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積累,它記錄了我們的成長軌跡和收獲。接下來是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范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范文
周永開,一個平凡的名字,他放棄閑適的生活,只為護住那山林鳥獸,守住自己的初心使命,一入深山便是幾十年。他是一個剛毅堅卓的人,退休后不顧他人反對,住在茅草屋內,千百次地做著群眾工作,宣傳環保理念,x育林不勝不休;他是一個敢闖敢干的人,帶領群眾靠山吃山,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幫助村民找到致富門路;他是懂得懷古思今的人,始終銘記黨和民族歷史,以史為鏡激勵自我,把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他也是一個忠誠擔當的人,始終對黨赤膽忠心,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真正從思想上入了黨,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生的追求。他正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型代表,值得每一個人用心用情地學習。
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紛繁復雜的城市生活、快速凌亂的生活節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情緒。周永開同志的事跡,讓我們學著找到人生追求的目標,明確自己的階段定位,沉淀自己、調整心態、釋放自我,為了正確的方向堅持到底。可以來一次x園的親密接觸,用靜謐悠然的田園生活中那蛙聲四野、鳥啼蟲鳴洗滌心靈;亦可以來一次放飛自我,把夢想根植于美好向往,作一個內心純潔的人,無畏無懼勇往直前。一切現實的改變,美好夢想的實現又需要和美好中國夢緊密相連,用實現小夢想共筑偉大中國夢。
有的人,成長的足跡很模糊,走著走著就忘記了來時的路;有的人,每一步都那么清晰,在不斷糾偏中越行越遠。我想,作為一名人,必須是一個純粹的人,不講私心,堅定執著。中國有句古話叫“人在做天在看”,員的行為群眾時時刻刻都在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舍己為公,是否真正為了人民,是否真正先人后己,只有真正做到了這些,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點贊。周永開同志就是這樣一個越活越明白、越走越清晰的人,他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用一言一行彰顯了員的品質,贏得掌聲一片,值得尊敬和效仿。
一些人入黨時動機是純正的,但在物欲權錢和美色的誘惑下,逐漸迷失了自我,如、嚴春風之流,竹根溯源在于這些人沒有堅守初心,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擔當,喪失了人的道德底線和黨性原則,讓人痛心疾首。但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以來我們黨都不缺乏有品行、有情操的典型模范,如雷鋒、楊善洲、郭明義等人,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在全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學習的熱潮,這即是德不孤必有鄰的真實寫照。周永開同志正是全國千千萬萬員中的一顆明珠,閃亮著光芒,照亮著他人,感染著同志們爭相學習,讓人民群眾看到的是希望,期盼的是美好,也讓那些低級趣味者無地自容,這就是人!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筆黨費,是我對黨的一點心意。”黨的98周年華誕前夕,91歲的周永開同志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入黨74年來,他堅守信仰、篤定篤行,至純至粹、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別是離休后,依然保持革命精神、傾情生態環保、捐資幫困助學、傳承紅色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無限忠誠,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的干事作風、對黨的事業的恒心、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始終堅持深入群眾、融入群眾,傾聽百姓心聲,解群眾之所急,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尊重。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堅守初心,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有一顆為人民服務永不停歇的初心,也是身為共產黨員使命擔當的執著和堅持。我們要學習周永開“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也要學習他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的信仰。
桑榆未晚霞滿天,人間最重是晚情。91歲的周永開同志尚能如此,我們身為黨員干部更應該守住初心,為民服務,以及始終不變的拼搏精神,牢記為人民謀幸福,不斷書寫新時代黨的新榮光。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范文
1945年初秋,黎明前的夜幕下,現x市巴州區奇章中學后山。
在川北地下黨負責人之一王樸庵領誓下,17歲的周永開握指成拳,鄭重宣誓。特殊環境下,盡管宣誓者刻意壓低了聲音,但那澎湃著的激情縈繞在周永開的日后歲月。“那個場景始終就在眼前。黨旗真紅!感覺血液都要燃燒起來。”
“要做群眾的模范”,這個樸素的初心讓周永開無論在逆境還是順境,都能坦然面對,信念不變。
上世紀50年代末,濫砍濫伐造成原x縣群眾生活燃料極度缺乏。縣委決定大栽生長期短的巴茅草作燃料,由時任縣委副書記周永開負責落實。
到各鄉發動群眾,走的都是土路,下雨天只有穿草鞋才不會滑倒。周永開跑遍原x縣大小上百個村落,穿爛10多雙草鞋。當農家護院的狗見到他都不叫時,x群眾最大的困難解決了。“因為田坎跑得多,老百姓都喊我‘草鞋書記’,哈哈……”回憶起和群眾在一起的往事,周永開開懷大笑。
“那時生活困難,老百姓在河里撈到魚,舍不得自己吃,卻要喊我們吃。”周永開說,“你給群眾一碗水,他們還你一桶蜜,這就是我們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
1984年,時任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的周永開主辦了轟動全國的要案“扳倒李作乾”。“李作乾是原達縣地區罐頭廠廠長,頭頂光環無數,從中央到省、地、縣拿的獎狀有50多張。”周永開回憶說,“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人卻喪失黨性原則,違法亂紀。”
收到群眾舉報后,原達縣地委成立調查組進駐罐頭廠,周永開任組長。“‘保護傘’天天來阻攔。我們頂著壓力把案情查清后,在對李作乾的處理上又出現分歧。”周永開回憶,在為案情召開的多次黨委會上,他拿出確鑿證據,證明李作乾不僅違紀更涉嫌違法。“后來,李作乾被逮捕法辦,罐頭廠放了3天鞭炮。”
“當紀委書記是黨交給我的光榮任務,這個任務很考驗人。”周永開看得很透,“雖然得罪少數人,但讓大多數人滿意,讓黨和人民滿意,就行了。”
離休后,周永開家住x,但每年都要到機關、鄉下,到村委會、學校講授黨課。“一兩個小時不歇氣,語言活潑生動,幾乎沒一句重復的話,大家都聽得來勁。”化成小學校長鄧多清說。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
周永開,男,漢族,巴中市巴州區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月參加工作,歷任原巴中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副書記、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等職務,1991年6月離休。
周永開同志是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著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全心全意為百姓造福,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在職期間,他恪盡職守、苦干實干,帶領廣大群眾植樹造林,推動原巴中縣林業發展成為全國先進,頂著壓力查辦大案,堅決同腐敗行為作斗爭。離休后,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干部義務護林隊,不遺余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他把群眾當親人,多次拿出離休費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先后捐資18.9萬余元,連續10年資助數十名花萼山貧困學生。他自掏腰包為花萼山群眾購買中藥材種苗,推動成立川陜萼貝專業合作社,帶動老區人民規模種植、脫貧致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周老革命”。他對自己和家人始終嚴格要求,主動放棄單位集資建房選房名額,至今仍住在上世紀80年代的老家屬院,絕大部分家具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用品,一輩子沒有給子女掙下值錢的家產,更沒有幫親友開過一次“后門”。周永開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贏得廣泛贊譽,先后獲得“四川省跨世紀杰出老人”“十佳老有所為楷模”等榮譽,2004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全省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省委決定,授予周永開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我們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始終保持崇高信仰,時刻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像他那樣擔當使命、執著奮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實干、開拓進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像他那樣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我們要向周永開同志學習,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拼搏奮進、砥礪前行,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
有幸聆聽了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報告。入黨70余年的他,堅守信仰、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是我們前行的燈塔,為我們照亮了道路。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我要學習和傳承周永開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切實把工作落地落實落細,敢動真、敢碰硬,為紀檢監察事業作出貢獻。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
周永開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贏得廣泛贊譽,先后獲得“x省跨世紀杰出老人”“十佳老有所為楷模”等榮譽,2004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全省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省委決定,授予周永開同志“x省優秀共產黨員”。
平凡的故事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奉獻、對人民的責任。新時代下,周永開同志為黨員干部指引了正確的人生方向,為新一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草活一世為裝點大地,烘托生機;人活一世為心中信仰,實現價值。周永開同志的退休不褪色,退位不失志,他的先進事跡,彰顯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情懷,執著堅守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以忠誠的赤子之心,踐行基層干部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
周永開的光榮事跡很多,從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起,就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著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全心全意為百姓造福,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他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好使命。周永開同志是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典范,他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工作期間他默默無聞做好自己的工作,退休后,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干部義務護林隊,不遺余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
周永開同志的一生是極其平凡和普通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大家要學習他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始終保持崇高信仰,時刻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像他那樣擔當使命、執著奮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實干、開拓進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全黨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拼搏奮進、砥礪前行。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
周永開,男,漢族,x市巴州區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月參加工作,歷任原x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副書記、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等職務,1991年6月離休。
周永開同志是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著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全心全意為百姓造福,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在職期間,他恪盡職守、苦干實干,帶領廣大群眾植樹造林,推動原x縣林業發展成為全國先進,頂著壓力查辦大案,堅決同腐敗行為作斗爭。離休后,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干部義務護林隊,不遺余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他把群眾當親人,多次拿出離休費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先后捐資18.9萬余元,連續10年資助數十名花萼山貧困學生。他自掏腰包為花萼山群眾購買中藥材種苗,推動成立川陜萼貝專業合作社,帶動老區人民規模種植、脫貧致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周老革命”。他對自己和家人始終嚴格要求,主動放棄單位集資建房選房名額,至今仍住在上世紀80年代的老家屬院,絕大部分家具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用品,一輩子沒有給子女掙下值錢的家產,更沒有幫親友開過一次“后門”。
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我們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始終保持崇高信仰,時刻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像他那樣擔當使命、執著奮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實干、開拓進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像他那樣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
參加工作,歷任原巴中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副書記、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等職務,1991年6月離休。
周永開同志是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著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全心全意為百姓造福,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在職期間,他恪盡職守、苦干實干,帶領廣大群眾植樹造林,推動原巴中縣林業發展成為全國先進,頂著壓力查辦大案,堅決同腐敗行為作斗爭。離休后,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干部義務護林隊,不遺余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他把群眾當親人,多次拿出離休費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先后捐資18.9萬余元,連續10年資助數十名花萼山貧困學生。他自掏腰包為花萼山群眾購買中藥材種苗,推動成立川陜萼貝專業合作社,帶動老區人民規模種植、脫貧致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周老革命”。他對自己和家人始終嚴格要求,主動放棄單位集資建房選房名額,至今仍住在上世紀80年代的老家屬院,絕大部分家具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用品,一輩子沒有給子女掙下值錢的家產,更沒有幫親友開過一次“后門”。周永開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贏得廣泛贊譽,先后獲得“四川省跨世紀杰出老人”“十佳老有所為楷模”等榮譽,2004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全省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省委決定,授予周永開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我們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始終保持崇高信仰,時刻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像他那樣擔當使命、執著奮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實干、開拓進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像他那樣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我們要向周永開同志學習,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拼搏奮進、砥礪前行,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參考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人情之中有原則,交往當中有政治”,要擇善交友,厘清交往界限、把準交往分寸,多交益友諍友、不交損友佞友,在見賢思齊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親清有道,要熱忱服務不以權謀私,相敬如賓不勾肩搭背,做到情誼再濃明事理、往來再密不逾矩,構建“親”上加“清”的政商關系。
李兆雄同志在處理“親”“清”關系時,更是清晰明了,正如古人說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他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自己能把持住作為共產黨員的原則,絕不逾越紅線;在面對摯友時,時刻站在紀檢監察工作角度提醒著摯友,避免摯友犯政治錯誤;面對家人時,也能及早提醒家人絕不逾越收受賄賂的雷池半步;雖然一家人過著普普通通工薪階層的生活,但他永遠發揚著共產黨員及紀檢干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清清白白做人的革命精神,嚴守鐵一般的紀律,一味付出,僅僅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及人民。
古人云,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干一行,但我在他身上看到的卻是他不但干一行愛一行,且能做到干一行精一行。一遍遍默讀著他生前的點點滴滴,總覺得百讀不厭,并暗生敬佩、仰慕之情。他經手的大案、要案、小案那么多,挑燈夜戰是常事,但他未曾對自己的工作心生怨倦、推諉、拖拉,而是不斷堅持、再堅持,將接手的一件件、一樁樁案子都辦得妥妥的,只為能早點破案,完美收工,不負領導的重托,不負中國共產黨的囑托,更不負國家的囑托。
在讀到他剛踏入紀檢部門時,因經驗不足撰寫的材料入不了領導的法眼,但在困難面前他并未膽怯,而是迎難而上,直面問題,補齊短板,擼起袖子加油干,僅僅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成了紀檢監察工作者的標桿,成了人們學習、追趕的榜樣,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老話說的好天上不會掉餡餅!從他卓越的業務水平告訴我們,人生來不可能什么都會,只要我們在該努力的年紀別選擇了安逸,該拼搏的歲月別選擇了虛度,那就沒有什么能難倒我們的,更何況愚公還能移山呢!
記得習總書記曾說過,好兒女志在四方。作為中華兒女要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及期望,在拼搏、奮斗的人生路上更要秉承李兆雄同志敢拼、敢干、敢闖、敢舍的意旨,做一個忠誠干凈擔當的共產黨員。
周永開先進事跡學習心得感悟
夏日的萬源市花萼山臘梅園,涼風習習、流水潺潺,低頭穿過一片肆意生長的梅林,夏日的聒噪一掃而盡。而冬日,這里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漫山臘梅迎寒而開,花容動人,香氣縈繞。“春來聽泉秋戲水,夏日納涼冬賞梅”,便是臘梅園最真實的寫照。這片美景離不開周永開的努力與付出。
“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周永開在達州、巴中等地工作過,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但萬源花萼山始終是老人最牽掛的地方。
花萼山區域地處長江中上游兩大一級支流嘉陵江和漢江的源頭分水嶺,地質歷史古老、地貌復雜多樣、生態系統原始,其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嘉陵江和漢江流域的生態安全有著重要影響。
“以前窮,當地的老百姓就把樹砍掉當柴燒,開荒種糧食,生態破壞嚴重。現在條件好了,我們要把綠色還給大山!”離休后,周永開到花萼山植樹、護林的想法日益強烈。1994年,他花費數萬元積蓄到漢中購買了一批樹苗,在花萼山上租了兩間茅草房,帶著退休干部余世榮、退伍老兵楚恩壽兩名同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保護花萼山的征程。
山上的條件異常艱苦。有時候巡山一巡就是一整天,餓了吃干糧,渴了喝山泉,累了休息一小會就繼續趕路。晚上只能將木板鋪在地上,墊上棉絮睡覺。山高氣寒,三人時常感冒咳嗽、腰酸背痛。考慮到伙伴們有些受不了,周永開花錢買了三間破舊民房,簡單整修后,讓大家終于有了個“體面”的生活起居場所。
為了這片綠水青山,周永開走遍花萼山自然保護區11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51個組,挨家挨戶宣傳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巡遍了花萼山的每寸土地,防止有人盜伐林木、偷掰竹筍、捕殺動物。雖然年事漸高,周永開仍不舍對花萼山的眷戀,只不過每一次上山隨身多了一根拐杖。“這些拐杖是我與花萼山自然保護區共同成長的見證。”周永開開心地笑道。
話劇《北斗星下》全體主創人員為周永開獻上鮮花1995年初,為了對山上冬季資源再一次摸底,周永開帶著一名向導徒步穿越花萼山,途經國家梁、小窩凼、長池子、九龍池等險要之地,最后不小心深陷在積雪中動彈不得,送到醫院后經過緊急搶救才蘇醒過來。“第二天我醒來找自己的拐杖準備下床,發現杖底與以前不一樣了,提起一看,杖底多了一顆防滑鐵釘。”現在談起這件事,周永開仍握著拐杖無比激動,“我的19根拐杖上都有老百姓悄悄釘上的防滑釘,這是花萼山保護區群眾對我工作的認可,但更是期盼我再上山去!”
年近八旬的周永開拄著拐杖堅持上山巡護。一天清晨他獨自一人踏著泥濘的小路到野外巡護不小心一步踩滑栽倒在近3米高的石坎下頭部觸地動彈不得連呼救的力氣也沒有。好在周永開長期在山上居住與村民蔣大兵家的大白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白狗發現他后不停地嚎叫引起了村民的警覺大家才找到了周永開。當時他頭部鮮血直流早已不省人事。緊急送醫并轉往達州市中心醫院救治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才基本康復。住院的日子里他念叨的都是花萼山和山上的人們。病情稍有好轉他就硬撐著身子又踏上了上山之路。每每說到此事老伴都會略帶責怪地說“要不是那只大白狗他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1994年以來,周永開與花萼山相伴了二十多年。在他的帶領下,項能奎等5位村民主動加入了護林行列,成了義務護林員。保護山林逐漸成了村民們的自覺習慣,大家自發造林上百畝。林業部門在花萼山實施公益林項目500畝,栽植了適應當地氣候生長的華山松。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花萼山成功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今的花萼山綠意盎然,野鳥翻騰,人與自然一片和諧。
周永開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年
為組織工作,永遠開拓;為人民服務,永遠開懷。人如其名的周永開,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直到死,爭取當一個合格的黨員。”“方志敏是最好的共產黨員,是我們最高的楷模。”周永開說,共產黨員當到方志敏那個樣子,就可以問心無愧了。
在荊棘中奮斗過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美麗的春天。幸福,真是奮斗出來的。位于萬源的花萼山,如今已是國家自然保護區。誰也不曾想,過去那個遍山荊棘的花萼山,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百姓的訴苦,是周永開把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拿來分給群眾,解決群眾的生活困境;面對百姓的質疑,是周永開自掏腰包,拿出幾萬元購買樹苗;面對百姓的謾罵,是周永開用堅定的信念、耐心的講解說服群眾。終于,過去漫山的荊棘叢成為了發家致富的“搖錢樹”。周永開,用堅定與執著詮釋了什么是合格黨員。
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百姓懲惡揚善、排憂解難。在擔任紀檢干部的時候,始終秉持“公權力姓公”的理念,秉公執法,將在查辦轟動全國的罐頭廠廠長強奸婦女大案中,周永開頂住各種說情和壓力,依法定性嚴懲了罪犯。在私下作為一名黨員的同時,又堅持“私錢也姓公”的信念,將自己的私有財產用于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民群眾。是周永開用“公正嚴明”顯示出一名黨員干部應有的態度;是周永開用“無私奉獻”詮釋了一名合格黨員應有的作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魂正氣正家風,家魂正氣育新人。周永開對外寬容大度,對內則嚴格要求。面對上級對家人的有意提拔,他一一婉拒。“家魂”獎項的設置,顯示出周永開心中始終對人民群眾的的掛念,要求家人也為人民服務。就連臨終遺言,他也希望悄悄的走,用骨灰做為肥料,用來滋養大地,將生命融入祖國大地。
為組織工作,永遠開拓;為人民服務,永遠開懷。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在半山路更陡”之時,更需要我們廣大的共產黨員向周永開學習,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一生詮釋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
四川達州,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層巒疊嶂、綠樹蔥蘢,呈現一派盎然生機——一位老紀檢監察干部種下的“清風林”和整片森林融為一體,共同守護著長江上游重要的水系。這位老人叫周永開,今年91歲。曾任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的他,離休后28年不改為民本色,在花萼山帶領鄉親們植樹護林。
雖然時值盛夏,但看完老黨員周永開的先進事跡,花萼山深處一簇傲霜斗寒的臘梅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一陣撲鼻的清香仿佛就在鼻尖。這就是先進力量的感召,而這份感召源于幾十載光陰對初心的印證。
什么樣的花兒可以永不凋零?什么樣的花兒可以永葆活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周永開老前輩的身上,我找到了其中一種,那就是初心之花。
讓初心之花永遠盛開,需要一顆“好種子”。川陜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讓年幼的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共產黨隊伍,“紅軍一來,打土匪,做事公道,還幫我父親戒掉了鴉片......”從此小小的心中孕育下一顆革命的種子;17歲入黨,和黨旗一樣鮮紅的,是周永開的革命丹心。“一生追隨黨”“做群眾的模范”,年少時的誓言成為了畢生的追求。
讓初心之花永遠盛開,需要一方“好土壤”。人民立場是最好的立場,矢志為民才能扎根人民,才能源源不斷地從“土壤”中汲取養分,永葆生機。毛**曾把黨和人民的關系比作魚和水、種子和土壤的關系。習總書記曾說過“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周永開也曾親身體會出“你給群眾一碗水,他們還你一桶蜜”。離休后的周永開自愿當起了花萼山的“守山人”,感召山民“不砍樹、不打獵”,最后村民們自愿加入了義務護林員隊伍,和周永開一同筑起花萼山的“綠色長城”。
讓初心之花永遠盛開,需要一副“好風骨”。鐵骨錚錚才能讓初心之花經得住風雨的考驗。“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周永開一生酷愛臘梅,做人也像臘梅。對自己很吝嗇,一生節儉,至今仍住在80年代的國家分配房里;對群眾很慷慨,他倡導設立“共產主義獎學金”,在建黨98周年之際,拿出節省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交黨費;對家人很嚴格,樹立優良家風,不為家人謀私利。
青山常在,初心不改。91歲高齡的周永開雖然上山的次數少了,但花萼山會永遠流傳他的事跡,化成小學的孩子們會記得一位老爺爺曾在他們心里埋下一顆初心的種子,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盛開出燦爛的花。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筆黨費,是我對黨的一點心意。”黨的98周年華誕前夕,91歲的周永開同志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入黨74年來,他堅守信仰、篤定篤行,至純至粹、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別是離休后,依然保持革命精神、傾情生態環保、捐資幫困助學、傳承紅色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無限忠誠,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的干事作風、對黨的事業的恒心、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始終堅持深入群眾、融入群眾,傾聽百姓心聲,解群眾之所急,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尊重。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堅守初心,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有一顆為人民服務永不停歇的初心,也是身為共產黨員使命擔當的執著和堅持。我們要學習周永開“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也要學習他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的信仰。
桑榆未晚霞滿天,人間最重是晚情。91歲的周永開同志尚能如此,我們身為黨員干部更應該守住初心,為民服務,以及始終不變的拼搏精神,牢記為人民謀幸福,不斷書寫黨的新榮光。
周永開先進事跡黨員學習心得體會年
有幸聆聽了周永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老黨員周永開同志高尚的品質、人格魅力、精彩人生所深深吸引。入黨70多年,周永開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樸實語言書寫了不平凡的一生。作為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要堅守初心,砥礪前行;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學習和傳承他身上的奮斗精神、開拓精神、奉獻精神、為民情懷;要將學習先進事跡轉化實際行動,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升監督執紀執法本領;時刻牢記把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周永開,男,漢族,巴中市巴州區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月參加工作,歷任原巴中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副書記、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等職務,1991年6月離休。
周永開同志是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著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全心全意為百姓造福,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在職期間,他恪盡職守、苦干實干,帶領廣大群眾植樹造林,推動原巴中縣林業發展成為全國先進,頂著壓力查辦大案,堅決同腐敗行為作斗爭。離休后,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干部義務護林隊,不遺余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他把群眾當親人,多次拿出離休費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先后捐資18.9萬余元,連續10年資助數十名花萼山貧困學生。他自掏腰包為花萼山群眾購買中藥材種苗,推動成立川陜萼貝專業合作社,帶動老區人民規模種植、脫貧致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周老革命”。他對自己和家人始終嚴格要求,主動放棄單位集資建房選房名額,至今仍住在上世紀80年代的老家屬院,絕大部分家具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用品,一輩子沒有給子女掙下值錢的家產,更沒有幫親友開過一次“后門”。周永開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贏得廣泛贊譽,先后獲得“四川省跨世][紀杰出老人”“十佳老有所為楷模”等榮譽,2004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全省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省委決定,授予周永開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周永開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了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我們要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始終保持崇高信仰,時刻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像他那樣擔當使命、執著奮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實干、開拓進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像他那樣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我們要向周永開同志學習,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拼搏奮進、砥礪前行,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3篇《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周永開先進事跡黨員學習心得體會年
他信仰堅定,篤定篤行,放棄安逸舒適生活,到x省萬源花萼山自然保護區,深入群眾院壩宣傳生態環保理念,帶頭植樹1000余畝。他以巴渠12所紅色學校的史實為藍本,組織拍攝《巴山教魂》電視教育專題片,編纂了《熱血》系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讀本叢書,革命丹心不改傳承紅色文化。周永開同志平凡的人生事跡深深的震撼了我,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黨員干部生活中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看到了作為一名黨員初心不改、踏實工作、樂于奉獻的榜樣力量。
如今車水馬龍、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和情緒,在這樣的時代怎樣明確自己的“三觀”,沉淀自我,釋放自我,做一個像周永開同志一樣的堅定者,我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不忘初心,堅持信仰。作為一名黨員,不僅受到道德范疇的約束,還必須心存高于普通群眾的思想覺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就是要牢記黨的宗旨,牢記黨員的義務和權利,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對黨忠誠。在生活中以身作則,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做一個純粹的人,有人格底線的人!
踏實做好本職工作。我是企業的一名普通黨員,對于人多事少的實際工作狀態,我要靜的下心,耐的著寂寞,用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來定位自己的“做人做事”標準,踏實做好自己職責內的工作,不將自己等同于普通群眾,牢記“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以周永開同志為榜樣,撲下身子扎扎實實在崗位上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心存善念,感恩生活。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從周永開同志事跡深切體會到,生活中要懂得感恩,知足常樂。對名利待遇要知足,追求名利重在“度”,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精神不懈怠,學習不止步,正確看待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不比不攀,珍惜這份工作和生活,做一個正能量的樂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