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類文章。做好編輯工作需要有批判性思維,對文章中的問題進行全面和客觀的評估和修改。下面是一些編輯總結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一年級語文課件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幾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好習慣。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生字卡片。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講愛迪生發明創造的故事。
2、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讀題;說說“寶”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指導。
人有哪兩個寶?怎樣用好它們呢?書上有首兒歌,我們讀一讀就知道。
1、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讀兒歌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同句子。
3、這首兒歌共有幾句話?
4、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指導停頓。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2)人有哪兩個寶。
(3)出示:雙手大腦。
“雙手”就是左右兩只手,舉起你的小手,輕輕的拍拍你的小腦袋!
認讀。舉起雙手,拍拍腦袋。
(4)指導朗讀第一句。重讀“雙手”和“大腦”。
(5)雙手和大腦分別有什么本領呢?下節課我們再學習。
2、學習生字。
(1)出示:人個大手。
(2)自學生字。
看筆順,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個朋友。
交流。
3、指導寫字。
“人”:撇從豎中線起筆,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腳要平。
“個”:“人”偏上,豎在豎中線。
“大”:撇從豎中線起筆,捺從交點起筆。
“手”:第一筆是平撇,豎鉤在豎中線。
教師范寫。
學生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
一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幾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講愛迪生發明創造的'故事。
2、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讀題;說說“寶”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指導。
人有哪兩個寶?怎樣用好它們呢?書上有首兒歌,我們讀一讀就知道。
1、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讀兒歌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同句子。
3、這首兒歌共有幾句話?
4、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指導停頓。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2)人有哪兩個寶。
(3)出示:雙手大腦。
“雙手”就是左右兩只手,舉起你的小手,輕輕的拍拍你的小腦袋!
認讀。舉起雙手,拍拍腦袋。
(4)指導朗讀第一句。重讀“雙手”和“大腦”。
(5)雙手和大腦分別有什么本領呢?下節課我們再學習。
2、學習生字。
(1)出示:人個大手。
(2)自學生字。
看筆順,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個朋友。
交流。
3、指導寫字。
“人”:撇從豎中線起筆,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腳要平。
“個”:“人”偏上,豎在豎中線。
“大”:撇從豎中線起筆,捺從交點起筆。
“手”:第一筆是平撇,豎鉤在豎中線。
教師范寫。
學生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
一年級語文課件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一年級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向往,實現從幼兒到一年級學生的角色轉換。引導一年級學生了解祖國和校園,產生對祖國、學校、老師、學習生活的熱愛。同時,鼓勵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課前準備】。
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老師)。
2、準備長城、天安門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老師)。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
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一年級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
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
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門的宣傳片,一年級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一年級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老師出示天安門的圖片及文字,引導一年級學生認讀。
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
3、引讀句子,抒發愛國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天安門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設計意圖:對一年級小一年級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節設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老師語言,誘發一年級學生內心的情感。
三、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
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一年級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一年級學生。(板書)。
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老師范讀,然后領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一年級學生匯報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
(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么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
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一年級學生學唱。
設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一年級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復誦讀、圖文結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一年級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一年級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于表達,樂于誦讀。
四、講解示范,進行讀寫養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發一年級學生的興趣。
2、引導一年級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3、老師示范,一年級學生跟著做。
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組內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老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盡量把故事內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容,看看同學哪里講得好,向他學習。
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一年級學生和家長一起讀。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互動學習的效果,老師的點評既能激發一年級學生繼續努力學習的愿望,又能促使一年級學生成長。
新編一年級語文課件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識字12個;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繼續進行滲透性識字。
3.會寫6個字;認識新筆畫:橫撇、豎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變形。
5.練習背誦課文。
聽讀識字。
課件、生字卡片、太陽卡通圖片。
一、猜謎語。
師: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
學生自由猜謎。
(貼上太陽)。
師:下面,我們就伴隨太陽的升起,一起去欣賞那美麗的世界。(課件出示主題圖及全文)。
點評:教師通過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范讀課文。
(課件演示內容)。
學生邊聽邊看。
點評:課件逐字演示課文內容,使學生有針對性的對課文中的每個字有了初步認識。同時,課件配音是童音,學生在輕松的音樂中聆聽課文,不覺產生一種親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師: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試著用借助拼音或問問同桌的方法解決。
學生自學課文。
師:誰愿意帶大家讀讀。
學生帶讀。
師:同桌互讀。讀對了給對方畫一個小太陽。
點評:反復地讀課文,既是熟悉課文的過程,更是隨文識字的重要途徑。在讀文識字過程中,教師注意滲透學生合作和評價的意識。
四、強化識字。
1.文中識字。
學生帶讀、跟讀。
2.卡片識字。
學生多種形式讀(指名、分組、男女生)。
3.游戲識字。(猜字游戲)。
點評:識字有層次,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由文中識字到文外識字,每一個層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
課間操:《上學歌》。
今天,外面艷陽高照,讓我們在太陽底下跳個舞吧。
五、課內外結合,復習鞏固課內知識,深入理解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師:現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相傳,從前有十個太陽。他們每天輪流出現在天空,所以人們每天只看到一個太陽。有一天,十個太陽覺得太沒意思了,他們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曬死了。人們沒法活了。于是,人們請來會射箭的天神來到人間。要他教訓教訓這十個太陽。
(出示后羿射日圖)。
你愿意當后羿,做個射日的英雄嗎?
(出示十個太陽)。
課件內容:
(1)太陽:還有一個什么名字?
(2)猜謎語:兩個人手拉著手,是什么字?
(3)跳:用這個字組個詞。
(4)草: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5)森: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6)照:請你帶著大家讀一遍這個字?
(7)叫:用這個字組個詞。
(8)請你用手寫出水這個字。
師:九個太陽都被我們的智慧消滅了,剩下的這個讓老師來消滅吧?為什么不能射?
學生展開討論。
師小結:看來,太陽對我們的用處還真大。小太陽聽懂了你們的話。愿意每天認真工作,不再搗亂。他說:人類與太陽是好朋友。他愿意為人類做貢獻。為了表示誠意,他送給人們一份禮物。是什么呢?(點擊最后一個太陽,出現“美麗的世界”)齊讀。
點評:這里的設計非常巧妙,既有綜合性,又充滿娛樂性。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聽了故事,了解了人與太陽的關系,又鞏固了識字。
一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目標。
1、認識大寫字母,背誦漢語拼音表。
2、進一步鞏固漢語拼音。
3、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漢字的能力,能按筆畫順序規范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區別形近字的能力,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背漢語拼音字母表。
1、出示小寫字母,指名讀。
2、試一試能不能讀出韻律來,教師在字母表中劃出停頓符號和標點,。
3、試試背下來。
4、漢語拼音字母表可以用兩種字母表示,請看大寫字母表。
出示大寫字母表。
5、試一試,你能背下來嗎?
6、找一找,大小寫字母完全一樣的有哪些?
7、稍有區別的字母有哪些?
8、其余的13的字母大小區別較大,要重點記憶。不光會按順序讀,打亂順序也會背。
9、練習。
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下面字母。
jmhlnisqtorp。
二、照樣子連一連。
1、同學們有時候喜歡把音節讀錯,在這方面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
(1)、讀準聲母。
(2)、帶調讀準韻母,拼出字音。
(3)、把一個詞連起來讀,想以想是什么意思?
2、讀音節詞。
3、在書上做“照樣子連一連”。
4、讀一讀連線的內容,先讀音節,再讀字詞。
三、作業。
1、按順序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中的小寫字母。
2、抄寫大寫字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漢字的能力,能按筆畫順序規范的'書寫漢字。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區別形近字的能力,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漢字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有些漢字的字形非常接近,但字音和字義卻完全不同。仔細研究一下,你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1、出示書上“有趣的漢字”中的字,請同學們給這些字加上一筆,變成另外的字。
從-()烏-()日-()-()。
問-()目-()大-()-()。
2、給上面的字分別組詞。
二、寫字板。
1、請同學們說說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1)、注意筆畫的先后順序。
(2)、注意把字寫規范、寫端正,寫在格的中間。
2、請兩個同學到黑板上寫出下面兩個字的筆順。
片:長:
3、請同學們觀察書上寫字板中的字,并說說應注意什么。
4、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自己在寫一個。
5、大家評議。
三、課后作業。
1、你能給這些字稍加變形,變成另外一個字嗎?
工上王刀牙午由。
2、你能給下面的字架一筆,變成另外一個字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詩文,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給學生創設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培養學生說話、寫字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2、培養學生說話、寫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閱讀欣賞。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春水》這首兒歌。想一想兒歌中的“它”指的是誰?
2、指名讀。大家評議。
3、再讀兒歌,提出不理解的內容,大家討論。
1、導語。
2、學生讀書中的要求,劃出重點詞語。
3、想一想,說一說:寒假中你做了什么事?參加了哪些活動?
4、把你想到的最有趣最難忘的是講給同學們聽。
提示:
(1)、什么時間?和誰?到什么地方?
(2)、抓住最有趣的和最難忘的內容講清楚。
(3)、你還想到些什么?
5、請同學們記錄下剛才的內容。由兩種記錄的方法,同學們自選。
(1)、用筆畫下來自己的經歷,可畫一幅畫,也可畫幾幅畫。
(2)、把剛才說的寫下來,能寫幾句是幾句,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6、全班交流。
一年級語文課件
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字13個,會寫6個字。認識新筆畫“橫撇”“豎折折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使學生認識人類離不開太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1、教師準備《后羿射日》的故事、字詞卡片。
2、學生可在課前搜集太陽的有關資料。
三課時。
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位神秘的客人,請大家猜猜它是誰?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它是誰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太陽》。齊讀課題。
運用掛圖向學生展現課文描繪的幾個畫面,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老師進行范讀,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
(教師的范讀有音樂與畫面的襯托,會深深地吸引學生。學生從感官上、心靈上能感受到兒歌語言文字的優美,最大潛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1、認真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學會它。
2、拭出你最喜歡的一行詩,多讀幾遍。
3、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小“?”,一會兒和同學們研究解決。
1、同桌互相檢查字音,全讀對了的,給他畫面小紅旗。
2、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比比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好。
3、你還有哪個字不認識?請老師和同學幫忙。
4、你能給這些字找朋友嗎?選你喜歡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一定會掃清生字的障礙。尤其是第三個環節,把不認識的字再通過請教別人多讀幾遍,使認字過程落得扎扎實實。)。
1、記字形:“水”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強調左邊是橫撇。“鳥”字可教學順口溜:“撇是鳥頭一撮毛,點上眼睛明又亮。身子弓來爪子短,站樹枝叫喳喳。”。
2、學習新筆畫:橫撇、豎折折鉤。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水”和“鳥”“出”字。
太陽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為了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每天早早起床,勤奮地工作著。讓我們感情地朗讀課文。
1、選句朗讀。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還可以請你的小伙伴給你評一評。
2、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幾行詩中“跳”“冒”“叫”“唱”等詞語的感情,讓學生做做動作來體會詩中用詞的準確,體會日出的美麗景色。
3、讀全文,配上優美的音樂,學生自由做動作,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語文教學以朗讀訓練為經,語言訓練為緯。教學中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讀中體味語言美。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日出的奇妙,讀出對太陽的贊美。)。
指導學生寫剩余的幾個生字。教師指導寫“出”字要強調筆順,第三筆是“長豎”,不是兩個“山”字撂在一起的。
1、選句背誦,把你最喜歡的詩句背給大家聽。
2、全文背誦。教師小結:同學們背得真錯,老師也感到太陽從各個地方升起來。
1、你知道太陽還會從哪里出來嗎?你喜歡太陽嗎?為什么?
2、把你課前查找的資料和伙伴們交流。
3、老師也搜集到了一些有關太陽的資料,我們共同分享吧!(見《補充材料》及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師應鼓勵學生不按查找的資料去讀,而變成自己的語言去表述,這樣學生才會有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種太陽。(擴詞練習)。
水()()鳥()()。
2、讀一讀。(見語文天地中“讀一讀”中的內容。)。
3、畫一個最美的太陽,送給你喜歡的人。
一年級語文課件
教師談話。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難讀的多讀幾遍。
(2)二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好節號。
2、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讀書,先組內讀,學會互評,后匯報讀,教師糾正字音、停頓。
(2)出示字詞:(略)。
點名讀,相機正音。
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指名3人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冰花是誰看見的?是在什么時候看見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相機板書:晶亮。
(3)冰花多不多?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5)過渡。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點名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他驚奇地喊:“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小童為什么覺得驚奇?
你能像小童一樣驚奇地喊一喊嗎?
指名讀,評價。
再指名讀。
指導邊說邊做動作。
齊讀。
(3)用“因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并認讀生字。
2、記憶字形,注意區分同音字“他”和“它”。
3、范寫“見”、“豐”、“這”,提醒注意。
4、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部編一年級語文課件
1、認識8個生字。
2、會用“連忙”“馬上”“立刻”說句子。
能理解課文大意,從中受到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的教育。
多媒體課件。
一、設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份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貓圖和魚圖)誰能用“小貓”和“魚”這兩個詞來說一句話?小貓愛吃魚,所以才會和媽媽一起去釣魚。那小貓釣沒釣到魚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貓釣魚》。(板書課題)。
學習“釣”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钅+勺=釣。讓學生說幾個帶有“钅”的字。老師多媒體出示,自創兒歌:
金屬是個大家族,
銅、鋅、鐵、鋁全都有,
它們都是形聲字,
聲旁表彰形表義,
小朋友們要記勞。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落。
2、再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把生字寶寶大聲讀3遍。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交流感悟。
小小青蛙和蜻蜓,
它們都是大眼睛,
請你保護青蛙和蜻蜓,
多為人們捉害蟲。
2、蜻蜓飛來了,小貓是怎么做的呢?(小貓連忙放下釣魚竿,去撲打蜻蜓。)。
學習生字“忙”“竿”,它們都是形聲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學習。
老師用“手忙腳亂”的動作讓學生猜成語。可見“忙”是表示特別著急做某一件事。
那這句話中哪個詞可以看出小貓特別著急去撲打蜻蜓?(連忙)那么文中還有哪兩個詞也表示與“連忙”相同的意思?(立刻、馬上)。
3、讓學生用“連忙”“立刻”“馬上”說句子。
老師說句子,學生仿說。(上課了,同學們連忙走進教室。上課了,同學們立刻走進教室。上課了,同學們馬上走進教室。)。
4、小貓盾蝴蝶飛來了,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馬上放下釣魚竿,雙手去追蝴蝶。)學習生字“放”“雙”,“放”讓學生們組詞,說句子。從而記住這個字。
5、小貓看到麻雀飛來了,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立刻放下釣魚竿,去捉麻雀。)。
學習生字“立”“刻”“丟”。“立”讓學生做動作識記;“刻”與“孩”區別識記;“丟”可以用去加一撇的方法識記。
6、書寫漢字“立”。先書空,再看電腦是怎么寫的,最后,老師在虛宮格里指導學生書寫。
7、小貓沒釣到魚,它是怎么說的呢?指導學生朗讀,要用生氣的語氣來讀。
8、貓媽媽又是怎么對小貓說呢?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說一說小貓做事三心二意,所以不會釣到魚。那怎么才能釣到魚呢?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培養做事一心一意的好習慣。
四、拓展創新。
小貓做事三心二意的,沒有釣到魚,那我們能不能幫小貓來釣魚呢?做游戲“小貓釣魚”。
一年級語文課件
1.認識10個生字和三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教會學生認識自然段,初步了解課文段落。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補充資料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體會秋天的美麗景色。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課件
詞語。
1、本冊的雙生字詞:
丁冬說話朋友你們紅花綠草爺爺知道全家父母父親。
母親著急認真.得意主意同意因為陽光辦法親情愛情。
熱情冷淡老師練習非常常常玩球桃樹樹苗什么男孩。
女孩江南江湖江河請坐讓座座位再見再會可以可是。
遠處短處到處找到照亮明亮明晚照明空氣空軍海軍。
軍隊竹橋看著叫聲笑聲苗條面條前面后面情面臉面。
洗臉笑臉掃把掃地種地沒有許多許可冷熱淡紅淡綠。
過橋過河高原原因桃園送別跳遠學習高興香氣秀氣。
和氣語氣話語笑話螞蟻涼快快樂趕快就是成名有名。
定時時間房間幫忙早晚送給干凈伙伴起立得到得意。
鄉親老鄉家鄉專心想念畫家合唱聽話古詩名氣。
2、近義詞。
十分=特別=非常=格外主意=方法=辦法=點子。
馬上=立刻=趕緊=趕快很多=許多替=幫=為=給。
高興=開心=快活=快樂時刻=時時=時常。
朋友=伙伴仿佛=好像喜歡=喜愛。
3、反義詞(括號里是學寫過的字)。
(是)——(非)(長)——(短)(大)——(小)(遠)——近。
(有)——(無)(高)——矮、低(前)——(后)(出)——(進、入)。
(晚)——(早)(笑)——哭(上)——(下)(去)——(來)。
(左)——(右)舊——(新)(冷)——(熱)甜——(苦)。
慢——(快)(南)——(北)(古)——(今)閑——(忙)。
臭——(香)丑——(美)(東)——(西)(合)——(分)。
(收)——(放)(去)——(來、回)死——(活)(答)——(問)。
(以后)——(以前)(冷淡)——(熱情)黑暗——(光明、明亮)。
(男)——(女)濕——(干)紅——(綠)。
1、組詞。
么(什么)無(無法)高(高興)跟(跟著)以(以后)問(問好)各(各種)氣(生氣)。
公(公共)元(一元)亮(明亮)很(很好)隊(中隊)間(時間)名(名字)汽(汽水)。
千(一千)汽(汽水)為(因為)桃(桃子)對(對面)象(大象)找(找到)坐(坐下)。
干(干凈)吃(吃草)辦(辦法)跳(跳高)隊(大隊)像(好像)我(我的)座(座位)。
看(看見)有(有無)請(請進)主(公主)媽(媽媽)話(說話)處(到處)秀(秀氣)。
著(著急)友(朋友)情(親情)王(王子)螞(螞蟻)活(生活)外(外面)香(香水)。
2、一字開花。
如:愛(愛人)(親愛)(愛情)(可愛)(熱愛)(友愛)。
園(公園)(菜園)(果園)(花園)(桃園)。
鄉(家鄉)(老鄉)(鄉親)(鄉情)(鄉下)。
地(土地)(大地)(田地)(種地)(天地)。
情(親情)(友情)(愛情)(熱情)(情意)。
名(有名)(出名)(名字)(成名)(名氣)。
雪(雪白)(雪花)(白雪)(下雪)(雪人)。
原(草原)(平原)(高原)(原來)(原因)。
3、量詞填空。
一(孔)石橋一(只)船一(顆)棗一(把)傘。
一(間)書房一(群)羊一(個)人一(頭)牛。
一(條)彩虹一(堆)杏一(朵)花一(只)鳥。
一(座)房一(個)蘋果一(片)樹葉一(群)鴨子。
一(幅)畫一(束)鮮花一(座)天安門一(艘)軍艦。
一(塊)石頭一(匹)駿馬一(桿)大稱四(根)柱子。
一(口)井一(輛)小車一(塊)石碑一(口)水缸。
一(竿)翠竹一(方)魚塘一(列)火車一(道)小溪。
一(包)菜子一(畦)秧苗一(片)沙灘兩(條)腿。
一(塊)稻田一(面)隊旗一(場)球賽一(把)銅號。
一(輪)圓月一(處)風景一(片)歡笑幾(位)老。
方法一:交叉句背古詩。
一首古詩,媽媽讀第一句,孩子讀第二句,接著媽媽再讀第三句,孩子讀第四句。按照這個順序交叉進行,不但增添了孩子讀背的興趣,而且很有效果。還可以兩人比賽誰讀的好,背的快。讀背課文時,也可用這個方法的。
方法二:做動作背古詩詞。
這個方法需要家長先理解下古詩詞內容,接著將每句的關鍵詞形象的“比劃”出來,如果“比劃”的又準確又生動,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且興趣大增,背的很快的哈!
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只手伸出二指向一邊;(黃鸝鳴)。
一行白鷺上青天——另一手伸出一指向天空,做飛翔。(白鷺飛)。
窗含西嶺千秋雪——一只手指窗;。
門泊東吳萬里船——另一手指門;。
方法三:畫情景背古詩詞。
將自己理解的古詩詞內容畫成畫,也可以在腦海里形成畫面,一想到畫面就很容易將古詩記牢啦。現在好多少兒古詩的書上也有附帶畫面的,很好。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對于難理解的古詩詞,家長可先將古詩詞內容的理解生動的描述給孩子聽聽,但這講解一定要盡量簡單,要讓孩子自己發揮想象,因為,詩文中的意境美與文字美重在體會!
一年級語文課件
教師談話。
1、自學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難讀的多讀幾遍。
(2)二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好節號。
2、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讀書,先組內讀,學會互評,后匯報讀,教師糾正字音、停頓。
(2)出示字詞:(略)。
點名讀,相機正音。
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指名3人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冰花是誰看見的?是在什么時候看見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相機板書:晶亮。
(3)冰花多不多?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5)過渡。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點名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他驚奇地喊:“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小童為什么覺得驚奇?
你能像小童一樣驚奇地喊一喊嗎?
指名讀,評價。
再指名讀。
指導邊說邊做動作。
齊讀。
(3)用“因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1、出示并認讀生字。
2、記憶字形,注意區分同音字“他”和“它”。
3、范寫“見”、“豐”、“這”,提醒注意。
4、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一年級語文課件:《秋天》
1.這是一篇描寫秋天景色的課文。課文描寫了秋高氣爽、葉黃飄落和大雁南飛三個秋天特有的景象,以感嘆作結,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2.這是漢語拼音學習后,全面進入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語文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而且,“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一年級的課文是識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學時間、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識字與寫字”這個教學重點。
3.課文采用全注音的方法編寫,這對于剛剛學完漢語拼音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有利條件。
1.通過漢語拼音的學習,大多學生基本能拼讀和認讀音節,但有部分學生的拼讀、認讀能力還是比較薄弱,要充分利用課文全注音的有利條件,復習鞏固提高學生的拼讀、認讀能力,讓學習慢的學生也能通過課文的學習達到漢語拼音學習的目標要求。
2.雖然通過三個單元的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經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要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是困難的,因此有必要將學習過程融入一定的激勵、激趣活動中,例如“比比誰的紅花多”寓學于玩中,以喚起注意,維持學習興趣。
1.認識筆畫“橫撇”,能正確讀寫“了、子、人、大”4個生字。
2.認識自然段。
3.借助漢語拼音,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寫字。
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田字格字卡;ppt;課文視頻。
兩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學習目標,復習二類字。
1.導語:孩子們,你們喜歡游玩嗎?(喜歡)老師也喜歡。大自然是一幅繽紛多彩的畫卷。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吧!這些圖畫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呢?(秋天)這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課《秋天》。老師來寫。你們說空。跟老師讀課題2次。
2.出示學習目標。3.復習二類字。
過渡:(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二類字,并且初讀了課文。秋姑娘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文中的二類字。過渡:(字寶寶玩累了,玩熱了,摘掉了他們的拼音帽子,跑到蘋果樹上去了。你會讀嗎?)課件出示文中的不帶拼音的二類字,讀對了就可以吃這個蘋果喲。
二、新授。
1.過渡:(秋姑娘看認字難不倒你。就要考考你們寫字喲,敢挑戰嗎?)同學們,打開課本55頁,這一節課我們要學習四個會寫字。在寫字之前先跟我們的老朋友打個招呼吧。課件出示田字格和寫字占格規則。學習了、子、人、大字,并叫學生給每個字口頭組詞、造句。寫字時提醒孩子注意寫字姿勢。寫完后叫學生點評。
2.過渡:(秋姑娘看到你們既會認字又能寫好字,特別高興,他說要帶你們去欣賞秋天的美景。)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聽錄音把一字圈出來,注意“一”的不同讀音。
3.過渡:(秋姑娘送你們一個智慧錦囊。)一篇文章往往是有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有兩個空格(兩個字的位置)。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
4.過渡:(我們能把字讀對了,詞讀準了,就一起去讀課文吧。)讀課文,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像小蝌蚪的是逗號,它要稍微停一下。小圓圈的是句號,要停得稍微久一點。這個感嘆號呢,要讀出強烈的語氣。除此外,詞語之間也要注意停頓。老師已經畫好了,跟老師一起讀吧。
5.秋天到了,我們的身邊有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一起齊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詞語積累:理解一片片和一片的區別,并且除了一片片葉子還有一片片什么呢?像一片片這樣的詞還有哪些呢?引導學生熟讀并背誦第一自然段。邊出示圖畫,邊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根據圖來背誦第二自然段。看到這么美的秋天,我不禁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出示第三自然段。看到這么美的秋天,我不禁感嘆道啊(啊!秋天來了)。
全班同學背誦課文,要求先同桌互相背誦,背熟了再背給全班聽。老師抽查背誦情況。
三、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作業超市。
1.背誦課文!
2.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秋天,把觀察到的景色畫下來,或者用相機拍下來或者用筆寫下來。
一年級語文課課件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10個字。
2、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人交談的能力。
3、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10個字。
2、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談話導入:
二、交流對話。
1、圖上畫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3、你們真是善于發現知識、愛學習的好孩子。
三、識字。
1、今天老師把這些字帶到課堂上來了,你們來認一認好嗎?
2、大家一齊讀一讀。
3、有些小朋友這些字是全認識,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4、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5、有信心都認識嗎?開火車讀生字,有學生不認識的,請全班同學教認字方法。
6、大家能不能給這些字找朋友組詞呀?
四、寫字。
1、今天,們學習寫兩個字“外”“車”,讀一讀。
2、觀察“外”是怎樣組成的,怎樣寫好看呢?(左短右舒展)。
3、“車”字的豎在豎中線上,左右對稱。
4、你們寫一寫,互相評一評。
五、作業。
同學們認識了這么多字。可不要讓它們溜走。回家后,把從廢舊報紙、包裝紙上認識的字剪下來貼在一張紙上,多讀讀,多看看,讓它成為你永遠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件
1、會認本課13個新字,會寫5個新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觀察,感受春天的氣息。
教學重點識認新字。
教學難點感受春天。
教具準備描寫春天的小文章,春天的圖片。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春天,看春天。
談自己眼中的春天,看圖片感受春天。
讓我們一起讀春天的`文章,進入春天。
二、初讀課文,為新字正音。
1、請同學們自由借助拼音讀課文,把新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自由讀,齊讀,個別讀。
三、發現課文構成,讀詞語,認字。
1、請同學們讀課文看課文有什么特點: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課文是由許多四字詞語構成。讀詞語。
2、擦去拼音讀詞語,擦去舊字讀新字。齊讀,自由讀,領讀,個別讀,開火車讀。
3、分析字型結構,記字。
偏旁聯想記字:柳,冰,泉,鳴(想想偏旁和字義有什么關系)。部件組合記字:百(一+白)。
四、細讀課文,想象春天。
1、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春風吹來,太陽暖了,誰醒了?(柳樹,小草,桃樹,風箏,小河,青蛙等)一切都醒了,真多呀,這就叫做“萬物復蘇”,也可以說是萬象更新。
2、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嗎?你聽到春天的聲音了嗎?
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叮咚。
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學生們讀課文自由想象,自由談。
五、背誦課文。
六、畫幅春天的畫。
七、指導書寫新字。
萬字筆順:先橫折勾再撇。橫折勾中的“橫”比較特殊,應該向右下方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