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蘋果》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來體會戰友之間的情感。
教學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啟發引導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志愿軍戰士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具準備:有關上甘嶺戰役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 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大家知道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小組內互學生字、新詞。
2、老師檢查 :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
3、默讀課文,小組討論蘋果的`傳遞順序。
4、老師引導小結:
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生員——連長。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
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后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 2)、全班交流:
(3)、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
小結: 每個戰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
(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生員;衛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
(2)、從戰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每一個戰士心里想的都是戰友比自己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別人。)
(戰士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別人吃。因此,他們傳遞的不僅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別人勝于自己的精神。)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
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
(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崇高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崇高的精神。
4、齊讀最后一段。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士們的心情。“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聯系上下文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
(“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友的崇高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友而感到驕傲。)
(2)、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含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士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別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五、作業
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2.寫一篇讀后感。
一個蘋果
(誰也沒有吃,回到連長的手里。)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剩下大半個)
戰友間互相關懷,互相體貼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二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來體會戰友之間的情感。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啟發引導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志愿軍戰士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有關上甘嶺戰役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大家知道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小組內互學生字、新詞。
2、老師檢查: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
3、默讀課文,小組討論蘋果的傳遞順序。
4、老師引導小結:
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生員——連長。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
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后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
小結:每個戰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
(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生員;衛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
(2)、從戰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每一個戰士心里想的都是戰友比自己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別人。)
?(戰士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別人吃。因此,他們傳遞的不僅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別人勝于自己的精神。)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
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
(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崇高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崇高的精神。
4、齊讀最后一段。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士們的心情。“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聯系上下文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
(“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友的崇高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友而感到驕傲。)
(2)、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含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士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別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五、作業
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一個蘋果
(誰也沒有吃,回到連長的手里。)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剩下大半個)
戰友間互相關懷,互相體貼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三
1、 學會本課的生字及新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理解、體會戰士們表現出來的階級友愛。
4、 學習戰士們事事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重點:從傳蘋果和吃蘋果的過程中體會戰士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
難點:體會為什么說戰士們流出的是幸福的驕傲的淚。
每人準備一個蘋果
(一)談話導入
教師:懷著愉悅的心情來到教室,環顧四周,說,今天大家都帶來了一個蘋
果,說,我這個蘋果是肖老師送給我的,你的呢?
學生:積極發言。我的是從家里帶來的。
教師:那我們課文里邊的蘋果又是從哪兒來的呢?板書:一個蘋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蘋果。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要求:
認真地小聲地讀課文
2、交流:
學生:蘋果是撿的
果來。
學生:哄堂大笑
教師:疑惑地說為什么笑呢?
學生:a、很不好意思地說,因為蘋果臟
b、笑的前仰后合,說因為蘋果臭
教師引導:板書又臟又臭。說不定還有點爛呢?
興趣)
3、學習1—6自然段
教師:你是從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這個蘋果是撿來的?
學生:“半路上撿到的,連長,你嗓子啞了,吃了潤潤喉嚨吧”
學生:連長
教師:連長面對這樣的蘋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寫的
學生:我望著那流著汗水的臉,驚訝地問:“哪兒來的蘋果”
教師:連長怎樣的問?
學生:驚訝地問?
教師:他為何驚訝?請你結合書上的語句來體會?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a、 因為這個蘋果來之不易“滿身塵土,褲子撕了好幾道口字血跡斑斑。
b、 結合文章的背景體會,通訊員在炮火的封鎖下,活著回來都很不容易,并且還帶回來一個蘋果。
教師:我們似想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怎樣一個蘋果。
學生:很小,水分很少,有點爛
教師:然而在連長的心目中,它是一個怎樣的蘋果。
學生:青里透紅,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教師:為何有這樣的感受?
學生:因為他們實在太需要水了。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大家對蘋果的渴望
“青里透紅,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幾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把它吃完。”
教師:連長現在是怎樣的狀態?
學生:勾畫相關語句,體會連長很需要水。
教師:那他為何不吃呢?
學生思考。
5、 學習吃蘋果的過程
a、學習提示:
自讀課文把他們吃蘋果的過程羅列出來。
結果如何?
第一次:連長—小李又回到連長手中,都沒吃。
第二次:連長---小李 八個人吃還剩大半個
b、學生邊讀邊做筆記
c、交流
d、在讀中感悟,因為他們都想著別人,所以會這樣。
6、學習16自然段
1、在讀中感悟
2、此時他們在想些什么?(為有這樣的戰友而自豪)
3、為何說是幸福的驕傲的淚光。
引導要點:
這是幸福的淚,是為戰友間的友愛感到幸福。
這是驕傲的淚,是為在危難時刻,有關心自己的戰友而自豪。
(三)小結:
在學生談體會的基礎上小結。
(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沒有他們的鮮血,就沒有我們幸福的生活,他們的確是最可愛的人啊!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長大了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這節課是我本學期中上的最滿意的一堂課。我覺得它將我和學生的激情都調動起來了。
在這堂課中學生的激情飽滿,積極參與、思考、交流、合作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華。可以這么說,學生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四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友間互相關心的思想感情。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結尾一段話的意思。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2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指名背誦。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一個蘋果》,講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根據預習提示中的要求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2、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這個防炮洞怎么樣?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3、課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他們都口渴難忍?
三、進一步自學理解。
1、提出進一步自學的要求:
(1)默讀課文,把講傳蘋果和吃蘋果的兩個部分找出來,做上記號。
(2)想想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
(1)課文哪個部分講傳蘋果?哪個部分講吃蘋果?同座的兩人分別把這兩部分讀一讀。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朗讀課文。
一、練習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輪流朗讀課文,相互評議、訂正。
三、討論課文。
1、“強烈感情”指的是一種什么感情?
2、為什么說進出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
3、練習朗讀最后一段,讀出感到幸福,感到驕傲的思想感情。
四、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兩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學生在作業本上練習概括,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幾個學生讀讀概括的中心思想,師生共同從內容和格式兩個方面進行評議。
4、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應該怎樣概括?
5、學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業: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五
1.知識與技能:
(1)解決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外貌、神態描寫。用心體會人物對蘋果的需要而又互相謙讓的高尚品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戰友間的階級友愛之情。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描寫,感受人物品格。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曾經有過口渴的感受嗎?能說一說你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嗎?你只是幾個小時最多不過半天沒喝到水,那算不上什么干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戰士連續幾天幾夜喝不到一滴水,而且還要打仗,那才叫真正的干渴呢!。想一想,那會是什么樣的滋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個蘋果》這篇課文正是發生在這個時期的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2、出示文章相關背景資料。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畫出生字、新詞。
2.小組為單位讀課文,完成以下學習目標:
(3)蘋果在戰士們手中傳了幾次?怎樣傳的?每次都是什么結果?
3、檢查小組自學情況。(1)認讀詞語;
(2)針對目標問題匯報交流
三、探究文本,體會情感。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2.小組討論:戰士們為什么都不吃這個蘋果?而后全班交流。
四、親身實踐,體驗感受
五、作業
1.掌握生字詞語。
2.將小組分吃蘋果的感受寫下來,下節課上交流。
2023年一個蘋果教學設計優質篇六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觀看電影《上甘嶺》,查找有關上甘嶺戰役的資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 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我們知道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 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重點檢查:
卸完 、撕開、潤喉嚨、 煙熏火燎 、翻來覆去、 眼眶、沙啞 、面頰、 一瞬間等詞。(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
2、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蘋果的傳遞順序。
第一次:
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生員——連長。
第二次:
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
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 2)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
小結: 每個戰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
(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生員;衛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
(2)從戰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每一個戰士心里想的都是戰友比自己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別人。)
(戰士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別人吃。因此,他們傳遞的不僅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別人勝于自己的精神。)
(3)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
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
(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崇高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崇高的精神。
4、齊讀最后一段。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士們的心情。“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聯系上下文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
(“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友的崇高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友而感到驕傲。)
(2)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含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士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別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五、作業
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2、寫一篇讀后感。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要讓他們敢問、敢說。這是基礎。眾所周知,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其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實踐證明,《一個蘋果》的教學,倘若離開了積極的豐富的想象,就難于理解教材的內容,難以發展語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其中,有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理解;有讓學生抓句子,聯系上下文想象;有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發散想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