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寫心得體會時,個人需要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體詳細地描述所經歷的事物,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知識進行分析和評價,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在紅樓夢里我最喜歡林黛玉。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
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我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憂傷。
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訴說,卻又總是患得患失。唉,這都是黛玉的命。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張愛玲曾說:人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不記得了,可我下意識覺得是“三恨紅樓夢未完”。是啊!只有曹雪芹才寫的出這千古絕唱。
《紅樓夢》的主題背景是賈、史、薛、王四大家族的繁榮富強。主要人物是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黛玉最終含恨而死,寶玉最終遁入空門,金釧最終跳井而亡,李執青春卻守了活寡,惜春最終守著青燈泥佛……這些鮮活的生命卻落的如此下場!
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是:黛玉初入賈府,被賈母(黛玉的外祖母)百般憐愛,和寶玉一起吃,一起住。和惜春。探春。迎春。寶玉。李執等姐妹們辦辦詩社,做做針線活,下下棋……生活的非常愉快。但一個巨大的消息隨之而來……黛玉的'母親賈敏父親林如海去世了!偏偏在這種時候黛玉和寶玉相戀了。黛玉要去老家,寶玉常常思念。這時薛寶釵來了,寶玉有寶玉寶釵有金鎖片因為所謂“金玉良緣”之說,賈母和王夫人讓寶玉和寶釵成親。賈府才出現一個個危機:寶玉犯癡病。王熙鳳惹禍……賈府才漸漸衰敗。
總之,《紅樓夢》并非讀過兩三遍就能懂得。《紅樓夢》是一本時讀時新的書。我們要倡導多讀書多學知識的新時代小學生!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初中時喜歡上《紅樓夢》以后,直到現在,不定期會取出翻一翻,回味一下。
一、《紅樓夢》是中國語言文學的百科全書。從漢代開始的各種文學形式包括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表現形式在這里可以找到。中國漢朝里講賦,優美的詞藻叫賦,賦是對景物的直接描寫,很優美,《紅樓夢》里面也有,如:大風起兮。星光燦爛兮。唐詩是老百姓、老太太都能看得懂。很直白,很通俗。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方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都是老百姓都聽得懂的詩句,所以說唐詩能特別流行、也感到特別的簡單。中國南宋的時候在打仗,跟金人、跟蒙古人在打仗,像辛棄疾、岳飛、文天祥,連文人都在打仗,他們是很豪邁的人。所以宋詞給人的感覺也很豪邁,而且婉約、哀怨?!都t樓夢》里大量的紅樓夢曲就是元曲。元朝是由少數民族蒙古人統治,他們是吃牛羊肉的民族,沒有文化的民族。他們把人分為四等,蒙古時期知識分子全部是在社會的底層,不可能做官,不像在清朝、在明朝、在宋朝,可以考試做官。學而優則士,士而優則學。在元朝沒有這個說法,只能蒙古人當官,漢人不可能做官。這個時候,知識分子開始寫戲劇,所以元朝的曲子是非常有名。元曲就是我們現在唱戲的底本,很多的曲子現在已經失傳。如果不懂賦、不懂唐詩、不懂宋詞、不懂元曲、不懂小說,很難讀懂。所以看《紅樓夢》可從很多的角度來看,包括中國的歷史,大量的人物,大量的典故,專門寫菊花的詩,專門寫月亮的詩,專門懷古的,各自有多少首,這樣才能提高。曹雪芹把中國文學以半白話文形式通過《紅樓夢》做了總結。
二、《紅樓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匯編。它研究中國的佛教和道教,研究孔孟學,同時,研究中國的宮廷王朝家庭關系和等級制度;還有研究中國的考試制度,中國的醫學養生在文中也可看到。在第一回最后部分《好了歌》描述的是禪宗的的開悟,這也是曹雪芹對社會人生體驗和感悟的真實寫照,歷史有現實意義,所以好了歌對現實指導意義很大。中國歷史上的整個中國文化都是用道、德、才、情四個字來進行的,道是本體,德是講用,道的行為,德是好的行為,好的結果;才是才干,情是情感。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就可以看出他有沒有德,有沒有情,有些人很有道德,沒有才干;有些人很有才干,沒有情懷;有些人很有情懷,沒有才干。諸葛亮很有才,沒有情,揮淚斬馬肅。道、德、才、情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是我們提高自身修養的內容。《紅樓夢》里也有專門講中醫醫學的,如:號脈、望、聞、問、切,怎么開藥方;人物心理學的,做過了分析。如:王熙鳳、焦大、劉姥姥、賈寶玉等等。
曹雪芹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紅樓夢》可學的東西很多,此記九牛一毛。學而實習之,必填才干。我把《紅樓夢》作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讀物,借以探討學習毛澤東成為一個真正中國人的方法,在開展國際事務弘揚中國文化,展示中國風采。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從小時候起,我的興趣愛好就是看書,無論什么書,我都喜歡看。但是,在所有看過的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紅樓夢》。
不知為何,我就是喜歡它;說不出任何理由,我就是被書中所有的人物、對白所深深地吸引;曾幾何時,隨著書中的故事情節,而在情緒上有喜悅、悲傷的感觸。記得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在電視節目中無意看到的;在此之前,我對那些如紅樓夢、西廂記等言情小說,總是不屑一顧,即使有機會去接觸它們,總是推托自己沒有時間,所以,任憑機會一次又一次從手中溜走,我總是不肯靜下心來去閱讀它們;可是,自從從電視節目中真正的看過了一次“紅樓夢”之后,印象便為之改觀了。我從不知“紅樓夢”中擁有那么感人肺腑的內容,是如此地令人心動,看過之后,更是令人念念不忘;直到這時,我才了解,以前實在是浪費了太多的光陰了,其實早就可以源源本本,完完本本地讀完“紅樓夢”,不必到現在才來懊惱了。之后,每當我去書局之際,總是習慣性地在擺設有“中國古典文學”的專柜蹓跶蹓跶,看看上面所有有關“紅樓夢”的書籍;然后,也會或多或少的買幾本。我總想竭盡所能地去買下我所看到有關“紅樓夢”的書,也不管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讀完它。在大致讀過了“紅樓夢”后,我益發對它產生越來越多興趣了。在書里,我看過而比較喜歡的章節,有紫絹對寶玉的試情、寶玉和寶釵的聯親,及黛玉含恨而死,晴雯撕扇等:而在所有的對話中,我最喜歡寶玉和黛玉的對話。他們是一個風流成性,一個好使小性兒,所以,當兩人聚在一起時,也常會發生激烈的爭執,就連寶玉的祖母-賈母,也曾說他們兩人“不是冤家不聚頭”;正因如此,這也是何以令我喜歡的原因,因為每次在他們的爭吵之后,雙方的感情反而更進一步了,而引導出后面更多引人的故事情節。
在所有的人物中,我最愛寶玉、黛玉、寶釵和晴雯四人了。我最愛寶玉的癡情任性、黛玉的氣質靈秀飄逸、寶釵的雍容大派有禮、晴雯的俏皮、高傲;而其中尤以黛玉、晴雯更能深得我心。林黛玉的孤驕傲世、多愁善感,均是我喜愛她的原因,面對她不幸的際遇,我也深表同情;而在讀到黛玉病死之際,我更有一種莫名的傷痛,好像是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一樣。而對于晴雯,則是悲傷同情多過于欣賞了。晴雯無論在外貌或是才干方面,在所有的奴婢中均是無人能出其左右的;但這些卻未替她帶來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是卻有“晴雯撕扇”及“晴雯病補孔雀裘”兩段精采的故事。雖然,她的命運悲慘;但她在我心中所塑造出高傲不屈的形象,卻永遠不會被抹滅。
紅樓夢是我讀過最有深度、最有感觸的一本書了。我有時會為了讀它,而寧愿犧牲讀正課的時間,只為了能多看一頁是一頁,去領略其中無法言喻的美。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可能是我喜歡林黛玉的原因,所以我也都留心賈寶玉,他是賈府的少爺,從小都沒有吃過苦,在大富大貴的家庭中長大,在林黛玉進入賈府之后,與林黛玉頗為親近。
其實在賈府的.人們,像那些夫人們,其實都在明爭暗斗,雖未表明,但都在暗地里耍心機,在賈府中,不耍心機的人,也就那么幾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紅樓夢》追根究底,其實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對人們的迫害,作者曹雪芹有一個大家族,由興到衰來表示,來揭露社會的不公,《紅樓夢》的結局寫到賈府的人大多人都死了,賈寶玉后來變的渾渾噩噩,可能是受不了家族的打擊才變成這樣的,最后遇上了自己的丫環,后來又從丫環的家里跑了出來,流落在大雪天里,跌倒在雪堆中,不知是死是活。
《紅樓夢》對我的感觸很深,如果我生在那個社會,會不會也會被當時的社會所壓制,并使我的思想變得封建,我不知道,對于那時的人們,我只有深深的同情,還有悲哀。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看完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大多數的人都會為書中的兩大主角——林黛玉和賈寶玉那一波三折,卻無法完美落幕的愛情感到惋惜,其實,說來說去,黛玉和寶玉也算是一對“無緣鴛鴦”了。
其實,歷史上像黛玉和寶玉一樣的無緣鴛鴦還有許多,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一個例子,雖然他們都是相愛的鴛鴦,卻有緣無分,似乎是上天注定無法在一起,凄慘的命運和愛情使他們成為人們眼中的“苦命人”,讀完此書,我深有體會。
或許大家都會不禁為最后命薄西天的黛玉感到惋惜,因為如果她能夠活下來的話,結局可能會更加美好,可是,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感受。
我認為,黛玉不夠堅強,太悲觀了。她一看到寶玉和其他女人在一起,便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然后絕望地回到房間默默地哭泣,卻不懂得去爭取,去拼搏,去打造自己的幸福。哭有什么作用呢,淚水又不會帶給你一切,淚水又不會實現你的任何愿望,淚水只不過是你傷心的陪伴!我們甚至應該把黛玉當成一個“反面教材”,我們會為了目標努力,奮斗,會向著目標前進,而不是像黛玉那樣退縮!
再來說寶玉,賈府里的人都說他是一個混世大魔頭,我覺得他更是個好色之徒,一個花心大蘿卜,如果他不花心,黛玉就不會痛心,更不會絕望了,就是因為他的花心,讓黛玉對這動搖不定的愛情不敢茍同。
說來說去,讀完這本書,我總算知道了黛玉和寶玉之間,懦弱和花心就是“致命絆腳石”,更是他們成為“無緣鴛鴦”的原因!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一襲道袍,飄飄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潔而不沾染一死凡塵,她就像那年盛開在她庵外的紅梅,美麗而孤傲,妙玉的美麗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卻是命運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雙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卻被誤投于深海之中,賈府的放蕩風氣與藏圬納垢,讓她不得不因為保護自己而對別人冷目三分,甚而讓別人覺得她“可厭”!無非就是因為她的無權無勢與身份低微。
也許如果沒有讓她遇到玉賈寶,也許她沒有愛上他,甚而為他走火入魔,也許她便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輩子面對清燈古佛,獨自老去,她也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空虛,但她見到了他,這個第一個待她平等之人,第一個值得她為之傾心之人,第一個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別之人。
雖然紅樓夢中有暗示,妙玉會這里獲得幸福,但我覺得高鄂的續書不無道理,在續書中,妙玉被強盜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慘,但我覺得,讓她在賈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輩子是更殘忍之事,也許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轉機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到:“檻外人妙玉遙祝芳辰”,檻外人”三個字大有深意,妙玉無疑是聰慧的,她用三個字向寶玉表明心跡,體現她不愿讓自己涉足于這紛擾的塵世間,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所愛之人,人人都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是千古悲歌,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妙玉對賈寶玉苦苦思戀,黛玉無疑是幸福的,她畢竟還有一段美好的憧憬與愛情,但妙玉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結局。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紅樓夢》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和高鶚嘔心瀝血,把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躍然在紙上?!都t樓夢》造就了眾多不朽的藝術典型。小說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達480余人,其中能給人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幾十個。而寶玉、黛玉、寶釵、王熙鳳則成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都t樓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寫出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獨特性。作者善于根據人物的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手法,對人物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描寫從不同的角度刻畫他們的特征。特別是書中的主要人物,他們往往具有復雜、多面的性格,不要說寶釵、襲人,即使像豪爽單純的史湘云、道貌岸然的賈政,也不是由單一特征所構成的。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全書的主要內容。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賈寶玉不是才高八斗、金榜題名的狀元郎,而是蔑視功名利祿、”于國于家無望“的情癡林黛玉愛賈寶玉只是為了自己的心,從不曾勸賈寶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祿。正是在超脫了世俗偏見的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寶黛之間建立起相互愛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純真愛情。
這種愛情支持賈寶玉在沖破封建思想束縛的路上走得更遠,愛情的毀滅使他割斷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聯系。賈寶玉最終棄世出家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徹底絕望實際上表達了曹雪芹對當時社會的無情否定。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九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經典的文學巨著,是曹雪芹耗盡全部心血創作的曠世杰作,對后人影響巨大的作品。作品經過描述賈府的由盛到衰,揭示了封建社會必將走向沒落的命運。小說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杯具,也正是對封建社會血與淚的控訴。
作為一部文學巨著,《紅樓夢》的文學藝術鑒賞性是十分高的。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中,寫到眾人被劉姥姥逗笑的情節就十分精彩,讓讀者有如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撐不住了,一口飯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哎喲哎喲;寶玉早滾到祖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同是寫笑,每一個人的神態動作卻各不相同,描述生動、形象、具體,從側面襯托出劉姥姥的風趣幽默,以及賈府上下喜歡她的原因。
《紅樓夢》里的人物眾多,出場的人物就有四百多個,許多人物的性格特點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其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劉姥姥等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就說賈寶玉吧,他表面上玩世不恭、頑劣、輕挑,內心卻是善良純真。他雖然出生貴族家庭,但他卻厭惡自我所在的封建階級,認為人僅有善惡美丑之分,從沒有貴賤之分,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的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崇尚人權平等、男女平等的可貴觀念。異常是他與林黛玉純潔的感情,更體現了他思想的成熟性。
再來看林黛玉,她性格純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透出的對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地吸引著寶玉。她的“儂今葬花入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入亡兩不知”,寄托了黛玉凄涼的身世之感,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中國古代社會閨閣中優秀的文學才女的風范。
《紅樓夢》不僅僅是我們中國文學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學的絢麗瑰寶。今后,它將一如既往地以無窮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讀者。
紅樓夢讀書心得大一學生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篇十
紅樓夢是女人的世界,但通過女人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史,展現了那個朝代的發展的悲劇。
中國詩詞有兩句詩有難以描摹的霸氣,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巧合的是,同是以“安”字開頭“顏”字結尾,它們卻各自代表了中國士人的兩種精神境界,出世則曠達不羈、入世則心懷天下。
李唐幾百年以后,在清初,有位偉大的作家用他細膩獨特的筆觸為我們展現了他眼中的這兩種士人,同時渲染出那個君主_達到鼎盛時期的大悲劇。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敘說著那些癡人癡事,感嘆書中他們不老不死,不傷不滅,卻一遍一遍的上演著悲劇。讀盡紅樓,只得一世傷紅顏傷逝的背后,便是中國古代士人們悲劇的寫照。
《紅樓夢》總是用幾大段文字描寫著主角們的風姿神韻,如王熙鳳,賈寶玉,從容貌的美到繁飾的衣裝。而對于林黛玉卻只是描寫了她三分病態如西子的模樣。是否注定了她內心的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心理,低調自卑到衣物可以樸素到忽略不計,生怕寫出來與鳳姐,寶玉對比起,讓別人笑話了。留筆三分給了人無盡的深思,或許結局在這里悄悄種下了根。
不知林黛玉是何時喜歡上那不愛武槍愛顏色的少年?;蚴莿x那的初見:賈寶玉因為如天仙一樣的林妹妹沒有攜玉而要把他落草時含的寶玉扔碎,又或是賈寶玉總是寬容她的無理和冷笑。佛曰:“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雖不知她是否在一念之間戀上了如玉少年郎,卻知道在無數的須臾中他們將這份美好無盡的展現。
記得書中林黛玉經常以淚洗面,說話總是有那么幾分刻薄。對于別人的話,總是多心留意,比起小心翼翼的露怯,她則總是喜歡冷笑回答,好像當代有些人仇恨社會,認為世界上沒有好人。而寶玉是她的知己,明白她那身刺猬裝下脆弱的心,所以他總是勸著她,讓著她,保護著她。愛之深,責之切。林妹妹卻像是不知道似的,也許是潛意識知道了他的包容,才總是常常將自己的醋意暴露:“你怎么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呢?”“再你為什么又和云兒使眼色?這安的是什么心?”
每每讀到賈寶玉,林黛玉的言行時,我總是感嘆幸好他們命運算不錯,至少最初在賈氏家族中是少爺,小姐,不然讓他們這種性格生于現代,必是兩個嬌命之人。
黛玉在大觀園中格格不入,可沒有人否定她超凡脫俗的才華談吐和細膩優雅的生活態度;寶釵在大觀園中受到老少妯娌的喜愛贊美,她有男子都少有的治家能力,她溫婉賢淑,她謙遜憐下,是那個時代女子的典范。如果說黛玉是小家碧玉柔娟風流,寶釵則是大家閨秀的冷艷風骨,一個細聲“嫁與東風春不管”,一個韻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無論是出世的黛玉還是入世的寶釵,在這么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時代中,她們都無路可走,無處可逃。
黛玉隱寓著超凡脫俗的士人們,她代表的是奔波辛勞的徐霞客,是醫者仁心的李時珍,他們有不同于世俗之人的理想抱負,又或只為自己而活,不理睬世人的目光,甚至不能被世人所容,但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他們的成就也被后世人肯定,可是他們所生之年,必定不會被大眾理解,必定有人笑他們癡傻,出世者,不被世所容,怎一個孤寂了得。
寶釵隱寓著兢兢業業的士人們,她代表的是鞠躬盡瘁的張居正,是心憂天下的王安石,他們把社稷乾坤當成自己的歸處,他們為了這個時代,為了這個天下而活,文死忠諫,武征沙場,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是,樹大招風,那些嫉妒怨恨他們的人又怎么會少呢,他們用一生之力守護的東西,最終也會破碎、消融在歷史中。
紅樓夢以一種毀滅的絢麗在中國文學寫下了濃濃的一筆,悲劇不可怕,可怕的是,徹頭徹尾而無法避免的悲劇。
林黛玉是天上的飛鳥,命運卻把她牢牢鎖在海底,要她眼睜睜地被海底的暗波洶涌吞沒,生不逢時不自由,是千萬孤高者的寫照,他們明明比時代站得更高,卻不得不接受這時代的潮流;薛寶釵是海底的游魚,命運卻在她有生之年,一點一點的把她生命中的水抽走,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是千萬權謀者的悲哀,他們真摯的熱愛自己的時代,他們為之努力過,卻無力改變,只得消融。
有人說林黛玉尖酸刻薄,有人說薛寶釵圓滑世故,卻忘了他們無法決定自己命運,卻忘了只要是人都會有弱點,人們只記得孤高者不與時同,是怪人,只記得權謀者殫精竭慮,是奇人,卻忘了他們也有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