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不進位十優秀篇一
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2023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不進位十優秀篇二
1.理解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3.能用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
4.估算初步
教學難點:訓練算法思維、對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準備:位值表、課件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題)
師1)我們先來口算幾道題目,要求看題在答題紙上寫答案,開始!
2)核對答案,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口算。
師: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本領。
(這里的口算題,即使復習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探究新知識作了鋪墊。)
1.口算 38+25
(出示動感畫面)
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1)師:今天小胖來玩具店準備買兩樣玩具,他買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飛機)
2)你們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錢?(學生答,師暫不下結論)
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口算。
(出示課題)
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利用手中的位置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來解決。
(師巡視,請2個學生回答)
30+20=50 8+5=13 50+13=63
b. 38+2=40 40+23=63
第7種方法
師:原來買這兩樣玩具要63元。
(指著黑板上的位置表)
這兩種方法很不錯。還有其他方法呢?你們可以再圈圈,試試?
(再請兩個同學)
a.38+20=58 兩位數加整十數
b.35+25=60 60+3=63
第9種方法
(本著“留足夠得空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把新知識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對協作能力,在匯報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師:其實,挑兩樣東西的方法很多,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該付多少錢?你能很快口算嗎?
拿出練習紙,想想,把答案寫下來,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也可以在下面的位置表上先圈后寫。
2個同學 詳 略
2.學生任意選兩樣玩具,口算價格 ,在小組內交流
師:現在如果給你兩樣玩具,你會怎么選,要付多少錢?請你們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學生自由說,教師巡視去聽,請兩個學生說。)
(通過這一層次的練習,學生在這一節課里將不在是習得簡單的數學知識,而是學會了終生受用的學習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了些什么新本領?你們想知道自己的本領有多大,我們去玩個游戲。(略)
2023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不進位十優秀篇三
1、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通過交流與比較優化出適合于自己的算法。
2、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感覺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
: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方法。
創設情景
智慧小學有許多的課外書,我們來看看其中有些什么書,多少本呢?
說出各種書名與數量。
創設情景,引入學習。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什么書,各是多少本?
2、它們合起來又有多少本書呢?求的是什么?
學生先看圖,然后再在全班說
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方法。討論與交流。可以擺小棒、豎式,口算。
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練習鞏固
1、試一試,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解答。
2、p49第一題
3、第二題
4、第三題,口算,限定時間計算
(1)求總數,用加法。列式計算。
(2)寫出自己提出的問題的式子(小組內提,小組集體解決)
先圈,然后再算
2023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不進位十優秀篇四
本節內容既是20以內數的加法和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的進一步發展,也是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探索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科書通過“圖書館”這一生活情境,提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問題,并且先借助直觀模型,呈現了三種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是豎式的算法。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第一次接觸進位加法,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在課堂中通過動手操作、實物演示加強理解,但豎式的計算方法始終是計算的重要方法,因此本課中優化算法的同時要強化豎式計算方法。
知識技能: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數學思考: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算理。
問題解決: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鼓勵交流、學會傾聽,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教學重點:
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并掌握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對多樣化算法進行優化,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正確完成計算。
新《課標》對運算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基于此,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運用實物建構算理、運用算理溝通算法,突出豎式算法這種簡潔的運算途徑,同時凸顯計算課教學中以練習為本的特色,力爭通過多樣的練習達到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作用。
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其分為六個環節:
1、完成習題,復習鋪墊;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3、建構算理,探究算法;
4、算法優化,小結提升;
5、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6、全課小結,課外延伸。
下面我就以教學過程當中這六個環節為主線,來講解本節課的具體實踐,首先是第一個環節完成習題,復習鋪墊。在這一環節,我準備出示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的豎式計算兩類習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回顧“湊十法”的計算方法和豎式計算的格式,為后面的新知學習做足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借助教材主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這個過程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不同的問題,我將從中選擇出適合本課解決的進位加法問題出示,指名列示。
第三個環節是建構算理、探究算法,在這個環節中,第一步:我讓同學們獨立思考算法,試算28+4=(),第二步: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算法,對每種算法進行評價。第三步再全班同學交流算法。學生可能用直觀模型操作:比如擺小棒、擺方塊、撥計數器,也可能口算,也可能列豎式等。不管匯報的是哪種算法,一定要讓他們說出算理。如果說到列豎式這種算法,結合學生的口答及時板書,并強調“滿十進一”的計算法則。這個環節的設計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讓他們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這一環節后完成“練一練”第1題,幫助學生鞏固“圈一圈”的方法,強化“滿十進一”的認識。
第四個環節是算法優化、小結提升,在學生交流各種算法后,再讓學生比較一下:“這些方法中有沒有相同的地方?”這里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將擺小棒、撥計數器和豎式計算聯系起來,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接著再提出問題:“你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為什么?”引導學生發現豎式算法的簡潔方便。這樣做是為了關注學生的情感,既尊重了學生自主的選擇,又增強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的意識,同時還強化了豎式計算的算法。這一環節后完成“練一練”第2題,及時鞏固豎式算法。
第五個環節是運用新知、解決問題。首先出示的是教材68頁在圖書館這一主情境圖下的第二個問題。鼓勵學生運用剛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指名板書,集體訂正,再次鞏固豎式算法中“相同數位對齊、滿十進一”的要點。然后請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三題。這里是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通過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最后一個環節是全課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法?你自己這節課表現得怎么樣?學了本節課后,請你試著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生的自評,既關注學到了什么,又關注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的學習,以及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還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2023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不進位十優秀篇五
教材第8~10頁。
知識點: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小棒。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么多的方法,我們如何驗證呢?(把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
學生匯報:
(1)用口算30+30=60 ,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
(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于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說一說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寫在十位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