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2023年時代楷模潘東升先進事跡學習感悟大全篇一
近日,中央政法委印發《關于學習宣傳潘東升同志先進事跡的通知》,號召全國政法機關和全體政法干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把潘東升同志先進事跡作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鮮活教材,迅速開展學習宣傳潘東升同志先進事跡活動,鼓舞和激勵廣大政法干警汲取先進典型的精神力量,教育引導廣大政法干警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潘東升,男,漢族,福建平潭人,1964年9月出生,1984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福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一級巡視員。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2021年9月25日突發疾病,不幸去世,終年57歲。10月14日,福建省委追授潘東升同志為“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
通知指出,從警37年,潘東升同志用生命踐行了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錚錚誓言,以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擔當奉獻的敬業精神、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為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是政法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優秀代表,是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為人民公安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先進典型,贏得了組織的肯定、干警的贊譽、群眾的口碑。
全體政法干警要認真學習宣傳潘東升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忠誠履職、為民服務、擔當作為,堅守初心使命,弘揚英模精神,向全社會展現新時代政法隊伍的時代楷模、時代正氣、時代風采。
通知要求,全體政法干警要學習潘東升同志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夯實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把講忠誠作為第一標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個人價值追求和理想目標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矢志不渝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
要學習潘東升同志心系百姓、為民解憂的公仆情懷,樹牢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根本宗旨,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安全穩定、公平正義和公共服務的新需求新期待,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知要求,要學習潘東升同志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的敬業精神,提高攻堅克難的能力水平,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主動聚焦政法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精研實干、守正創新、追求極致,全面提升執法辦案、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的本領,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要學習潘東升同志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嚴守紀律規矩的底線紅線,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恪守政法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從嚴要求自己,從嚴管好家人,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2023年時代楷模潘東升先進事跡學習感悟大全篇二
公平正義是公安執法的生命線。潘東升始終懷著對憲法和法律的忠誠與敬畏,不斷推動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邁上新臺階,讓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接處警工作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潘東升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接處警情況,明確表示:“老百姓從邁進公安機關大門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們就要接警。”在他的推動下,從2020年7月開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處警“首接首移責任制”,從源頭上解決基層一線“誰接警、誰處警”問題,大大提升執法質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機關接到群眾有效報警近93萬起,群眾對公安民警接處警滿意率達97.94%,位居全省前列。
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感情賬”
從警37年,潘東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作風,以近乎嚴苛的廉潔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潘東升始終保持勤儉樸素的作風。2008年,他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參加晉監培訓,學校配發了一個黑色尼龍公文包。從此以后,他從省廳到三明,又到福州,直到犧牲前,用了整整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經破損、提手都脫皮了。
“潘局一直講,只有個人的干凈,才有做人的底氣、干事的硬氣、從警的正氣。”張云說,潘東升經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感情賬”,叮囑大家懷著敬畏之心,干凈清白做事,珍惜這身警服。他不抽煙,也不參加應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會議上,向全市兩萬民警輔警表態:“如果哪一天,哪一個民警看到我在哪個飯局上,你過來甩我兩個耳光。”這句話,時刻警示著福州民警輔警嚴于律己、潔身自好。
帶著對事業的不舍、帶著對家人的遺憾,潘東升走了。他犧牲的消息傳開后,悲痛之情縈繞著福州城。一個人守護一座城,一座城送別一個人。逾萬名公安民警、干部群眾為了再看他一眼,自發前往吊唁,敬獻的花圈擺滿了醫院吊唁廳的走廊。出殯當天,靈車緩緩駛過,不少群眾眼噙淚光,不住地揮手、致敬,送別他們最敬愛的“潘局”。
2023年時代楷模潘東升先進事跡學習感悟大全篇三
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演播廳舉行追授潘東升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發布儀式。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王洪祥,公安部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馮延,潘東升同志親屬,以及中宣部、中政委、公安部有關部門領導在央視主會場參加儀式。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羅東川,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副省長、公安廳長黃海昆,潘東升同志家屬,以及省委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省廣播影視集團領導,廳黨委班子成員、廳屬單位和駐廳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福州市局黨委班子成員,民警和群眾代表在福建分會場參加儀式。
發布儀式分央視主會場、福建分會場2個部分。主會場現場訪談福州、三明兩地的3名民警、2名群眾代表,穿插播放潘東升同志先進事跡短片,頒發“時代楷模”獎牌、證書,視頻連線福建分會場潘東升同志家屬,深情回顧潘東升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數十年如一日,忠誠履職盡責,忘我拼搏奉獻的奮斗人生,充分展示他用生命詮釋忠誠的優秀公安局長精神風貌。現場觀眾被潘東升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打動,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發布儀式前,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中政委副秘書長王洪祥,公安部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馮延等領導親切會見了潘東升同志親屬,充分肯定潘東升同志的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大力學習宣傳他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踐行人民至上理念、人民公安為人民宗旨的赤子情懷,尊崇法治、堅守正義的價值追求,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和政法系統黨員干部,努力推動政法系統教育整頓走深走實,推動建設“四個鐵一般”的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建設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隊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利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布儀式后,省領導親切慰問了潘東升同志家屬。
據了解,《“時代楷模”發布廳》節目將于11月19日21: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次日在央視科教頻道、社會與法頻道重點時段重播。
2023年時代楷模潘東升先進事跡學習感悟大全篇四
“我們要努力向潘東升同志學習,像他那樣,始終堅定理想信念,鑄牢絕對忠誠的政治靈魂,努力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好黨員、好干部。”日前,福建省委在全省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向潘東升同志學習活動。一時間,潘東升的先進事跡,在廣大黨員干部中間引起熱烈反響。
潘東升生前任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福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2021年9月25日,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年僅57歲的潘東升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永遠離開了他為之奮斗終生的人民公安事業。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從警37年來,潘東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勤勉敬業、恪盡職守,將畢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獻給了公安事業,為護一方穩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譜寫了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生命贊歌。
“永葆對黨的無限忠誠”
2019年8月22日,潘東升同志在福州閩侯縣荊溪鎮桃田村龍山會議紀念館參加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時,在留言簿上鄭重地寫上一句話:“永葆對黨的無限忠誠!”這既是他對福州公安隊伍的深情寄語,更是他一生的執著信念和動力源泉。
不管在什么崗位、擔任什么職務,潘東升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革命激情、頑強拼搏的戰斗作風,在危急關頭敢打敢拼、毫不退縮,在原則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
“每逢突發事件、重大案件等急難險重任務,潘局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指揮,無畏艱險,示范引領、攻堅克難,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還奮戰在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工作一線。”潘東升的同事這樣評價他。
在救援的5天4夜里,潘東升與救援人員、參戰民警并肩戰斗。在沒過膝蓋深的泥漿中,他跑前跑后,沾滿了泥漿與汗水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山區的深夜尤其陰冷,雨停了又下,而他唯一能夠御寒的,只有一件破舊的雨衣。潘東升的言行感染著現場每一名救援人員,也帶動了救援工作有序開展,得到國務院工作組和公安部的高度肯定。
從泰寧泥石流的搶險救災中心,到福州抗擊“尼伯特”臺風的救援一線,再到福州臺江排尾重大火災現場……危急時刻,潘東升總是沖鋒在前、無畏艱險,給民警和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上,他是拼命三郎。”福州市公安局二級警務專員黃作璋告訴記者,2018年6月26日,潘東升做了肺部手術,術后第七天他就出現在市局的警情分析會上。
打擊整治上要“硬”,服務群眾上要“軟”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新期待、新需求,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潘東升的執著追求。
在潘東升的大力推動下,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戴頭盔”行動。廣大基層派出所轉變思路,創新方法,推出了一系列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舉措:從原來罰款100元到不予處罰但要求群眾當場買頭盔戴上;派出所購買頭盔,讓群眾臨時借用;給困難群眾送頭盔等。如今,三明市鄉鎮農村的馬路上,騎摩托車戴頭盔已成為群眾的自覺習慣,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越來越強。
從一頂小小的頭盔延伸出去,2014至2016年,三明市公安局全力推進便民服務,清理行政職責496項,40個辦事項目審批時限比法定時限縮短了40%,新增網上辦事項目73項、網上便民服務項目149項,80%的審批服務項目實現網上流轉辦理,群眾安全感、滿意率不斷增強。
在福州工作期間,潘東升為民服務的理念繼續深化,大力推進公安“放管服”改革,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公安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22%;創辦全省首個“臺灣居民出入境服務站”,在派出所設立“辦不成事”受理窗口,創新推出落戶“零門檻”、窗口“無否決權”工作機制、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線”網上平臺服務海外僑胞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公安審批服務事項“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超97%。
公平正義是公安執法的生命線。潘東升始終懷著對憲法和法律的忠誠與敬畏,不斷推動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邁上新臺階,讓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接處警工作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潘東升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接處警情況,明確表示:“老百姓從邁進公安機關大門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們就要接警。”在他的推動下,從2020年7月開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處警“首接首移責任制”,從源頭上解決基層一線“誰接警、誰處警”問題,大大提升執法質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機關接到群眾有效報警近93萬起,群眾對公安民警接處警滿意率達97.94%,位居全省前列。
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感情賬”
從警37年,潘東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作風,以近乎嚴苛的廉潔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潘東升始終保持勤儉樸素的作風。2008年,他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參加晉監培訓,學校配發了一個黑色尼龍公文包。從此以后,他從省廳到三明,又到福州,直到犧牲前,用了整整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經破損、提手都脫皮了。
“潘局一直講,只有個人的干凈,才有做人的底氣、干事的硬氣、從警的正氣。”張云說,潘東升經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賬”“經濟賬”“感情賬”,叮囑大家懷著敬畏之心,干凈清白做事,珍惜這身警服。他不抽煙,也不參加應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會議上,向全市兩萬民警輔警表態:“如果哪一天,哪一個民警看到我在哪個飯局上,你過來甩我兩個耳光。”這句話,時刻警示著福州民警輔警嚴于律己、潔身自好。
帶著對事業的不舍、帶著對家人的遺憾,潘東升走了。他犧牲的消息傳開后,悲痛之情縈繞著福州城。一個人守護一座城,一座城送別一個人。逾萬名公安民警、干部群眾為了再看他一眼,自發前往吊唁,敬獻的花圈擺滿了醫院吊唁廳的走廊。出殯當天,靈車緩緩駛過,不少群眾眼噙淚光,不住地揮手、致敬,送別他們最敬愛的“潘局”。
2023年時代楷模潘東升先進事跡學習感悟大全篇五
他是敢打敢拼的“硬漢局長”
9月24日晚,剛結束一項安保任務,潘東升跟妻子微信視頻通話。和往常一樣,因為工作電話不斷“加塞”,幾句家常話回撥了多次才說完。
9月25日早上9時許,一向守時的潘局少見地“缺席”了……雖經全力搶救,那顆心臟再也沒能跳動起來。
“潘局太累了……”大家難以接受這個噩耗。
他的辦公室,桌上還堆滿了待辦的文件,只是藤椅空蕩蕩的,再也不見那個人,大步流星、推門而入。
2018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召開,福州市公安局創新啟用的“智慧安保”系統大顯身手。從太陽光線直射影響人臉識別通過率,到外國人臉部結構差異影響辨識準確度,再到參觀人數最高峰時的安保預案,潘東升都曾嚴格把關、反復推敲。
最終,峰會上的立體“云防”實現了10萬人最高流量的安全通行,參會的全球技術專家不約而同地對潘東升豎起大拇指。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金磚峰會“三合一”會議……1700余場各類活動安保任務順利完成的背后,是潘東升參與推動的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發揮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潘東升畢業于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軟件專業。當年,國家信息化產業正處于起步騰飛階段,他的專業成績全班第一,不少同學勸他下海經商,老師也勸他出國深造,但他毅然選擇了人民公安事業。
為了讓大數據真正為民所用,他敢立,更敢破。
“他十幾年沒有休過假了,兒子結婚的當天下午還去開會。他總對我說‘謝謝’‘對不起’,我很后悔沒有更好一點照顧他……”妻子袁秋榕哽咽著難以言語。
“加入公安隊伍,就是時刻準備著,為黨為人民犧牲生命。”潘東升用生命踐行了這句滾燙的誓言。
他是心系百姓的好局長
潘東升走了,很多沒有和他見過面的百姓,卻把這個名字記在心里。
2015年的一個夏日,三明市市民鄒滿生因為騎摩托車沒戴安全頭盔被執勤民警攔下。讓他驚訝的是,民警不但沒有記分罰錢,反倒送給他一頂安全頭盔。
“處罰不是目的,一定要引導群眾把安全頭盔戴上去。”潘東升說。
時任三明市公安局長的潘東升推行的這種安全教育,不經意間改變了城市的面貌,也把公安干警的良好形象印入了群眾心底。
“不管大事小情,只要有利于群眾,他都要做。”這是福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支隊長陳明俤對潘東升的評價。
2016年,潘東升履新福州后,發現城區交通擁堵嚴重,很多道路的信號燈還靠民警在現場按,路況靠電臺報。多次實地調研后,他牽頭在全省率先推出智能交通大數據平臺,實現了信號燈精準配時、智慧排堵。
面對百姓的訴求,他有春風之暖,亦有雷霆之舉。
福州聚集著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各領域的風險也在隱蔽角落里叢生。特別是少數黑惡勢力社會關系極為復雜,犯罪手段也不斷翻新。
“如果這類毒瘤不切除,群眾會對福州市公安局掃黑的決心和力度產生懷疑!”潘東升直接指揮、縝密部署,經過一年多秘密偵查、固定證據,終于將一個十分棘手的涉黑組織連根拔起。
小到一頂安全頭盔、一盞信號燈,大到驚天大要案,面對阻力和壓力,潘東升聲聲叮囑:“你們要牢牢記住‘人民警察’前的‘人民’二字”。
在他的帶領下,福州市公安局在全國省會城市首開先河,創建24小時實戰研判、“情指勤輿督”一體化的合成作戰體系;全面“升級”科技化信息收集觸角,實施“智慧天眼”工程,打造環福州治安防控圈。
對于群眾的“急難愁盼”,潘東升始終記掛在心——
在福州的派出所,有“辦不成事”的受理窗口,還有線上的“清零窗口”。顧名思義,這些“刀刃向內”的改革,都是為了杜絕對群眾簡單說“不”的不作為、不擔當。
2021年初,有群眾提出“抓拍多、罰單多,停車難”,潘東升立即牽頭調研,幾個月后會同相關部門增設9600個停車泊位,出臺允許老舊小區、學校、公廁周邊有序停車等人性化舉措。
命案破案率創新高、“兩搶”案件發案數連降至最低、累計打掉200多個各類涉黑涉惡組織和犯罪團伙、治安狀況滿意度躋身全國36個大中城市前列……一張張令人信服的成績單,見證著公安干警為百姓守護“平安福州”的努力。
他是干凈擔當的“父兄”
“一起再向潘局敬個禮吧!”送別潘東升的那一天,民警們在他的遺像前整齊肅立。
往事幕幕,浮上心頭。
4年前的夏天,潘東升看到交警林州明頂著高溫執勤,特意讓他休息,稍后又送來兩大桶涼茶。
“我給潘局剝了一碗來自平潭的花生,希望他吃好家鄉味,再走好!”得知潘局長去世的消息,林州明泣不成聲。
“潘局更像是我們的兄長。還想著等他退休以后,好好和他一起吃餐便飯,他總不會再拒絕吧……”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潘臻穎紅了眼圈。
潘東升常告誡民警權力要為民所用,“摘下警徽,我們也是老百姓”。
潘東升留下的遺物很簡單:一個用了13年的尼龍公文包,鼓囊囊地塞滿一疊待辦件。隨身攜帶使用了30多年的錢包里,常年放著一張泛黃的照片,那是他一家三口的合影。工作之余,他時常拿出來瞧瞧。
風清氣正地來,干干凈凈地走。
妻子長年待業在家,潘東升從未利用手中的職權,為家人謀過任何利益。
潘局長是“硬骨頭”,但又是“軟心腸”。
2014年,來到三明市地處偏遠的巖前派出所調研,眼前的景象讓潘東升佇立良久: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里,僅有一桌一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擠在桌面上,冬天沒有熱水洗澡,食堂也沒辦法開辦伙食。
“一定要給民警一個溫暖的家!”很快,“暖警工程”“團圓計劃”陸續推開,基層派出所民警住得好、吃得好,外地無房民警也住進設施齊全的“周轉房”。
到了福州,他又在總結三明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解決民警夫妻兩地分居的“積分制”,目前已幫助68名民警調動工作。
從入職培訓到職級晉升,從提高待遇到醫療保險……潘東升雖然走了,但他愛警惠警的一腔熱忱,為民執法的一腔抱負,都留在了一線民警心中。
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民警姜迎新忘不了,2018年的春天,自己和一百多名新警參加授銜儀式,他們一個個走向潘東升,他就那樣筆直挺立,敬禮、授銜,面帶微笑,如師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