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智慧型的教師篇一
-----聆聽安康教研室x專家講座之體會
“聽君一堂言,勝讀十年書”。這是我傾聽了安康教研室x老師課堂教學改革專題講座后的最深感受。7月13日,教體局組織全縣小學數學教師學習了安康教研室x老師的講座。主要針對課程改革實施方案進行講說,幫助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價值觀,以“做智慧型教師,創高效課堂”為主題,講述了課改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各種細節的處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就對于課堂教學要轉變哪些觀念,哪些方面需要改革,如何改革等問題,談談我粗淺的認識。
一、樹立全新理念,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
1.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理念。在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身份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訓練。
2.樹立合作學習的理念。從x老師的講座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他們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的成效。在課堂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讓他們樂意合作,愿意互相幫助,進而實現全面豐收。真正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轉變學習態度,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事。
3.樹立“學生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教學理念。只有采取多種多樣的辦法,激勵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學必有成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和釋放出來,學生才算真正把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也才算真正實現的了教學目標,真正解放了自己,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也才算成功。
二、多方位改革教學方法,創設激情燃燒的課堂
從專家老師的講座中,我深深認識到了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
1.用真情的激勵還“情感的課堂”,激勵能揚起孩子生活的風帆,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有意味的動作,一句親切的鼓勵,一次贊許的微笑……會滋養學生的心靈,體會到尊重和關愛,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主動地探究。
2.用豐富的活動還“開放的課堂”,開展各種活動,激活課堂,放飛童心,能使課堂教學高潮迭起,并為教學創設相關情境,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我在教學中常常是滿堂灌的,起碼也是大半節課,學生活動時間很少,如果有,那也是有限的練習時間,學生缺乏學習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時間,正如張四保主任所說的,這種教學其實是在干擾優等生,制造差等生。
3.通過美的體驗還“想象的課堂”,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會讓學生達到“一吐為快”的學習境界。
4.通過平等的交流還“對話的課堂”,師生民主平等對話的過程是追求心與心的呼喚、神與神的交融、情與情的相牽、思維與思維的碰撞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必然生機盎然。“生生對話”給了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了交往,增強了合作意識。張四保主任他創意的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類學生都有事可做。與“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相比,確確實實能讓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 5.通過實踐的探索還“感悟的課堂”,課堂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樣就要求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才會有深刻的體驗。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做智慧型教師 實現民主
1.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真參與,真思考。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檢測,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敢于展示自我。
2.課堂教學要研究真問題,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引領課堂教學的一種基本模式,如果課堂沒有了問題引領,就沒有了課堂教學,有問題,能讓學生激情飽滿;有問題,能使學生進入思考狀態; 有問題,能引發學生爭議;有問題,能展示學生的智慧。我在平時的練習和訓練中,也未能很好地選好題,精選題,習題的針對性不強,學生做題多,但不精,不夠系統,效率過低。 3.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堂上師生間的表達、傾聽、尊重、包容、欣賞、互助滲透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使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正如李炳亭先生所說:“展示,其實高效課堂對于當代中國最大的教學貢獻是有了展示,展示足以改變每一個人的人生,因此展示是調動學生學習情緒,學習興趣,解決學生內趨力的新要素,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你就讓他上來展示。展示就是發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提升。”李炳亭先生還認為高效課堂是有模式的,說實在的教書實在是個技術活,因此課堂必須從基本的技術入手,只有技術到位,才會生成藝術。
總之,我們應轉化思想和理念,牢牢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大膽將學習交給學生;要牢牢樹立教師為課堂的主導和靈魂的思想,在教學前和教學中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每一個學生活動都要認真設計,在教學中要發揮主導地位,合理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學習的主體角色。在整個課堂中,只有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或者是失敗,都是我們在教學中的真正收獲。當然,在教學的日常工作中,也應時刻牢記這一點,永遠將學生放在學習的第一位置。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體會5
做智慧型的教師篇二
上周 ,我有幸聆聽了山西省太谷縣教研室主任《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講座。
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從學生入手,變講堂為學堂。
1、從管理入手分好學習小組
2、采取捆綁式評價
3、對學生做好理論上的培訓
4、對學生的小組學習要進行方法上的指導。
二、從教師入手,變教案為學案。
洋思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三、四種課型怎么上:
新學課:采用導學新方案 。
練習課:在黃金時間做黃金題。
試卷講評課:兩種方式:第一種教師閱卷、第二種學生閱卷。
復習課:以練代講。
四、教師應明確的理念。
1、知識是學會的,不是講會的;能力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
2、時間加汗水型教師,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3、教師應進入做事業狀態,而不應是做事情狀態。
4、理解多與少的關系: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
張主任的講座非常精彩,既有理論的支撐,又有實踐的案例,生動的講述贏得陣陣掌聲,讓我受益匪淺。
看完后最深的體會是它以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講述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
首先,它給了我們明確了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我們的教學才有方向,我們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高效課堂強調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從其效率和效益兩個層面來體現、評估。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再者,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策略、模式以及課堂要求。也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要求,我們上課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時間備空間等等。其中強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及課堂要有小結和鞏固練習。第三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評價形式。
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課堂高效。“高效課堂”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短語——“高效”和“課堂”,關鍵詞在于“高效”。“高效”應該包含學生的高效和教師的高效。學生的高效是能在課堂上通過學習獲得高效地發展,教師的高效是能通過課堂的教學來高質量、高收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略有提高。理所當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內通過學習獲得高效的發展是高效課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愿學、善學、樂學,學生能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成長的喜悅和幸福!而學生這種理想的學習狀態的出現,則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舍與提煉、對鞏固練習與提高練習的精心編制。為此教師必須努力扎實的抓好學生的課前預習,并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能讓學生高效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師自然而然在學生提高的同時,自身素質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我還覺得高效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對師生關系作了一些改變,而這種改變的,是由傳統課堂中教師反復枯燥的講、學生無奈被動聽的單向灌輸關系轉變為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提升,引導學生多方位的交流討論。高效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批判式的吸收與改進,拋棄糟粕吸收精華,或者說是一種變革與升華。這種課堂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師生真正平等融洽、交流零障礙、和諧溫暖的新型師生關系。當然在高效課堂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是開放式的,這對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水準和要求比傳統課堂下的要求更高、標準更高!
做智慧型的教師篇三
一、從學習中來。
續的學習。只有持續的學習,才能贏得教師的持續發展。學習要有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有任何長進的。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都堅持根據計劃的要求將之落到實處。
二、從工作實踐中來。
如果說,學習是一個人成為智慧型老師的前提的話,那教育教學實踐,則是教師獲取智慧的必要載體和重要通道。因為,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離開了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教師的發展與智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一個教師學習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其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中得到反映和體現,只是停留在你的學習筆記本上時,對你的學習就會形成消極的負面影響,你就會把學習看作是應對檢查的。反之,一旦學習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中得反映和體現,你就會增強實踐的決心和信心,進而形成學習與實踐之間的良性循環。
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每人就同時擁有多種思想。只要我們相互之間多交流,多探討,并在實踐中加以驗證,我們也一定能夠取得和許多的教育大家一樣的成就.
三、從反思中來。
教師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對其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不斷進行自我診斷與自我修正的過程,也就是通過連續地自我追問、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從而實現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飛躍的過程。如果一個教師只有實踐而沒有反思,那是很難有進步與發展的,更別說能體現教育教學智慧了。一個要想有所成就、有所發展的教師,就不能不十分重視對自已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進行持續不斷地自我反思。
三、從寫作中來。
作實際,寫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僅無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和完善,而且也不利于寫作的堅持和提高,進而造成惡性循環的局面。另外,做課題研究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誰都可以做,對每天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況進行一番思考加以記錄,定期進行提升,形成自己的觀點、見解,這就是課題研究——專家稱之為行動研究。我們每天的學習、實踐、反思、寫作就是在做研究,就是在進行著新教育實驗。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自覺學習,不斷實踐,并善于反思,堅持寫作,相信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也一定能成為智慧型的老師。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體會2
做智慧型的教師篇四
一、不斷地學習
教育是一種“學習”的職業,作為從事這個職業的教師,不應當僅僅是教學生學習,而必須在此同時注重自身的學習。一個教人學習的人,自己卻不愛學習,是難以取信于人的。學習是教師維持其職業生命連續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實現其職業生命價值升華的必要通道。古詩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不可忽視的“源頭活水”,只有多學,持續地學,才能更新觀念,才能用新鮮的血夜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教師的學習應當是持續的學習。只有持續的學習,才能贏得教師的持續發展。學習要有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有任何長進的。
二、不斷地實踐
教師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對其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不斷進行自我診斷與自我修正的過程,也就是通過連續地自我追問、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從而實現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飛躍的過程。如果一個教師只有實踐而沒有反思,那是很難有進步與發展的,更別說能體現教育教學智慧了。一個要想有所成就、有所發展的教師,就不能不十分重視對自已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進行持續不斷地自我反思。
四、不斷地寫作
教師的寫作既是對自己學習體會的整理,又是對自己實踐經驗的總結,還是對自己反思成果的提煉,它體現著教師的智慧。當然,學習、實踐、反思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而寫作又是學習、實踐、反思的繼續和延伸。沒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但是光有前者而沒有后者,實在是一大遺憾、一大損失。寫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它應該與實踐相隨,與閱讀同行,與思考為伴。實踐是它的源泉,閱讀是它的基礎,思考是它的靈魂。
一名教師,只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寫作,都一定能成為智慧型教師。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體會5
做智慧型的教師篇五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工作著是美麗的。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老師分四種類型:智慧愛心型,愛心勤勞型,勤勞良心型,良心應付型。記得一個優秀班主任在做經驗報告的時說: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則是一個失敗的班主任。任職以來,我一直積極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智慧愛心型的優秀班主任。為此,我著重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轉化后進生要有耐心
一、要擺正態度,積極樂觀的對待后進生。對待后進生,首先要抱正確的態度,要正確地看待和估量后進生。他們的“后進”并非一成不變,在他們身上也會有潛在的閃光點。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善于尋找和挖掘其上進的火花。一旦發現,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盡一切可能樹立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調整心理狀態,使他們的優點和積極因素得到發揚光大。
二、要不吝嗇自己的愛來溫暖后進生 。新課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自卑、膽小、有困難的學生,正如陰影中的草木特別渴望陽光照耀一樣,這些學生希望得到老師關注的愿望尤為強烈。因此,班主任在觀念上要進行轉變,把學生真正當活生生的人看待,就應該用善良就像母親般愛撫著自己孩子一樣的情懷來呵護后進生。
三、要不計較后進生的任性與缺點,友善地處理問題。俗話說:作用是相互的。可是每當面對幾十個學生時,我們會經常發現:有很多的學生并不領情,其實有時感覺我們已經花了很多精力但他們還是毫無反應,此時,我們就會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甚至有時想放棄。但轉念一想“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所以我們作為班主任就要有一顆寬容心來對待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足。
四、要擁有一顆明亮的眼睛能夠發現后進生的優點。每個后進生都有差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作為班主任更應該善于發現其閃光點進行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五、要有耐心等待后進生的進步。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會有個覺醒的過程”,因此我們班主任要學會等待,特別是要等待那些弱勢群體的覺醒。學會等待,是一個教師的教育智慧,更是一個教師專業成熟的標志之一。學會等待,意味著能尊重生命的差異,意味著教師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意味著能夠用從容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
班級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基本單位,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搖籃。作為一個班主任,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除了想著自己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考慮班級的衛生、紀律、學生的心理等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有時候班主任更像一個衛生監察員、紀律監督員。這顯然會顧此失彼。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注重培養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讓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還能培養出一批富有創造力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班主任善于用“伯樂”眼光發現班干部幼苗,并培養這部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學生度過天真無憂的童年,迎來青春期心理發展,對各種學習、工作、勞動的興趣表現為愉快的傾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魯納魯說過:“學習最好動力是對學習興趣。”因此作為班主任應發現并著重把這部分視為班干部幼苗加以培養,充分調動他們創造積極性,只要引導得當,教育得法,就很容易得到這部分學生信任和擁戴,同時這也能使這些學生得到情感支持,把教師視為自己的知心朋友,這樣不但培養了班干部,同時也使學生個性和特長得到了發展,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采用激勵、獎勵的措施,調動班委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之為班主任及學生服務。從心理角度來看,每位班干部也同樣具有崇高的“榮譽感”,他們都想把自己的班集體建成互幫互助、學習氛圍良好的班集體,基于這點,如果班主任能用激勵、獎勵的方法加以引導,將產生事半功倍效果。
三、加強班委管理,優化班風。搞好班級管理不但需要班主任有強烈的責任心,更需要調動全班積極性。因此就需要班主任不但尊重班委、相信班委更需要對班委有監督機制。因此班主任還需建立班委測評制度,把那些確實表現不錯,工作出色的讓學生集體評議通過,對那些達不到表率作用的,也讓學生評議退出班委,這樣就形成了班委由班主任負責、學生由班委負責,學期末通過自評、互評,并結合任課教師評出“優秀班干部”,并進行適當的獎勵。
經過努力,如今我們的班干部個個都很能干,有睿智的班長曹滿,篤厚的團支書丁鵬飛,博學的學委符爽,多才多藝的文娛委員黃潔。
班級活動要有匠心
“一次生動的活動勝過一千次空洞的說教。”許多優秀的教育家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在班級中開展活動的重要性。可以毫不置疑地說,具備策劃和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那么,如何策劃和組織班級活動?如何通過班級活動影響人、感染人、鍛煉人?我認為:平凡的事,做得精致,就是卓越。
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包括課業活動和其他活動。其他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橋梁。班集體隨著活動產生,在活動中形成。一個沒有豐富多彩活動作紐帶的集體,僅有課業活動,只不過是蒼白沉寂,冷淡渙散的集合。談不上生機和活力,更不是真正的班集體。一個班集體能有強大的凝聚力,是因為集體的活動為每個人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滿足和施展才能的機會,使每個人獲得一塊屬于自己的自由樂土,從而為個性和素質發展奠定基礎。為此,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一)辯論賽如:初中生上網利與弊??
(二)班級論壇系列如:
1、說說干部的心理話、
2、真情你我他,談班級人際交往??
(三)班級社團如:班級籃球隊(男、女)、板報宣傳隊、象棋社等。
(四)巧搭節日慶祝平臺如:
1、中秋節,月亮代表我的心。可以請月餅師傅特制最大的月餅一個,綠茶一杯,節目幾個。
2、圣誕節暨元旦聯歡會。布置圣誕樹,購買圣誕老人服裝,準備禮品。
3、母親節聯歡會。
(1)千里親情無線牽。針對留守兒童較多現象,采用設計交流的題目,現場電話溝通形式(需要事先通知家長商量好,又不讓學生知道)。播放背景音樂,往往是說到動情處學生涕淚連連,家長聲音哽咽。這比白巖松的《藝術人生》還感人,比單純的說教真切多啦!我曾見證了每一個孩子的真誠的眼淚,現場錄像為證,實現感恩、孝順、溝通和理解諸多目的。
(2)獻給母親一朵康乃馨。花班級統一批發,很便宜的。每人寫一封給家長的信《媽媽,我想對你說》,也可以為母親真正地洗一次腳,第二天電話反饋信息等。
4、三八婦女節獻給母親一朵康乃馨。
(五)郊游采風:
1、金秋野炊活動、
2、清明踏青活動、
3、重走紅色之旅
(六)主題班會:《我最崇敬的科學家》、《告別壞習慣》、《沿著偉人的事跡,敲響生命的鼓點》等。
這些活動只要精心組織,巧妙設計,都能取得預想的效果,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集體活動加強了集體成員之間的交往,也促進了家校的聯系,讓學校教育走進千家萬戶。它也培養和訓練了集體成員的組織性、紀律性,使班集體更快的形成和不斷鞏固。在集體活動中,為每個學生展現自我,發揮特長創造了條件,它為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提供了場所,它滿足了青少年學生愛活動、喜交往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活動中學會關心,學會合作,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我并不需要許什么承諾,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并不需要什么場面,我只需要真誠的付出;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可我的真誠是無限的;我的任期是有限的,可我的行動是無限的;我的付出是有限的,可我的存在是無限的;我們的所做所為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但一定是盡善盡美;我們的行動不一定是全力以赴,但一定是盡心盡力。愿我們共同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如何做智慧型教師心得體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