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 幼兒園教師節日活動策劃(大全8篇)
時間:2023-07-12 13:01:45
作者:李Y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一
切實搞好第___個教師節慶祝活動,保證活動扎實有序地開展,達到預期目的,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展示我校廣大教師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辛勤耕耘,獻身教育事業,在三尺講臺上譜寫青春的精神風采。
2.通過展示活動,展現我校教育教學成果,宣傳教書育人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樹立我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3.激勵我校廣大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提高業務素質,積極主動參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二、領導小組
辦公室負責活動的日常事務,并組織各項活動的具體實施。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1.學校教育成果展。以展牌形式,展示我校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素質教育研究工作,研究性學習成果,教學質量、教學水平的主要成果。
2.名教師風采展。以展牌形式,展示我校近年來獲得省市區各級表彰、獎勵的各類先進個人,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照片及事跡簡介資料。
3.教師書畫展。以展牌形式,展示我校教師書法、繪畫技能。活動將評選出優秀作品參加區級比賽。
4.課堂教學技能競賽。以“慶五四”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為契機,評選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各一名優秀者參加區課堂教學技能競賽活動。
5.新課程、新世紀、新教師演講。以反映我校教師在素質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為主題,展示我校教師教書育人的風采和典范。
6.師生文藝展演。以教育教學為主題,采取歌舞、話劇、小品等主要形式,反映我校教師的先進事跡,展示校生的文藝素質。
7.信息技術操作競賽。以教學應用為目標,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主要包括:flash、authorware及網頁作品等。
8.“我心中的老師”證文。在全校師生中開展“我心中的老師”征文活動,以歌頌人民教師為主題。
9.優秀教師評選表彰。結合學年度工作總結和教師業績考評,評選出我校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
10.走進新課程”論文競賽。在全體教師中開展“走進新課程”論文競賽,主題為對課改理念,課程標準,新教材教法的探討。
四、高中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教師素質展示”活動安排表
序號,活動內容,組織單位
1.學校教育成果展示,行政辦公室
2.名教師風采展,行政辦公室
3.教師書畫展,藝術組
4.課堂教學技能競賽,教務處,語、數、外、政、物、化、生、地、歷教師各一名
5.新課程、新世紀、新教師演講,行政辦公室
6.師生文藝劇演,術組
7.信息技術操作競賽,教科處
8.“我心中的老師”征文,政教處,語文教研組
9.優秀教師評選表彰,辦公室
10.“走進新課程”論文競賽,教科處
五、具體事項
1.書法繪畫作品規格。
書法:毛法書法一律用宣紙書寫,字體不限,規格為40__70cm,或35__138cm,硬筆書法可自由確定。
繪畫:國畫69__69cm或69__50cm,水彩和水粉55__80cm或55__55cm,版畫55__55cm,其它形式可自由確定。
要求:作品內容健康向上,具有時代特征,體現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參評作品不需裝裱或裝框。
2.教學技能競賽活動。
(1)比賽分兩個階段進行:x月x日-x月x日為預賽階段,由各年級組成比賽領導小組,組織本年級青年教師進行比賽,推薦出參加決賽的人員。第二階段為決賽,由校比賽領導小組負責組織。
1.預賽和復賽均需打印教案并上交存檔。
(2)比賽用普通話教學,注重啟發性,講究邏輯性,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講究科學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能恰當有效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設計應體現現代教學思想和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體現教改和課改思想。
3.信息技術操作競賽活動要求。
(1)競賽內容為多媒體課件。
(2)作品設計要求: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并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網絡的優勢,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能滿足教學應用的要求,充分體現學習的互動性和交互性,立意新穎構思獨特,具有想象力和個性表現力。
4.“走進新課程”論文競賽活動要求。
(1)論文主題:聯系課改,針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交流心得體會。
(2)形式要求:觀點論述、教學心得、實踐反思、實踐案例分析、教材與教學中的問題研討、總結報告等。
5.參考格式:
(1)文頭右上角用小五號或五號字注明“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走進新課程論文大賽”,
用方框成兩行。
(2)標準小三號,有副標題的用四號字。
(3)論文正文前如有“內容摘要”、“關鍵詞”等均用小五或五號字體。
(4)用小四號署單位及作者,除大型的調研報告、課題研究總結報告外,征文署作者均只限一人。
(5)正文一律用小四號微軟雅黑。
(6)論文或報告在文尾注明“參考文獻”。
(7)紙張要求:一律用a4紙雙面打印并裝訂。
(8)截止時間:x月x日。
六、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展示活動要在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扎實有效地開展活動。
2.穩步實施,各組織單位和責任人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加強活動過程聽指導,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3.明確責任,活動結束后,領導小組要進行認真的活動總結和分析,把活動總體情況納入年度個人考核中,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二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于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而教材本身將民間習俗與我們石林地方撒尼民族氣息、童趣及生活實際相結合創編而得,充滿了濃厚的民間傳統藝術氛圍。此教材是c調2/4曲子,包括前奏和a、b兩段音樂。a段音樂適合啟發幼兒扮演獅子,創編獅子的各種形態和動作,如搖頭、擺尾、抖動,跳躍等。而b段音樂,舒緩中流露著激烈的氣氛,富含石林彝族特色的音樂適合引導幼兒創演獅子戲球的游戲,其中可豐富幼兒碎步跑、搶繡球、躲閃等動作。此教材既可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又能豐富幼兒神態表情和動作,還融入了濃厚的民間藝術色彩,幼兒特別感興趣。
附教材:舞獅子
(12222│165│33212│1―│)
a12222│121│12222│121│
b12222│121│66153│223│
5526│5―│615│5256│
526561│53212│1―│10∥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三
通過開展慶祝“六一”系列活動,積極創設更多的機會,讓每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成功、合作與交往的快樂,從而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1、學生小組準備節目。
2、布置教室,營造節日氣氛。
6月1日
教室
主持人宣布“歡樂的‘六一’”活動開始。
1、表揚優秀少先隊員,發獎品;
2、繽紛舞臺
各小組表演事先準備的節目。
3、游戲游藝活動
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者,獲獎。
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可獲獎。
猜謎語:每人可以猜三條,猜中獲獎
吹球過杯:杯子內放一些水,水上放乒乓球,用嘴吹乒乓球,分別從1號吹到2號,從2號吹到3號,依次類推,吹進一個得一分。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四
20xx年9月x日
教室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討論:中秋節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五
這次活動以重陽節為主線,并結合感恩課題及本班實際情況(大部分幼兒都是由老人接送的,老人比較溺愛孩子,一味遷就孩子,這形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體貼和關心老人等),從而設計了這次活動。《七彩蝦》這個故事內容生動、貼切,其中選取了司空見慣的日常情形與事物組成故事情節,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和感受到小青魚對老人的關心和尊敬,從而感悟到老人平時對自己的愛和付出,并且知道要感恩,知道怎樣去關心和孝順他們,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他們的感謝。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六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要求,根據《張掖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實施意見》,我校決定全面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和《中小學德育大綱》為中心,通過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將學校德育工作虛功實做;通過深化校園文化內涵,創新學校文化,構建適宜學生成長的和諧校園;根據青少年成長的客觀規律,高處著眼,小處著手,把口號變成行動,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過實踐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行為得以內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強學生的道德規范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讓兒童在記憶力、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使其受益終身。
二、活動目標:
1、總目標:
結合時代特征和學校實際,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積極倡導親子共讀,提高個人修養,提升家校文化品位為具體目標,在我校一至六年級學生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
2、學生發展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水平。
(2)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文學藝術鑒賞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讀書明理。
(3)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培養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
(4)通過天天誦讀,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進取的堅強意志和心理品格。
(5)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熱愛祖國、孝親敬長、團結友愛、文明禮貌、遵守紀律、好好學習、勤勞節儉、遵守公德、誠實勇敢、熱愛生命。
(6)通過學生,感染家長,帶動全社會興起學習、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風尚。
三、活動主題
傳承文明,快樂成長
四、組織機構
1、成立領導工作小組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組長是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親自管,親自督,親自評,深入參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全過程。要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作為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要以身示范,為人師表。
(2)構思并制訂傳統美德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3)制訂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評價。
(4)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5)做好傳統美德教育的經驗推廣和應用。
五、實施原則:
1、人本性原則
根據青少年成長的客觀規律,讓兒童在記憶力、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華,高處著眼,小處著手。
2、整體性原則
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發展性原則
通過實踐體驗,把口號變成行動,情感得以升華,行為得以內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終身。
4、時代性原則
為了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在活動中應盡量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未成年人,賦予傳統美德以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精神。
六、實施安排
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時間: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鐘時間積極組織開展誦讀活動。
形式:首先教師帶讀、優生領讀、單個誦讀、對誦、小組誦讀、集體誦讀、吟誦表演、自由誦讀、也可以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松愉悅。還可以開展接龍賽、擂臺賽等形式的誦讀比賽,充分調動學生的誦讀積極性。
在規定誦讀時間內,學生能自然張口成誦,不要求學生會背,不過細講解。定期更換篇目,不要執著于讓學生全部背過,更不要強求學生背誦程度上的步調一致,要進度,不要程度。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七
一、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二、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小朋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了解使小朋友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小朋友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將小朋友分為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四、學校中秋節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導入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設計別致、精__月餅圖案
舉辦月餅宴
討論中秋節活動方案
中秋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么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么過中秋節。
同學們之間交流。
幼兒園節日活動特點篇八
做月餅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境。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