媽媽識破了,大訓一頓。看了這個故事,我更覺得不應該說謊,說謊是一個壞習慣,我不想做“狼來了”的小孩。
書中還有馬小跳的爸爸幫馬小跳做作業,結果被老師罰寫100遍。看了這一節我懂了做回家作業一定要抓緊時間,認認真真的完成,不能偷懶,而且不能讓別人幫助做。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書中馬小跳的爸爸是一個每天都很開心的人,可我爸爸卻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對我的要求也很嚴格。我把書也推薦給了爸爸看,希望爸爸讀了這本書,能變得更開朗,對我也不再那么高要求,讓我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椰林樹影,水清沙白,海邊的家庭聚會好熱鬧!爸爸們可忙了,既要參加各種運動,還要照顧媽媽和孩子們。你看,吳緬爸爸拿著沖浪板,孟小喬爸爸竟然扛來了高爾夫球桿……原來,爸爸們也有瀟灑活潑的一面!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非常爸爸》。
里面有個說了五個爸爸:馬小跳爸爸,孟小喬爸爸,吳緬爸爸,冉冬陽爸爸,戴安爸爸。五個爸爸代表五個類型:貪玩爸爸馬天笑,糊涂爸爸孟金斗,硬漢爸爸吳維,開明爸爸冉先生,神秘爸爸安先生。
我最欣賞的是開明爸爸,他幽默,開朗,富有愛心和童心。他是一名建筑師,曾在美國做了兩年訪問學者,舉手投足都很紳士。他有一次在圣誕夜,幫助了一位賣氣球的貧窮阿姨。呀,他真有愛心!還有一次,女兒弄燭光晚餐各她吃,他脫了西服,已經在解領帶了,忽然她又重新系好,還說:“既然是燭光晚餐,穿著也不能太隨便了。本來是應該穿燕尾服的,可惜我沒有。”呵,他真幽默。兒童節時,他比女兒還高興。在游樂園玩瘋了,把任何煩惱都拋向腦后。哈,有童心的人永遠不會老。
請問,你們最欣賞誰?
《非常爸爸》這本書是楊紅櫻創作的書,里面有貪玩爸爸、糊涂爸爸、硬漢爸爸、非常爸爸和神秘爸爸。這本書突出了他們的特點:非常。 我們先來介紹貪玩爸爸,貪玩爸爸就是馬小跳的爸爸馬天笑。他是個在一家玩具廠里當了八年的玩具設計師,但設計了一大堆一點都不好玩的玩具。但自己的兒子——馬小跳出生后,給了馬天笑一個靈感——跳跳娃。因此,馬天笑在世界上出名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還當上了玩具廠的廠長。
我們再來介紹糊涂爸爸,糊涂爸爸是孟小喬的爸爸孟金斗。他有許多問題,他的腦子很亂,做事手忙腳亂。他無論喝什么都總是仰頭一飲而盡,嘴邊還常留下一點來。他很愛錢,給女兒上補習班的錢都舍不得給。
我們接著來介紹硬漢爸爸,硬漢爸爸是吳緬的爸爸吳維,他很強壯,長得很結實。他把吳緬當一個男人一樣講話,他很尊敬吳緬。他是一個攝影家,他整天背著相機到處照相,有時把當地的民族服裝帶回來給吳緬他媽媽。
我們接著來介紹非常爸爸,非常爸爸是冉冬陽的爸爸,他幽默、開朗、寬容。他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一個活潑快樂的人。他不會讓自己的女兒上補習班,自己女兒的成績還“高高在上”(遙遙領先)。真是一個非常的爸爸。
我們最后來介紹神秘爸爸,神秘爸爸是戴尼的爸爸,他具有優雅的下巴、單眼皮眼睛。由于戴尼的父母從戴尼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戴尼不知道他爸爸的樣子。戴尼的爸爸其實早就在戴尼的身邊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而且還曾和他跳過一次冰上華爾茲。
我也有一個非常的爸爸,是個自信的爸爸,他非常喜歡唱歌,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哼唱兩句。我和弟弟也受到了爸爸的感染,沒事的時候也習慣性的跟著爸爸唱了起來,有時候爸爸在唱歌,我就情不自禁跟著爸爸的歌跳起舞來,他也經常帶我和弟弟媽媽一起出去拍照,每次都像個大孩子一樣,擺出各種各樣的拍照姿勢。我很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也很愛我。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爸爸,但是同樣每個爸爸都愛他們的寶貝孩子。
這是一本專門寫爸爸的書。里面又貪玩爸爸馬天笑;有糊涂爸爸孟金斗;有硬漢爸爸吳維;有神秘爸爸 安先生;有……可是,不管他們是怎樣的爸爸,都是孩子們喜愛的好爸爸。
我為有這么一個爸爸感到自豪。
《非常爸爸》這本故事書是楊紅櫻非常系列的一冊,它講述了五位不同性格的爸爸。
首先介紹的是貪玩的馬小跳爸爸——馬天笑,他是著名的玩具設計師,他有一顆貪玩的童心。它經常做出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有一次馬小跳做練習冊時寫著寫著睡著了,馬天笑先生發現了,幫助馬小跳完成沒有做完的作業,可是他把玩具的具多寫了一橫。第二被老師發現了錯字,因此馬小跳被老師罰抄了一百遍為。
再來介紹的是糊涂的孟小喬爸爸——孟金斗,他是位公司經理,他很健忘,經常把問題弄得一團糟。有一次,他把膠卷放在裝在雞蛋的盒子里,然后藏進冰箱,整整兩年都沒想起來。
接著介紹的是硬漢的吳緬爸爸——吳維,他是位攝影家,他是位樂觀,自信,剛柔并濟的爸爸。他很尊重吳緬,經常和吳緬交心,有一次他從同事那借來一輛破老爺車,帶著吳緬一起去了木材加工廠,在路上車子發生了很多故障,差點把吳緬折騰了半死。
接著再來介紹開明的冉冬陽爸爸,他是位建筑師。他是位開朗、幽默、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有一次圣誕夜,他們遇見了一位正在哭的賣氣球的阿姨,她家里有一個讀小學的孩子,那天是她第一次出來賣氣球,可是一個氣球也沒有賣出去,反而因罰款而把本錢都賠了。冉冬陽爸爸連忙從包里取出一百元錢讓冉冬陽媽媽送給那阿姨。
最后介紹了神秘的戴安爸爸——安先生,他是白果林學校的校董,他是位開明、神秘可親的爸爸。戴安是個單親家庭里孩子,她很可望父愛,安先生因為戴安曾經拒絕接受他,而默默地接近戴安,慢慢地融化了她心中的堅冰。
哇,這些爸爸真可愛呀!
放暑假之前,我在學校圖書館里借了一本好書,是楊紅櫻阿姨寫的《非常爸爸》。回到家,我便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
故事里介紹了貪玩爸爸(馬小跳的爸爸)、問題爸爸(孟小喬的爸爸)、硬漢爸爸(吳緬的爸爸)。你也許會想,爸爸都是忙碌的、嚴肅的,有什么“非常”之處呢?楊紅櫻筆下的爸爸也是平常人,只不過對生活的態度、個性特點與平常爸爸不同,所以他們都是“非常爸爸”。
首先來說說貪玩爸爸馬天笑。他最愛和他兒子在一起玩了。晚上,馬小跳的作業真多,做呀做呀,總也做不完。“馬小跳,做完了沒有?”這樣的話馬天笑先生不知問了多少便,他一直等著馬小跳和他玩飛鏢。最后,馬天笑先生幫馬小跳一起寫作業,第二天因為寫錯一個字被老師罰寫了一百便!我的爸爸可沒馬天笑這么貪玩,記得有一次,我中午寫了很長時間的作業,爸爸已經很想休息了,但他還是堅持著和我打乒乓球,想激勵我對乒乓球的熱愛。
接下來說說問題爸爸孟金斗。他出的問題太多了,只顧孩子的成績,不顧孩子的健康。上學時,那所學校已經對學習十分重視,一個星期學下來已經很累了,可是雙休日他還給孟小喬報補習班,兩天時間一點兒沒休息,是稱職的“愛心殺手”。我的爸爸和孟金斗恰恰相反,爸爸總是對我說:“你們的作業已經夠多了,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就好好玩玩,休息吧!”我身體好,成績也還好。
再來說說硬漢爸爸吳維。這位爸爸是一名攝影師,他喜歡周游世界,然后把美景拍下來,作為展覽。在攝影中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他總是執著、堅定地戰勝,所以他是“硬漢爸爸”。我的爸爸對釣魚執著是任何人也擋不住的,早上五點多,爸爸就起來扛著魚竿釣魚去了,一直到下午六點多才回來,可是晚上我們都能吃到鮮美的魚,喝到鮮美的魚湯,爸爸卻是很累。
這些爸爸讓我難以忘記,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我爸爸的影子,我為有這樣的爸爸感到自豪。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四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印度明星阿米爾可汗,他扮演父親。從二十多歲的壯年,到四十多歲夢想破碎大腹便便的大叔,到六十多歲的女兒,他的表演都是出神入化的。他的眼神總是那么堅定自信,在他的電影里總能感受到巨大的愛,他父親的愛在這部電影里被刻畫到了極致。
在以男性為主的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女孩的命運無非是結婚生子。早婚也是常態。如果拋棄這些枷鎖,會發生什么,會引起怎樣的批評?這部電影記錄了阿米爾汗為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優秀的摔跤手而付出的心血,同時向世界展示了男女平等的期望。
年輕的阿米爾汗是全國摔跤冠軍,他的夢想是成為世界冠軍。但是由于年齡等各種原因,他仍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他開始希望兒子能為他實現夢想。然而現實很殘酷,他不顧一切的想連續生四個女孩。
他想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也被女兒們的吵鬧聲打破了。直到有一天,他的兩個女兒把男同學打得鼻青臉腫,他們的父母來找他,他才突然意識到,天賦不僅僅是為了兒子,他看到了女兒獨特的摔跤天賦:我要把她培養成世界冠軍!
因此,沒有咨詢任何人,兩個女兒的艱苦訓練開始了、但是要拿到一個國際冠軍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條路自然布滿荊棘。
讓兩個女兒真正明白,摔跤是要經歷曲折的。
看到那里,我對把夢想強加給女兒的父權制父親近乎變態的訓練感到厭惡。但對于兩個女兒的無奈,她們極力逃避和反抗,充滿了同情。
然而,不茍言笑的父親深沉而熾熱的父愛也令人感動:
為了讓兩姐妹訓練順利,她們想盡一切辦法修建自己的訓練場地。在確實沒有剩余支出的時候,他們就嚴重的把雞的價格降給小販,給兩姐妹補充營養(莫名的幸福)。
這些話喚醒了女兒們。我意識到這才是真正的父愛。他們的小宇宙開始燃燒,他們夢想的火種被點燃。
愚者怨他人,無能者嘆,弱者儒舍。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五
理想與宿命、愛情與自由,一直是《悟空傳》探討的主題,唐僧師徒四人面對早已注定的命運,終究踏上了西游的道路。孫悟空、豬八戒雖然神通廣大,但在命運面前,不過是軟弱無力的小人物。
何為真何為假?人的好壞由誰衡量?玉帝、神仙,神仙說你是仙,你就是仙;神仙說你是妖,你就是妖。何為妖怪?妖怪只有兩種:一種是當年跟孫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孫悟空必須把它們都干掉,方能成佛;另一種是神仙安排九九八十一難,度過方能成佛。
為了達到目的,人必須去做取舍、選擇,就像悟空,你在逍遙自在,一怒勾銷生死薄,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你也難逃如來手掌心,你必須殺掉自己以前的兄弟,才能去掉緊箍咒,立地成佛,位列仙班。由此及人,不難想象,會七十二變的孫行者都難逃命運安排,何況你我?我們雖是獨立的個體,但誰不是單位領導的棋子,在棋盤上由他人擺布。
記得愛比克泰德在《生活的藝術》中寫道,要得到快樂與自由就要明白一個道理:有些事是我們能控制的,有些事則不能。只有正視這一基本規律,并學會區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才能保持身內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體會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心得體會篇六
這幾天,有很多朋友都向我推薦了一檔節目,叫《爸爸去哪兒》。昨天夜深,我沉在沙發里,安靜看。有時笑,有時呆,有時,也流淚,被這檔節目深深打動了。
電視節目,得讓人有瞬間的感動。這其實不難。但是,要像《爸爸去哪兒》那樣,不止讓人有頻繁的心靈撞擊,還能有看完后的沉靜思索,就不容易了。所謂親子,不只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更是大人與孩子兩顆心靈如何靠近。《爸爸去哪兒》,是在對親子的心靈進行距離測試。
這檔節目內容是,林志穎和兒子kimi、郭濤和兒子石頭、田亮和女兒cindy、王岳倫和女兒angela、張亮和兒子天天,他們一起經歷“進村冒險”。在陌生環境下,孩子們遭遇種種挑戰。他們歡笑、賣萌、哭泣、淘氣、逃避、勇敢。孩子在展露天性,父親在面對難題。于是,電視里在講明星如何做父親,觀眾在想自己如何做老爸。
孩子是不會“演”的。在天性面前,在童真面前,就算是再過光鮮的明星,有算是再過體面的父親,那一刻,他也只能回到一個最基本角色,那就是父親。面對各自獨特的心肝寶貝,面對人小鬼大的古靈精怪,面對百般疼愛的恃寵而驕,那一刻,一個男人,成功不是因為他頭上擁有多少光環,身上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他能不能做個好父親,能不能讓自己和孩子的心靠得無限近。
我們首先是人,其實才是公民;我們最初是孩子,然而才是父親母親。固定的人性規律,篤定的人生軌跡,注定的情感體驗,都讓《爸爸去哪兒》給很多人帶來情感共鳴。現在,《爸爸去哪兒》一炮而紅,收視率在綜藝節目中獨領風騷。而且,連續8次,讓《爸爸去哪兒》刷新了《我是歌手》創下的重播。這本身就說明,沒有什么比真實更有力量,沒有什么比真情更能打動人心。
在這個習慣宏大敘事的年代,太多文化產品都在忽略對人性進行細密的關懷;在這個價值潰散無數人遭遇信仰危機的年代,孩子正在成為無數人內心最加呵護最為敬畏的宗教;在這個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角色分工傳統的社會,又有無數爸爸們在淡出幼兒教育。于是,跟著爸爸去遠方,讓兩顆心靠近,讓孩子更加獨立更加堅實走向更為長遠的人生,應該成為一個社會的公共選擇。
特別是,隨著在80后,甚至90后開始為人父母,這代年輕人要繼承傳統的親情倫理,又要在親子關系中增添更多符合這個時代的文化價值,會面臨著諸多的現實難題。很多年輕的父母,甚至還沒能完全從孩子的身份中轉型出來。他們原本也缺乏篤定的價值觀,缺乏理性的生活方式。如何讓他們既為孩子提供安全呵護,又能傳遞價值文明,本身就需要一個公共文化平臺,來進行交流、互動與傳播。從包括各種社交媒體在內的各種文化平臺反饋來看,《爸爸去哪兒》無疑極好地完成了一次“議程設置”,讓更多人發自內心地參與進來。
“我從童年的方向 看到的永遠是你的背影……你召喚我成為兒子 我追隨你成為父親”,詩人北島在《給父親》里這樣寫;“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魯迅在《現在我們如何做父親》這樣說。一個孩子要健康安全地成長為有獨立精神與自由人格的現代公民,需要跟著爸爸腳步前行。《爸爸去哪兒》可以留下一種時代的蹤跡,引起群體共鳴。因為,爸爸去哪兒,孩子就會去哪兒;孩子去哪兒,我們的社會也就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