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所經歷的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反思和總結。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姥姥語錄心得體會篇一
倪萍老師真的很幸福,得到過的幸福在失去,其實更為痛苦,但我相信她能夠聽過去,因為她是一個能人。
我也有一個像倪萍老師一樣好的姥姥,她就是我的大娘(媽媽的親姐姐),在上初中之前,大娘一直是我最信任、最喜歡的人,沒有之一,什么事我都會和大娘說,她也會為我出謀劃策。剛剛上學那會兒,因為瘦小,內向,在學校常常被同桌欺負,我只敢告訴大娘,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大娘是在幫我洗澡的時候告訴我如何應對……許多事情,無法一一訴說,我的大娘呀!
您在我心中不亞于倪萍老師的姥姥。
慢慢長大,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學會擔當。
姥姥語錄心得體會篇二
當我這個還算年輕的姥姥走進99歲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質樸無華的人生智慧時,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滿快樂的,是極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沒念過書,卻那么崇尚念書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氣,那么有骨氣!怪不得養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輩兒孫!
倪萍的文筆是平實的,樸素的,沒有太多的修飾,完全是質樸的白話兒,卻讓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勤勞善良,胸懷博大,充滿智慧的姥姥躍然紙上,仿佛就在身邊。之所以那么打動我的緣故,讀著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想起了自己沒有文化的小腳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一生。可能這就是沒有文化卻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們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進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對她的深刻影響,想想自己的言行將對后輩兒孫的潛移默化,姥姥深感責任重大。
倪萍姥姥說:“心閑著閑著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著,躺著就是心臟有病了。”我雖然退休了,沒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懶。我很佩服倪萍為了不讓姥姥閑著,給姥姥安排了整理報紙和嗑瓜子兒出口的“掙錢工作”,看到此我啞然失笑。
姥姥我可別讓心閑著,好書還是要經常讀讀,好戲也要經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姥姥語錄心得體會篇三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學習好考個好學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06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在已經沒有媽媽了呀。”小侄女才剛一歲,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現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摘錄倪萍《姥姥語錄》部分語句如下: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終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語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看完了。很是讓我感動。
作者以“嘮家常”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裹著一雙小腳,大半輩子圍著鍋臺轉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卻用一生的生活經驗,指導著自己的為人處事,并潛移默化地教育著自己的后輩,那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卻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智慧。
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換個角度,換個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
姥姥說:”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難的關,總會過去的。很簡單的話,仔細品品,很有些哲學的味道,耐人尋味。
姥姥說:”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訴我們,表面上我們幫了人家,實際上,是人家接納了我們。
這是讓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書,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書。看了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
姥姥語錄心得體會篇五
1、國家和小家一樣,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
2、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3、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
4、大花生、小花生吃到肚子里都得嚼碎了,種在地里可就不一樣了。好種子結好花生,孬種子結小花生。孩子也是這樣,你們都在跟前看著。我要是做那‘聰明’事兒,你們長大了就不聰明了。種下什么種子就長什么果兒。
5、一個人一個腦子,不好把自己的腦子往人家腦子上套。
6、糖稀越粘越厚,苦菜越洗苦水越少。
7、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你吃一塊兒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咸菜往嘴里放。孩子,別怕苦,苦它的兄弟就叫甜那!
8、不好吃的菜一人一勺就見盤子底兒了,好吃的饅頭越蒸越香,越吃越有。
10、心眼不好的人一輩子不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香,一輩子不知道什么是滿什么是足,就像吃了一把鹽老得喝水,肚子里脹的全是氣,氣多了人能好受嗎?你看老想害別人的那個人,臉都倒掛著,他不快樂埃害別人最后都害了自己,幫別人最后都幫了自己,不信你去試試。壞人都是傻子,一輩子活得不快樂!
11、少收個三四十斤,明年使使勁就省出來了,孩子餓著肚子可耽誤長骨頭了,過了長骨頭的年齡,這輩子也長不出了。借的糧食孩子吃了骨頭是軟的。
12、麻煩別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幫著別人自己心里是甜的。給人一座金山是幫,給人一碗水喝也是幫。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你試不出來,下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
13、父母幫著兒女,仨人都笑了;兒女幫著父母,仨人都哭了。
14、借的糧食孩子吃了骨頭是軟的'。
15、別小看那些不起眼的東西,有時候辦大事的說不定就是它。養孩子也一樣,你別催著她長,催著他學。有人早長,有人開竅晚,你耐住性子等著他就不白等。
16、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
17、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人命不是撂下(放棄),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的希望了,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的勁兒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在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兒了。孩子,你記著,好事來了她還預先打個招呼,不好的事咣當一下就砸你頭上了,從來不會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18、老天爺和你自己是一個人。你想想,啥事不是你自己心里那個老天爺說了算?所以有多大的福多大的苦都是自己弄成的,誰也別怨。
19、吃了一輩子小虧,占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
20、老天是公平的,給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你看挑擔子的人,兩頭得一樣沉才能走得遠。一頭沉一頭輕你試試?走不了幾步你就得停下。
21、人出賣了良心和得了心臟病差不多,心停停跳跳的,憋得慌呀。
22、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23、聰明的婆婆對媳婦要比對兒子好……
25、管哪兒的肉皮都好撕開,就是臉皮不好撕。撕一塊兒你試試?這一輩子臉上都有塊兒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