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課后反思篇一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文,很適合用來訓練朗讀。教學中我首先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讓學生體悟文章的語言文字美。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范讀、指名讀、便默讀邊思考、比賽讀。通過多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色和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中,我還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理解“每個人都是一片葉子,為自己生活的大樹輸送著養料,讓它茁壯、蔥翠?!薄盀榱宋覀兊拇髽洌鲆黄赖娜~子吧!”我讓學生課前去搜尋一些樹葉,觀察樹葉,查找樹葉的知識。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暢談樹葉的作用,并把光合作用也講得井井有味,這樣學生理解樹葉對于大樹的奉獻精神也就容易多了。所以說課前的搜集,發展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每個同學對于大樹、樹葉也就有話說了,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廣了,學生的思想受到了熏陶,同學們一致認為要像樹葉一樣,默默的奉獻,做一片美麗葉子的。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我設計了“西湖簡介”、“西湖傳說”、“西湖詩詞”、“西湖景點”四個版塊,作為對課文學習的延伸。
在《拉薩的天空》教學中,我抓住拉薩天空的'“藍”,以優美、極具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清新、樸實地描繪,勾勒出圣地拉薩那晶瑩剔透的迷人天空,令人回味無窮。然而文章所描繪的情境與本地相差甚遠,單貧課文語言較難使學生感悟出拉薩天空獨特的美感,為此,在教學中,我添設了優美的情境圖片,抓住最具語言風采的是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通過反復讀文和想象激發語言,利用學生的已經具備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使學生在一遍遍地朗讀中,產生和積累情感,逐步深化體驗,體會意境,點燃其探究的興趣,打開其想象的空間,激發其質疑的思維,促動其表達的心智,以進一步感悟祖國自然景觀美妙境界,提升審美,抒發對祖國的感懷之情。
六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課后反思篇二
習作是要求學生寫發言稿,以前學生很少接觸過應用文的寫作,這就使習作的難度增大了許多。作為老師,該如何組織好本次習作教學,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呢?結合班級實際,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以“談談自己”和“評評同學”為本次習作教學的話題,通過談熟悉的事物讓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的基本格式和技巧。
經過比較充分的準備,懷揣疑慮之情走進了教室,站在講臺上說:“今天這次課我們來上習作教學課。”“啊??”我的話剛說完,就聽見了孩子們不愿意的聲音,有些孩子就像烈日下的茄秧被曬得蔫頭耷腦的,一點兒精神也沒有了??吹竭@情景,我話鋒一轉:“不過,今天的課和以前不太一樣了,你們是課堂的主角,老師要當配角喲!”聽我這么一說,孩子們顯得很好奇,迫不及待地問我,到底是怎樣的?看到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我不慌不忙地說:“今天,老師想聽聽同學們對自己以及對同學的評價,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不要有什么顧慮,好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睂W生明確了話題,便積極地投入到了話題的交流之中。
學生準備了幾分鐘以后,我便提議在全班進行交流。剛開始,我只能看見稀稀拉拉的幾只小手舉起來。“以前的我是一個冷漠、自傲的女孩,與同學相處也很不融洽?,F在我決心改正不足,希望同學們能夠給我機會,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請原諒我,相信我吧!你們一定會看見一個人見人愛的'我在這里,我真心地對大家說一聲謝謝,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幫助我?!薄敖裉?,我可以站在講臺上說出我的真心話,我很激動,也感謝老師和同學給予我的這次機會。老師第一次叫我起來回答問題的情景至今我都無法忘記,那時的我很膽小,面對老師的提問我是‘金口不開’,但是老師沒有批評我。因為老師的鼓勵,我的膽量慢慢變大,現在的我在課堂上可以說是個積極份子,為此,我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一致好評。在這里,我要感謝老師,是您的鼓勵讓我進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次課,因為那次課上,老師的寬容保護了一個女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還要感謝我的同學,在學習上,你們盡心盡力幫助我;在生活中,你們給予我許多關懷。我的進步也有你們的功勞。今天,請允許我給你們深深地鞠個躬,并由衷地說一聲‘謝謝’?!鳖D時,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的喉嚨像被什么堵住了,有些女同學忍不住落淚了。聽著同學們發自內心、情真意切的發言,許多孩子受到了感染,也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了,霎時,學生的情緒高漲,一個個都躍躍欲試,此情此景,驅散了我心中的疑云。聽了學生的發言,我對他們的表現給予了肯定,并把握時機,讓學生把自己剛才精彩的發言用筆記下來,學生們都很興奮,輕輕松松地完成了發言稿的寫作。
反思: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是因為有些話題與生活實際聯系的不夠緊密,而本次習作,教師讓學生談自己、談同學。學生因為對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有話可說;而與之朝夕相處的同學,孩子們對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葉圣陶先生曾說:“小學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樸實說理,不生謬誤。”本次習作課,因為教師充分考慮到這些,怎樣可以讓學生直抒情感,使得所說內容合乎情理,并使得教學效果超出意料,選擇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使得本次習作課喜獲豐收。
六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課后反思篇三
教學過程:
一、小小報告會
1、同學們剛才看到了什么?(教師板書:看到了)
2、學生沉思片刻,紛紛舉手發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學們各種各樣的表情,尤其閔森同學夾蛇時手還在顫抖。
生3:我看到張老師眼睛睜得大大的。
3、同學們,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教師板書:聽到了)
4、學生稍加思考,舉起了一雙雙小手。
生甲:我聽到同學說,這蛇真可怕。
生乙:我聽到同學說,這事十分稀奇,蛇居然跑進了教室。
生丙:我聽到了同學急促的呼吸、女生的尖叫。
生?。何衣牭嚼蠋熌f,總不能讓這位“客人”一直呆在教室里。
5、同學們,從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了什么?(教師板書:想到了)
6、學生準備了好一會兒,才舉手發言。
生a:從老師表情中,我想老師可能在想:哪個同學能解老師的圍,不然老師就難看死了。
生b:從女生的叫聲中,我想她們也許會想:男同胞,怎么一下子都成了膽小鬼?還是什么男子漢大丈夫!
生c:從蛇的表現看,它或許在想:誰敢侵犯老夫,我決不客氣!
7、(教師追問)蛇怎么會進教室呢?
8、學生思維活躍,發言一個接一個。
生a:也許蛇晚上外出迷路了。
生b:也許我們的歌聲吸引了它。
生c:也許它餓了,想討點飯吃。
反思:習作指導的第一步是拓展學生的思路,也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使學生為“有米之炊”而非“無米之炊”。因此作文指導的精力、時間的安排應放在打開學生思路上。上述教學環節無論是讓學生報告“看到了”“聽到了”,還是“想到了”,都緊緊圍繞這一點,從而打開了學生思路,為作文提供了素材和契機。
二、小小比賽會
師:同學們剛才“報告”得很精彩,那么我們能否用上好詞佳句、各種修辭把這些說具體呢?比一比,誰說得好!
師:先來說說蛇。
生:長長的、細細的,黑白相間,蜷縮著身子,不時地張開血紅大口,樣子挺嚇人。
生:蛇在教室里“旅游”……
師:再說說同學。
生:大氣不敢喘,屏息凝視,膽小如鼠。
生:女生溜回了座位。
生:我是一名堂堂男子漢,難道能打退堂鼓?
師:誰來說說老師。
生:老師眼睛睜得大大的,似乎很沉著。
反思:《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墒聦嵣弦欢〝盗康膶W生作文內容不夠具體,不能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述教學環節,既是對話的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怎么寫”,也可以說是如何寫具體的問題,幫助學生避免習作內容空洞。
三、小小演說會
1、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十分鐘左右準備一下,把剛才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地具體地說一說。
2、同學們經過自己構思,編擬提綱,然后小組中練說。
3、學生推薦發言。(學生評價并補充,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反思:學生的習作語言往往會雜亂無章,讓人理不清頭緒,把握不住其內容。上述教學環節,教師讓學生構思,編擬提綱,小組練說,這樣有利于學生有條理有重點地口述。而引導學生先說后寫,幫助理清層次,無疑也為其寫好作文架設了成功的橋梁。
四、小小命題會
1、師:下面就請同學用筆記下剛才發生的一切。寫前,老師想提個問題:你能給這篇作文起個好題目嗎?想好了寫在黑板上。
2、學生小組交流。
反思:學生都有一個獨特的心靈世界,對生活中的某個現象均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上述教學環節圍繞蛇引發的這件事,把習作的命題權交給學生,習作題目豐富多彩,富有創新。這樣一方面尊重了學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另一方面更能激發學生習作的欲望。
五、小小練筆會
1、師:同學們,今天發生在教室的那件事真是驚心動魄,我們能否用筆把這一切記錄下來呢?寫得特別好的文章老師推薦到《宜興日報》發表。
2、接著學生習作,教室里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
六、小小展覽會
教師將學生上交的作文貼在后面的黑板上,并在中央寫上“習作展覽”。細看作文真是五彩繽紛,叫人拍案叫絕,人物形象充滿個性,遣詞造句貼切傳神,習作題目令人耳目一新,主題思想百花齊放。
反思:學習活動的最大樂趣莫過于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非常重要的是,要讓兒童始終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認可和贊賞。上述教學環節,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也讓學生享受到了習作成功的樂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敏銳的觀察力和教育的靈動性至關重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瞬間,就地取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想象,去體驗,讓他們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習作這一泓清活的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此次即興作文,正是抓住了契機,讓學生真實再現了當時的那一情形,是學生自我感受的最本真的自由傾吐,是學生心靈的放飛,是生活的寫真。愿生活中多一些五彩繽紛的真實,愿習作中多一些學生的真實獨白、心靈的傾情對話。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怕作文,會寫作文,愛寫作文。
六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課后反思篇四
一直以來學生都畏懼寫作文,所以要讓學生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讓他們愛上寫作文。在本節課上,我自始至終都在極力的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整節課從師生互動小游戲“三星智力快車”導入,在上課伊始就為學生營造快樂學習的氛圍。接下來的幾個教學環節,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有趣的游戲“我說你做”和“畫方圓”中,游戲結束后教師巧妙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游戲的過程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素材,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輕松的完成了習作片段的描寫,從而達到了讓學生樂于寫作的教學目標。
二、創設源頭活水,讓學生有話可寫
學生為什么會出現“怕”的心理呢?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學生感到作文太難的原因是學生生活經驗少,積累的素材缺乏。如果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只注重一些作文方法、作文技巧等程式化、理念化的理論傳授和指導,以為讓學生懂了這些就能夠教好作文的話,那無異于是“紙上談兵”,教出的學生也只能像個“趙括”,理念條條熟,道理樣樣懂,真要是寫上幾筆,寫出真情實感來就難了。作為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拓寬學生寫作素材的渠道,多創設一些情境,多組織一些讓學生參與其中的活動,才能讓學生多積累一些作文的生動素材,增加學生的現實體驗,引來作文的的源頭活水。比如,本節課上我通過兩個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游戲“我說你做”和“畫方圓”,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獲得真實的感受,所以學生寫起作文片段來就會思如泉涌,寫出來的習作片段也顯得生動,充滿了真情實感。
三、層層遞進,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指導學生的。在做完第一個游戲“我說你做”后,讓學生分析被蒙上眼睛的同學依照其他同學寫出的作文片段所做的“打蚊子”的表演,為什么和老師的表演有不同之處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明確要想使場面準確的再現,就要注意仔細觀察,然后就學生剛才的習作片段中存在的不足引出場面描寫的另外一個寫作要點“點面結合”,在對第二個游戲場面的描寫中,學生就能夠注意仔細觀察,點面結合的方法,使習作片段寫的更加完整,更加精彩。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了寫作方法,寫出的作文片段也個性鮮明。
四、師生共同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本節習作指導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是在“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共同參與”的理念指導下,強調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貫徹教學民主的理念,創造師生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樂于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和創造力,在雙邊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這節課自始至終,師生都共同參與其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除了參與游戲以外,學生還積極參與評價——請他們評價一下其他同學的習作片段,指出寫得精彩的地方和還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種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場面描寫的方法,讓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當然,在這節作文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
一、自身的能力還需通過日常的讀書、練筆再提升。
二、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開發結合本地實際的作文訓練素材,為學生的習作引來“源頭活泉”。
三、對于學生的情感的調動還需更有激情。
今后,有益的啟示我要發揚,不足之處要努力改進。作文教學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們不能因為道路難走而避重就輕,敷衍了事,更不能為了應付考試,得高分讓學生選擇抄襲的捷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強平時積累,通過腳踏實地的訓練,為學生的習作創設有源之水。
六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課后反思篇五
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認真地鉆研了教材,把握了課文的重難點,大量搜集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另外借鑒了光盤上的“課堂實錄”中一些好的做法。確實做到了胸有成竹。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自我感覺,教師教得順,學生悟得深。
在教學中,因課文內容比較長,我采取扣重點句及段的方法,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那就是哈默與逃難人相同的是什么?(急需食物)不同的是什么?(哈默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從而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接觸,在找、讀、議的過程中:一是落實了詞語的教學。對于文中的“面呈菜色”“狼吞虎咽”“愜意”均采取了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較好地讓學生理解了新詞。二是培養了學生朗讀能力。聽著孩子們激情四射、鏗鏘有力的話語,我感到欣慰。是語言的魅力讓他們從哈默的言行中感悟到一個原本很抽象得道理:做人一定得有尊嚴。我又乘熱打鐵,及時為他們補充了有關哈默成功的業績資料,當孩子們聽到哈默建立了石油王國,排名世界第八,成為西方點石成金的富豪時,教室里一片嘖嘖之聲。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想,這大概就是“預”所帶來的效果吧。
感受最深的教材處理介紹或教學片斷摘錄:
正因為擁有尊嚴,所以杰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請看大叔當年是怎么對自己的女兒說的:
示句:“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p>
讓學生展開討論:“現在什么都沒有”指什么?“百分之百是個富翁”中的“富翁”指什么?從“百分之百”讓你看出了杰克遜大叔對這個年青人是什么樣的感情?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