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種修養,可以讓我們更加關注別人的付出和貢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感恩電影,讓我們一起感受其中的溫暖和力量。
小學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在當今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機給廣大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的嚴重的負面影響;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傳播,漸漸地腐蝕著少年兒童的心靈,使得少數少年兒童精神空虛,情感蒼白,行為失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坂上小學審時度勢,根據我校的校情與學情,經過深刻的反思與研討,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作為學校開展的“信心教育”的重要方面。對全體學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校“感恩文化”。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1、以中隊為主體,開展“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的主題活動。
2、各中隊出一期感恩教育專題板報,學校將組織進行評比。
3、組織學生每人寫一篇“親情作文”,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4、舉行《感謝您,老師》演講比賽。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
5、開展以“同學如手足”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感激同學間的愛心相助。
6、組織開展看一部感恩影片,唱一首感恩歌曲活動。
7、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掃墓活動,
總之,感恩就是要從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人開始,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的人應抱有感激之心。我們坂上小學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攜之恩,幫扶之恩……使“滴水之恩當報涌泉”之情感生根、開花、結果。
小學生感恩教育班會方案設計
1、體驗感恩,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聯系實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引導學生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學生從小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討論發言,使學生能夠正視感恩的魅力,明白感恩是一種愛的表達,做人的責任。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對數據進行統計。
3、搜集部分學生及家長的照片及成長經歷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4、《母親》、《燭光里的媽媽》和《感恩的心》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5、同學們編排詩朗誦。
一、主持人出場宣布班會開始。
(在《燭光里的媽媽》的背景音樂中小主持人上場)。
劉: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李:世界上有一種寬容的愛,他的名字叫父愛。
劉:敬愛的老師,
李: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一年一班《感謝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回憶深情一刻———走進親情。
李:父親,您是一縷陽光,絲絲屢屢地溫暖著我。
劉:母親,您是一縷春風,時時刻刻地撫慰著我。
師:是呀,正因為有了父母的愛,才使我們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每一位父母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同學們,平時你的父母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誰愿意與大家分享父母對你愛。多請幾位學生,或者拿著照片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三、欣賞節目頌親———情體驗親情。
李:聆聽著每一個愛的細節,都是那樣的動人。我們的心中不禁涌動起一股暖流。
劉:回首往事,我們才幡然醒悟,母親做的件件小事都蘊含著濃濃深情。
李:下面請欣賞詩歌朗誦《唱給媽媽的歌》,來表達我們對母親的愛。
師:我們親愛的父母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你對父母又了解多少呢?
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們對父母的付出和家長的付出比較起來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四、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尋———回報親情。
師:我們向父母索取得太多,回報父母的太少,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呢?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談收獲,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為父母著想。
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謝謝”。
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
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8、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師:現在同學們的心里一定有好多話要說,是嗎?該說“謝謝”的時候就一定大聲說出來,不要把謝意在心底深埋。
(隊員在準備好的的心形卡片上寫上對父母的一句感激的話。
五、輔導員總結發言。
孩子們,聽了你們動情的發言,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老師深深地感動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份沉甸甸的愛,有誰能掂量出它的分量?有誰能真正償還呢?但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微笑,一點進步,都是對父母,對他人的一種無聲的感激。同學們,常懷感激之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同學們,人生正因有了你們的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而更加美好。
六、宣布活動結束。
劉:非常感謝老師的講話。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在參加了這次主題。
班會以后,心里一定也不平靜。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劉:感恩是一杯美酒,
李:感恩是一曲頌歌。
合:讓我們心懷感恩,學會感恩,贊美感恩吧!
李:現在,一年一班《感謝父母》主題班會到此結束!主題班會在歌聲《感恩的心》的歌聲中結束!
感恩教育小學班會方案
1、課前采訪什么是感恩。
2、學生親手制作幸運星項鏈。
3、制作邀請卡,邀請家長和嘉賓參加班隊會。
4、學唱三首歌,學做手語操。
一、激情引入。
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故事演講《感恩的心》。
二、學生匯報課前采訪情況。(什么是感恩)。
三、甜蜜回憶,幸福擁有。
1、暢談。
2、歌唱《假如幸福的話你就拍拍手吧》過渡:愛是陽光,是雨露,愛讓我們幸福,愛讓我們感到快樂。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還有一群和你們一樣大馬克因為身體的缺陷,使他們成了特殊的群體殘疾兒童,他們是不是也像你們一樣擁有這么多的快樂和愛呢?3、請聾啞校長講他們學校孩子愛的故事。
四、暢談體會、深刻反思。
1、過渡:多么可愛的孩子啊,盡管上帝對他們有些不公平,讓他們沒有擁有健全的身體,可他們卻依然心存感恩,懂得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生活,匯報愛他們的人。可在生活中,卻有一些身體健全但心智殘缺的人。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信。
2、讀信。過渡:聽完這位父親用淚寫給兒子的信以后,不這點同學們有什么體會和感受。3、暢談體會和感受。
五、匯報表演,表達愛意。
(1)、第一小隊:我的媽媽很辛苦,即要關心我的學習,又要幫助爸爸打點生意,歲月和艱辛已經讓媽媽變得很蒼老。所以我們要朗誦一首詩,來表達母親對我們的愛。配樂詩朗誦《母愛》。
(2、)我們班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同學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地生活在一起。我們編了一首兒歌來表達同學之間的`情誼。同學們,在一起,同學習,同游戲你幫我呀我幫你,快快樂樂多歡喜好處面前不爭搶方便面前要謙讓同學就像親兄弟團結互助多親密,多親密!(齊誦的方式)。
(3)、第三小隊:老師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就像父母一樣無時無刻地關心著我們。從他們發黑的眼圈和疲憊的面容,就知道他們每天有多辛苦。所以我們全體女生把自己對老師的一片感激之情都變成了一顆顆幸運星,用它們做成了美麗的項鏈,我們要把它們送給最最親愛的老師。(隊員贈送幸運星,播放《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4)、第四小隊:愛父母、長輩以及老師同學都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愛我們,我們理所當然地愛他們。但我們身邊就有一些人,因殘疾或疾病連愛別人的能力都沒有,難道僅僅因為他們沒有對我們付出愛,我們就不應該對他們付出自己的愛了嗎?所以我們小隊倡議,把《愛的奉獻》這首歌獻給天下所有愛我們、我們愛和所有需要愛的人。
1、過渡:第四小隊的建議真好!讓我們為他們的大愛無邊鼓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在我們的校園里就有這樣一件感人的故事:曾經在我校工作過三年的鄭士全老師,不幸患上了骨癌。病魔已經讓這個曾經健壯的小伙子失去了下地行走的能力,疼痛已經讓這個曾經充滿活力和愛心的老師昏迷不醒。這對于一個才年僅29歲的年輕生命來說是一個多么殘酷的事實啊!這對于一個原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又是一個多么沉重的打擊啊!但是病魔無情,人有情,在全體數學老師和少先隊大隊部的倡議下,我校開展了讓人間處處有真情,讓世界處處有真愛的捐款活動;命運無情,人有情,全體師生都慷慨解囊,紛紛向鄭老師獻出了一片愛心。也許我們的一點捐款對于昂貴的醫藥費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死神就會望而卻步,幸福之花就會處處開遍!
2、播放全校捐款和看望鄭老師的錄象,同時播放〈愛的奉獻〉歌曲。
小學生感恩教育班會方案設計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是中學德育的一個重點。然而,當前的教育往往把更多的目光關注到分數和升學率上,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懂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成為“冷漠的一代”,時下里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私任性,惟我獨尊,對父母之恩,老師之情,熟視無睹,無盡索取,這種狀況令人堪憂。兒童教育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完美的情感,沒有一顆感恩之心,孩子就永久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他人,熱愛祖國”,因此為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我班特舉行這次班會,以構筑學生健全的人格,豐富學生的情感積淀,懂得愛的無私、偉大和純潔,激發學生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情感。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此刻的學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癥”,不少人遺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明白汲取的“冷漠一代”。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為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體會老師的愛與付出,培養學生感恩的心,學會尊重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老師。
1、透過學生回顧交流老師對自己的幫忙,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讓學生理解老師,感悟這些純潔情感的無私和偉大,學會感恩。
3、鍛煉學生的聽說演等方面潛力。
4.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淀,激發學生心中有愛,心中有他人,的情感,深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1、準備歌曲和輕音樂“感恩的心”“故鄉的原風景”
2、學生準備回憶老師關愛自己的故事。
3、學生準備小品。
1、主持人(劉山輝胡宏益范明秀)宣布班會開始。主持人深情朗誦。
2、講名人尊師和令學生感動的老師的故事。
3、游戲環節。游戲名稱為“你來比劃我來猜”。(每組各自推薦兩位選手)。
4、小品《新班主任》。
5、詩朗誦《老師我想對您說》(許瑞東姚海林徐世杰)。
6、班主任總結發言。
7、師生齊唱加手語“感恩的心”高潮部分。
8、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班會活動方案
青少年學生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基本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還未完全形成,他們在受到家庭、社會過度關愛的同時,往往缺乏珍惜關愛、感恩關愛的基本道德準則。從這個意義上講,幫助廣大青少年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和社會的關愛之情,增強他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廣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改善社會風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應該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一項重要工作。
根據我市開展生命教育的計劃要求,針對目前的狀況和任務,我局準備在今年上半年與蘇州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組織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動。
一、主承辦單位及部門:
主辦:蘇州市教育局、共青團蘇州市委員會、蘇州廣播電視總臺。
承辦:蘇州市教育局政宣處、蘇州廣播電視總臺社會經濟頻道。
協辦: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
二、組委會:
主任:李杰蘇州市教育局副局長。
陳雪嶸共青團蘇州市委副書記。
詹剛中共蘇州廣播電視總臺黨委副書記、副臺長。
成員:李鳳祥蘇州市教育局政宣處處長。
王小林共青團蘇州市委學少部副部長。
王曉雄蘇州廣播電視總臺經濟頻道總監。
顧衛東蘇州廣播電視總臺經濟頻道副總監。
馮斌蘇州少年文學院院長。
三、參與對象:
蘇州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所屬各中小學校及相關學生(包括職業學校、師范學校、幼兒園等)。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發動。時間安排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主要活動是:
1、由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制作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手冊,內容包括“魔豆寶寶”的故事、專家講座、典型案例等,分發到各相關學校。各學校做好組織閱讀,參加活動的準備。
2、4月底,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通過“社會傳真”欄目向各學校和全社會發出征集“我的媽媽——關于母愛的故事”的通知,典型人物的事跡在“五一”長假期間播出,由學校指導學生在家收看;由中小學校向《社會傳真》推薦本校孝敬父母的好學生典型,由《社會傳真》進行采訪并報道。各學校積極配合兩個征集活動做好推薦工作。
3、各學校根據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本校感恩教育活動計劃,并于5月12日前將活動簡案送交我局政宣處和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綜合部。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時間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
主要活動是:
1、5月1日起,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在“社會傳真”直播時(第二版塊)提供游動字幕平臺,各學校可發動中小學生圍繞中心:“在母親節最想對媽媽說的一句話”或“在父親節最想對爸爸說的一句話”,發送短信到1885110。
2、母親節(5月14日),“社會傳真”欄目將對感動互聯網的絕癥媽媽——“魔豆寶寶”真情故事進行網絡與電視并機直播,各中小學校應組織學生統一觀看,并根據要求組織開展“感恩——寫給父母的家書”征文活動。
3、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制作電視光盤(內容為“魔豆寶寶”故事、孝道講座、孝順典故等)。“社會傳真”節目主持人將走進課堂,與中小學生交流感受。
4、各中小學校積極組織宣傳、教育活動(圍繞“感恩父母”主題開展作文競賽、演講比賽或主題班團隊會,組織“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活動,利用學校宣傳陣地進行有計劃的宣傳,營造感恩教育的氛圍),各校可主動邀請“社會傳真”欄目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并進行重點報道。
5、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組織進行中小學生“孝行好學生”評選和事跡展播,各學校應予以配合,組織學生進行推薦、投票。
第三階段:評比總結。時間為6月18日(父親節)。
主要活動是:
1、在參與的學校中評選出“學校組織獎”。
2、在電視臺播報的活動項目中評選出“項目創意獎”。
3、在各校推薦并在電視臺展播的學生中評選出“感恩孝行獎”。
4、在各學校推薦的學生征文《感恩——寫給父母的家書》中評選出“征文獎”。
五、聯系人員及電話:
蘇州廣電總臺社會經濟頻道:曹海英(0512-65181375)。
蘇州市教育局政宣處:車雪夫(0512-65211041)。
小學感恩教育班會方案
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也不屬于你個人,請珍惜生命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請珍惜他人為你的努力和付出,請常常報有一顆感恩的心。
班級九五班。
主持人:
主要內容: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
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三、聽了朗誦后,互動活動:說出最讓你感動的事(請幾位學生講述)。
六,每組兩名學員講述自己在生活中具體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感恩的。
七,小型辯論賽。
正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
反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
五、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應該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親,父母的愛是那么的平凡,卻又那么的動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無聞,卻沁人心脾。
六、歌曲表演《感恩的心》一句簡簡單單的感謝卻包含了無盡的感動,學會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課。
七、班主任總結講話。
在這次“感謝有你”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他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他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辯論會非常精彩,手語小合唱也非常感人。聽他們講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作為老師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這些曾經在我眼里長不大的孩子竟會如此獨立,如此懂事,他們都是些善良純潔的孩子,他們對他們的父母、老師、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擁有一顆誠摯的感恩的心,他們是想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對于感恩的感受抒發出來,積極影響身邊的人也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或許我們平時都不會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我們并不是沒有必要讓身邊的人了解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感激,所以這樣體驗感恩的活動是我們學生和老師所需要的,他們需要一個空間一個舞臺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次的活動也在我們班掀起了一陣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的熱潮,這說明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真正地試著敞開心扉感恩這個美麗的世界了。
八、讓我們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對一個微笑,一句關懷,即使是不經意間的。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謝這一切。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又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小學生感恩教育班會方案設計
為了讓學生感受父母的恩情,感知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激父母,孝敬父母,從而把這種感恩之情延伸到感恩祖國、感恩人民、感恩社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1、布置黑板、教室。
2、發動學生收集相關資料。
3、排練節目。
(一)、開場白。
小予:敬愛的老師!
小瑤:尊敬的各位家長!
小岐: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小瑤: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
小男: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
小岐: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
小予: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
小瑤:父愛如山,他沉默無語。
小男:母愛似海,無時無刻不在包容著你。
小予:同學們,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讓我們彼此敞開心扉,聆聽彼此的心聲。
合:三年(4)班“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感受父母之愛。
小男: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你。
小瑤:請聽故事《地震中的感動》,有請王冠同學。
小琦:(讀完之后)其實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當孩子遇到危險時,他們寧可犧牲自己,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給了我們全部的愛,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
小瑤:請大家和我一起面向家長,還有那些今天沒有到場的父母,發自內心的大聲說: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三)欣賞口風琴演奏《世上只有媽媽好》。
小予:母愛是深沉的,母愛是細膩的,母愛是無私而偉大的!
小楠:請欣賞口風琴演奏《世上只有媽媽好》。
表演者張文宣、張舒琦、金子秋、
小瑤:于詩航、萬博雅、唐天一。大家掌聲歡迎。
(四)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故事。
小男:從一年級入學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中國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讓我們感動。大家可知道,在我們的身邊,同樣有十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了中國,更感動了世界,那就是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指著黑板上貼著的照片)。
小瑤:照顧爸爸哪怕我只有一輛板車的黃鳳、逆境中她始終微笑的吳林香、捐髓救母的邵帥、開在吊腳樓里的小花——龍花、媽媽的好女兒徐沁燁、十三歲的“男子漢”趙文龍、孝待親人,笑對人生的路玉婷、賣燒烤的小女孩高雨欣、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愛比血緣更美麗的王芹秀。
小予:當我們還在父母的懷中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車接車送的生活,當我們因為媽媽買的衣服不夠漂亮而發脾氣時,當我們每個月都要去德克士吃漢堡、雞翅和可樂的時候。
小岐:七八歲、十幾歲的他們,有的已經肩負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擔,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生病的父母親人,就連吃一塊冰激凌,吃一根火腿腸都是一種很難實現的愿望。
小男:接下來就有請王超逸、吳妍霏兩位同學為大家講一講他們的故事。(每人講一個)。
小予:(講完之后)相信大家一定和我有同感,他們真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五)小合唱《感恩的心》。
小瑤:請大家用心傾聽小合唱《感恩的心》會唱的同學請跟著一起唱。
小岐:表演者王梓菲、李晗語、白佳航、蘇暢、曹睿、李姝瑞。
小楠:每次一聽到這首歌我都會很感動,相信大家也一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那么請大家和我一起大聲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六)詩朗誦《獻給爸爸媽媽》。
小瑤:爸爸媽媽,在你們的.心目中認為我還小,其實我已經長大。
小岐:爸爸媽媽,我要做你們的貼心小棉襖,力所能及的事,請讓我自己來做。
小予:接下來請欣賞詩朗誦《獻給爸爸媽媽》。
小男:表演者侯奕楠、孫翎迪、劉佳鑫、孟姝含、袁璐、吳紫涵。
(七)家長發言。
小瑤:下面有請各位家長,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說一說他們的心里話以及對我們的期望。
(八)班主任講話。
小岐:下面,請尚老師講話。
老師總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陽光給予我們燦爛的光輝,感恩小草賦予我們清新的空氣,更要感恩父母對我們付出無私的愛。同學們,讓我們帶著一棵感恩的心去回報父母吧!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給爸爸送上一杯熱茶,你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會讓父母感到很幸福。讓我們用心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同學們,行動起來吧!
(九)集體宣誓。
小予:為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感恩,現在請同學們舉起右手,握拳,跟我一起做出承諾。
小岐:親愛的爸爸媽媽——從現在開始,我要做到:
小男:在思想品德上讓你們安心;
小瑤:在學習上讓你們放心;
小予:在生活上讓你們省心;
(合)我們決不辜負父母的苦心。班會到此結束。
感恩父母的教育班會方案
一、引導學生用心體會家庭的溫暖,感受父母的關懷;。
二、教育學生學會尊重,理解父母;學會和父母溝通;。
三、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從愛家庭,愛父母開始。
寫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10個人,然后一次劃掉一個,最后那個人是誰?
(說說自己在測試過程中自己的感受)。
1、分享故事:地震中的奇跡;暴走媽媽捐肝救子;為母捐腎感動中國。
2、說說父母對你的愛以及你對父母的愛讓大家分享。
2、父母最愛吃的東西;。
3、父母最大的煩惱;,
4、父母最大的心愿。
1、愛需要用心體會:引用故事《帳單》。
一天早上,媽媽給小勇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一張字條。
媽媽:
我幫你收拾房間10元,幫你澆花一個月30元,我被評為“三好學生”20元,你一共欠我60元。請你盡快還給我!
放學以后,小勇迫不及待的來到自己的房間,發現60元錢好好的擺放在書桌上,正在他要離開的時候,也意外發現了媽媽的一張字條。
孩子:
我10多年如一日供你吃穿住用0元,我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0元,我被評為“優秀家長”0元,你一共欠我0元,我永遠都不要你還我!
小勇看見這張紙條,羞愧得無地自容!
談話:父母為我們做的事情數不勝數,一言難盡,他們從來沒有想到向我們索取,我們卻視而不見,心安理得,甚至覺得理所當然;我們為父母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寥寥無幾,我們卻一味索取,甚至做了一點小事就以公臣自居,這是多么不應該呀!
2、愛需要尊重,理解和溝通。
很多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我真搞不懂,你關心他,他根本就不領情,甚至還覺得煩,有的同學說,我們理解父母,可是父母常常不理解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學會和父母溝通。
怎樣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
(1)理解父母:天下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對子女的“嘮叨”正是對子女疼愛的表現,子女要體諒他們方式上的不當;父母也有煩惱,也需要傾訴和得到安慰。
(2)尊重父母:子女在與父母交談時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和分寸,要尊重父母的個性,尊重父母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3)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與父母溝通:主動交流,創造機會,認真傾聽,主動道歉,善于體諒,控制情緒。
1,愛需要用心體會;。
2,愛需要尊重,理解和溝通;。
3,愛需要用行動表示。
多一份愛,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責怪;多一份主動,少一份被動;多一份關心,少一份冷漠。
小學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成功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激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是醫治現在的孩子冷漠、沒有責任心、缺乏愛心、不懂關心的良藥。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校大隊部號召全體師生開展“感恩·關愛”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即感激父母的養育,感激老師的教誨,感激同學的幫助,感激社會的關愛;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集體。
一、宣傳發動階段(4月3日——4月7日)。
組織學生利用國旗下講話、班隊會、黑板報、校園網等陣地,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發動工作。
二、全面實施階段(4月10日——4月28日)。
1、以班級(中隊)為主體,召開“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的主題班隊會,并推薦優秀班隊會在全校集中展示。
2、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專題板報和手抄報,學校將組織進行評比。
3、征文比賽。
組織學生每人寫一篇“感恩作文”,每班擇優選取三篇上報學校參加評比。內容可以是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間的愛心相助、感激社會的關愛等等。
4、唱一首感恩歌曲。
利用學校廣播站定時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同時利用音樂課學習這首歌曲并學會做這首歌曲的手語操。
感恩班會教育方案
20xx年12月4日。
一(四)班教室。
王康、李姝。
現在的學生,就其心靈的一翼——“情”來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癥”。對父母之恩,熟視無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貪得無厭者有之,以怨報德者亦有之,唯獨知恩圖報者鮮有之。那么對父母無情無義之人,對師長、集體就更不會有情有義了。因此。通過本次班會,努力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并引導學生通過抒發真情實感的習作來重新構筑健全的人格,懂得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懂得感恩回報是我們社會的一種道德規范,并在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身體力行。
1、布置黑板,教室。
2、收集、整理資料。
3、布置做好班會記錄。
4、邀請學校領導參加。
1、活動導入:
學生齊誦唐代的詩人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以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一位慈母對即將離開自己的兒子的深深的愛。讀來令人感動。這首詩后來簡縮為成語“寸草春暉”,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難于報答。正是父母對我們有似海的恩情,我們才要想方設法回報他們。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請看下面一個案例《塑造孩子的感恩之心》(附后)。
2、感恩故事:
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懷有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里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3、學生發言。
4、學生談如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5、宣讀感恩宣言并簽字。
小學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2、能夠用具體的行動感恩父母。
3、能夠由孝心推及到懂得長輩、教師的愛,學會尊重和關愛他人,形成愛心和諧校園。
一、感恩故事月(四月)。
目的:懂得父母的恩情和孝敬父母的行為。
措施:
1、解讀《弟子規》——孝,人人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背誦下來。
2、故事賽:人人講述身邊或自己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
1)班級內故事賽,推薦2人參加年級賽。
2)年級內故事賽,評出一二三等獎上報學校。
3)學校內故事賽,各年級一等獎展示。
3、校園風每日中午12:40解讀弟子規,并展示年級一、二等獎同學。
二、感恩回饋月(五月)。
目的:用具體的行動孝敬父母。
措施:
1、父親節、母親節在行動(引導學生與父母進行幾個一活動:談一次心、做一件事、洗一次腳、上一天班、寫一封信……)。
3、主題班會:感恩的心(反饋父親節活動)。
4、校園風每日中午12:40講述我的孝心故事(好的日記)。
三、感恩讀書月(六月)。
目的:通過讀書深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感恩。
措施:
2、自創表演賽——真愛無邊。
1)自編情景劇表演賽(五六年級)。
2)自創詩歌表演賽(三四年級)。
3)自創童謠表演賽(一二年級)。
4)其他形式的自創(相聲、三句半、舞蹈、歌曲)。
每班至少推薦一個節目參加學校的比賽。
3、過一個溫馨的母親節。
四、感恩匯報月(七月)。
目的:全面展示感恩教育成果,激勵學生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學生。
措施:
1、辦一次感恩板報,全面展示班級教育成果,學校評出等級。
2、感恩主題匯報會,全面展示獲獎的自創節目。
3、評選“孝心學生”并頒獎。
感恩班會教育方案
通過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還是同伴,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20xx年x月(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1、利用網絡平臺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征集等。
2、準備“黃絲帶”,用于征集“感恩箴言”。
3、《感恩的心》手語版演員的到位(教師和幼兒)。
各班主要圍繞幾個“一”展開活動。
1、說一篇《感恩的心》故事。
2、采訪一個身邊的人。
3、畫一幅感恩的畫。
4、學唱一首感恩的歌。
5、寫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
1、周x10點30全體50組集中操場進行“感恩的心”手語表演活動。
2、周x放學前將感恩箴言張貼在審美部入口處.
3、各班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借鑒感恩節推薦活動.
感恩班會教育方案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世界原來是那么美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未來。
根據我校具體工作安排,結合我校抓養成教育改陋習,樹新風教育,學校決定近期再以感恩教育為德育教育的主題,對全體學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校感恩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知恩圖報,不忘老師之恩,養育之恩,幫扶之恩使滴水之恩當報涌泉之情感生根、開花、結果。
理解、感恩、博愛。
本次活動將3月至4月為感恩教育重點月,以后要經常性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宣傳發動階段。
1、以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班級文化建設展示板等為陣地,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活動時間3月17日。
2、以班級為單位,于3月17日下午第八節課,以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為主題班會,班會總結于3月21日上交政教處。
3、音樂教師在音樂課上教唱《感恩的心》歌曲。
4、在間操、中午等業余時間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有關感恩教育的歌曲。
全面實施階段。
(一)感激父母養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愛,又怎么可能愛同學、愛社會。
1、開展征文活動。
學生每人寫一篇親情作文,校內評比。活動時間:3月17日3月24日。參考題目:《我的父親母親》、《寫給父母的話》、《父母的手》、《還給父母一個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冊》等,題目可自擬。作文上交給本年級組的語文老師進行初評,然后每班級上交優秀作文3篇到政教處。
2、布置愛心家庭作業(活動貫穿始終)。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父母過生日,贈送親手制作的禮物。
(c)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
(d)我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舉行主題班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時間為3月24日下午第八節課。班會總結于3月28日下午交到政教處。
(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c)假定自己畢業后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回報父母。
4、為父母過節。
適逢母親節、父親節,給父母過節,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父母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母享受一份感動。(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20xx.6.15和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20xx.5.11)。
(二)感激老師的培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老師感恩。因為老師不僅賜予了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
2、在全校開展尊師重教活動。要求所有學生講文明用語,遇到老師自覺向老師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老師早、老師好,。遇見年長者(不管是校內工人、教師家屬,還是校外來校辦事人員)自覺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您早、您好,然后逐步推廣到全校所有班級,所有同學。
(三)感激他人的幫助之恩。
要對自己的同學感恩。因為他們不僅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著自己度過了十多個春夏秋冬,更與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獲得歡樂和充實。
1、開展以同學如手足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感激同學間的愛心相助。活動時間為4月下旬。
2、我為同學做一事。
感恩教育重點月活動結束后,各班將活動中取得的經驗、收集的資料、總結整理好于5月上旬上交到政教處。學校根據活動情況每班級將評選出3名知恩圖報學生,并在全校進行表彰獎勵,使感恩教育活動能夠激勵學生長期化、主動化。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感恩教育班會活動方案
通過本次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孝心,學會感恩,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1、 搜集相關的文章,歌曲,經典詞句
2、 問卷調查資料
xxxxxx班教室
xxxx年xxxx月xxxx日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
二、班主任故事導入
班主任講述寒假時收到來自于以前學生的賀卡與感謝信,其中重點講述學生對老師過往教導與照顧的回憶與感謝,引發學生對師生深厚情感的共鳴,從而引出我們的第一個主題:感恩教育之感恩老師。
三、感恩老師
請張棟、陶婷、周艷秋三位同學上臺回憶最感恩的老師以及這位老師的事跡,分享他們對老師的感恩。
四、感恩父母
問卷調查:(1)你知道你們父母的生日嗎?
(2)你知道他們的年齡嗎?
(3)你知道他們喜歡吃的菜嗎?
(4)你知道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嗎?
(5)說說你了解的父母養育你的辛苦過程。
(6)說說你最想為父母做的事是什么?
五、感謝社會
(1)5月12日地震發生時,四川省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13歲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當她意識到發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進宿舍,將十多名還在午休的同學從床鋪上搖醒逃生,自己卻失去最佳逃生時間,被壓在廢墟下。50個小時后,她憑著巨大的求生欲望和驚人毅力,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獲救。 何翠青是木魚中學最后一個被救學生,由于重物長時間擠壓肌肉組織壞死而永遠失去了右腿。記者問這位堅強的女孩你后悔嗎?她搖著頭哽咽地說: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沒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學。
(2)14日12時20分,15名空降兵寫下遺書從4999米的高空一躍而下,最終成功傘降茂縣,并在第一時間首次傳回了茂縣災情。而這些空降兵平時訓練中只需在數百米高度跳傘。這是空軍首次在高原復雜地域,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條件下運用傘降方式參加抗震救災,這15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難時刻向我們詮釋了人民子弟兵的終極意義。
除了何翠清和這些軍人、以及大家熟知的小英雄林浩,還有無數在汶川地震中不顧個人生死的英雄們,他們用自身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什么是真正的一家人,什么叫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去年,我們的同學也做得非常好,從給xxxxxx同學的捐款以及我校教師李小滿老師的捐款活動中可以看出,我們0832班同學的愛心。
六、總結結束
在這次主題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和諧的集體,一個和諧的社會,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愛心。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社會,報答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由文員委員帶頭,全班合唱《感恩的心》,結束主題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