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一只口罩的旅行》為主題,設計一套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新詞匯的敏感性,及時掌握生活中出現的新詞匯。
2.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理解文本內涵,感受文本情感。
3.介紹病毒傳播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只口罩的旅行》閱讀材料、PPT、教學板書、生詞卡片等。
2.學生準備:英語練習本、課外拓展閱讀材料裝訂冊、閱讀筆記等。
三、教學過程
1.預習環節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節課的主題——《一只口罩的旅行》,并提出問題:
What kind of journey does the mask go 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story?
通過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學生對本課的期望和熱情。
2.傳授新詞匯
教師展示單詞卡片,向學生介紹文本中出現的新詞匯,如plague、avoid、germs等,讓學生聽讀后做出相關解釋。然后教師搭配圖片,演示詞匯的用法,運用相關語境讓學生加深對單詞的理解。
3.閱讀訓練
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向學生解釋故事難點,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參與和思考。然后教師針對文中的問題,進行一些練習,如填空、選擇等,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理解。
4.知識拓展
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加入一些病毒應對的知識,例如:病毒傳播的途徑、傳染潛伏期和防病毒的方法等。讓學生理解口罩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病毒的防控意識。
5.任務完成
教師安排閱讀筆記和課外閱讀,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拓展相關知識點。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自行設計新的口罩旅行故事,并在班級內分享,以此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
四、教學小結
教師首先檢查并概括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故事中的主旨。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問,讓學生思考、回答,進一步扎實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最后,教師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和寫作,反復深化對故事和相關事實的理解和運用。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閱讀教學,學生不僅學習了新單詞和句式,較好地掌握口罩在疫情中的作用,擴寬了知識面,而且還激發了對閱讀的熱情,增長了閱讀能力。教學中,教師注重互動和課程設計,這種交流方式也越來越被教師所接受。
獨家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