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篇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1.毛澤東關于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2.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是什么?
43.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是什么?來源:
44.陳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設想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3分,共26分)
45.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偉大意義是什么?
4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是什么?
47.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與特殊困難是什么?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篇二
16.我國社會主義時期統一戰線的最高組織形式是()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最高國務會議d.共產黨和黨外人士座談會
17.毛澤東第一次公開使用“人民民主專政”概念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義論》b.《論聯合政府》
c.《將革命進行到底》d.《論人民民主專政》
18.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是()
a.民主和集中的統一b.自由和紀律的統一
c.個人和集體的統一d.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19.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中,民主黨派是()
a.在野黨b.參政黨
c.反對黨d.執政黨
20.新中國成立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的方針是()
a.利用、限制、改造b.利用、限制、批評
c.利用、團結、教育d.利用、團結、改造
21.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22.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中心任務是()
a.消滅國民黨蔣介石的殘余勢力b.完成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c.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d.統一管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
2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c.國民經濟的恢復與調整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24.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a.日本模式b.德國模式
c.美國模式d.蘇聯模式
2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國經濟建設的方針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b.大干快上,超英趕美
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d.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26.毛澤東認為,中國工業化道路中最重要的問題是()
a.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問題
b.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問題
c.正確處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
d.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
27.毛澤東指出,對待傳統歷史文化的正確方針是()
a.洋為中用b.推陳出新
c.百家爭鳴d.古為今用
28.毛澤東提出的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方針是()
a.有則改之,無則加勉b.有錯必糾,有反必肅
c.懲前毖后,治病救人d.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9.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是()
a.土地革命、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b.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c.武裝斗爭、土地革命、統一戰線
d.土地革命、黨的建設、統一戰線
30.中國共產黨首次明確提出執政黨建設問題的會議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c.中共七屆三中全會d.中共八大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篇三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基本方面是()
a.實事求是b.群眾路線
c.獨立自主d.謙虛謹慎
e.艱苦奮斗
3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c.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矛盾d.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e.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33.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主要條件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b.全國革命形勢繼續向前發展
c.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d.良好的群眾基礎
e.共產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和政策的正確
34.國民革命聯合戰線中包括的階級主要有()
a.工人階級b.農民階級
c.城市小資產階級d.大資產階級
e.民族資產階級
35.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策略總方針是()
a.聯合地方勢力b.打擊反動勢力
c.發展進步勢力d.爭取中間勢力
e.孤立頑固勢力
36.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處理與民主黨派關系的方針是()
a.長期共存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d.榮辱與共
e.團結合作
37.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兩個聯盟是()
a.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
b.一切愛國者的聯盟
c.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d.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聯盟
e.農民階級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
38.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步驟是()
a.建立農業生產互助組
b.建立人民公社
c.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e.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39.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的應當處理好的政治關系有()
a.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
b.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
c.黨和非黨的關系
d.是非關系
e.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40.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a.個人服從組織b.少數服從多數
c.局部服從全局d.下級服從上級
e.全黨服從中央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篇四
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高級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重要內容,在相同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的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要加強基層法治機構建設,強化基層法治隊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機制,改善基層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推進法治干部下基層活動。
法的概念和特征
1.法的概念
馬克思主義法律觀認為,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體系。
2.法的基本特征:
第一,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制定和認可是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制定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立法活動產生新的規范;認可是指國家對既存的行為規范予以承認,賦予其法律效力。
第二,法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行為規范。
從表面看,法反映的是國家意志,但實質主要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統治階級總是將自己的意志通過立法上升為國家意志。但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的意志,一般并不是統治階級內部某個黨派、某個集團或者某個人的個別意志,也不是這些個別意志的簡單相加,而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共同意志。
第三,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有多種,除了法律規范,還有道德規范、宗教規范和紀律規范等。與道德規范、宗教規范和紀律規范不同,法律的實施是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的。
[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考點講解復習]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點知識點總結篇五
一、單項選擇題
1、1937年,毛澤東對黨的思想路線作出了系統的哲學論證,主要著作是
a、《實踐論》和《矛盾論》
b、《實踐論》和《改造我們的學習》
c、《矛盾論》和《改造我們的學習》
d、《反對本本主義》和《實踐論》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全黨得到確立的標志是黨的()
a、六屆六中全會
b、七屆二中全會
c、十二大
d、七大
3、標志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正式重新確立的會議,是黨的()
a、十屆三中全會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十二大
d、七大
4、鄧小平領導全黨重新確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講話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d、《“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5、鄧小平認為,要真正堅持實事求是,首先必須()
a、解放思想
b、改革開放
c、與時俱進
d、求真務實
6、******強調,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與時俱進
d、求真務實
7、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與時俱進
d、求真務實
8、1941年,毛澤東在()中明確地界定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
a、《實踐論》
b、《矛盾論》
c、《反對本本主義》
d、《改造我們的學習》
9、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
a、前提和基礎
b、根本途徑和方法
c、驗證條件和目的
d、實質和核心
10、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1、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問題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我國實際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
a、走自己的路
b、學習別人的經驗
c、大膽設想
d、艱苦奮斗
12、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理論創新必須服務于、落腳于()
a、實踐創新
b、制度創新
c、體制創新
d、文化創新
13、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是()
a、實事求是
b、與時俱進
c、破除習慣勢力和主觀主義偏見的束縛
d、求實創新
14、實現實事求是的前提條件是()
a、勇于創新
b、與時俱進
c、解放思想
d、求實創新
15、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是()
a、改革
b、發展
c、革命
d、創新
16、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處于先導地位的是()
a、科技創新
b、制度創新
c、文化創新
d、理論創新
17、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是()
a、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b、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
c、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d、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
a、d、b、c、a、c、a、d、c、c
11、12、13、14、15、16、17、
a、aa、c、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