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的抑揚頓挫,相當于音樂中的節奏,音樂需要節拍,演講也需要節拍,你應該讓你的演講充滿節奏感,節奏就是你口頭表達進度的度量。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好!我是包裝車間的安全員。大家知道:我曾經做過公司的安全員。雖然時間很短,從09、10、10——10、1、3,不足百日。但期間耳聞目睹,卻令我終身難忘!
記得我上任的第五天,也就是20xx年,10月14日。我正在吃午飯。忽然接到師傅的電話:馬上回公司,有人掉進了酸池,有生命危險!當時,我對安全工作是一無所知,就連起碼的應急程序也不懂,。但是,電話就是命令!我放下電話,立即驅車趕回公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想想:一個人發生工傷,就要牽扯到公司、車間、班組和個人。對于公司來講,要花大量的金錢給員工看病還要負責善后;車間主任和班組長,要受到追究。這是人道和責任。但對于一個員工來講,其本人一是要遭受痛苦,而是會給自己的家庭,特別是妻子兒女帶來身心的傷害。造成傷亡的,就等于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折了,就等于天塌下來了!這種痛苦,若不是親身體驗,很難體會得到。
因此,我要奉勸在座的各位同事,都要對你的部下多一點疼愛,多一份關心!當他們違章操作時,你可以訓斥,也可以考核。即使他們當時不理解,甚至抱怨、詛咒,但請你不要計較他們的態度,這樣總比他們出了事故好得多。我讀過一本書,叫做 《似非而是》。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我非常欣賞。這句話說:盡管他們不理解你,甚至詛咒你,但你仍然要愛他們,你要把它們當做孩子。作為一個班組,班長就是一個家長;作為一個車間,主任就是一個大家長。不論你的年齡大小,你只要在這個位置上,你就要承擔這份責任。所以,愛他們,是你的責任和義務,你沒有辦法推脫。如果你不履行這個義務的話,你就會失去這個位置。
今天,我把演講的題目定為《安全在我身邊》。其實我要說:危險就在我們大家的身邊!無論你在走路還是在工作,危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要認為闖紅燈不要緊,有沒有人管,不要認為自己對車間太熟悉了,不會有事的,其實,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會有危險。各位弟兄,提高警惕吧,像在野外生存的狼防范敵人一樣防范危險吧,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
我相信:只要我們上下齊心,共同努力,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平安和諧、幸福安康!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當太陽的第一縷光輝射向大地的時候,那是它給人類最溫暖的愛;當月亮的第一縷銀光撒向大地的時候,那是它給人類最柔和的愛;當媽媽給我們一個暖入心懷的吻時,那是母親給我們最偉大的愛;當……其實愛就在身邊,只要你神域發現。
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學會了和父母頂嘴吵架。有一次,我因為一點失誤所以只考了個“好”,回家,我把圈子拿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好一會,臉早陰成了黑人。接著對我狠狠的瞅了一眼,把我叫到面前說:“你看這道題,這道題這么簡單都能做錯,我看你是笨的連豬都不如。”我一聽,氣就上來了,反駁道:“我笨,再笨不也是你女兒嗎?除了學習,你還問過我什么?真弄不懂,到底學習室你女兒,還是我是你女兒。”我沖進了自己的房間里,呆坐在床頭,淚如雨下。
沒過多久,媽媽進來了,撫了撫我的長發,輕輕地說:“別哭了,快睡吧!”到這個時候,媽媽總像“安慰天使”一樣出現在我身邊,這讓我更生氣的心想:現在跑來憐憫我,剛才為什么不幫我,哼!我才不需要你的憐憫。便鉆到被子里,媽媽看了我一會,便悄悄走了。
我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心里一直想,我做的是不是太過分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啊,不想了,越想越內疚。
深夜,爸爸和媽媽輕輕地走了進來,我趕緊閉上雙眼裝睡。“你這么放心不下,剛才怎么罵的那么狠!”媽媽輕聲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個火爆脾氣的嘛?”。爸爸解釋說:“看她那么傷心,我這個做爸爸的又怎么不心疼呢,可她總不能不理解我們的一片苦心啊!”聽到這里,我不由鼻子一酸,淚水滾了下來,一滴滴浸濕了枕頭。爸爸媽媽出去了,但爸爸的話總在我腦海中回蕩。讓我倍感羞愧,以后再也不這么做了。這時,我發現,爸爸話中的每一個字都流露出對我的關愛。
愛,它不用可以安排,而是用心靈來感受。它是父母言語中的精華,;它是一個不好事最美好的一面;它是一頓斥責中的“苦心”。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不明顯的愛。千萬不要像我,愛在眼前不珍惜,丟掉了方知后悔。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聽到“法治”這個詞,你一定不陌生吧,沒錯,主席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中就有“法治”二字。但是你知道法治是什么嗎?其實,法治很簡單,法治就是在學校時遵守校規,上課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認真完成作業;法治就是人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法治就是比賽時遵守比賽規則,輸就輸贏就贏;法治就是社會有秩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法治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我們身邊的法治。
接下來,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我身邊關于法治的小故事吧!
第一個故事:張先生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有一次,他為了搶一筆生意而闖了紅燈,結果生意搶到了,但是根據最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闖紅燈應記6分,罰100元,可是因為當時交警不在,所以當時沒有實行相應處罰。過了幾天,王先生接到了一個從公安局打來的電話,原來,當地的警察通過附近的攝像頭發現了王先生闖了紅燈,要求王先生拿出罰款金100元,并記了王先生6分。王先生辯解了一番,但最后還是無奈地拿出了100元罰款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亂闖紅燈、違反交通規則,就算有再急的事也不能。如果違法了交通規則,但警察沒有看見,我們應該自己去告訴警察。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誠信這兩條。
第二個故事:一名男子因家里沒有錢,又沒有工作,所以吃不起飯,經常被人瞧不起。時間長了,那名男子受不了了,心中便有了惡念頭:決定去超市偷菜。但他第一次偷就被當場抓獲了,超市的營業員打了110,警察不僅罰了他很多錢,而且還把他帶到警察局拘留了一個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靠自己的能力來獲取我們應得的東西,不能偷偷摸摸,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亞當·斯密曾經說過: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沒錯,只要我們遵紀守法,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自由。
謝謝大家!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很多令人感動的事。記得在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很感動。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出去散步,街上有很多晨練的老人,有的在慢跑;有的在蹦蹦跳跳;還有的在做操。我和爸爸在街上繞了一圈快要到家了,看見了一個老爺爺在人行道上邊走邊跳。這個老爺爺可真厲害呀,這么老了手腳還這么靈活。可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那個老爺爺好像被什么東西絆倒了,一下躺在地上,起都起不來。
有很多人路過,就回頭看了看就走了。可是這時爸爸跑過去扶那位老爺爺,好不容易才把老爺爺扶起來,可是他的腳很痛,好象受傷了,根本走不成路了,那個老爺爺給爸爸了一個手機叫爸爸幫他給他兒子打個電話,叫他兒子來接自己。打完電話不久,就見他兒子開車來把老爺爺接走了,還感謝了爸爸。
這一件事令我很感動,爸爸那一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我覺得每一個人看見那種事都應該去幫助,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只要你幫助了別人,別人反過來也會幫助你。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要把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當太陽的第一縷光輝射向大地的時候,那是它給人類最溫暖的愛;當月亮的第一縷銀光撒向大地的時候,那是它給人類最柔和的愛;當媽媽給我們一個暖入心懷的吻時,那是母親給我們最偉大的愛;當……其實愛就在身邊,只要你神域發現。
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學會了和父母頂嘴吵架。有一次,我因為一點失誤所以只考了個“好”,回家,我把圈子拿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好一會,臉早陰成了黑人。接著對我狠狠的瞅了一眼,把我叫到面前說:“你看這道題,這道題這么簡單都能做錯,我看你是笨的連豬都不如。”我一聽,氣就上來了,反駁道:“我笨,再笨不也是你女兒嗎?除了學習,你還問過我什么?真弄不懂,到底學習室你女兒,還是我是你女兒。”我沖進了自己的房間里,呆坐在床頭,淚如雨下。
沒過多久,媽媽進來了,撫了撫我的長發,輕輕地說:“別哭了,快睡吧!”到這個時候,媽媽總像“安慰天使”一樣出現在我身邊,這讓我更生氣的心想:現在跑來憐憫我,剛才為什么不幫我,哼!我才不需要你的憐憫。便鉆到被子里,媽媽看了我一會,便悄悄走了。
我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心里一直想,我做的是不是太過分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啊,不想了,越想越內疚。
深夜,爸爸和媽媽輕輕地走了進來,我趕緊閉上雙眼裝睡。“你這么放心不下,剛才怎么罵的那么狠!”媽媽輕聲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個火爆脾氣的嘛?”。爸爸解釋說:“看她那么傷心,我這個做爸爸的又怎么不心疼呢,可她總不能不理解我們的一片苦心啊!”聽到這里,我不由鼻子一酸,淚水滾了下來,一滴滴浸濕了枕頭。爸爸媽媽出去了,但爸爸的話總在我腦海中回蕩。讓我倍感羞愧,以后再也不這么做了。這時,我發現,爸爸話中的每一個字都流露出對我的關愛。
愛,它不用可以安排,而是用心靈來感受。它是父母言語中的精華,;它是一個不好事最美好的一面;它是一頓斥責中的“苦心”。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不明顯的愛。千萬不要像我,愛在眼前不珍惜,丟掉了方知后悔。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六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體。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下面小編給您精心推薦的演講稿范文,歡迎參考。想了解更多,歡迎訪問留學網/yanjianggao。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么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
也許,在有些人眼里,“安全”這兩個字,只是一個抽象的詞語。
可是,你享受了生活的贈予,就會明白它的含義。“注意安全!”一個普通語句,就像一張通行證,把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少次在你耳邊響起,為的是不讓你失去自己!。
安全使生活豐富多彩,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安全讓你延伸生命的軌跡,更多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安全讓天藍水清,讓你每天都快樂地生息。安全的意義也不僅僅如此,生活會給你更多的啟示,安全,其實是一首詩。
謝謝大家!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美德就在我身邊。一次下課時,墻上的掛圖掉在了地上。有的同學不慎在上面踩了幾個腳印,原本干干凈凈的掛圖成了“花貓臉”了。還有幾個同學視而不見,繞著走了過去。這時,劉芳意看到了,立即撿了起來,放在書桌上,從兜里掏出潔白的手帕,擦了一遍又一遍。嗬!“花貓臉”變成了“小白臉”;白手絹變成了黑手絹。之后,她又跑到小賣店,從午飯錢中節省了一元錢買了一瓶膠水,將掛圖牢牢地粘在了墻上。她這才滿意地笑了。此時,同學們紛紛向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美德仍在我身邊。有一次,我和同學吳可迪去南環廣場玩兒,正玩到興頭上,卻看見一塊西瓜皮躺在地上睡“美容覺”,一大群螞蟻和幾只蒼蠅在上面開“party”,讓人看一眼就覺得胃里翻江倒海,況且還散發出令人作嘔的異味。我立刻捂住鼻子,以每秒180邁的速度跑開了。等我回頭一看,吳可迪正彎腰撿起西瓜皮,丟進了垃圾箱里。我問他:“你不覺得惡心嗎?”他一邊擦著手,一邊笑著說:“農安是我家,‘創城’靠大家嘛!”頓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美德總在我身邊。一天放學,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我不禁加快了腳步低著頭向前跑去。突然,我撞到了一個拄著拐杖的老爺爺,我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不要緊的。”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攙扶著老爺爺向前走去。走著走著,一個“攔路虎”——下水井蓋出現在眼前,我忙說“下水井蓋開了,老爺爺走這邊。”老爺爺一聽停了下來,放下拐杖,蹲了下去,一邊摸索著,一邊說:“如果不蓋上的話,說不定有人經過會絆倒的。”他摸呀摸,終于摸到了井蓋,吃力地將井蓋一點一點地拖到了井上蓋好,站了起來。我這才發現老爺爺原來是盲人啊!不!盲人老爺爺卻是我前進路上的引路人!
美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旋律,它就像涓涓細流,匯成了充滿愛的海洋。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看到光芒四射的最美麗的人性,它會感染著你我他。
暑假,悶熱的天氣使人喘不過氣來,烈日似一把利劍刺向大地。姐姐捧著心愛的禮物——生日蛋糕,和我一起走在樹蔭下。這個蛋糕是我送給姐姐的生日禮物,為了這份禮物我被“鐵算盤”老媽使喚一個月,任勞任怨(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就在我沾沾自喜時,姐姐突然徑直走向路的另一邊,我不經意一瞥,瞬間“炸”了——姐姐居然將我精心準備的蛋糕遞給了一個小乞丐。
我氣沖沖跑過去,用手指著小乞丐,怒目瞪向姐姐:“姐,你忒過分了,這是我特意送給你,你卻嫌棄地丟給乞丐,”我委屈的淚水直流,我真的不理解姐姐的做法。就在我預備嚎啕大哭的前一秒,姐姐揉揉我的頭,輕聲說道:“老妹,擦擦眼淚,仔細看看好嗎?”“有什么好看的——”我不甘心地抬起頭,打量眼前的小乞丐:一個年齡和我差不多的小男孩,卻衣服破舊,臉上很臟,手中捧著蛋糕,不知所措地看著姐姐又看看哭泣的我,最后長長地看了一眼手中的蛋糕,像捧著寶貝似的將蛋糕遞給我。
此刻,我明白姐姐了,同樣的我們卻不同的遭遇,任誰見到小男孩都會心生憐憫,我羞紅了臉,“小男生,給你吃!”我開心地說,小男孩收回蛋糕坐在地上,用臟兮兮的手抹了把臟兮兮的臉,打開盒子,拿起蛋糕就往嘴里塞,還沖我們傻傻地笑著,我和姐姐也不由地笑起來。
愛心融化在禮物里,一陣涼風吹來,四處蔓延,連空氣也是甜甜的。其實,美德就在你我身邊,我們要有發現美的眼睛。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九
大家好,我是18號麥家茹。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說說憲法。
從初二的政治課本開始知道,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到底有多至高無上,我昨天晚上就領略了一番。昨晚我就這個演講去請教我的一位學法律的朋友,她是一位學霸,但她一聽到是憲法,就馬上扶手作揖說,告辭!我堅信這是出于她對憲法權威的敬畏,而不是學藝不精。
憲法概括性地規范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個比方,我們在座各位之所以能坐在這里,是因為我國憲法第一章第十九條規定了我國發展高等教育,并且在第二章第四十六條中規定了公民具有受教育權。
有的人會主張政府無用論或者是法律無用論,覺得這些國家強制力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但這種觀點其實是片面而狹隘的。自由來源于自律,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權利,都有其相應義務的執行而成立。那么,沒有這些法律強制力會有什么結果。韓寒的小說《一座城池》中,故事的結局由于工廠的爆炸,小鎮陷入了混亂。國家強制力在這樣的環境里失效,商鋪被一掃而空,街上滿是踩踏的痕跡。作者在其中調侃道——沒事,搶著搶著就平衡了。但是這樣連生命權都無法保障的社會真的是我們要的嗎,我猜不是。由此可見國家強制力是多么必要的一個存在。
演講的最后,還是引用韓寒的一句話——你有光,你走在前面。憲法有光,所以憲法引導生活。
憲法在身邊演講稿篇十
人們都說雷鋒是個高大的英雄,是個遙遠的偶像,是個不朽的傳奇。
我要說,雷鋒是個平常的人,普通的人,是美德與善行的化身。
而美德與善行,在中國人身上已經延續了幾千年,還將繼續傳承。
雷鋒精神,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社會風氣與人際關系的期盼。雷鋒精神,因時代變遷而演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都是雷鋒精神。所以,雷鋒的故事,由我們身邊的道德模范在續寫著連續劇。
20xx年1月21日上午,雪花紛飛,天寒地凍。12歲學生袁航在芭蕉河上游玩耍,突然掉進河里。廖起用,太和鄉丁字橋村2組農民,他飛跑到河邊。他知道這里叫“鍋兒灘”,吞噬過十幾條生命,從沒有救起來一個人。但他還是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里,雙腳落在亂石里,崴傷了,他還是向河心游去,卻被袁航死死抱住,雙雙下沉,自己差點也被淹死。他掰開袁航手指,抓住衣領拖出水面,用力游到岸邊,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他還叫來車,掏出300元錢,送袁航去醫院搶救。他自己卻得了重感冒。
劉小飛,男,甘壩鄉龍須村1組村民。20xx年1月9日,天意谷洞中天河景區地縫峽,一7歲小孩從20多米的高梯墜入河中,嚴重受傷。劉小飛飛跑而至躍入水中救人,幾經周折,艱難地將小孩拖上岸。他自己的雙腿在水中被亂石割傷好幾處,血跡模糊。他卻不顧一切地扛起小孩,飛跑到景區大門外,看著送上車,自己卻再也站不住了,癱坐在地上喘氣。當別人說:那個好危險哪,跳下水去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再給好多錢我也不敢去救。他卻說:當時一點也曉得不害怕,只想著把人救起來。如果不去救,會良心不安。
范中明,觀音橋鎮二洞橋村一組農民。一次又一次緊急關頭挺身而出,同犯罪分子作斗爭。
20xx年12月,一名男子在觀音橋鎮移動公司搶劫手機,他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將其抓獲。20xx年8月,一男兩女在觀音橋鎮12戶家中盜竊6千多元,范中明騎上摩托車追上嫌犯,追回全部現金歸還失主,并協助趕來的民警將其抓獲。20xx年12月21日,他的觀音橋鎮派出所辦事時,聽到別人來報案說有殺人犯,他便主動同民警一起去追捕,在搏斗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刀刺傷右胸部和右手,最后將罪犯抓獲歸案。
廖建平,女,48歲,縣城市綜合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所環衛清掃工。
廖建平不管是數九寒冬還是酷暑三伏,她都默默堅持在環衛崗位上。作為女兒和母親,她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他們而愧疚。80多歲的父親生病住院,女兒需要母親,她還堅守在城區大街小巷。二十多年,沒有公休假及雙休日,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下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xx年8月15日晚上,廖回家連飯都不想吃就躺在沙發上。卻接到電話:一輛雞糞車污染了街道。廖建平又去干了三個多小時。丈夫端來一盆熱水讓她洗掉滿身臭味,也讓她感到家的溫馨。為了有個照應,廖的丈夫也成了環衛工人。
陳永福,鄰水礦山救護隊老隊長。聽著他20多年出生入死,帶隊救護300多場,將兩千多名遇險人員救出礦井重見天光,我們怎不對敬業奉獻的精神深深的敬仰!
當我們看慣了一個學生讀書,全家都要圍繞這個小太陽,當我們看慣了七八歲的小孩兒要爸爸媽媽背著,爺爺奶奶牽著上學堂,我們怎能不為苦難中自強不息,困境中奮發向上的王琴姐妹花感動?8歲的妹妹背著殘疾的姐姐,走出煤油燈照亮的土坯房,走在3公里長的上學小路上,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朝著她們心中那份美好的希望,一步又一步,一天又一天,走過了6年風雨歲月,一直走進高中課堂。
20xx年冬天,陳楊婆婆病情加重,他棄學回家,在家給婆婆端飯送水,督促妹妹學習。中午就去種田耕地,收拾家務。下午又早早做好飯,給婆婆喂飯,侍候婆婆休息。空閑時,他還拿出舊課本溫習功課,希望有朝一日重返校園。 去年九月,在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陳楊回到了學校,繼續了他追逐夢想的腳步。
只要你留心觀察,就看到很多雷鋒故事發生在身邊,會令你感動,還會讓你去感動別人。
力所能及的扶助,點滴的愛心與奉獻。將善意化為善行,在善行中收獲快樂。
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或許,就是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