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松果美術教案篇一
一、案例描述: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了不同的區(qū)域開始玩游戲,就在這時我發(fā)現有幾位孩子進入了美工區(qū)開始選擇操作材料,有的孩子拿彩筆畫畫,有的孩子拿綿團粘畫,還有的孩子拿剪刀和彩紙開始剪紙,作為老師,這時我開始觀察每位幼兒為他們提出的問題和疑問進行耐心的輔導和幫助。
每位幼兒都已經選擇好了自己操作的材料并進行操作,就在區(qū)域活動進行時間過半的時候,張夢杰小朋友說:“老師你看我剪的好嗎?”這時我走過去彎下腰仔細的看,我問:“孩子你剪的這是什么?”夢杰吱吱唔唔的說:“嗯……是窗花”。雖然孩子剪的參差不齊但是從我和夢杰對話來看,孩子對她剪的窗花信心不是很滿意,為了鼓勵她,我說:“你還真別說,剪的真的很不錯,真好!”說完我看到夢杰自己在偷偷的笑,非常得意。
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按往常一樣進行對當天的區(qū)域活動進行總結并展示幼兒作品,這時我想再鼓勵一下夢潔吧,于是我將夢潔的窗花向幼兒進行了展示。
到了第二天的區(qū)域活動,我發(fā)現夢潔還是“一如既往”的進入美工區(qū)“一如既往”的剪紙,我也發(fā)現了,有幾位平時不愛進美工區(qū)的孩子今天掙著搶著進美工區(qū),在我觀察孩子的.時候,我發(fā)現美工區(qū)的地上都是紙屑,而且每位孩子都在爭著搶著問我:“王老師你看我剪的好嗎?”
其實區(qū)域活動就是讓每位孩子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并感興趣的區(qū)域進行活動,但是從夢潔小朋友的這個案例,我發(fā)現幼兒的興趣很重要,但是每位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比如夢潔小朋友平時在班里還是在家里都是比較喜歡動手操作的手工制作,對于科學探究方面不是很感興趣。在處理這個事情我忽略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相當強的從眾心理和相當強的效仿能力,就是說老師說這個孩子某件事情做的好,他們就會爭著搶著做同樣的事情,他們認為這樣老師就會表揚他們。結果就造成了每位孩子都要去剪紙,搞的滿地都是碎紙屑。
到了第三天我在早餐準備的時候,我用鼓勵的口氣向孩子們說,這幾天小朋友們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表現的都很好,活動區(qū)的常規(guī)堅持的也非常好,但是我希望每位幼兒在不同的區(qū)域都能有所成就,比如:美工區(qū)不是只能剪紙也能畫畫也能粘畫很多操作材料,你們應該嘗試不同的操作材料,只有這樣你們才能更加的聰明。
也許是我的這些話起了作用,在選擇活動區(qū)的時候夢潔小朋友拿著小椅子在進去牌那猶豫,看看這看看那,最后終于選擇了建構區(qū),在建構區(qū)與小朋友搭建的過程中,夢潔與同伴配合能力相當的強,這時我轉身一看,美工區(qū)也沒有了滿地是碎紙屑的現象了。
其實讓幼兒發(fā)展應該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如果幼兒總是“一如既往”的重復一件事情,這樣勢必會導致幼兒發(fā)展不均衡的現象,通過這個案例,讓我明白了,教師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興趣進行有目的的“干擾”,讓幼兒知道你已經對某一活動上很熟練了,你要去嘗試并接受不同的新事物,只有這樣才會發(fā)展的均衡,以后才能適應社會。
小班松果美術教案篇二
這是一節(jié)小班的美工活動《紙球》,我為它設定了兩個活動目標:一是讓孩子嘗試大膽地用手撕紙、團紙,二是讓孩子在撕一撕、玩一玩中初步體驗玩報紙和紙球的樂趣。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先出示報紙,讓孩子說說你們家誰看報紙,引導幼兒說出報紙上有什么。感覺孩子們對于報紙還是不陌生的,都很樂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報紙上有字寶寶啦,花啦,數字寶寶啦,小朋友啦、、、、,成功的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更近距離的和報紙玩游戲。因為是小班的孩子嘛,所以我的語言都是擬人化的`。哎呀,報紙和我們小朋友打招呼啦,它還會唱歌呢,仔細聽。在示范撕報紙時我還自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手拿報紙,大拇哥二拇弟開槍捏住它,輕輕撕一撕。接下來讓孩子看看撕出來的象什么,從而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孩子們的答案可多啦,有的說象大象鼻子,有的說象面條,還有孩子說象尾巴、、、、邊說邊帶孩子做一做,甩甩長鼻子,做長尾巴,孩子們玩的可開心啦。請個別孩子操作環(huán)節(jié)正好也是一個知識的鞏固,小小的兒歌也讓孩子們很好的掌握了撕的技能,完成的很不錯。不一會兒,孩子們就撕出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有趣的東西來了。
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掌握揉紙球的技能,小手抓一把,捏一捏,揉一揉,變成一個小紙球。先徒手跟著老師做一做,再讓孩子自己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感覺有的孩子團的小紙球容易散,而且不大圓。個別指導了以后,大多數孩子做的小紙球還是很不錯的。
最后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帶著自己做的小紙球和老師一起出去做游戲??粗⒆觽円粡垙埧鞓返男δ槪矣X得課前的鉆研和設計還是很值得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好的掌握撕和團揉的技能,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小班松果美術教案篇三
《汽車修理師》是主題“咕嚕咕?!敝械囊惶妹佬g活動,其目標在于引導幼兒觀察輪胎,學習用雙圈圓形表現輪胎。在作畫過程中,感受添畫輪胎的喜悅。
在接觸教材時,我預設了一個完整的流程與環(huán)節(jié),也發(fā)現了一些亮點與不足之處:
第一環(huán)節(jié):汽車開不了。
通過出示汽車玩具,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出示了兩輛汽車(其中一輛缺了輪子)請幼兒觀察,幼兒發(fā)現汽車沒有輪胎就不能開了。再通過輪胎一詞,將預先準備的圖片提供幼兒欣賞、觀察。從而導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有效地銜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反思:在這個導入環(huán)節(jié),我用的時間太長,特別在于提問:應該給汽車裝個什么形狀的輪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這些問題其實是無效的,幼兒已經能夠準確回答出形狀。同時引導幼兒觀察輪胎的形狀、顏色、花紋、位置的.圖片有點過多。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浪費了很多時間,影響了后面的操作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給汽車裝輪胎。
由于考慮到添畫輪胎確實有一定難度,在這個示范環(huán)節(jié)我同樣花了很多時間。首先由教師示范如何準確地畫一個完整的圓圈,再示范畫半圓。而后請多名幼兒上嘗試,了解幼兒的接受水平。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中的亮點是,能請幼兒用手指跟畫,請多名幼兒上前嘗試。不足之處在于忽略了黑板和紙張的區(qū)別,粉筆與油畫棒材質的不同,筆觸的不同。應該事先準備大的鉛畫紙,請幼兒用油畫棒嘗試練習,從而更好地為操作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操作,作品交流。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很多幼兒還是不太會畫,需要教師的指導,輔助。
反思:很多小朋友的問題都集中在半圓的添畫,很多小朋友涂成一團,也有輪子畫的不圓整的。半圓的添畫對小班幼兒是有很多難度的。應當調整為畫兩個圓形。
本堂美術活動,能引導幼兒觀察輪胎,感受添畫輪胎的喜悅。但是在學習用雙圈圓形表現輪胎時,教師自身給幼兒無形中提高了難度,導致目標達成不理想。
小班松果美術教案篇四
活動背景
暑期里,我們參加了“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的支教活動,積極思考及實踐災后教育應急體系的構建工作??紤]到幼兒園因在地震中受到破壞,很多孩子在復課后面對的是空空的四壁,我想在教育活動中融入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想法,讓孩子自己動手來裝扮天天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這樣孩子就可以坐在自己親手創(chuàng)設的美麗環(huán)境中游戲、學習與生活。(需要說明的是,大班的孩子實際年齡和我們中班孩子的年齡相當,幼兒園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依次對應我們的托班、小班、中班、大班。)
活動目標
1.體驗大家一起布置環(huán)境的快樂,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可以裝扮我們的活動室。
2.學習看折紙圖示,在理解圖示與步驟的基礎上,折出小青蛙,并添畫細節(jié)部分。
3.愿意并喜歡參加活動,在畫畫、唱唱、貼貼的`活動中發(fā)展手部肌肉。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小昆蟲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有裝飾活動室的愿望。
物質準備:折紙示意圖,小青蛙范例,折紙用紙,荷葉與荷花的背景圖,《悄悄話》磁帶。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引起幼兒折紙興趣。
(1)師:夏天到了,看池塘里什么開放了?池塘里除了有荷花,還有什么呢?(教師邊說邊出示荷花及池塘等教具,并和幼兒一起討論把它們貼在活動室的哪個區(qū)域。)
師:呱呱呱,誰來了呢?這里住著一群小歌唱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教師變魔術似的從“池塘”后面變出一只小青蛙,讓幼兒看看青蛙的外形及制作,隨后又變出了一群小青蛙。)
師:誰愿意來摸摸它?它還會變呢。(教師折出的青蛙是可以當玩具玩的,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
(2)請一個幼兒來摸摸會跳的青蛙。(請了一個小女孩,她很高興地摸了摸小青蛙,小心翼翼地按住了青蛙的尾部,看到小青蛙真的跳起來了,高興極了,其他的孩子看到青蛙跳起來像真的一樣,都興奮地拍起手來,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想湊上前看個究竟。)
2.看折紙示意圖,理解各張折紙示意圖代表的意思。
師:這里有小青蛙折紙的示意圖,你們能看懂嗎?
請幼兒一起說說虛線、箭頭所表示的意思,對看不懂的地方,做局部示范。
3.幼兒折小青蛙。
(1)鼓勵幼兒先看懂折紙圖示再折,折的時候注意角與角對齊,邊與邊對齊。
(2)幼兒折紙,教師在需要的時候加以指導和幫助。
(3)為折好的小青蛙畫上花紋,一起唱《小青蛙》的歌曲,玩一玩折好的小青蛙。
4.活動結束。
大家一起把小青蛙裝飾到池塘里,再唱唱跳跳,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1.從內容選擇來看,這是一個和季節(jié)結合起來的內容。夏季是青蛙出現比較多的季節(jié),而且幼兒都很喜歡青蛙,加上折折玩玩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這樣,用紙折成的小青蛙既可以制作成手工作品,還可以當玩具,又可以裝扮我們的活動室。
2.從活動中能力獲得來看,這是以美工活動為主的一個方案活動。其中主要的是折紙技能,經過了解和觀察,我發(fā)現幼兒的折紙活動很少,所以在活動中我及時作了調整,對于幼兒看不懂的地方邊示范邊講解,像折紙的一些專門的用語也一一向幼兒作了介紹。折紙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小手肌肉群,增強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同時能在活動中促進手、眼、腦協調發(fā)展;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把符號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動作,具有一定的空間轉換能力。
3.從活動形式來看,雖然是大班的幼兒,但只有四、五歲,所以對他們采取的形式是游戲化活動。從共同商議引入神秘的懸念開始,提供有趣的探索、快樂的游戲、綜合的感官運用等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在動靜結合的活動中,有觀察、比較、分析、制作、表演、歌唱等多種參與方式可供選擇。
4.從活動效果上來看,折紙青蛙是一種好玩的游戲,幼兒在玩中身心放松、情緒愉快。在這個活動中,小青蛙還可以組合成一幅畫面,幼兒親手把自己的作品用來布置環(huán)境,是讓人感到多么幸福和愉悅的事情!折出的不僅僅是小青蛙,更是在情感上的一次愈合。雖然我們的家園在地震中受到了破壞,但我們有能干的小手可以讓美麗的活動室變得更美!幼兒在一個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美麗環(huán)境中,身心得到舒展,活動積極性都很高。雖然我們的救援工作是短暫的,但是在孩子的回憶里至少有那么一段時光是快樂的、愉悅的。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中班美工區(qū)域活動反思。
小班松果美術教案篇五
區(qū)域活動又開始了,今天我們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豬,崢崢選來選去拿了一個土豆作為小豬胖胖的身體,可身上什么也沒有,怎么辦呢?我就鼓勵他自己想辦法解決。于是,他選了一張黃色的彩紙來做小豬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貼了兩只大耳朵、一個大鼻子、又畫了兩只小眼睛,接著開始做小豬的四只腳了,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他做著做著就停下來了,想了一會,還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我的小豬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們桌子上都有幾個小的土豆、山芋,就對崢崢說:“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比較小點,能夠做小豬的腿的?”他開始找了一會沒找到,于是動翻翻、西翻翻,突然發(fā)現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豬的腿,困難解決了,他又開始做了……不一會,崢崢開心地對我說:“老師,你看這是我做的小豬?!蔽壹皶r表揚:“你真棒!”
反思:
我覺得在我們各個主題活動的開展中,不斷地在區(qū)角活動中增添與主題活動相關的材料,讓孩子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而有東西可操作,有東西可玩,讓孩子自由選擇操作,發(fā)揮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我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發(fā)展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再一次遇到問題時,我又適當進行引導,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通,想到了好辦法。孩子在制作后體驗到了制作的愉快與成功的喜悅。教師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更是讓孩子無比的激動與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