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寫心得體會時,個人需要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體詳細地描述所經歷的事物,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知識進行分析和評價,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一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干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者,在20__年春運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__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邢云堂就是其中一位。
奮斗不止的追夢人,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行內傳說級人物邢云堂,火車駕齡足足24年,從時速80公里的貨車到時速300公里的高鐵動車組,他駕駛過的車型不下10種。對標停車誤差不超過20厘米,安全駕駛400余萬公里,相當于繞赤道100多圈。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十幾歲時,第一次見到火車就對它情有獨鐘,懷揣著開火車的夢想,考進了沈陽鐵路機械學校,圓了童年的夢想,成為了一名火車司機。他始終相信,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用心鉆研,追隨時代的步伐一路向前。在追夢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從一開始的東風系列內燃機車到韶山型電力機車,再到今天的高鐵動車組,跨越了一道道坎坷,經歷了一個個考驗,哪怕前方風雨兼程,依舊初心不改。
滿懷憧憬,奮力追夢。夢想催使著他不斷的前行,2007年,34歲的邢云堂被選派到西南交通大學學習高鐵理論知識,這也將開啟了他的新的追夢路。追求夢想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一路布滿了荊棘,他并沒有放棄,依舊迎著風勇敢的奔跑。2008年,哈爾濱鐵路局首次開行進京動車組列車,他忠于自己的崗位,敢于擔當,坐在駕駛室,手握操縱手柄,踏上了新的尋夢之路。2012年,迎來了我國第一條高寒高鐵動車組聯調聯試,新線路、新接觸網、新型號、新車體,這對他來說又是一次新的挑戰。他日夜都奮戰于自己的崗位上,憑借自己多年的駕駛經驗和不斷的鉆研學習,克服高鐵在極寒天氣運行的困難,同時也收集了高鐵在極寒天氣下運行的珍貴數據。他敢于探索創新,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解決了動車組在冬夏溫差70攝氏度下安全運行的世界級難題,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邢云堂已經從獨當一面的“大將軍”成長為傳道授業的“總教頭”,不負年華,實現自我,創造了價值。我們要將這種美德傳承下來,在交通強國的偉業中當好先鋒,用實際行動鑄就鐵路的輝煌。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二
孟照林,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西車務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長,曾獲山東省首席技師、全路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等榮譽。
說起孟照林,鐵路業內人士無不挑起大拇指,“他是我們的榜樣,有著點子大王稱號,是名副其實的實干創效帶頭人?!睂τ诔錾谇鄭u本地農村的孟照林來說,出身寒門是磨練他意志的一筆財富,并以“吃苦耐勞是本色、勤奮好學是習慣”的韌性,不斷攝取知識的養分。1998年畢業后,他回到家鄉青島西車務段黃島站,開始了他的工作生涯。從車號員、調度員再到值班站長,他在車站一干就是21年。
他善于總結和分析問題。他不是一個死讀書和讀死書的人,把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以致用。規章與業務知識的累積和現場工作經驗的融合,讓他在分析和總結中,找到這種關系在縱向與橫向聯系的結合部,問題的癥結就在這里。他以黃島站調度室團隊為核心,牽頭成立創新工作室。他的“加強站港聯系,突出裝卸組織,避免交叉干擾,挖掘運輸潛能”24字工作法在濟南局集團公司各疏港車站廣泛運用,促進了運輸潛力的釋放。
他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針對調車效率低下,影響貨運增量的瓶頸的問題。他提出的調整調車機作業區域和作業辦法、增設機車走行線、改造小汽車裝車線等提升效率效益的金點子和工作室提出的15項合理化建議均獲得立項實施,促使黃島站裝車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日均裝車2015年2500車、2017年2700車、2019年超3000車的階梯式增長。
他審時度勢,關鍵時刻顯擔當。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給鐵路運輸帶來沖擊。有著豐富運輸組織經驗的孟照林敏銳地察覺到,利用握旅客出行減少、客車停運的“窗口期”,加大貨運組織力度,全力以赴穩貨補客。他下沉一線、關口前移,主動尋找貨源,把因受疫情公路運輸受阻的各地大宗貨源,成功實現公轉鐵。為滿足多地企業復工復產需求,他每天在線上組織港口、鐵路物流園、貨主開貨源計劃合編會,精準掌握客戶運輸需求和港口貨源到達動態,為重點企業提供“船舶優先停靠、貨物優先裝車、列車優先發車”的快速物流服務。1至2月份,董家口南站發送貨物355萬噸,實現運輸收入2.8億元,裝車數占到了濟南局集團公司貨運總量的7.5%。
孟照林總能夠在關鍵時刻審時度勢、主動出擊,化變量為增量,實現工作效益的穩步提升。和他工作多年的同事們都經歷過,每遇困境,孟照林都能夠想出良策進行應對,因此贏得了同事們的信任,并被冠以點子大王的稱號。其實他的每一個點子都不是信手拈來,或是腦洞大開憑空杜撰的,每一個點子背后,都是他對業務知識的熟練掌握,是他對市場形勢的精準預見,是他對時機變換的準確把握。
21年的蹉跎歲月,孟照林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上領導崗位。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貨運吞吐量持續穩步提升。而這些還不是孟照林的最終目標,因為他的目光已經轉向了董家口港區年貨物吞吐能力超過億噸的運輸體量。此時他的腦海里早已經勾勒出一幅宏偉的運輸藍圖,他謀劃著工作實施的順序、步驟、側重點,能否繼續采取優化布局,或是利用現有資源巧妙騰挪的方式進行接盤,這就需要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三
8月10日,宣城市績溪縣荊州鄉紀委書記李夏在應對超強臺風“利奇馬”時,突遇山體滑坡不幸遇難,年僅33歲。李夏同志用他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李夏同志作為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工作踏實勤懇,大局意識強,作風過硬,為人實在,做群眾工作耐心細致,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學習他不畏風險、不懼艱難的精神
當他收到村民報告“下胡家村村口有發生塌方的危險”后主動趕赴現場,及時將險情通過微信群提醒大家注意,但是由于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間滑落,他躲避不及,被泥石流卷走。
學習他為國盡責、為民奉獻的情懷
按常規每周五李夏都可回縣城與家人團聚。但是面對惡劣天氣,他主動請纓,同鎮村干部一起深入到村開展抗臺風搶險工作,排除險情、做好安撫、組織人員轉移等工作。
學習他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品格
李夏同志能夠對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逐一調查走訪,把問題逐個解決,處理好干群的矛盾,在調查案件時加班加點,履職盡責。
李夏同志在關鍵時刻、危難之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和利益放在首位,是新時代我們紀檢監察干部的標兵,我將以他為榜樣,履職擔當,經得起磨礪,頂得住壓力,做一名立場堅定、意志堅強、行動堅決的基層紀檢監察干部。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四
周榮亮是上海鐵路公安局上海鐵路公安處虹橋站派出所副所長。工作15年來,他憑借一雙“鷹眼”,多次在不法分子身上查獲違禁物品,全力打造車站安全網,保障了旅客生命財產安全,是真正的車站“守護神”。
職責所在,他用“鷹眼”守護一方平安。2005年畢業以后,周榮亮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鐵路民警,被安排在上海站派出所工作。火車站客流量大且環境復雜,周榮亮在這樣環境下的練就了一雙異常敏銳的眼睛。2006年,周榮亮在執行任務時發現了一名可疑人員,經現場詢問盤查,竟然在其皮包內發現了___。不僅如此,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周榮亮通過觀察就找到了被盜的金項鏈;通過看監控就能找到報假警的不法分子。周榮亮用他的“鷹眼”監視著火車站嫌疑人員的一舉一動,消除了治安隱患,保障了旅客在車站內的安全。
法網恢恢,他帶領義警構建車站安全網?!拌F路虹橋義警”是周榮亮來到虹橋站派出所成立的一只義警隊,它由安檢員、客運員、保潔員等100多名職工自發組成,全天候負責虹橋站各個角落的安全,協助民警開展工作,堅決打擊各類不法分子,有效守護車站安全。某天深夜,一名旅客在虹橋站休息時,包里的手機被小偷偷走,而這一幕恰好被正在巡邏的義警看到并立即攔住,配合趕到的民警將小偷送到派出所,整個過程還不到90秒。義警與民警相互配合,果斷的采取行動打擊犯罪活動,在如今的虹橋站屢見不鮮,靠的就是周榮亮和他組建的這支義警隊?!傲x警隊絕不是穿著橙馬甲的旁觀者,而是與民警一起維護車站治安的自家人。”周榮亮驕傲地說。是的,群眾自發維護治安,積極配合民警執法,不法分子就絕對沒有可乘之機,車站也就成為出行的平安之地。2019年,全所抓獲網上逃犯587人、查處治安案件409起。如今,這支義警隊義警發展到160多人,通過不斷深化互助聯動,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漸成為上海虹橋站的“金字招牌”。
責任擔當,他義無反顧為生命護航。2019年9月10日,周榮亮和同事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為江蘇無錫人民醫院護送肺源。為了保證肺源及時安全的送到醫院,周榮亮帶領民警多次實地模擬測算,精心選擇空鐵轉運的最佳路線和高鐵車次,采取全程護送和“反向”直達站臺的方式,在8分鐘內完成虹橋機場到高鐵車廂的轉運,順利將肺源轉移到患者所在的醫院,保證了手術成功完成。僅2019年,周榮亮就完成28次人體器官轉移,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速遞”,是真正的“生命護航者”。
正是由于周榮亮兢兢業業,以恒心和苦功保障旅客生命財產安全,他先后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旅客利益無小事,車站安全無小事?!敝軜s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鐵路榜樣的力量,成為激勵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五
三月,蔚藍海岸,威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然而,為這座城市奮戰了11天的一位白衣戰士,卻在春風中遠去。
3月20日6時45分,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隊隊長、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主任技師白曉卉,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
回憶起與白曉卉在威海并肩奮戰的日子,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技師吳曉本哽咽了。“事必躬親,責任感極強”,這是她留給吳曉本最深的印象。
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后,白曉卉顧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當天14時,白曉卉作為第一組的一員,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隊長的工作已經很繁雜了,不僅要參與疫情處置決策,還要布置分隊的工作,可她還要在實驗室參與一線檢測操作?!眳菚员菊f白曉卉“一天到頭手和嘴都不閑著”。此外,她多次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樣本采集、運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學培訓。
身在威海,濟南的工作她也記掛在心?!吧洗瘟奶鞎r,她提示我威海采用的實驗記錄表好用,我們可以借鑒一下?!鄙綎|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主管技師邱旸,翻著兩人的一頁頁聊天記錄,那是白曉卉分享的她在威海工作的新發現新想法。
快速準確完成大量核酸樣本的檢測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但對于檢驗人員來說意味著挑戰。
“檢測時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防護服內又悶又熱,有時護目鏡上都是水珠,只能從邊邊角角看過去夾樣。”白曉卉曾這樣描述檢測工作。為此她鉆研如何提高檢驗效率,總結,優化,崗位精細化,操作流水化,日樣本檢測量超過萬管。
為了減少穿脫防護服的次數,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加上防護服厚重封閉,一輪檢測下來,往往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布滿了護目鏡的壓痕。許多比她年輕的同事結束一個班次回到房間都感覺累,可從沒有人從她口中聽到過“累”這個字。
3月19日凌晨3點,白曉卉和同事們返回酒店休息?!熬频觌x海,那么近。”回程的路上,白曉卉突發感慨:“等解封那天,我們去海邊吧!”然而,白曉卉沒等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