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一
我叫王佳絮,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孩。但是,你知道嗎?我原來很懶,而且經常生病,這都是因為我不鍛煉身體而造成的。
原來的時候,我一放學,先吃點小零食,然后去寫作業,媽媽準備飯菜。每次我寫完作業,媽媽做的“美味”也出鍋了。我一邊吃一邊看著電視。吃完飯我就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很少出去鍛煉。
我每天都這樣,慢慢地,過了一段時間,我就生病了,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轉,每天都無精打采的。爸爸媽媽都要急死了!由于生病還經常請假,不能去上學。媽媽帶我去醫院看醫生,醫生看了看我說:“你要多出去曬曬太陽,最重要的是,你要多參加體育鍛煉。”醫生說的話我一句也沒聽進去,就像人們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樣。而媽媽卻把醫生的這幾句話當成了圣旨,牢牢記在心里。
回到了家,媽媽每天都很關注天氣,只要是晴天,媽媽就催我出去曬太陽,鍛煉。我才沒那么乖呢!我坐在陰涼的地方玩耍,媽媽想到我會這樣,她就穿著大衣出來了。我一轉眼,看到媽媽走出來了,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跑到太陽底下跳起繩來。心想:幸好媽媽沒有看見我偷懶,否則就慘了。媽媽也不放心,就坐在那里看著我。每天我都堅持鍛煉,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病果然好了起來。漸漸地,我發現體育鍛煉真的能強身健體,所以不用媽媽說,也知道鍛煉了。從那時起,我生病的次數明顯變少了,幾乎不生病了,自己也變得勤快多了。
由于身體結實了,現在我的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我的興趣愛好越來越廣泛,還獲得了許多獎項。鍛煉身體給我帶來了樂趣和好處,我愛體育鍛煉。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二
8月15日的早上,平潭時報小記者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了龍山新路的7號健身俱樂部健身啦!
剛來到7號連鎖健身館,就看到一個龐大而醒目的商標。這個logo是一只隆起肌肉的胳膊,像個“7”字。這個創意真是巧妙無比。
到了健身館里,各種各樣的運動器械令人眼花繚亂。這時,一位教練開始為我們講解一些運動器械的名稱、作用和它們的使用方法。“這個機器叫‘蝴蝶機’,它是鍛煉我們胸部的肌肉,就是胸大肌。”教練走上前去為我們示范。只見教練一只手抓住右邊的伸縮把手,接著抓住左邊的伸縮把手,然后走到兩個伸縮把手欄桿的中間,頭和身子微微向前傾,好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還有一部份運動器械,統稱“飛鳥機”。因為這類器械比較安全,所以教練講解完畢后就讓我們嘗試。第二個是我,我嘗試了一個鍛煉大腿內側肌肉的飛鳥機。它像一個夾子,一張一合,可有趣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了“跑步比賽”。我們在跑步機上運動,來看看它與路跑有什么不同。由于家里就有跑步機,所以我對它的脾氣已是“了如指掌”。跑步機像個“傳送帶”,一按“開始”鍵它就開始不停“傳送”了。“跑步機可鍛煉人的心肺功能,也可燃燒脂肪,達到減肥目的。僅僅鍛煉心肺功能,那只需運動20-30分鐘,如果要燃燒脂肪就要1-2小時了。”教練說道。我跑起來不緊不慢,優哉游哉,速度加到7.9時依然“面不改色心還在跳”,大家都夸我體能好。
“跑步比賽”結束后,開始了“平板支撐賽”。“平板支撐時,兩小臂撐地,與大臂成90°,后腳跟點地,保持平衡。”教練說道并做了個示范。“預備,開—始!”教練一聲令下,我們開始了“毅力大比拼”。“1、2、3、4……”大家數著,一起過了兩分鐘的“界線”,“停!”大家馬上齊刷刷地倒在了地板上,累得不行。
除了這些,還有肚皮舞,動感單車,仰臥起坐等。這個健身之旅不僅其樂無窮,還讓大家感到了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三
一、規范細節要到位。
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古人說天地君師親,可見身為教師是倍受尊崇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教師有極好的人品。因為"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明辨善惡與真偽,并使人傾向于真與善,排斥惡與偽。"所以教師有"教給學生怎樣做人"的重大責任。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的人格魅力無時不在影響著他的學生,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師德不但可以感染學生,也能為教師樹立起自己的教學形象,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因此,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堅持原則,有錯就改,心胸豁達,莊重熱情,同時還要有一顆愛心。要"嚴"字把關,"愛"字當頭,這樣,他才能贏得學生。如果說過去的教育是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的應試教育,那么現代教育越來越以人的本身發展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這樣,熱愛學生仍然是教育的一個永恒的命題,古往今來的優秀教師無不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是愛的職業,從事的是愛的教育。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廣的愛,這樣的愛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頑石、能點鐵成金。都說母愛無私,其實最無私的應該是師愛。在現代教育中,熱愛學生自然具有了時代的特征。有人說過:"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的原動力。"可以說,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愛學生就要公平地對待學生,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學生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二、耐住寂寞、抵住誘惑、提高素質、嘗試創新。
進入新世紀,當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改變的同時,教師所面臨的一些老問題變成了新問題,而更多的新問題則層出不窮。面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深刻變革,面對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教師要能抵御誘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顆冷靜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纏萬貫,風流瀟灑,也要看到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甚至丟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樂,教師就要志存高遠,回避庸俗,"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潔身守志,獨立于世。這正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學。因此,做一個好老師,崇高的師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氣,為人師表。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應做好充分準備,轉變理念 ,迎接挑戰。我們己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育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方面轉變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并做到兩個轉變,一是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二是由技能型向藝術型的轉變。在"和諧、互動、探索、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中不斷鉆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迎接 "課改"。
過去有句形象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僅有一桶水的觀念是不夠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葉圣陶說過,他并不稱贊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一堂課究竟怎么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比如常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
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從教學觀念上來看,教師仍然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中心,擔心學生讀不懂課文,于是就包辦代替,結果適得其反。在21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也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教師。"在本世紀,傳統的師生關系將發生變化。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只會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輸,不是表演,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總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師,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攀登,與時俱進,才能去迎接一個新的挑戰。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四
目前的中小學教學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的很辛苦,學生學的也很痛苦,而我們的學生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不作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來思考。通過學習《教師的教學技能》,深有感觸,覺得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愿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學地理,用地理,讓學生對它始終有興趣。這就要求地理教師體現出良好的教學技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造,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學科由于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復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難。為避免陷入此局面,在教學中盡量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此教師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學生讀背的知識教師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圖)。趣味性則是為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活動作為現今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運用得體,便可激發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興趣,積極去探索,去學習。在地理課中,要把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地理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活動帶動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學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一節時,讓學生回答“如何幫助非洲擺脫貧困”的建議,把全班分為六個小組討論,然后分別讓六個小組代表發言,大家評判,好的建議鼓掌鼓勵,回答不理想的小組出個節目,這種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學生互助合作能力、勇于探究人文的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現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講述《印度》一課時,先讓學生唱《西游記》歌曲,提問《西游記》中唐僧到西天取經,當時的“西天”是指現在的什么地方——印度。那么你想了解印度嗎?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才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去。才會使他們產生無窮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熱情。,因而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自始至終處于和諧融洽、興趣盎然地探究氛圍。
總之,學生要在地理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教師要有意識的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學技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順利掌握知識,體驗成功后的樂趣,使學生樂于學習地理,體會學習地理的無窮樂趣,達到理想的效果。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五
一.老師的任務:
在開學初我制定了高一,高二,高三的技能訓練工作計劃。再經過小組討論定稿,明確各個老師的分工。對于高一主要工作是通過技能節選拔興趣小組,目的是組織梯隊建設。對于高二主要工作是分項目教學,是他們達到初級工水平,為下學期強化訓練打基礎。對于高三主要工作是定期定量訓練往年的省賽圖紙,以及本組計劃的圖紙,定期進行考核。
本人主要任務:做好參訓學生思想工作,加強學生管理,搞好安全教育,保持參訓學生隊伍穩定,確保安全良好的訓練秩序;精心設計訓練項目,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和內容、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 講清技能訓練相應的理論、工藝知識,講解操作步驟和要領,做好操作示范,耐心指導,認真搞好技能考核,不斷提高參訓學生的技能水平。
組里的老師的任務:組織好學生訓練外,參加相應年級考核圖紙設計及其它相關活動。
二.對學生的要求:
服從管理; 集中訓練課時間,學生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曠課、每次集中訓練結束后學生要對自己考核過程進行總結。高一的每周五次理論學習。高二每周一次理論學習,四次實踐操作訓練。高三的每周六天實踐訓練和教輔工作。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六
緊張的技能競賽已經結束,過程艱辛,有得有失,感受頗深。
此次省技能競賽成績不太夢想,原因主要有三:
臨時組賽突然打破英語組訓練方案,加大了訓練難度,再加上對學生的現狀把握不夠,輔導資料多,在短期內無法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造成對學生的培訓不夠具體,不夠前面。本次比賽專業服務類共有12支隊伍參賽,而其它專業即非服務類僅有5所學校參賽,估計很多學校是因為臨時要更換學生而退出比賽。
不管是臨時派出的選手(如本校),還是從初賽一飄過關斬將的其它學校的種子選手。此次比賽都在考驗學生的英語綜合潛力,如詞匯量、語音、語調、語法、聽力、口語的表達、禮儀、應變潛力,自信程度等等。成績當然跟訓練息息相關,但或許更考驗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積累。基礎不牢固則無法在短期內取很好的成績。
本次參賽的兩名選手各方面都不如初賽的兩名選手劉潔和黃媛,經過多方面的鍛煉和磨練,劉潔和黃媛基本上都能應比較賽,做到鎮定自若,甚至超常發揮。而后兩名選手缺乏自信,比賽緊張,不能發揮正常水平。
應對策略:
1、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加大對學生的英語技能的訓練,注重英語綜合潛力的培養。杜絕語法的單一傳授,著力聽力、口語的練習。課堂形式多樣化,多進行英語方面的表演,提高學生的勇氣,培養自信。
2、善于發現人才,充分挖掘人才。培養一批潛力強的英語選手,以備每年一次的技能競賽。
3、針對技能競賽作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調整,如上課的資料可適當融入技能競賽的資料,譬如圖片描述,職場運用等。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接觸這些東西,不至于到比賽時感到陌生和恐懼。
總之,這次省技能競賽雖然沒能取得好成績,但我們跨出了第一步,我們學習了,見識了,鍛煉了,有經驗了,相信透過我們不斷的努力,在以后的比賽中會有好的成績!
健身訓練心得體會篇七
近兩年來,我們的小區增添了許多健身器材,這可是個新鮮事兒呀!小區的居民們既興奮又驚喜,我懷著好奇心也去看了一看。
歡樂篇
自從小區有了健身器,不管是清晨還是夜晚,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兒,對健身器他們總是戀戀不舍。每次我都看到的總是一個歡呼雀躍、熱火朝天的場面。一天的變化就好像一個旋律,既有溫柔抒情,也有起伏不定。清晨和夜晚則是兩個高潮。
瞧呀,幾個活潑可愛的紅領巾正玩著“太空漫步機”,一邊歡笑,一邊玩鬧!幾個年邁體弱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們紅光滿面,站在扭腰器上扭動著身體,昂首挺胸,好像一只只驕傲的大公雞!
憂慮篇
雖然健身器材給人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健身器材針對與老人設計的特別多,什么“太極推手器”、“上肢牽引器”……雖然能使老人的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順暢,但是并沒有滿足小孩子和中年人的愿望。小孩子是喜歡花樣多的,色彩絢麗的,像滑滑梯、蹺蹺板、蕩秋千……而中年人是喜歡活動量比較大的,最好是建造一些適用于胖人的,比如:跑步機、舉重器……這樣既減輕了人體的重量,又能鍛煉身體,真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啊!
小區中有許多的健身器材是不規范的。它們全都健在了硬邦邦的水泥地上或者是泥濘不堪的草坪上。我就曾經親身體驗過:那天我正玩著“太空漫步機”,玩著正興奮呢!但是我這個“小糊涂蛋”蕩得太高了,一不小心從健身器上摔了下來,正好摔了個“狗啃泥“,滿身的污泥真是惱人!我認為小區居委會應該管理一下,應該把地上鋪上一些防止摔傷的塑膠……這樣使大家玩得放心,玩得舒心!
小區的居民們喜歡上了健身器材,但是據我調查統計大概有95%以上的居民在使用之前從未看過健身器材的說明書。1.3米以下身高的小孩不能玩“太空漫步機“,但仍然見了許多。如果遇到了意外,小孩的家長肯定不知會有多么追悔莫及了:有疾病的.患者不能輕易玩,除非有醫生開的證明,但仍然能見著許多老弱病殘的人在玩,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親人的放心,就別玩了。
思考篇
我覺得健身器材應該再豐富一些,顏色也應該繽紛絢麗一些,這樣會更加的引人注目。第二點就是安全措施要抓得更嚴,例如“太空漫步機”經常會碰傷人,我們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圍一個圈子,掛上不同的警示牌,隨時隨刻的警告著人們。在合適處并且顯眼一些的位置立上一個說明書,這樣會引起大家對它的注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為了保證居民們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身體,居委會可以開展各種既有意義,又有趣的活動。我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全民健身大挑戰”。可以來一個驚險刺激的“車輪大戰”。如果誰獲得了最后的勝利者,便會得到一個surprise(驚喜)~!如果誰戰敗了也沒有關系,也能得到一個精美的小禮品,重在參與嘛!
小區有了健身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