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一
這幾天,我讀完了動物小說《導盲犬迪克》,雖然篇幅很長,但我卻讀了一遍又一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
這本書講的是一條渴望有主人的“丑狗”迪克和拉琴賣藝的小瞎子阿炯相遇、相惜、相伴的故事。開始,阿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不顧繼母的反對收養了迪克,迪克其實是獵狗的后裔,有一顆忠誠的心。每當阿炯去茶館拉琴賣藝時,迪克便充當導盲犬為小主人領路,主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后來,小主人公被勢利的茶館老板趕了出去,開始了一人一狗的坎坷尋母之路,幾經波折終于到了阿炯媽媽的故鄉-昆明,在茫茫人海的異鄉,尋母艱難,無依無靠,舉步維艱,只能靠乞討賣藝維持生計。
讀完后,我的心中洶涌澎湃,對迪克赤膽忠心的敬佩,對阿炯坎坷命運的同情,對貪財的團長和自私的父親的憤慨。這些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像一團亂麻,唯獨清晰的是我對以后生活的決心:以前我經常捉弄狗,看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狗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要珍惜身邊的動物。更要學習阿炯獨立勇敢、堅毅不摧,遇到困難不退縮、不放棄。
“愛往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正如故事中講述的主仆情緣,只要心中充滿愛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溫暖與感動就會伴隨左右。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二
在暑假假期里,花了差不多五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導盲犬迪克》的書。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一個盲眼少年與一條導盲犬迪克從如何認識的,到一起相依為命,一起流浪的感人故事。
這本書里面主要介紹了兩位主人公。一位是導盲犬迪克,它原本是一只獵犬,因為出生的時候長得太丑,被它原來的主人丟入了大山中,成為了一只野狗。另一個主人公是盲人阿烔,其實,阿烔原本眼睛是不瞎的,可因為平常媽媽把他給寵壞了,受了點小委屈就喜歡拼命地哭,在一次發高燒生病的時候,因為他爸爸醉酒后的疏忽,沒有及時給他治療,導致阿烔再哭的時候,把眼睛給哭瞎了。
那他們是怎么認識的呢?因為迪克十分想要一個主人,它畢竟是擁有獵犬血統的狗,但因為長的太丑,沒有人愿意收留它,它于是處處找機會。終于,有一次,它看見阿烔走路時跌跌撞撞的,好像找不到路,它便過去幫忙,把阿烔帶回了家。這件事使阿烔對迪克有了好感,就把迪克留在了家里,于是,迪克成為阿烔的導盲犬。
阿烔對迪克非常好,把迪克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有好吃的東西總會與迪克一起分享。迪克十分感激,對阿烔也是一片忠心,時刻都保護著阿烔。在一次阿烔被狗群圍攻的時候,迪克顧不上自己的安危,沖入狗群中瘋狂的撕咬反攻,終于把狗群給趕跑了,但是,迪克也受了重傷,身上血淋淋的。
在他們流浪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一個夜晚,阿烔得了重感冒,沒錢買藥看病,迪克為了掙錢,就要阿烔將它放出來挨打,別人打它一拳收兩毛錢,就這樣,迪克忍受著挨打,終于湊錢將主人的看病錢賺到了。我看著看著,眼淚都流出來了。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最近看過的一個視頻,里面講有一只狗在地震前為主人報警,在屋外叫來叫去,可狗主人沒聽見,仍然在看報紙。過了一會兒,地震來了,狗主人被倒塌的房屋壓在下面,狗非常著急,用爪子使勁地刨找著,可就是找不著主人,于是,狗又開始大聲叫起來,希望能引來人。終于,救護人員來了,通過它的指引,救護人員幫它救出了主人。我還想起了另外一個小故事,那是關于一種名叫藏獒的狗。有一天,牧羊人的羊圈里來了一頭熊,熊看到羊就撲上去了,剛張開嘴巴,藏獒就跑了出來,撲上去與熊撕打起來,屋里的牧羊人十分心痛,他知道,藏獒在用生命保護他和他的羊群啊。外面時不時傳來碰撞聲,然后又突然安靜了下來,牧羊人把門打開,發現藏獒和熊都死了,只是藏獒的雙眼還迷戀地望著他,非常不舍得離開主人。
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每條狗都有它自己的本事和優點,有像迪克一樣能導盲又能守護主人的狗,有能讓你心情不好時逗你開心的哈巴狗,有能幫你看家護院的狗等等,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們,不要隨便的去丟棄,宰殺它們,讓它們也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三
看完《導盲犬迪克》這本書,我被迪克和主人阿炳之間真摯的感情深深感動著,感動于他們不為自己著想,只為對方著想。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迪克。迪克是一只丑得出奇的獵犬,它一生下來,就生活在親人、主人的嘲諷和打罵中。因為太丑,主人把它丟棄在了森林里,讓它自生自滅。但是,我卻慢慢地喜歡上了它,因為它的頑強勇敢。前不久,在報紙上我看到,離我家不遠的小區里,有一個上中學的大姐姐因為學業壓力大而跳樓。我想,她的身邊一定有許多關心她的人,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她應該尋求幫助,而不是自暴自棄。迪克遭遇到這么大的打擊都能頑強地生活下去,這是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迪克一直在尋找能夠接納它、關心它、愛護它的主人。在一次又一次不放棄的努力過后,它終于找到了可以接納它的小主人——瞎子阿炯。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能想盡辦法解決。駱老板買來一臺錄音機,讓阿炯失去了工作。迪克見主人很傷心,闖進店里“大鬧天宮”,把整個店面都弄壞了,使得他們被_察、繼母、阿爸責罵,阿炯為了不讓_察把迪克抓走,就帶著迪克背井離鄉,來到昆明找阿媽。
我還喜歡它的忠誠。迪克對主人忠心耿耿,在去找阿媽的路上,迪克發現它的妻子想要咬死主人時,它雖然很舍不得傷害妻子,但還是忍痛割愛。來到昆明,劇院的宋經理發現了阿炯的才藝,讓阿炯登上了舞臺,阿炯因為自創的曲子而一舉成名,可第一場演出卻因迪克的丑陋而破壞整場演出。因此,宋經理買了一只馬戲團的白獅_來頂替迪克,并把真的迪克關在了籠子里。有一次,阿炯無意中得知,那位一直關心照顧他的那位好心的阿姨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媽媽。阿炯忍受著心里的痛苦救出迪克,帶著迪克繼續流浪去了……
從《導盲犬迪克》這本書中,我知道了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丑陋的外表不一定代表擁有丑陋的心靈。迪克雖然是一只外表丑陋的_,但它頑強勇敢、忠于主人,能為主人付出一切,它是一只忠誠的_。心靈美,才是真的美。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四
暑假,媽媽給我習了很多好看的課外書,當我看到《導盲犬迪克》這本書時,就被封面上的那只活潑的小狗打動了,小狗走在前,主人跟在后。我仔細一看,原來這小狗的主人是一位盲人。那這只狗應該就是導盲犬吧。看到這里,我心中立刻產生了許多憐憫之情。
一遍遍讀著這本書,一次次感受著故事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心里不禁被一種叫友誼的東西滿滿的充盈著!有一次阿炯生病了,好心的阿姨和叔叔收留了阿炯,讓他有了暫時休息的地方,但是他們并沒有足夠的錢給阿炯治病,天天為治病的錢發愁擔憂。小狗也是急得團團轉,一副愁眉苦臉、局促不安的樣子。幾天后,小狗的腦海有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想法,它決定到“武斗場”隨意地任別人打罵從而賺錢。小狗為了主人勇敢地來到了“武斗場”,沒過多久就有三個壞蛋過來說“打你三分鐘給你兩塊錢”,說完把錢扔到小狗地鐵碗里,就開始狠狠地打小狗,那一聲聲凄慘呻吟聲,那一聲聲痛苦的哀叫聲,襯托著小狗勇敢、美麗、善良的心靈。雖然小狗只賺了六元錢,但這六元錢比金子還要寶貴。
阿炯為了小狗也放棄了所有一切。當阿炯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時,觀眾嫌小狗太丑,叔叔連忙把迪克從舞臺上拉了下來,讓胖廚師把它關進了夾墻。院子里天天傳出迪克悲慘地吼叫聲,阿炯絞盡腦汁地想著救出迪克的辦法。看著迪克受盡折磨,他決定放棄現在的工作,放棄了好不容易找到的阿媽,選擇了和迪克浪跡天涯。
讀著讀著…….淚水不禁流出眼眶,啊,愛是多么偉大,故事中人與小狗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愛。小狗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報答主人,主人用他最真摯的愛來守護小狗。讓我明白人與人之間更應該互相幫助、相互關愛,應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就是愛的力量。
生活中愛無處不在,當我去上學時,媽媽溫柔的說:“過馬路小心點”;當我寫字寫的不好時,爸爸關心地說;“沒關系,你一定行”;當我考試考的不理想時,老師鼓勵地說:“加油,下次你一定能考好”。此時,我腦海里想的點點滴滴,全都是愛。
愛就像一艘船在大海里行駛,激勵著我們前進;愛就像一架飛機在天空飛行,引領著我們翱翔;愛就像一盞燈,在黑暗中點亮心房,滋潤我們的心田。愛讓人感動,讓人回味,讓人歡喜,愛就在生活中的每一瞬間,讓我們去好好的感受愛吧。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五
書,是一個很好的伙伴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讓我受益最深的是《導盲犬迪克》這本書。
故事中迪克是一只有著獵狗血脈的導盲犬,它和小主人阿炯一起生活在佛海鎮,卻應為打破了收音機而被迫離開了佛海鎮,去尋找阿炯的媽媽。因為阿炯是盲人,所以迪克便成為阿炯當上了導盲犬。他們兩個和迪克的愛妻紅娜,踏上了去昆明找阿炯媽媽的旅程。而在途中,紅娜想趁迪克不在,把阿烔咬死,結果被迪克發現,最后迪克不得已把紅娜咬死了。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了阿炯媽媽,可是炯媽已經成名了,阿炯為了迪克舍棄了榮華富貴,跟著它一起流浪街頭賣藝。
讀到這里我被他們的友誼深深感動了,特別是迪克,它雖然長得十分丑陋,但卻是一條很忠實的獵狗,時時刻刻都伴隨在主人身邊,還為了主人大義滅親殺了自己的愛妻。保護主人又一次跟死神搏斗贏得主人的生命。
這又讓我想起了關羽,他也是一位十分忠誠的武將,他為了劉備對曹操送給他的好馬,好酒等寶物不屑一顧,并且在戰爭中對敵人毫不留情,為蜀漢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使我懂得了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這樣才可以建立更加深刻,更加美好的友誼。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六
沈石溪的《導盲犬迪克》是動物小說,是我在暑假里讀的所有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一本。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盲孩子和一只導盲犬的故事。導盲犬迪克是一只丑狗,但它為了它的小主人——盲孩子阿炯而犧牲了耳朵,它為他吃盡了千辛萬苦,到頭來卻被冷落在一旁,甚至被囚禁在夾墻里,該得到的榮耀得不到,該受到的尊敬受不到。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高傲美麗的白獅狗搶走了。最后,盲孩子阿炯帶著迪克,放棄了讓自己走紅的工作——吉他演出,浪跡天涯,選擇了永遠的流浪生活。
故事中的導盲犬迪克是一只講信義的狗。它的主人不嫌它丑,他們相依為命,完成了許多盲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信念就是力量,它可以催使人們完成使命,讓人們擁有堅定的意志—直叫前,永不退縮。雖然書中的孩子是盲人,但他的意志和勇氣,遠不少于我們正常人。雖然他胸前的乞討杯有時滿,有時幾乎沒有錢,饑一頓,飽一頓,但他不怕,因為他有迪克,這只忠實的狗。這讓我又明白了: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是不能忽略的,時間長了,動物就像親人一樣,變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迪克舍命保護主人,卻反被責備,僅僅是因為它長得丑。有時候人的義氣、善良,還不如狗;而殘酷無情、心狠手辣卻勝于狗,真讓我憤怒和心寒。
這一切讓我聯想到了我家的小狗阿灰。阿灰是只又矮又胖的狗,它的到來讓我不再怕狗。阿灰雖然不像書中的迪克一樣有聰明的大腦,但它笨拙的樣子也挺可愛。阿灰雖然不能像迪克一樣有本事救我,但它賣萌時,卻能逗我開懷大笑。阿灰帶給了我太多的歡笑,我很慶幸能有一只這樣的“開心狗。
我相信: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對它們的善待一定會換來動物對人類的信任、友好,創造出和諧、溫馨的美好生活。
現代社會,人類始終掌握著話語權,而動物,多少誤會、多少委屈,它們都只能忍受著。其實,它們也是生命,它們也有感情。小說《導盲犬迪克》以導盲犬的遭遇,啟示我們善待動物。小作者深深意識到“動物就像親人一樣,變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七
我最喜歡的書是《導盲犬迪克》,這是我和爸爸一起到新華書店買的。這本書介紹了瞎子阿炯在師父去世之后帶領自己的導盲犬迪克謀生,尋找親生母親的故事。一路上,他們靠拉二胡賣藝為生。在豆腐營,他們收到過好心人的幫助和壞人的“幫助”。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堅持找到自己的親生母親。
一本書的主要人物是一只獵狗,他叫迪克。它的主人叫作阿炯。阿炯跟課文中的阿炳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他們都非常喜歡拉二胡,生活同樣的艱難,同樣以賣藝為生,這讓我無法想象這樣的情景。書中的阿炯在來到到昆明市時,昆明是秋天,可幾個月后就變成了冬天。那時非常非常的冷,阿炯只能穿著破破的衣裳在街上賣藝,還生了病。同樣在上課時老師上我們體會阿炳在冬天時在街上賣藝的情景,真是命苦。還有,書中的阿炯的師傅也是個瞎子,在師傅死后,又被茶館的駱老板開除,心情十分低落。后來,他為了尋找阿媽來到了昆明的豆腐營。在這里發生了許多事情:如,阿炯生病了,迪克卻賣藝乞討等許多有趣的故事。
這本書中有一個描寫迪克外貌的段落:一副斜巴眼,眼角擠滿著狗眵目糊,鼻梁平塌,天生一張歪嘴,上嘴吻還有一個v形豁口,露出排列極不整齊的牙齒,無法閉嚴的嘴角時時淌著一股又黏又滑的口涎。你長著一身亂糟糟的沒有光澤的狗毛,就像鍋底黑,仿佛從娘胎里就有疥瘡,好幾處體毛脫落,露出難看的青白色的狗皮;又細又短的尾巴光溜溜的不長一根狗毛,比老鼠尾巴好看不了多少。
讀完了這一本書,我體會到:人,不能以貌取人,就更不能以貌取狗。有句俗話叫做:狗不嫌家貧。可是為什么只是因為狗的相貌不好看就遺棄它呢?我也曾經看到過很丑的流浪狗,但我看它的眼神只有愛憐與憐憫,沒有一絲的厭惡,我經常會自己帶一些吃的,喂給那些可憐的流浪狗。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是那只狗,我也希望會有某位善良的小孩子給我一點吃的。它只是外表丑陋,可是它的內心并不丑陋,反而很純真與忠誠。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外表怎樣,就可以斷定他的將來,人品以及他內心的那份忠誠。
這也是我愛這本書的原因。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八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叫《導盲犬迪克》的書,剛開始看只是因為有導盲犬這三個字才開始看的,越到后面,我越來越覺得,讀這本書津津有味。因為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讀一個故事,這本書寫出了狗狗對主人的忠實情感,對主人的忠誠!
看完這本書,我開始就在思考,為什么世界上會有這么多流浪狗?
我覺得奇怪,為什么我們人類那么喜歡會獵殺動物!地球又不是全全屬于人類的,動物也自己生存的理由!
人類現在已經開始販賣各種珍貴動物的器官,狗狗也是一樣,現在有些人,都只是看狗狗的外貌與血統,覺得不珍貴的,樣貌丑陋的都立馬遺棄,狗狗和世界上的所有動物都應該與人類一樣,和平共處!
從今起,希望我們人類都能愛護各種動物,不光是各種珍貴的動物,狗狗也是如此,原我們人類能和動物和平共處,公建美好家園!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九
萬物有靈—— 讀《導盲犬迪克》有感
一個靜靜的夜晚,我坐在書桌前沉浸在《導盲犬迪克》這本書中。合上書后,阿炯和迪克深深的感情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無法平靜。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只小狗出生就長得非常難看,受到大家的厭惡。這只小狗便流浪山林,成為一只野狗。一次,它巧遇了小盲人阿炯,成為了它的導盲犬。它的小主人給它起了個名字“迪克”。于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由此展開。
患難之中見真心,在迪克和主人的相處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迪克對主人無聲的愛。為了救小主人,迪克不惜大義滅親;為了救小主人,迪克叼著搪瓷缸去沿街乞討;為了救小主人,迪克去做練武少年的靶子,被打得頭昏眼花……最后,它又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和小主人一起流浪,一起去尋找比雪片更純潔透明晶瑩的愛。
在阿炯身上我們也感受到了,它對迪克的感情。當阿炯隨著演出不斷取得成功,日子是一天好過一天,還被經理接回了自己家里住。但他最終放棄穩定的生活和有成就的事業,打破牢籠救出迪克,并再度和迪克一道浪跡天涯。我相信是人與狗之間那種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促使他堅定走向流浪的生活。
看了《導盲犬迪克》,讓我深深感受到動物是有感情的,甚至不遜色于人類。自古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過去有個農夫,常在地里下夾子。一天,農夫在收夾子時發現夾到一只黃鼠狼,當他拿起一看卻只是一張皮,黃鼠狼脫下這身“皮裝”逃掉了。農夫估計這沒了皮的黃鼠狼,一身血淋林的,肯定死在附近什么地方,撿來還可以吃。沿著血跡尋去,在一個山麓的洞口,血跡消失了,農夫朝洞里一看,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洞內四只才誕生不久的小黃鼠狼,正趴在沒了皮的黃鼠狼的腹下吮奶。從此,這位老農再也不下夾子捕獸了。
我深深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人是動物之最,智商最高,情商最濃,較之黃鼠狼、狗等之類的動物,人類不知要強上幾百上千倍,但相比迪克和阿炳的情感,人類則是顯得那么地冷漠,和它們這種催人淚下的感情相比,實在不得不深思,甚至慚愧和汗顏。人類有時候是不是過于自大?殊不知,萬物有靈,萬物有情。
導盲犬迪克讀后感實用篇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無論是瞎子還是聾子都是不能嘲笑他們的',《導盲犬迪克》中讓我對導盲犬有了更深的印象。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瞎子阿炯原來是一個很帥氣的小男孩,一雙眼睛又大又亮,像兩顆熟透的黑葡萄,可是因為一年級下學期時阿爸和阿媽離婚,阿媽像一只逃籠子的鳥,可阿炯失去了最愛的人。阿炯和阿爸生活在一起,阿炯就從來也沒有學習過了,不學習就不會有什么成就,阿炯放棄了自己的前途,過上了沒有愛的生活。
一次生病,因為阿爸經常酗酒,沒錢治病,最終導致阿炯眼瞎,讀到這時,我覺得阿爸就是一個只會哭,一位非常不合格的父親。
但阿炯他是樂觀的。他在下山的時候領養了一只小狗,并給那只小狗取名為迪克,因為迪克長的非常丑,生下來四五個月的時候就被主人扔進了樹林,他們成了一對好朋友。迪克是一只非常忠誠的狗,阿炯遇到困難時,它用狗的形式幫助了他,迪克是忠誠的狗。
一只導盲犬只能保護主人,這只是我們能看到的,而在沈石溪筆下,一只只動物有了情感,在生死關頭,作者活靈活現的把動物的忠貞和勇敢讓我們在腦子里有一張張真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