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榜樣人物張錚心得體會篇一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榜樣人物張錚心得體會篇二
學習最美教師張麗莉心得體會及反思6月1日下午,我校組織教師學習了向“最美教師張麗莉”學習活動。我聽了張麗莉的事跡后,飛常感動。教師張麗莉勇救學生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學校教師中引起強烈反響。張麗莉老師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行為,值得我們全社會來學習。
一、張麗莉同志面對生死考驗,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奮不顧身救學生。我們生活中可能遇不到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時刻準備為學生付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二、張麗莉在工作中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在課堂上聚精會神,一直堅持聽課5年,事發當天還連續聽課兩節,聽課學習成了她的一種習慣。她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她把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心上,一視同仁,寧可放棄休息時間也不愿放棄一個孩子。自己平時做的不夠,平時除去學校安排,很少主動去聽老教師的課,我要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職業精神。
三、我要學習她高尚的師德,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學習她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
四、張麗莉用執著的熱情收獲了累累碩果,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來晚走,經常帶病工作。我要學習她勤奮進取的精神,加強學習,爭創一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跡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榜樣人物張錚心得體會篇三
可見,女子教育,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無比重要。
雖然教育家們早已看到女子教育的重要,也在積極呼吁,但中國自古以來的陳規陋習仍然在不同時代拖著同樣的后腿:女子無才便是德,出閣前以父為主,嫁人后以夫為天,女子是名副其實的附屬品。
萬幸的是,我們的教育家們看到了這些:從康有為到梁啟超,他們在倡導女子教育的同時,也在積極實踐,從創辦中國第一所女學開始,再到后來的男女同校,無數教育家的努力,才換來本就應該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
而在每個時代,那些為民眾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教育者們,會讓我們格外動容。就如那朵開在懸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張桂梅老師。
初識張桂梅老師,源于一篇公眾號的推送文章,但最讓我難忘的不是那篇文章,而是那張病痛纏身卻眼神堅定的照片。當我了解到這個偉大的人民教師,為了山區女童能夠改變命運毅然決然地堅守了幾十年時,我的內心無比敬佩。
當學校組織全體教師一起觀看學習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時,從視頻中,我看到了需要攙扶才能支撐身體前行的張老師,聽到了她非常激動又時而哽咽的聲音,那一個個瞬間,都讓我眼淚跟著流下來。
張老師在講話中說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但在我們心中,她不僅不普通,而且是值得我們廣大人民教師學習的榜樣。她在講話中,講到自己看到山區的女孩因為家庭貧困失學時哽咽的瞬間,讓我感受到她是真的心疼那些因貧失學的孩子。
作為教育者的張老師,太知道女子受教育的意義了,所以才有了她無論如何都要建立免費女子中學,為了建立免費學校去籌款,甚至想要透支自己的棺材本,這種執著最后換來了華坪女子高中的建立,而這所學校也是全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但在這個過程中,張桂梅老師透支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工資、棺材本,更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健康。毫不夸張地說,她是用生命在從事教育。
很多人覺得不值,但我卻從張桂梅老師那一張憔悴的臉龐中,讀出了她的焦急。她焦急于因貧失學下會有更多的女孩被迫走上一條無比艱難的路,她焦急于看到那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因為貧困輟學流下了太多的淚水。
所以,當她說自己做的事情拯救了一代人時,我覺得一點都不夸張,張桂梅老師不僅拯救了一代人,還有更多代人。
執著,堅定,奉獻,是我從張桂梅老師身上學到的。此時此刻,我的腦海里浮現出的是張老師拿著喇叭喊女孩們起床,嚴厲有加,而轉眼間又看到她拖著病痛的身體,挨家挨戶地家訪,摟著那些女孩時溫柔安撫,耐心勸導,這樣一位嚴父慈母兼具的師者,手纏繃帶,病痛纏身,讓人瞬間淚目。
正如感動中國給張桂梅老師的頒獎詞: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張桂梅老師是這樣的,她就是懸崖的桂,雪中的梅。這種精神不必宣揚,自帶芬芳。
榜樣人物張錚心得體會篇四
她是一個平凡的女性,膝下無子,卻被幾百名孩子親切地稱為“媽媽”;她對自己過分節儉,卻創辦了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寫命運;她身體羸弱,仍然不遺余力的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就是時代楷模張桂梅。
每當學習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我都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同為教師,我深知教育的不易。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思想。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接受自己良知的拷問。雖然,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不同。張桂梅是高中的校長,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但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沒有變的,為黨和國家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是一致的。
張桂梅老師把自己活成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大山女孩的學習之路。她說,一個受教育的女性,能夠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于是,她自己節衣縮食,卻把工資、獎金和各種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的教育中。于是,她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創辦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余名山區女孩圓夢大學。
張桂梅老師對待教育事業是執著的,是無私的。張老師雖然身患多種疾病,卻絲毫不影響她對教育事業的孜孜追求。她為了不讓一名貧困女孩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萬余里。張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崗敬業,什么是愛生如子。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跡,折射出對黨、對國家、對教育事業無限的忠誠與深沉的熱愛。
張老師有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獨白:“有人說我愛崗敬業,有人說我‘瘋了’,也有人說我為了榮譽,也有人不理解……說到底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土地時,心里不愧?!倍嗝寸H鏘有力的話語,她就是這么一個人,有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我也是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育。我要張桂梅老師學習堅毅執著、與困難頑強斗爭的精神,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完成學校交給的工作任務。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信念堅定、黨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在工作中發揮一名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我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潛心鉆研業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明珠教育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榜樣人物張錚心得體會篇五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路生梅50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層,用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守護人民健康,以實際行動踐行 “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莊嚴承諾。
作為黨員干部,就要像路生梅一樣,以恒心堅守初心,用執著詮釋堅守,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平凡崗位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一要致敬她“凌寒獨放”的堅毅,讓青春勤學善為。50多年前的佳縣縣醫院還沒有分科,兒科學專業出身的路生梅,為了更好醫治患者,從“準??漆t生”變成了“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廣大年輕干部要她“凌寒獨放”的堅毅致敬,汲取她勤學善為的精神力量,沉下心、撲下身,提升本領、增長才干,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既要向書本學,也要向工作學,既要向同事學,也要向群眾學,不停提升理論功底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與水平。
二要致敬她“播撒芬芳”的無私,讓青春甘于奉獻。多年來,雖然路生梅有機會選擇去條件更好的大城市,但是她卻從沒想過離開,被廣大群眾和醫生稱作佳縣兒科的“定海神針”。她就像是一支甘于忍受嚴寒的梅花,盛放在萬花之前,用暗香浮動引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廣大年輕干部要向她“播撒芬芳”的無私致敬,汲取她甘于奉獻的精神力量,始終將群眾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放在心中,煩民之所煩、想民之所想,到鄉村振興一線、基層治理一線等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自我、燃燒自我。
三要致敬她“超凡脫俗”的高潔,讓青春廉潔自律。路生梅一生行醫一身清廉,退休后的路生梅仍選擇留在佳縣為患者免費義診,如同傲然獨立的梅花般冰清玉潔、不落流俗。廣大年輕干部要汲取她廉潔自律的精神力量,養一身正氣,塑一身錚錚傲骨。面對低級趣味、歪風邪氣,要勤撣“思想塵”,練就廉潔自律的定力;面對貪欲,要堅決遏制、警醒戒懼,劃好廉潔自律的界限;面對“心中賊”,要時刻繃緊作風之弦,從根本上守住兩袖清風,換一身如梅花般的廉潔風骨。
一心為民不言悔,鐵肩柔情擔重任。我們要從路生梅身上汲取榜樣力量,一“路”生花、如“梅”綻放,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人民群眾,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