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一
大家好!
在喜迎建國60周年大慶之際,又迎來我們湘菜盛典--第四屆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隆重啟幕,這是我們湘菜行業的一大喜事!
受湘菜美食文化節組委會邀請,很榮幸又回到家鄉參加今天的盛會,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北京湘菜協會,北京所有的湘菜工作者,熱烈祝賀第四屆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隆重開幕!
感謝家鄉的領導和各界朋友對北京湘菜產業發展的關注與支持!
北京的湘菜源于湖南,受益于湖南,湘菜的根在湖南,挑擔茶葉上北京,唱響了主席故鄉情。高端湘菜沖刺京城,拉近了湖南與北京的距離。湘菜是湘人的驕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載體。辣椒文化突出了湖南人的霸氣,色,香,味,型,更體現了湘人的藝術,湘菜與其他菜系的和諧融合表現了湖南人的友善和包容。近年來,在北京湘菜越來越受人歡迎,與各大菜系的演藝也越來越精彩,湘菜粵做,粵菜湘吃,粵吃越湘。這幾年在北京大,小湘菜酒樓已發展了近幾千家,安排湖南人在京就業數萬人之多,對拉動湖南農副產品生產與輸出作出了巨大貢獻。湘菜產業鏈型成了一條致富之路!
我們北京湘菜協會為了落實省委,省政府民富強省的宏偉目標,積極響應和支持歷界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活動,并配合湘菜美食文化節開展了諸多活動,湘菜企業也通過湘菜美食文化節的影響大大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湘菜美食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弘揚湘菜美食,傳播湖湘文化,也是在宣傳吃的藝術,打造藝術的吃,提升了湘菜的規模,檔次和品牌效應。推動了湘菜產業鏈的發展等。為實現“彎道超車”民富強省,推波逐浪,為湖南的經濟建設作出特殊貢獻!我們北京湘菜協會將引領北京的.湘菜企業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參入第四界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我們將動員大家積極參入消費券大派送活動,用實際活動來支持湘菜美食文化節的圓滿成功舉辦,把握歷史機遇,積極參入到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中,把美食文化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效益優勢,產業優勢,積極投入到民富強省的洪流之中。為推動湘菜事業的發展促進湖南的經濟建設作出努力和貢獻!
最后,祝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大家身體健康,中秋節快樂,祝第四界中國美食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二
生活中有很多風景,它們可以是宏偉輝煌的;也可以是你每天都會走過的,是你從未注意過的小角落。
校園,清晨的陽光中,我每天都會去的地方,伴著書聲與墨香度過一天。停車棚旁邊的小花壇是我們的小天地,鉆進一排雜亂而參差不齊的草叢里玩捉迷藏,這兒是個好地方。我們總是幾個人擠在一起,從干枯脆黃的草縫里窺探著捉的人一步步走來,空氣中彌漫著被擠出汁的貓薄荷味,那迷你荷葉般的小植物發出甜甜的香氣。矮小的楓樹,葉子早已干枯成一團,一碰就像玻璃掉到地上一樣,碎成粉末了;有的細枝上卻如同返老還童一般,冒出又嫩又小的、毛茸茸的葉尖,顏色卻紅的像血、像火苗一般燃燒著、溫暖著冬天。
每天放學,我在風景中都只是匆匆過客,從未細細欣賞過小區樸素的風景。小區的草坪確實不受歡迎,進去也只能扎一身雜亂的云杉籽和草刺;在成片的云杉下,陰沉沉的氣息也掩蓋了鳥語花香。但體會這里的風景,需要的'是融入這里:假如你是一滴露水或一股清風,你將感覺到精靈的細語,聽到鐵樹開出的鈴鐺般的小白花時搖出的自然之樂章,看到不起眼的小雛菊和如泡沫般細碎的絨球花,用默默無聞的花朵展現對陽光、雨露的崇敬。陽光下,花瓣隨風飄飛,輕舞飛揚,這片草坪從未這么美過,這么多姿多彩過。
身邊的風景很容易被遺忘,但只是要你去發現,探索它們,它們也會變得美起來!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三
總會在書店里看到一些諸如“最震撼人心的50個地方”、“一生最難忘的100個地方”、“地球上最壯麗的50個地方”,好像旅行也被人限制了目的地,欣賞也被規定了范圍。
其實風景又怎么只有那些。當你無法欣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震撼,為什么不留心一下小區門口的音樂噴泉;當你無法領略“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壯麗,為什么不低頭贊賞幾片精致的落葉;當你無法體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肅殺,為什么不因冬天的第一場雪而歡喜。不是所有風景都要“踏破鐵鞋”,而有些風景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它們就在你一低頭,一回首,一抬眸時出現。它們環繞在你的旁邊,只待你一雙熱愛生活的眼睛去發現。
然而,現實中的我們總是行色匆匆,總是忙忙碌碌地奔向一個又一個目的地。生活被急躁切割成了一個個小碎片,怎么拼都是不完整的。沒有人知道我們到底缺少了什么,就這樣,生活總是少了一部分。
因為忙碌,所以不愿思考,就這樣喪失了發現風景,感受風景的能力。我們在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卻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們總以為遠方才有風景,卻不知道風景就在身邊。我們按照各種旅行手冊四處游蕩,卻不愿花時間去泡一壺茶,點一支香,在寧神靜氣中欣賞一窗風景。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哪怕最簡單,最渺小的生物都蘊含著風景。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五十、一百個地方是風景,而更多的,則是存在于生活的某一處角落,某一處縫隙。生命不止,風景不失??傆幸粋€美的瞬間值得成為你的風景,總有一個回首讓你發現了你靈魂中的珍愛,總有一個停頓讓你意識到了風景就在身邊!
風景不會談話,只是藏在你身旁等你發現。你可以錯過一場風景,卻不能錯過一生的風景!
風景本天成,有心人偶得之。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四
大家好!
昨天,我有幸參加了一個婚禮,有一位男孩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他跑上跑下、忙前忙后,幇持著大人們收拾張羅,一閑下來,他就在一邊安安靜靜的翻看著一本書,而客人們有的在寒暄聊天,有的在茫然四顧,有的在玩手機游戲,刷微信微博,一群像他一般大的孩子們在嬉戲瘋鬧。有人好奇的問這位動若脫兔靜如處子的男孩,我聽到一個熟悉而溫暖的名字:贛州四中,初一(6)班。接下來,人們的話題紛紛轉入到贊譽這個男孩,贊譽四中這幾年的發展變化,潔凈的校園,驕人的中高考成績。
我感動,我們的學校這幾年社會聲譽不斷上升、市民群眾普遍好評,正是來自于像這位男生一樣的點滴細微的舉動,他們時時處處都體現出我校良好的學風校風、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就是贛州四中打出的一張張閃亮的名片。
這張名片有在校門口誦讀經典已四年的劉愛平校長,這張名片有進校門還手拿英語書背單詞的同學們,這張名片有放學時邊走邊討論的師生們,這張名片有7:20就引吭晨讀的高一年級12個班的同學們,這張名片有每天周周練到六點的初三高三同學們,這張名片還有勤奮自勵已有不俗成績的高中實驗班的同學們。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張四中的名片,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道四中的風景。
但是,我也接到一些負面的名片,看到過一些煞人的'風景。比如在前不久的月考中,有少數同學平時不用功,臨時抱佛腳,有回頭轉腦、夾帶小抄、接發信息等不良行為,在同學和家長中有一些負面影響。
同學們,期中考試在即,它是半學期學習成績的檢測,也是一次做人品行的考試。子曰:“人兒無信,不知其可也?!毕M瑢W們潛心準備,用足功夫,梳理知識,溫故知新,背誦記憶,多做多練,把持自我,讓良好的學風考風成為四中最閃亮的名片,最美麗的風景。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五
茫茫海面上,座落著美麗的舟山群島,有一處神秘、迷人的“蓬萊仙島”鑲嵌其中,這,就是我的家鄉。
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島人民,家鄉的美味自然耳熟能詳。我的家鄉依山傍水,物產豐富,海鮮可是這兒的一大特色。什么嗆蟹、鰻魚、龍蝦……應有盡有,準讓你一飽口福。也許是受風氣、居住的氣息影響吧,我們全家都對海鮮情有獨鐘。這不,寒假剛開始,爸爸就興沖沖地搬著單位發的水產品大聲吆喝:晚上要好好地大吃一頓。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家家都亮起了燈,匆忙地準備晚餐,肉、菜地香味四溢,唯有我家,飄出縷縷海島的風味。
爸爸挽起袖子,抄起一把快刀,將洗凈的帶魚熟練地去鱗、剝皮,刀上沾滿了銀光閃閃的鱗片,甚是好看。一切準備就緒后,切成塊狀的帶魚就陸續下鍋了,翻炒翻炒,倒入水,烹調半晌,加入鹽、味精少許,再撒上一層醬油,放上蔥花,第一道大餐——“紅燒帶魚”就出水亮相了。
“哇——”白花花的帶魚換了一身紅妝,靚麗可人。三五塊聚在一起,像座小山一般,小些的,則像展開的花蕾,煞是好看。點點的綠色時隱時現,給待遇增添了不小的生氣。趁著熱,縷縷的輕煙向上冒著,長吸一口,啊,一股略帶咸味的芬芳流入口腔,使人欲罷不能,舉起筷子,取一小塊送入口中,松軟的魚肉媽媽的,帶著海島特有的咸味,讓人都不舍得咽下,留在口中久久回味。
“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這是我的家鄉才有的美味,我愛這美味,更愛我的家鄉,希望我的家鄉能一直繁榮下去。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六
天空澄碧而透明,陽光燦爛的讓人尖叫,還有一點沁涼的微風,輕柔的吹動人們的好心情。
~我、我的祖國…
…”他是一個略微口吃的孩子,這次演講是他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向老師報名的。正是因為他的口吃,他從不參加任何出頭露面的活動,他像是一個被路人看不見的小零件,默默地為班級付出著。他被同學們視為“隱形人”。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夕陽在海面上漸漸落下,紅霞將海港上的一個單薄而又弱小的身影映照的像一幅簡單奪目的油畫。
他,還在繼續練習。
他的媽媽慢慢的走了過來,輕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時間不早了,該回去了。
“媽媽,我、我能成功嗎?”他小聲的說,不知覺中臉頰早已多了一片紅暈。他害羞了。
聽了這番話,他沉默了。
比賽現場
他站在了舞臺上,大聲并有感情的讀出了,他發揮到了最佳水平,全是因為那一番話。
他,成功了。
當澤站在三等獎的領獎臺上時,臺下的同學和老師們給了他震耳欲聾般的掌聲。他笑了,笑得很燦爛,不帶有一絲偽裝和恐懼。
是的,他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做到了,掌聲就真的為了他響起。
從此,再也沒有任何人和任何事能擋住他的光芒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七
還記得幼兒園么,那時我與邢炎芬十分要好,你很嫉妒我們在一起玩,獨自把你拋在一邊;那時的我還不懂友情,不知道友情的滋味究竟是什么,但我隱隱覺得你對當時稚嫩的我來說,很重要。
轉眼到了一二年級,你到了東區上小學,而我,在五區。從此你我就成了陌生人,只是上學時偶爾見著一次,也只是禮貌的微笑,并不作任何回答。那時,我又有了新的好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一起討論著最近搞笑的東西,卻不經意間忘掉了你。
三年級下學期,你從五小轉到我們班,你和我一樣,都很內向,雖然你轉到了我們班,但我對你也只是報以微笑,除此再無話可說。有時我在想,不過幾年的光景呵,我們卻像陌生人一樣,僅僅打個招呼而已,我試著想打開你的心扉,可是不能,那時的你和王佳璇她們玩的火熱,我根本無法靠近你,后來,我知道了你家的電話號碼,便常常去你家和你一塊玩,塵封幾年的記憶被打開,我和你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密友。
跟你在一起,我知道了友情,也漸漸懂得了友情。
流年荏苒,彈指間便到了五年級暑假,我經常和熊水靈大早上來叫你起床出來玩,你總是擺出各種搞怪的睡姿讓我和熊水靈忍俊不禁。
六年級開學了,我們的學習亦變得有些緊張,可我們還是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出來玩玩,可不知怎么,我又覺得我們的關系變得不太自然,我們之間的話開始變得少了,見面亦只是寒暄而已,并無其他話題。你和其他朋友開始躲避我,我不知道,我到底做錯了什么?我一直希望我們之間可以談一談,不過這應該不可能,因為她們整天纏著你讓我沒有機會找你,那幾日,我中午放學,下午放學自己形只影單,也沒了往日歡聲笑語,只是下課時一個勁的和同桌說話。
不論路有多么坎坷,多么難走,我始終相信你,是我最美的風景。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祖國美食。
大家都知道,祖國物產豐富,祖國壯麗山河,祖國有眾多民族,祖國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說起美食,其實也是一種文化。
煎餅果子,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來自于天津,煎餅果子也有多年的歷史,據說!最初是一位山東人首創的。
在祖國的首都北京,有著這樣的美食——北京烤鴨,它香氣噴鼻,肥而不膩,令人垂涎三尺。剛出爐的鴨子冒著熱氣,外焦里嫩,再配上甜面醬,青瓜絲,蘿卜絲,包上大餅,想象一下這個味道還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呢!
在我的家鄉——廣東,一道這樣的美食讓我難以忘懷——釀豆腐,它是用五花肉和豆腐做成的,但他與麻婆豆腐不同,因為釀豆腐是把肉娘進豆腐里的。
祖國的美食也是一種文化,她讓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九
總有人說:“老師和學生是天生的敵人”,可正是這所謂的天敵,共同繪出了我心底最美的風景。
老師的競走比賽已經開始了,看完老師的跳遠比賽,我“守株待兔”般的在操場的另一邊等著大部隊的到來。隔著一段不近額的距離,我就看到了老師們或悠閑輕松,或嚴肅地走來,而走在第一個的,只是教我們數學的王老師,只見王老師走在隊頭,帶著輕松的笑容,胳膊交替前后擺動,邁的步子看起來不大,可速度卻不慢,一直保持在隊伍的最前端,還有一種游刃有余的感覺。
老師也注意到了我,朝我揮揮手,我在草坪上一路小跑地跟著老師的步伐,不知什么時間,我身邊的同學越來越多,有我們班的,也有外班的,剛才還躲在樹蔭下,貓在座位上的一個個同學,這時候,似乎都匯集到了操場上,跑著,跳著,大喊著:“老師加油!老師加油!“甚至還有些班級的同學舉著運動會開幕式時舉著的橫幅來給老師加油助威。
漸漸的,比賽的路程已經走完了一多半,老師們似乎都開始全力以赴了,王老師被超到了第三位,班里的同學早就聚集在了老師的身邊,為老師鼓勁加油,我也跑在老師身邊,舉著手機,以為錄下了精彩的全程,可這是,我才無奈的'發現,我竟然忘了按下“開始”,真是一激動什么都忘了,竟然搞出了這樣一個烏龍,我不由得停了下來,嘆了口氣,懊惱地敲敲頭,在心里埋怨著自己。
此時,天空澄澈,慵懶的陽光破碎在臉上,帶來干燥的暖意,踮起腳尖,向前看去,老師已經在同學們的簇擁下向終點快步走著,圍在老師身邊的一張張笑臉,笑容燦爛地好像眉間放了一顆小太陽,看著這一幕,似乎有一種感動的心情,慢慢在心間蕩漾,不需要按下快門,我已將這個畫面珍藏在心中,成為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我要說“老師和學生是最好的朋友”,使他們共同繪出了我心底最美的風景。
美食與風景的文案篇十
你們好!
精美的櫥窗內,那些有著鮮艷外表,爆表顏值的零食,越來越深受大家的喜愛。在街上,它們隨處可見,如各類蛋糕、甜點、花式飲料等等。而那些傳統美食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而慢慢消失。
走進五(3)班,就讓我重新帶你體味一下傳統美食的味道吧。我們特別邀請了慈溪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德和塘坊”的諸伯伯為大家現場制作慈溪傳統美食——“老鼠糖球”。
同學們很有禮貌地和諸伯伯打招呼。并用興奮的目光看著諸伯伯從桶里拿出一大塊黃褐色的糖栓在木棍上。諸伯伯熟練地做著每一個動作,一掛,一拉,一掛,一拉……無限循環這個動作,我們發現,那糖的顏色變得越來越淡了。
諸伯伯從木棍上取下糖,頓時,從我面前飄來一股誘人的香味。只見伯伯在桌上慢慢把糖揉圓、壓平,接著把餡包進去,最后的樣子真像一個大餃子。這還沒完呢!隨后,諸伯伯又把它搓得長長的,此時,餡已經均勻地融合在里面。諸伯伯用兩只手的大拇指掐住一個點,再一擰、一拉,“哇!”同學們歡叫道,原來是第一個“老鼠糖球”完成了。諸伯伯告訴我們:“老鼠糖球”學名為水糖球,因為水糖球成型后一頭拖著一條長長的如老鼠一般的尾巴,所以又俗稱為“老鼠糖球”。
這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其實并非這么簡單。已經有31只“小老鼠”誕生了啦,不過你看它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尾巴有長有短,真是一個比一個“特別”啊!
終于可以品嘗這只美味的“小老鼠”啦!它的味道甜兒不膩,比那些散裝稱斤的糖好吃多了。真令人流連忘返,贊不絕口。
大家品嘗著家鄉的傳統美食,嘴里甜甜的,心里甜甜的,笑容也是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