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大海啊故鄉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鄉》,表現對大海、母親、故鄉的真摯情感。
2、欣賞關于大海的多種藝術作品,了解優秀的作曲家、詩人,感受他們作品中對大海的藝術形象,體驗作品蘊含的真實情愫,并能用優美的聲音歌唱大海。
教學重點:
能充分運用力度、情緒的變化,深情演繹歌曲
教學難點:
1、典型的節奏型
2、能用不同的情緒、唱法分層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是海浪聲。
師:是啊,是海浪沖擊巖石的聲音,但是海上還有一些戰士,他們在海上航行,保衛我們的祖國,對海軍來說,大海就是故鄉的聲音。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海,學習《大海啊故鄉》這首歌。
二、初聽歌曲《大海啊故鄉》(播放音樂)
1、仔細聆聽,聽完說說這首歌曲情緒如何?速度是怎樣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緩地)
2、你能告訴老師這是幾拍子的歌曲嗎?(三拍子)
3、請同學用深情的、起伏蕩漾地聲音朗讀歌詞。
師:從你們的眼神中讀到了深情、從你們的朗誦聲中聽到了游子的心聲,請同學們把感情投入到歌聲中去,讓我們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跟琴學唱歌譜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重點加以訓練。(課件出示節奏)
2、用wu模仿海風聲進行模唱,提示學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與唱法。
3、填詞糾正
4、這首歌中模仿游子聲聲呼喚故鄉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
師:這兩句的音與前兩句相比較怎樣?表現了歌者情感怎樣的變化?
(音區更高,情緒越來越激動,不斷升華,就像翻滾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
師:后半部分演唱力度與情緒應該相應的有些什么變化呢?
(更加強烈有力、情緒更激動,才能表達呼喚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藝術處理
共有六個樂句,前兩個樂句質樸、深情、親切、如敘家常,屬敘事性,低吟輕嘆,后兩個樂句情意深長,感情稍飽滿、有起伏感。重復的后兩個樂句感情飽滿、情緒激動、有種呼喚的感覺。
7、分組比賽
男女生分組比賽,對比一下音色的變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評價。(可讓學生互評)
8、視譜練習
先學詞后學譜,學生先視唱后老師教唱兩遍,再彈琴讓學生隨琴唱。
9、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視屏
四、歌曲及作者簡介(出示多媒體課件)
五、拓展與延伸
1、師:今天,我們學唱了歌曲《大海啊故鄉》,那么關于大海的作品你能舉一舉例子嗎?
(生答:高爾基的海·普希金的海上日出等)(出示多媒體課件)
師總結舉例:帶海的歌曲如《大海》、《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漁光曲》、《大海搖籃》、《海鷗》、《海的魅力》、《趕海的小姑娘》等。帶海的樂曲如《大海》、(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藍色的愛》。
帶海的文學作品如《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藍色的誘惑》、《奇跡的海》、《至東海》、《東海》等。
[這一環節的設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大海作品。]
2、創編舞蹈《大海啊,故鄉》
好,讓我們用優美﹑連貫的聲音再次唱響《大海啊,故鄉》
3、多媒體播放,學生雖多媒體音樂鞏固唱一遍《大海啊,故鄉》,在音樂聲中結束。
五、師總結:
大海是寬闊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樂源于生命。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大海、熱愛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贊美大海寬闊的胸襟吧!
六、下課禮式:
學生在《大海啊,故鄉》的音樂聲中和老師說再見。
四年級大海啊故鄉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樂形象,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命的情感。
2.能用親切柔和、充滿激情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難點: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大海的音樂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做一個舞蹈動作,當你看到這動作時,會聯想到什么?(師做雙臂波浪動作,學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會聯想到海鷗、會聯想到大海,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
師: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現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
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
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輕輕的播放《大海啊故鄉》的前奏)
二、欣賞《大海啊故鄉》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學生跟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現歌曲
1、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第一組:溫柔、恬美、平靜。
第二組:波濤洶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靜和跌宕起伏表現歌曲情感,如何劃分?
第一段:平靜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2)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前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后部分采用齊唱,第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朗誦內容可以是提前讓學生準備,也可老師準備好投影出來或是請學生即興發揮)
6、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討論:如何用身體語言表現大海平靜與波濤洶涌?
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
請學生上臺表演。
六、學生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
四年級大海啊故鄉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一)學習歌曲,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二)能夠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并用圓潤流暢的歌聲表達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歌曲有感情地演唱為重點,節奏xxx.xx|xxx—|;音準特別是低音的演唱為難點。
教法及措施:聽錄音、多媒體展示、范唱、范奏、模唱、提問、討論、互動交流、講解分析、總結、實踐創編活動。
課型:新授課。(唱歌)
課時:1課時。
教具或器材:收錄機、磁帶、電子琴、多媒體設備、光盤、掛圖、教鞭、彩筆、書面材料、板檫等。
板書設計:波浪式書寫、提綱式書寫。
教學過程:
一、上課禮式組織教學。
二、教學步驟
2、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會唱有關大海的歌嗎?
(生討論后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大家喜愛的有關海的歌曲——《大海啊,故鄉》。
3、新課
(1)簡介歌曲《大海啊,故鄉》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創作于1983年。音樂通俗易懂,格調高雅,優美動聽,感情真摯,是一首深受歡迎、膾炙人口的抒情歌曲。1=f?中速、深情地,王立平詞曲,楊傳緯英文譯配。(師講解分析)
(2)作者簡介(可先讓學生介紹,后老師講解)
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長春人。在北京電影樂團任團廠兼作曲。曾參加大型紀錄片《周總理永垂不朽》作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還有:《潛海姑娘》、《鴿子》,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音樂,電影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喚》等。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旋律優美,配器精巧,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3)聽錄音學生聽錄音一遍,感受音樂的情緒,留下初步印象。
(4)提問此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朗讀歌詞學生齊朗讀歌詞一遍,帶感情朗讀,邊讀邊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6)生發言學生2—3人回答。
(7)師總結此歌借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了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母親、故鄉和祖國的熱愛與眷戀之情。
(8)復聽再放錄音,讓學生聽,熟悉旋律。
(9)隨琴模唱師彈此歌的旋律學生從開頭到大海前用“m”做哼鳴練習,從大海到結束用“啊”模唱,并體會其情緒的變化,模唱兩遍。
(10)填唱歌詞學生試唱歌詞一遍。
(11)難點解決糾正錯誤解決難點,突出強調,范唱對比(音準、節奏、演唱方法)。
(12)完整唱學生完整唱一遍。
(13)藝術處理
a、共有六個樂句,前兩個樂句質樸、深情、親切、如敘家常,屬敘事性,低吟輕嘆,后兩個樂句情意深長,感情稍飽滿,有起伏感。重復的后兩個樂句感情飽滿、情緒激動、有種呼喚的感覺。
b、在三拍子的基礎上突出附點節奏的起伏變化。
c、保持中速,循環用氣,聲音圓潤、連貫。(可讓學生先說自己的處理意見,后老師再講解)
(14)分組比賽男女生分組比賽,對比一下音色的變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評價。(可讓學生互評)
(15)視譜練習先學詞后學譜,學生先試唱后老師教唱兩遍,再彈琴讓學生隨琴唱。
(16)創編活動
a、列舉有關大海的歌曲與樂曲并試著唱幾句。(學生自由發言,培養學生的能力)
b、放《大海啊,故鄉》的伴奏音樂,學生朗誦有關海的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的片段。
c、任選一種音響,為《大海啊,故鄉》編配樂曲開頭或結尾。
1、以人聲2、以樂器3、以自制音響4、以電子琴5、以電子合成器或音樂電腦多媒體。
(17)教師總結
舉例:帶海的歌曲如《大海》、《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漁光曲》、《大海搖籃》、《海鷗》、《海的魅力》、《趕海的小姑娘》等。帶海的樂曲如《大海》、(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藍色的愛》帶海的文學作品如《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藍色的誘惑》、《奇跡的海》、《至東海》、《東海》等。
(18)試唱英文學生先朗讀英文歌詞,后試唱歌曲《大海啊,故鄉》(英文版)(先嘗試一下,此內容安排下節課繼續學習。)
(19)多媒體播放學生隨多媒體音樂鞏固唱一遍《大海啊,故鄉》。
三、總結、布置作業
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總結)同學們在快樂中很快度過了一節課的時間,有一個問題問大家,今天學習的歌曲是什么樂隊伴奏的?(學生可能說不準老師可更正)是電聲樂隊。你們想了解有關知識嗎?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探討。
四、下課禮式
學生在《大海啊,故鄉》的音樂聲中和老師說再見。
四年級大海啊故鄉教案篇四
1、本課是〈人音版〉16冊第3單元內容,歌曲《大海啊故鄉》
2、新課標強調“以審美為核心”,我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從音樂語言中挖掘歌曲的審美因素,引導學生從全新的審美視角詮釋音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面對一個個活潑而智慧的學生個體,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求新:教學導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學生的創編活動求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新能力。
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師應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去感受音樂作品,并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過程與方法:以分析,比較,體驗,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了解掌握旋律,節拍,節奏等音樂要素對表達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通過創編環節的練習,培養音樂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2、教學難點: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創編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生聆聽歌曲《軍港之夜》
(同學們,很高興今天我們又來到了音樂課堂,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仔細聽聽歌曲中都說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軍港之夜》)
2、聆聽《軍港之夜》后,讓生說出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讓生說出還有那些歌曲是歌頌大海之情的?(或是說出或唱出與大海有關的歌曲)
4、教師介紹并清唱一首歌頌大海的歌曲——《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5、導入學習本節課歌曲——《大海啊,故鄉》
二、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三、學唱歌曲:
1、讓生聆聽歌曲《大海啊,故鄉》的旋律。(聆聽音樂時,教師要培養學生聆聽時隨音樂律動或打節拍的習慣)
2、教師再次讓生聆聽,思考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考、討論問題:
(1)《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的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將思想感情升華到大海的博大就如同我們的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如同老師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我們對母親的愛,老師的愛都釋放出來,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歌詞)
3、請學生們自己嘗試配音樂伴奏完整的朗讀歌詞。
4、教師范唱,同學們聆聽。(加以師生互動)
5、教師伴奏,學生跟琴用“嗚”“啊”演唱。
6、讓生帶表情(微笑)跟琴歌唱歌曲。
7、隨音樂加歌詞演唱,教師可隨音樂帶唱。
(教師指揮,讓生加律動動作)
8、解決重、難點:
(1)節奏性:
3/4__×·__︳__×—︱
3/4______×︳×——︱
(2)1=f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3)1=f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9、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教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邊出身”)和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除去反復的部分,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2)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a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b段采用齊唱,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a段歌詞。
10、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請學生上臺表演。
四、師小結,結束本課。
大海有時風平浪靜,充滿詩情畫意;有時波濤洶涌、濤聲如雷,無論是柔靜美還是雄壯美,都是人格化的美。音樂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詩意地展現它博大的胸懷與澎湃的激情,涌動著人類對生命力量的熱愛與追求。“人生就像大海”,讓我們朝著奮發進取的人生目標進軍。
板書設計
節奏性:
(1)3/4__×·__︳__×—︱
(2)3/4______×︳×——︱
四年級大海啊故鄉教案篇五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豐富音樂表現力,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運用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你去過大海嗎?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通過課前的交流,我們感受到大海的無窮魅力,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細聽:(神秘)圖片、聲音。
——你聽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樣的力度表現的?
這樣的聲音我們可以用音樂的語言來描述!
——師示范(師肢體語言表現,出示強弱弱的規律)
x.︱x.︱
嘩嘩嘩嘩嘩嘩
2.起立,我們來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麗、寧靜的時候,這時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媽媽懷里會唱響歡樂的歌。
——師唱;(強調附點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試唱旋律
2、糾正附點音符的節奏
有附點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長些。表現出朵朵浪花蕩漾開來,延伸進了大海媽媽懷抱的感覺。
3、再唱
。
揭題:《大海啊故鄉》
導:壯闊、美麗的大海是生命的搖籃,讓我們無限依戀,無比熱愛。所以人們贊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師就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聽!
(一)欣賞范唱。
1.第一遍欣賞,了解歌曲。
要求:邊聽邊看歌詞內容。
(2)交流,歌曲的情緒如何?
2.第二遍欣賞輕聲哼唱,試著劃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兩個樂段。
出示段落標記:ab
(二)分段學習。
1.a段學習
請你用l?輕聲跟老師的琴聲哼唱。
1)跟琴聲用l?哼唱。
2)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現了什么音符?——出示附點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點音符的時值。
4)請生朗讀歌詞。
5)演唱歌詞,發現問題糾正。
6)再唱a段。
2.b段學習
1)跟琴聲用l?哼唱,熟悉旋律。
交流,b段與a段相比音區的位置是高還是低?
3)齊讀歌詞。
4)交流:歌詞表達的情感:依戀、熱愛。
再讀歌詞。
帶著這樣的情感讓我們唱一唱歌詞。
5)唱歌詞。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詞,唱出兩個樂段的不同情緒。
(一)力度處理。
2.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華,不一樣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現呢?(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時聲音強一些,用mf來表現;第二次演唱時聲音更強一些,用f來表現。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詞。
4、a段是敘述的語氣,我們可以用什么力度來表現呢?出示mp
4.用不同的力度跟音樂演唱歌曲。
(二)樂句處理。
1、長音處理。
2.換氣處理。
(1)注意運用腰部力量有氣息的演唱,同時還要統一好樂句的換氣。兩小節換一口氣,唱時吸氣要深一些。
(出示換氣記號)
(2)師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勢。
(3)下面我們再把歌曲連起來唱一唱,注意長音、注意換氣。
3.再唱歌詞。
(三)鞏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