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一
1.認真把好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認真做好項目的現場勘察、項目審查、環評審批和登記表網上備案管理工作。至目前共辦結20個項目的環評審批,網上登記表備案64個。
2.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加強對在建項目的跟蹤管理,督促建設單位的環境保護設施實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今年對所有新上項目進行“三同時”現場檢查31次,完成環保“三同時”驗收項目15個。
3.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環境安全。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長江經濟帶“化工、冶煉企業、危險廢物經營處置單位排查整治、涉鉈企業環境監管排查專項執法、規范混凝土行業生產經營專項執法行動等6個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惡意違法排污和在線監控數據造假行為,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件,真正發揮了環境執法的震懾作用。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800余人次,檢查企事業160多家次,約談存在隱患企業負責人10余人,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68份,責令停止生產12起,限期治理8起,查處環境違法案25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起,行政拘留案件2起,查封非法加工作坊6起,停產整治2起。
4.認真開展“綠盾2020”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工作。
成立了xx“綠盾2020”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小組,出臺了《xx縣“綠盾2020” 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經核定,南岳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xx縣境內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完成12家礦山開采企業36個工區關閉退出工作;二是完成58+1個新增人類活動點成整改工作;三是完成自然保護區內的23家礦產品加工企業 “兩斷三清”整改工作;四是完成了42個遙感監測重點問題(30個與礦山開采企業的采礦點重復,7個與礦產品加工企業重復,5個為其它型人類活動點)的整改工作;五是完成了自然保護區xx縣境內建于1975年至1980年之間的11座水電站整改工作。六是完成了對位于自然保護區內的馬跡社區2個生活入河排污口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七是完成了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7個農家樂問題的整改。
5.全面開展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立了污染源普查機構,制定污染源普查入戶工作方案及技術報告。配備相應的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開展了污染源普查相關技術內部培訓及企業工作人員培訓工作。爭取到污染源普查經費150萬元。按照市辦要求完成了1621家普查對象的清査摸底工作,確定了普查入戶調查對象,四大類440家(其中工業源工業企業185家、生活源68個入河排污口、153個行政村、2臺生活鍋爐、加油站30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2處)。制作了三塊永久性大型宣傳版塊,一塊電子顯示屏(不定時更換信息),全年更換宣傳櫥窗內容4期。嚴格按照上級普查辦的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四類源的入戶調查及數據錄入和上傳,同時把好審核關高質量完成表格填報,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及合理性。
6.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一是按照上級下達的監測任務要求,做好縣城環境空氣自動監測,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完成地表水xx自來水廠斷面水質監測12 期,魚石村斷面水質監測12期,對我縣飲用水源斷面和湘江熬洲斷面水質每周進行一次加密監測,共監測34期。完成地下水水質監測1期,降雨監測12期,降塵監測2期。完成區域聲環境100個點位的監測,4條主要交通干線交通噪聲監測。二是完成我縣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18 期,配合環境監察大隊開展執法監測 14次。三是今年八月,湘江部分河段鉈出現超標,根據上級安排部署我站開展應急采樣,在近半個月內每天24小時不間斷,每隔四小時采水樣一次并送至市環境監測站進行采樣分析。確保上級有關部門實時掌握水質變化動態。四是加強人員業務培訓,今年所有一線監測人員都參加了省廳組織的持證上崗考試,均以優秀的成績順利通過考試。完成市環境監測質控考核,氨氮和硫化物標樣兩個,結果合格。
7.做好日常固廢管理工作。根據上級要求,今年我縣開展了轄區內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配合環保部對大源渡二期工程棄土堆場核查,督促施工單位完成整改工作;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完成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摸排工作;查處非法收集廢礦物油案件一起,處置廢礦物油1.2噸;配合市局完成對新源素、華宏、宏達、衡順危廢規范化管理進行檢查;聯合安監、檢察院等部門督促湘華化工廠對遺留的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進行處置,危險化學品作為原料出售至其他廠家,轉移危險廢物32噸至湖南衡興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督促衡陽華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對傾倒在大源渡棄土區內的固體廢棄物進行了處置,轉移危險廢物108噸至湖南衡興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8.繼續開展輻射管理工作,完成了湖南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礦企業調查工作;配合市局對xx新金龍紙業有限公司、xx縣普濟康復醫院、xx縣中醫醫院等18家單位進行輻射安全進行檢查,并出具了檢查意見。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二
1.切實加強排污企業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一是按照環保監察“雙隨機”抽查制度的要求,切實開展轄區排污企業的日常監管,督促企業加強環保設施的運行和管理,落實專人負責,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正常運行,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在日常檢查過程中,認真做好現場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整改,有效解決污染隱患。二是強化新建項目“三同時”管理,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切實保證新建項目投產后穩定達標,控制和防止新污染源的產生。三是對違法排污企業予以嚴厲打擊,2020年以來共出動500多人次,檢查130多家企業,依法立案查處29家環境違法企業,共罰款金額248.28萬元。移送法院13件,移送公安4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
2.抓好2020年排收費清收工作。嚴格按照排污費征收程序,規定開展排污費征收工作,2020年共清收2020年排污費21.7萬元。
3.積極妥善處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投訴糾紛。2020年以來,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和來訪等反映的環境污染投訴(轉辦)案件 140余件。就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組織力量調查處理,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化解了一系列由環境污染糾紛引發的社會矛盾。
4.加強對涉危企業進行重點排查整治。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協助配合其他職能部門對山口鎮山角村委(山口隆盛頁巖磚廠旁)公路邊的桉樹林里堆放的約兩百桶不明黑色液體進行妥善處置。在此基礎上,為打擊非法轉移、處置和傾倒危險廢物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消除環境安全隱患。根據我縣實際,縣政府印發《關于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經核查,目前我縣共有10家企業(北海東紅制革有限公司、xx東誠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廣西xx惠來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弘峰(北海)xx農藥有限公司、北海高嶺科技有限公司、華潤水泥(xx)有限公司、廣西北海金盟制罐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諾思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海通力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至目前未發現有環境安全隱患問題。
5.立行立改,加強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流域環境問題排查整治。2020年,生態環境部督查組先后兩輪進駐北海對北海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現場督查,發現問題并下發交辦單。涉及我縣的交辦問題27個,截至12月6日,已完成整改(25)個,正在整改(2)個。對涉及我局職能工作范圍的交辦問題,立即組織力量會同縣水利、市政、水產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排查整治。不斷加大對牛尾嶺水庫、湖海運河東嶺段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的各類污染源及重點流域的摸排,發布禁養通告,勸離保護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戶搬遷,對環境違法行為及時查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各類污染源得到了及時的整治,較好地保障了全縣飲用水水質安全。其中湖海運河東嶺段保護區交辦15個問題已完成14個,牛尾嶺水庫保護區交辦12個問題已完成11個。此外,以此為契機,根據市、縣領導的有關工作要求,與北海市水利局、洪潮江水庫工程管理局等部門單位組成聯合工作組,開展洪潮江水庫、南流江綜合整治工作,全面清理整治洪潮江水庫北海市庫區范圍以及南流江流域(xx段)存在多年、屢禁不止的違法和非法行為,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污染,逐漸恢復轄區水體水質。此次聯合整治行動歷時9天,累計出動執法船艇80多艘次,工作人員600多人次,共拆除箏網307張,袋網52張,養鴨棚69個,養鴨攔網79張,圍截庫汊養魚攔網36張,拆除小型養豬場1個,養牛場1個。
6.邊督邊改,積極整改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對督察組“回頭看”反饋交辦的涉及我縣有關群眾投訴反映的涉及采砂場、噪聲、粉塵污染等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按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廣西迎檢工作組以及縣委縣政府的有關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派員密切配合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實行“一案一卷”管理,重點案件要建立詳細的檔案,做到完成一件上報一件,公開一件,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群眾反映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整治。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三
一是印發方案,成立機構。我縣印發了《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協調全縣污普工作;普查辦設立在xx縣環境保護局,負責全縣普查日常工作。
三是選聘出普查指導員51人、普查員93人開展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
四是組織培訓及宣傳工作。我縣環保、農業、水利部門參加市污普辦開展的“兩員”培訓班,參訓人員160人。召集重點企業(已核發新版排污證的企業)以及水產、淀粉、糖業等企業參加市污普辦召開的入戶調查培訓。在宣傳方面,我縣通過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袋、播放led屏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五是開展普查招標。2020年8月,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第三方采購服務在廣西華弘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開展競爭性談判,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組織與實施技術服務項目由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以25萬元整成交開展。
六是開展入戶清查工作。按照國家、自治區、市污普辦相關文件對清查各階段工作內容要求,我辦組織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對市污普辦下發的工業企業、生活源鍋爐、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名錄開展核對、篩選和入戶清查工作,并結合日常監管掌握的信息和現場調查時的發現,補充應納入普查范圍的污染源。市污普辦下發的普查單位基本名錄中共含工業企業3039家,生活源鍋爐53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我辦實際清查工業企業1875家(其中,1164家由市污普辦判斷為不納入普查范圍的工業企業未進行現場清查,148家重復企業,補充清查名錄外工業企業6家),生活源鍋爐2臺(排除額定出力小于1蒸噸的鍋爐后,實際清查鍋爐11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其中,15家由市污普下發,補充清查名錄外工29家)。確定納入入戶普查范圍的工業企業466家、生活源鍋爐2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
七是xx縣進入到全面普查階段。10月上旬,第三方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市普查辦的要求進入入戶調查和數據采集。并且于11月15日完成了第一次數據上報,11月20日完成第一次數據審核,并且全部完成普查數據上報,11月20-26日,完成第一次質量核查。12月4日召開了《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戶調查數據質量審查會》,12月9日再次上報普查數據。目前普查工作的工作重點依然是做好質量核查工作。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四
(一)繼續把好項目審批和驗收關,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注重推進清潔生產項目的審批,確保增產不增污的環境管理理念的實施;對符合審批條件的項目要提供優質快捷的審批服務,并對已經審批通過投入建設的項目實行跟蹤服務,配合監察大隊做好項目的后續監管;同時,對未批先建項目要加大查處、監督管理力度,對符合環評審批條件的項目要及時跟進辦理環評手續,對已投入試產而未完成驗收任務的項目,符合驗收條件的要敦促其完成驗收任務,不符合驗收條件的要責令其抓緊改進污染治理設施,逾期不驗收的項目要依法嚴查;盡快建立起環境保護類的專家庫,確保環境保護技術報告行政審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從快從優推進我縣的項目審批。
(二)繼續抓好環保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切實加強生態保護。進一步推進生態縣以及綠色生態系列創建,提高全縣生態文明水平。
(四)加強水源地保護,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一方面,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區財政廳、環保廳,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借鑒先進市縣的經驗,敢于創新,加快推動南流江西門江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
(五)根據《xx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要求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合作,形成合力。同時,積極申報國家層面對北部灣沿海區域的山水林田湖生態項目。繼續深入《xx縣“兩江、兩區、兩庫”環境提升攻堅行動計劃》,集中力量加快開展“兩江、兩區、兩庫”(西門江、南流江,紅樹林保護區、儒艮保護區,洪潮江水庫、牛尾嶺水庫)的治理,確保我縣重點江河、水源地的水質如期達標。
(六)繼續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鑒于每年的1.2月份都會頻繁出現大氣污染天氣,為防范于未然,2020年底就制定2020年的大氣年度大力工作計劃。改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被動局面。同時為針對秸稈焚燒多發的現象,應該根據上級的要求制定秸稈禁燒區,秸稈焚燒網格化管理細則,以及多和企業溝通做好秸稈回收工作。
(七)繼續加大企業監察執法檢查工作力度,確保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污染物達標排放,嚴厲打擊違法排污企業,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八)抓緊對接、督促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按上級要求按時按量完成各項污染源普查工作。
(九)繼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組 “回頭看”交辦案件的整改和完善檔案材料工作。
(十)依法調查處理各種環境信訪和環境投訴、環境糾紛問題,及時化解群眾矛盾,維護合法環境權益。
(十一)抓好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推進工作和2020年xx縣星島湖鎮、石灣鎮南流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工作。
(十二)繼續加強環保宣傳,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要根據各期的宣教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加強部門協作,提高宣傳效果和質量,落實綱要中提出的任務,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配合縣地稅部門做好排污稅的征收工作。
(十三)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多方爭取和申請環保監管業務用房項目建設資金,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按照自治區和市級環保部門的要求加強人員培訓,提升環境監管人員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五
1.起草了《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印發了《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污染源普查工作職責,設立了專門污染源普查機構,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
2.采取多形式、多方位開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宣傳活動,在各鎮、園區拉宣傳條幅130個,印發給普查對象的一封信2000余份,給普查員、指導員發放宣傳帽、雨傘及資料袋等。
3.組織開展了伴生放射性礦、工業企業、市政入河排污口、生活源鍋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名錄庫核實和入戶清查工作。
4.組織城鄉建委、發改委等有關單位對我縣的清查數據進行審核,建立了清查數據庫,其中工業企業1418家,生活源鍋爐26臺,市政入河排污口48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24個。
5.購買第三方服務,開展入戶調查工作,強化對第三方入戶調查工作協助、指導、督促和監督,加強質量核查,確保普查質量。目前,入戶調查工作已基本結束,完成入戶調查1803家,采集空間信息1443家。
2023年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六篇)篇六
1、加強普查宣傳。為廣泛深入地宣傳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義和有關要求,鼓勵社會各階層關心和參與普查,我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對污染源普查進行深入宣傳。2020年12月31日,縣環保局在縣政府網站發布《致全縣污染源普查對象的公開信》,并制作紙質普查宣傳資料發放給社會公眾和企業,同時,利用qq群、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工具進一步開展普查宣傳,努力做到讓污染源普查“人人知曉,個個參與”,為普查各階段工作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工業企業清查階段,為各鄉鎮普查員準備了《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告知書》,確保了全縣工業企業清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2、強化工作調度。縣委、縣政府對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高度重視,1月3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江鴻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調度會,研究部署污染源普查工作;4月12日,縣政府組織召開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推進會,36個職能部門和各鄉鎮共45人參加會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江鴻主持會議,并對污染源普查清查階段工作作了進一步安排部署;5月8日,縣政府組織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和鄉鎮政府分管負責人參加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會后,縣政府領導就工業企業、規模畜禽養殖等清查工作進行了調度部署,要求各鄉鎮普查員按照清查工作規范,按時保質完成各項清查工作。
3、完成兩員選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4月9日,縣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相關單位及各鄉鎮下達了《關于安排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清查階段普查員的通知》,根據各單位、各鄉鎮清查內容、清查數量的不同,要求安排盡職盡責的工作人員參加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4月23日,縣污普辦組織全縣63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參加全市污染源普查清查階段“兩員”培訓及考試,經測試合格、省污普辦發證后及時投入到工業企業清查工作中,確保了我縣清查階段工作按時間、按要求順利開展。
4、實施普查清查。在省、市普查辦下發清查底冊的基礎上,我縣通過對比工商、稅務部門(工業企業)、水利部門(入河排污口)、質量監督部門(生活源鍋爐)的名錄數據,確定了本縣污染源普查基本單位名錄庫。我縣污染源普查清查階段工作從4月5日開始,共清查入河排污口13個、生活源鍋爐63臺、工業企業和產業活動1892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14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883個,確定納入普查入河排污口13個、生活源鍋爐4臺、工業企業和產業活動264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14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211個;完成入河排污口的采樣工作;完成污染源普查清查系統全部數據錄入和審查。
5、開展入戶調查。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2020年10月11日起,我縣全面啟動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工作。第三方機構聯合泰澤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9名技術人員分為若干個入戶調查工作小組,在縣環保局、農業局、畜牧局業務骨干帶領下分別對普查對象開展入戶調查。截止到2020年11月19日,已完成工業企業污染源入戶調查工作257家(補充新增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19家、入河排污口12個、移動源(加油站)25家、農業種植業抽樣162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普查183家、規模以下畜禽養殖場抽樣數55家清查入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