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和領悟所經歷的事物,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侗族苗寨心得體會篇一
五谷豐登的大地,綠水青山的家園,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著獨特的風俗民情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而在中國的南方地區,有著一座座侗族苗寨,這些苗寨不僅保留了古老的民俗風情,還展示了侗族苗族人民堅韌不屈的精神和獨特的生活方式。近期,我有幸游覽了侗族苗寨,深深地感受到了這里的獨特魅力,使我對中國的少數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侗族苗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苗寨位于山區,環境幽美、空氣清新,苗民們依山傍水而居,住在堅固的竹樓里。走進這些苗寨,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整個苗寨布局嚴謹,房屋錯落有致,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每個屋子的門前都有一片綠色的稻田,一顆顆歡快的稻谷搖曳生姿,讓人不禁陶醉于這樣的美景之中。另外,苗寨中還有許多古老的風俗和傳統,比如隆重的苗族歌舞活動,每個村寨的苗族人民都會穿上錦衣華服,載歌載舞,向著上天祈福,祈求風調雨順。這些印象深刻的風景和民俗讓我感嘆不已,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其次,侗族苗寨的民俗風情給了我許多啟示。苗族人民勤勞善良,他們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團結一心,竭盡所能地保護家園。他們種田、做衣、礪劍,將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還有苗族人民的文化底蘊,他們保留了古老的傳統文化,比如苗族的手工藝品,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制作,寓意深遠。我從中明白到,只有保留和傳承民族的文化底蘊,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才能走得更遠。
再次,苗寨里的苗族人民淳樸善良,讓我深感溫暖。他們敞開心扉,待人如友,對待客人更是熱情周到。有一次,我在一個村子里迷路了,一個苗族老人看到后,主動帶我回到了酒店。在短暫的相處中,我感受到了苗寨里人民的善良和熱情。他們雖然生活條件簡單,但是卻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對生活保持著積極的態度。這種善良和熱情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坎坷,但只要心懷善意,對待他人友好,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幸福快樂。
最后,侗族苗寨的發展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過去,由于交通條件的限制,苗族人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經濟發展非常緩慢。然而,隨著交通和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苗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開設了餐館、旅館等服務業,為苗族人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收入。苗族人民也開始重視教育,許多孩子走出山寨,進入城市學習。這些苗族人民的努力和進步讓我深受鼓舞,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的決心。
通過這次侗族苗寨的游覽,我對中國的少數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和勤勞智慧讓我深感溫暖和鼓舞,也使我明白了只有保持善意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同時,苗族人民的發展也讓我明白了只有積極適應時代的變化,勇于創新,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侗族苗寨的經歷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讓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更加堅信自己會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侗族苗寨心得體會篇二
經過16個小時的旅途顛簸,我們終于到達了貴州省的凱里市。導游領著我們上了一輛中巴車,汽車開始沿著凱里市區的街道向大山深處馳去。
導游要帶我們去的地方是西江鎮,那里居住著1200多戶苗民。從凱里火車站到西江鎮有36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只見公路兩旁的民居有點特別,每座房子頂部的中央都有個形似牛角的東西,屋角也是彎彎向上翹起。苗族人信奉牛圖騰,他們在建造房子時都會在屋頂正中央用青石砌一個大大的牛角。
越往里走,人煙越來越少,待汽車進入深山腹地,漸漸地可以看到半山腰有一些木頭房子,房子下面用石塊壘成,上面用木頭柱子支撐整個房屋,遠遠看去,屋子好像懸在上面,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吊腳樓。據導游說,由于少數民族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苗族人喜住山上,房子就用山上的樹木建造,而布依族大多臨水而居,住的是用石頭搭建的石板房,因此有“苗族愛山、布依愛水”之說。吊腳樓的周圍是層層梯田,這是苗族人賴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九點,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西江千戶苗寨。
到了苗寨,不能不看苗家歌舞。來到蘆笙場,演出正好開始。演員們都是當地的青年男女,他們穿著各種鮮艷的服裝,姑娘們頭上戴著的銀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跳起舞來,身上佩掛的銀飾“沙、沙”作響。他們在臺上用優美的舞姿、嘹亮的歌聲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苗族人愛好歌舞,緣于他們的文化生活極少。在很早以前,苗族人一直過著較原始的生活,物資、精神匱乏,苗民們在一天的勞作之后,身心疲倦。為了驅散疲勞,他們就地取材,用樹葉吹奏歌曲、用板凳即興舞蹈等形式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有的苗族文化,吹蘆笙就是其中之一,在苗族有“不會吹蘆笙就不是苗族人”之說。
到了苗寨,不能不吃苗家飯。按照苗家人的習俗,客人進門之前要先喝牛角酒。主人家的兩個小姑娘一左一右站在門口,一個手里托著牛角,一個手里提著一把酒壺,還用苗家方言唱著歌,意思是“歡迎你,遠方的客人。”進到屋里,是一排的長條桌,桌上擺滿了各式菜肴,有苗家風味的酸湯魚、鼓藏肉、熏香腸、腌肉炒折耳根,還有各種涼拌小菜。吃到一半,主人家的兩個姑娘開始為我們敬酒。來之前,導游已經交代了我們,如果不會喝酒,就用嘴唇輕輕碰一下碗邊,千萬不要用手去扶,否則被當作要喝,那結果是一碗一碗地往下灌,非把你喝倒不可。
入夜,苗寨家家戶戶亮起了燈,遠遠看去,整個苗寨掩映在點點燈火之中,好像天上的星星,給這個美麗的山寨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麗的西江、美麗的苗寨,你用大自然的山水哺育了一個民族,你用勤勞和勇敢鍛造了一個堅強的民族。
侗族苗寨心得體會篇三
侗族苗寨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大瑰寶,這里保存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民族風情。我有幸能夠親身體驗侗族苗寨的美麗和魅力,帶著深刻的體會和感受,我想分享一些關于侗族苗寨的心得體會。
首先,侗族苗寨的自然環境令人嘆為觀止。寨子坐落在青山綠水間,周圍山巒起伏,云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山腳下的水田如同一塊翠綠的毯子,反射著碧綠的天空。在陽光的照耀下,寨子的屋頂上瓦片閃爍著金光,整個寨子宛如一幅畫卷,美不勝收。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心靈也得到了極大的放松和享受。
其次,侗族苗寨的建筑風格獨特精美。侗族的建筑多為木質結構,屋頂多采用青瓦,層層錯落,猶如一座座宮殿。每個寨子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一座座巍峨的土樓屹立在山間,宛如巨人的守護。在寨子的西側,有一片漂亮的苗寨,苗族人的房屋多為竹木結構,窗戶邊緣點綴著五顏六色的花瓣,墻上鑲嵌著陶瓷,整個苗寨給人以獨特的美感。在這樣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讓我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
再次,侗族苗寨的文化底蘊深厚。侗族和苗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的人民非常注重傳承和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每年的苗族火把節、侗族蘆笙節等傳統節日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賞和參與。這些傳統節日中的舞蹈、音樂、服飾等都展示了侗族苗寨的獨特魅力。在這里我了解到了侗族苗族的歷史、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多民族文化。
最后,侗族苗寨的人民純樸善良。在侗寨的居民中,我見識到了真正的善良和友好。他們熱情地招待每一位來寨的游客,向我們展示著他們的文化和生活。在寨子的主街上,我看到了許多侗族婦女們手工織布的工作,她們認真而熟練地操作著,使得布料色彩鮮艷且花紋精美。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們的純樸和淳樸,這種感覺讓我難以忘懷。
總的來說,侗族苗寨給我留下了極為美好的印象。美麗的自然環境、精美的建筑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純樸善良的人民,這一切都使得侗族苗寨成為一處令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希望我們能夠更加重視和保護這片美麗鄉土,讓更多的人們有機會去親近和體驗侗族苗寨的美麗和魅力。
侗族苗寨心得體會篇四
貴州省簡稱“黔”和“貴”,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富集、民族眾多的內陸山區省。
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漢族外,還居住著48個民族,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每年五彩繽紛的民族節日達1000多個。貴州少數民族粗獷豪放、熱情質樸、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為貴州民族風情和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
貴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它那濃郁的民族風情猶如醇美的茅臺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樓和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石頭寨,精湛的銀飾花帶、綺麗的挑花蠟染、多彩的民族服裝,侗族大歌、儺戲歌舞、蘆笙銅鼓,壯觀的斗牛大賽,驚險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嘖嘖稱贊,心儀不已。
第一天——西江千戶苗寨
貴州的少數民族十分多,有侗族、苗族…...今天,我要走進頗有風味的苗寨,感受苗族的風味及苗族人的熱情。
哪里的苗家最多呢?當然是西江的千戶苗寨,那里有近1400多戶居民,個個都是土身土長的苗族人。一進大山,就呼吸到了新鮮空氣,打開車窗,一陣陣涼風朝臉上吹來,感覺好極了!車子開了近1個小時,才到西江千戶苗寨。
千戶苗寨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我們的車穿過一座橋,開上了山頂,到了千戶苗寨的最高點。當車子開進的時候,一群穿著鮮艷衣服的苗族人正在歡迎我們,他們有的在吹奏蘆笙,有的在跳舞,也有的在放鞭炮。下了車,他們就立馬迎上來,向我們問好。
大家往里走進,發現他們的房子大多為吊腳樓,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圈養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為糧倉。居住層有長廊,圍有木欄,設有長凳,苗家姑娘多在此 挑花刺繡,人稱長廊木凳為"美人靠"。
這時,熱情好客的苗族人擁了上來,他們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苗族衣服,請我們穿上,媽媽穿上了一件紅色的長服,衣服上繡著許許多多鮮艷的花紋,有紅色、藍色、綠色、橘色的,五彩繽紛;頭上戴著一個銀色的頭飾,頭飾上有花,有星星;如果搖幾下頭,那些銀器還會沙沙作響呢!真像一位苗家婦女。而我呢,卻穿著一件黑色的戎服,衣服上有一條五顏六色的彩帶;頭上則帶著阿拉伯人戴的盤帽,帽子上掛下一條帶子,帶子下端有一個橘色的絨球;褲子黑黑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爸爸的衣服也和我一樣,大家站在一起如同一個苗族家庭,我們拍了許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天越來越黑,我們來到了吃飯的地方,一進入寨子,就受到了苗族姑娘的熱情款待,她們每人端著一碗自家釀的米酒,唱著敬酒歌,只要我們一上去,就必須得喝一小碗米酒,就連我這一個小朋友也得喝。輪到我喝的時候,我將嘴湊近碗里,一故刺鼻的酒味進入鼻子,好不容易喝下去了一杯,還要我再喝一杯,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的手碰了碗,天哪,我大叫,出于禮貌,我強迫自己喝了下去。進入房間,發現有一中間有一張很長的矮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苗家菜。大家入位以后,開始吃起來,快要吃完的時候,苗族姑娘又來到了我爸爸的面前要我爸爸喝酒,我爸爸先是喝了一小杯,由于手碰到了杯子,要重喝一杯,只好再重喝,可爸爸卻不同意了,喝了這么多酒,不能再喝了,苗族姑娘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筷子夾了一塊白斬雞,給爸爸吃,爸爸湊過去吃,就在這時,姑娘飛快地往爸爸的嘴里灌酒,爸爸實在吃不消了,奪過姑娘筷中的白斬雞,往嘴里塞。敬酒結束了,姑娘又把矛頭對準了媽媽…….后來我們才知道,唱歌敬酒是苗家對貴賓的招待。
天色已暗,往山頭望去,點點燈光如同閃閃發光的星星煜煜生輝,把整一個山頭、整一個苗寨都照亮了,這樣的情景永遠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苗寨之旅是我貴州之行的第一站。
侗族苗寨心得體會篇五
侗族苗寨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鄉村聚落,自古以來保留著豐富的民俗文化。最近我有幸前往侗族苗寨進行了一次旅行,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在這次旅行中,我不僅領略到了侗族苗寨的壯麗自然風景,還深入了解了侗族苗人的獨特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體驗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觀和生活方式
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觀是其獨特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苗寨中,我看到了精美的木屋建筑、華麗的民族服飾以及傳統工藝品的制作過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侗族苗人的獨特婚嫁習俗和神秘的神蠱文化。他們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將歷代祭祀和習俗傳承至今,讓人感嘆古老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苗寨中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受益匪淺。我看到,侗族苗人過著樸素而快樂的生活,更注重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他們依靠互相幫助和合作,共同維護村莊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穩定。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了純樸的人情味,還深刻體會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第三段:領略侗族苗寨的大自然風光
侗族苗寨位于中國南方地區的山區,自然風光壯麗,景色宜人。我在苗寨中登上了一座高山,遠望群峰疊翠,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山中的溪水旁,我聽到了清脆悅耳的鳥鳴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純凈與神秘。這里的空氣清新,天空湛藍,給人以無盡的寧靜與美麗。
在苗寨中,我還探訪了當地著名的風景勝地——千戶苗寨。這個苗族古村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布局,其迷宮式的道路和湖泊相映成趣。這里的苗寨民居建筑獨具特色,融合了傣族、侗族等多個民族的元素,給人一種異國情調和神秘感。
第四段:與侗族苗人的互動和交流
在侗族苗寨,我有幸與當地的侗族苗人進行了互動和交流。他們熱情友好,樂于與我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傳統。我們一起分享了美食、跳起了獨特的苗族舞蹈,我還學習了一些苗族的民歌和手工藝品制作技巧。通過這次互動和交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傳統文化。
第五段:對侗族苗寨經歷的總結和體會
這次侗族苗寨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了解了豐富多彩的侗族苗文化。通過與當地人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們的純樸友善,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這讓我深思,自然和人文的和諧共生是一種可貴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這次旅行讓我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和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相處。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保護好我們的這片美麗家園,讓它的魅力永遠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