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一
《我的好媽媽》這堂課主要是讓幼兒理解歌曲,學唱歌曲,增進關心媽媽、更愛媽媽的情感。我先出示了準備好的幾張媽媽的圖片,讓幼兒看著圖片來初步感知歌曲的內容。當我用鋼琴彈出這首歌曲的旋律時,有的孩子就嚷嚷說:“我會唱、我會唱”于是我就請了一名會唱的幼兒上來唱,他唱的旋律和歌詞都對,只有休止符的地方沒有掌握到,于是我就請孩子們認真的聽音樂,讓孩子們感受音樂有休止符的地方,因為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也遇到過音樂中的休止符,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們一下就聽出來了,馬上舉起小手說:“老師遇到零的時候就要停,不能拖音?!焙呛?!孩子們還小他們不懂休止符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這樣教的`孩子,讓他們能聽懂而且還能很好的記住。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聽音樂一起學,可是始終有幾個孩子唱不好,于是我就想了個辦法,用拍手的形式來聽出休止符,當孩子唱時遇到休止符,我就拍一下手,孩子們一聽就明白了,這種方法還非常有效,大家都學會了。
然后我又引導幼兒談話,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幫媽媽做過的事,讓幼兒知道媽媽的辛勤。我還讓幼兒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下自己是怎么幫媽媽干活的。最后我又進行了表演唱的環節,小朋友顯得很主動,都很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
整個教學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如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小朋友唱了幾遍之后,有不愛唱的表現,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中采取措施,加以改進。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反思到,在教幼兒學唱的期間,也要和幼兒多溝通,讓幼兒也有勞逸結合,唱的中間穿插談話幾句跟媽媽有關的話題,我想這樣小朋友們就會有熱情地把本堂課完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二
任何音樂離不開一個“情”字,通過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并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在歌曲的學唱與表演中,真摯的情感表達是關鍵,當然優美的齊唱聲音與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這個班整體的聲音效果不錯。對情感的表達要進行挖掘與深入。在唱到“不再麻煩您啦,親愛的好媽媽”時,我引導學生理解媽媽對他們的愛,提問學生用什么養的感情去演唱這句?學生說,“溫柔”、“感激”這些詞語來進行演唱。
二、與生活相結合,
音樂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這首歌就很能說明這點。我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自己說說自己會干的事情,他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自豪的心情不言而喻,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歌詞創編奠定基礎。我想如果學生在以后的勞動中、生活中,能唱起這首歌,那么這堂課才是成功的,能為學生留下一點東西,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三、創造實踐
創編歌詞是我這節課設計的難點。我讓同學們進行個人創編歌詞,把自己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通過創編歌詞的形式進行學習歌曲。在勞動中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樂曲所表達的情緒。在表演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想象力真的是太豐富了,他們創編的熱情非常高。有說去“買菜的”、“系鞋帶的”“背書包的”,在表演中學生品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幸福與快樂。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氛圍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學生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收獲和不足
這節課相比較我以前上過兩次的公開課來說有進步。不管是課堂學生的氣氛還是整堂課下來的教學順序,我自己覺得不以前好很多。在課堂語言上,我這節課大膽的對孩子們放開說,不再擔心他們的理解能力,結果反映很好。最重要的還是課堂中老師的“興奮度”。這節課我自己在心里不停的在給自己鼓勁,只有自己興奮起來才能帶動孩子們,才能使課堂興奮起來,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三
家是一個寧靜的港灣,濃濃的親情,會使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溫暖。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應該學會感恩,學會報答,學會關心,學會愛。讓每一個幼兒從小成為和諧家庭中的`一員,也是讓他們學習做人的一個良好起點。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不僅讓幼兒了解了媽媽的辛苦,感受到了媽媽平時對自己的愛,還讓幼兒知道了應該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盡量不再麻煩好媽媽,這是孩子愛家長、學會體諒家長的具體表現。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我以兒歌引出主題,并結合兒歌讓幼兒說說自己會做什么。第二環節,播放歌曲讓孩子感受歌曲旋律,并再次熟悉歌詞。并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來幫助幼兒加深記憶。“媽媽很累的時候我們應該幫媽媽干什么?”“我們做哪些事來讓好媽媽開心?”(與此同時,出示相應的做事圖片),當幼兒說出答案時教師以唱的形式重現。幫助孩子記憶歌詞,同時進一步讓孩子聽清歌曲旋律,進一步激發孩子愛媽媽媽的情感。
在活動最后,幼兒創編歌曲時又掀起了一個**,由于幼兒已經對“自己會干什么”的句式理解很透徹,所以在創編時一下子說出了很多很多如“自己會刷牙呀,”“自己來洗臉呀”,“自己會洗手呀”……等等。當然每個活動有每個活動的優點也必然少不了不足,如果創編時我能根據幼兒所說內容用簡單的圖形記錄,以此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這樣更便于幼兒將創編部分唱入歌曲中。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四
三八婦女節眼看就快來到了,為了讓孩子們對三八婦女節的意義更了解。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愛媽媽活動。比如說送溫暖活動、關愛媽媽等等。音樂活動《不再麻煩好媽媽》也是其中的一個活動之一。這首歌曲很貼進幼兒的生活,而且很快就能激發幼兒的情感。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好的激發對媽媽的情感。在導入活動的時候放了很多班級孩子小時候的照片,邊出示照片邊討論媽媽把你們帶大的道路上付出辛苦慢慢呈現,激起孩子們的回憶。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媽媽辛苦的付出及媽媽對寶寶濃濃的愛。有了情感的熏陶后,孩子對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就更濃厚了。
有了第一環節的情感熏陶后,在第二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優美旋律和理解歌詞的內容,并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大膽學唱歌曲。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還是比較簡單和易懂的。并通過出示圖譜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和理解歌曲的內容。在理解和學唱的基礎上還出示了一些圖片,幫助幼兒擴散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在反復的提問和追問中,勾起幼兒回憶小時侯的點點滴滴,并大膽講述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幫助媽媽,讓媽媽也感受快樂和幸福。為第三個創編環節埋下伏筆。
第三環節創編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通過第一環節的情感熏陶加上第二環節的學唱加上談話、討論、回憶等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靈感。加上教師的示范和鼓勵融入到音樂的優美旋律中,孩子們通過跟同伴一起探討出了很多可以幫助媽媽的方法,(有的說,我可以幫助媽媽拖地板、掃地、洗襪子、幫助媽媽敲敲背等等)雖說孩子的想法很多,但也需要老師的鼓勵和提升,才會歌曲更完美。
孩子們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完成了創編歌曲后,我們結合了三八婦女節的系列活動請孩子們晚上給媽媽們深情的演唱。在活動后也收到了很多媽媽們的反饋,她們很開心收到孩子們祝福的同時還能感受到這么優美的歌曲。
在活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說在創編環節時孩子們的講述教師可以通過簡比畫的形式記錄孩子們的想法,讓歌曲變得更完整和完美!
音樂活動《不再麻煩好媽媽》教學反思
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不僅讓幼兒了解了媽媽的辛苦,感受到了媽媽平時對我們的愛,還讓幼兒知道了應該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盡量不麻煩好媽媽,這是孩子愛家長、學會體諒家長的具體表現。
在活動一開始,我就從情感入手,讓孩子們通過觀看媽媽的照片,并且在鼓勵他們在同伴面前大膽、自信地介紹自己的媽媽,說說: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孩子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媽媽給我買好吃的;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服;媽媽送我上幼兒園等等。接著我便結合照片講述他們小時候的樣子,媽媽是怎樣細心地照顧他們的。順勢告訴孩子們媽媽每天除了要照顧你們,還要上班,還得做家務,多辛苦啊!利用提問:你們該怎么做呢?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經驗,感知自己在逐漸長大哪些事情會自己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也是愛媽媽的一種表現。
《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曲的歌詞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不難,但是歌曲中“媽媽,媽媽您歇會兒吧,”“自己的事情我會做啦”這兩句中間有個附點節奏。這對中班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這部分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解決難點時,我一方面采用音樂游戲的形式使幼兒身心放松,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談話引導,通過歌曲圖譜的講解,層層遞進地幫助孩子們進行學習,使孩子更容易記憶歌詞掌握節奏了。另一方面我采用師幼之間的有效互答來解決這一問題?!敖處煟喊??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里有兩句和我不一樣呢?”“媽媽媽媽,你歇會兒吧”后面有個?停頓”“自己的事兒我會做啦”因為兩句的后面都有休止符?!薄暗纫幌滦∨笥殉臅r候,要注意快速的停頓一下?!痹僬咴谔幚砀枨攸c問題時,我采用了讓個別幼兒范唱和自己范唱相結合的方式,在反復練唱“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發呀”的環節中,既充分引導孩子體驗了節奏中蘊含的秩序性,又為后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充分讓幼兒將對媽媽的愛唱出來,嘗試用有感情的聲音演唱,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心、高興的心情,將表情加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不同的演唱要求增加了演唱的樂趣,將枯燥的學唱過程轉化為快樂的演唱,讓幼兒享受到了演唱的樂趣。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五
任何音樂離不開一個“情”字,本堂課我注重的是學生對媽媽的熱愛之情,通過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并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在歌曲的學唱與表演中,真摯的情感表達是關鍵,當然優美的齊唱聲音,與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這個班整體的聲音效果不錯,對情感的表達要進行挖掘與深入,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平時是怎樣照顧你關心你的,學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講自己的媽媽平時多么辛苦多么累,我馬上引導那你在唱親愛的好媽媽是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學生一下就反映過來是輕柔的,充滿愛意的。在學唱的過成中,為了讓他們知道自己唱的不好的地方,我進行了范唱,讓他們聽聽比比,老師唱的和你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他們一下子就發現說:老師在唱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特別高興,還豎起了大拇指。唱最后一句“親愛的好媽媽”時聲音很溫柔,臉帶微笑。學生一下就能自己找到答案。自然而然的知道用什么樣的情感去演唱。
二、與生活相結合
音樂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這首歌就很能說明這點。我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自己說說自己會干的事情,他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自豪的心情不言而喻,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歌詞創編奠定基礎。我想如果學生在以后的勞動中生活中,能唱起這首歌,那么這堂課才是成功的,能為學生留下一點東西。
三、創造實踐
創編歌詞是我這節課設計的難點。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通過創編歌詞的形式進行學習歌曲,在勞動中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樂曲所表達的情緒。在表演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想象力真的是太豐富了,他們創編的熱情非常高。在表演中學生品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幸福與快樂。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氛圍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學生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不足
課堂教學總是遺憾的教學,課前精心的設計,周密的考慮,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由于學生認知、性格個性的差異,社會經歷的不同,總會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
這節課我的遺憾就是忽視了指導孩子用輕聲、自然的歌唱狀態來演唱歌曲。在師生交流過程中,一些同學搶著發言,意猶未盡,而另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表達的機會。還有,在創編完歌詞后進行表演時,我光顧聆聽學生創編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如果我能在這方面做一下正確的引導,效果就更好了。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六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鬩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溫柔、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辭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綜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設計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層次地朗讀,透過對睡夢中媽媽的描繪,體會詞匯的精美,積累語言,訓練說話。又通過啟發學生想象,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媽媽。教學預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落實的較滿意的地方有:
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但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卻顯得難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過文字向學生傳遞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詞匯即是本課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了。由此,我重點在“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一段有目標、有層次的培養學生讀、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句式的對比評價對“明亮的眼晴”、“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文中提煉語言,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明確積累目標,對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做了指導,學生受益頗深。
2、句、段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進入中年級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平時的語言屺讀教學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時,“溫柔”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了讀文想象,展開生活聯想的方法。使得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更好的依托閱讀教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提出的小練筆一環節,讓學生說說其他家人睡覺的樣子。授課后覺得:
一、學生對語言組織的能力不夠好。不能圍繞一句話說清楚。還需要進行指導。
二、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在生活中不能做一個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聯系生活,著眼整體教育,堅持完整結構,重視訓練效率。達到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思等水平目標。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七
教學預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落實的較滿意的地方有: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但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卻顯得難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過文字向學生傳遞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詞匯即是本課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了。由此,我重點在“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一段有目標、有層次的培養學生讀、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句式的對比評價對 “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從文中提煉語言,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明確積累目標,對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做了指導,學生受益頗深。2、句、段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進入中年級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平時的語言閱讀教學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時,“慈祥”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了讀文想象,展開生活聯想的方法。使得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更好的依托閱讀教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提出的小練筆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寫下來。授課后覺得:一、小練筆的形式單一了,可以寫寫自己有一位什么樣的媽媽,例如“能干、勤勞、善良、美麗……”而且說說自己的理由,例如說:“我的媽媽很善良,她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媽媽很溫柔,她能鼓勵我。 ”等等。二、由于教師在課中的指導不夠,學生只明白自己要寫什么,但還會不知道從哪寫起,怎么寫句子就會更好的做到了用積累的語言有條理的寫出自己想說的話來。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八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有個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倍韲逃覟跎晁够苍f:“沒有候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大的內驅力。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好勝、自控能力差,因此,激發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愛爸爸媽媽》這一課是針對當前獨生子女較多,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孩子們大多認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寵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事,因而也就忽視或是不懂得怎樣愛自己的長輩,因此,讓孩子們懂得“為什么要愛自己的父母”和“如何愛”這兩個問題就至關重要。
因此,在教這一課時,我先用一個真實的小品:我班中的雅瑜同學的媽媽總是送她來上學,媽媽把雅瑜的書包背在肩上,一手牽著女兒的手,到教室時一邊給女兒擦桌椅,還一邊囑咐孩子不要亂跑,渴了書包里有水,放學要等媽媽來接……接著我又用一組課件以及書中的插圖展示父母為子女所做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圖中的爸爸媽媽都是盡最大的努力來呵護他們的孩子。這一連串情境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又在情感上引起她們的共鳴。她們都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父母怎樣愛自己的事例在同學們面前煊耀一番。
生1:我爸爸每天總是陪我做完功課,再和我一起看電視。
生2:我媽媽總是很早起來為我做飯,并且還天天為我煎一個很香的荷包蛋。
生3:媽媽總是給我買新衣服和玩具以及各種水果、面包……
生4:我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去旅游。
……
師:你們的爺爺媽媽是如此地疼愛你們,真令人羨慕!
這時一生急不可耐地問道:老師,您的爸爸媽媽愛你嗎?
我事先沒考慮到學生會問這個問題,于是我靈機一動,這不正好引入正題嗎?
生1:當然啦!可我們年紀小不懂得該做什么?
生2:我知道,媽媽下班回來,我會給她拿拖鞋,并且給她倒上一杯熱茶。
師:你真懂事,媽媽肯定會很開心。
生3:我會幫爸爸拿報紙。
平時比較懂事的小蘭說:“我會在爸媽回來之前煮好飯,把地板打掃干凈等他們回來。
師:“你好棒?。〔贿^老師想提醒你做飯時要注意安全。
班中較調皮的小達說:“以后我
會認真完成作業,以優異的成績來愛爸爸媽媽。
……
師:是啊!“愛“是說不完的,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可以看出你們都想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有的同學選用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同學決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有的同學要改掉壞毛病,做個好孩子來回報父母的愛。你們都很懂事,你們的父母若是聽到肯定會非常高興。希望你們回去能夠真正去做。
[評析]
這一課是針對目前獨生子女較多,而且都被“寵壞了”這一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由于取材來源于學生,又回歸學生,因而學生興趣很濃,學生在課堂上的激情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發,課堂氛異常活躍,直到下課鐘聲敲響,同學們仍舊深情地述說著自己要如何愛爸爸媽媽。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觀點。這也讓我們看到上好思品課必須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激起學生的內部誘因,才能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實踐,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媽媽格桑拉的教學反思中班篇九
當音樂老師,總覺得不被重視,不管在學校還是各個學生的家庭里,開個家長會都不用來,誰會問:“我小孩歌唱得怎樣?”直到有一次音樂活動感動著我,震撼著我,使我深思和改變。
第四冊有一首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歌中唱到:媽媽媽媽你歇歇吧,自己的事情我會做啦,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發呀,不再麻煩你啦親愛的好媽媽?!闭娲局蓺獾脑捳Z,流暢優美的旋律,感動著我,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課堂上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編創歌詞、歌表演等實踐活動后,我覺得還是意猶未盡,抓住那一瞬間閃出的想法,我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獻給家長這首歌!回家后學生把這首歌唱給家長聽,唱完課本的歌詞后,還可以自由發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編創歌詞,用歌表演等形式表演給家長看,并請家長進行評議(可以短短幾個字,也可以寫幾句話),下節課拿給老師看。
作業布置下去第二天沒有音樂課,但已有學生迫不及待地把家長的評議拿給我看,評議上寫著:“我愛我的女兒,她長大啦,懂事了。”我平靜的心被家長真摯的話語打破了,到后來家長的評語一次又一次地感動、震撼著我,家長反應之強烈、之認真出乎我的意料,家長的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我的寶貝會幫我做事了”“我的寶貝唱得很好,繼續加油!”“希望某某某能象歌中唱的那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孩子在家能幫我們洗碗,掃地啦?!薄案枨芨腥?,音樂使人陶醉,音樂是最美的表現?!薄瓗Ыo我的震撼還不止這些,有家長找我敘說:“聽著我兒子唱這首歌的那一刻我的心頭一熱,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那一刻好感動,覺得孩子在長大,而且好貼心好懂事?!薄拔业膬鹤踊丶页恕恫辉俾闊┖脣寢尅愤@首歌后一連兩個星期主動去洗碗?!薄幸恍W生從那以后每學會一首歌后總會把家長的評語拿給我。
我反思自己,不再埋怨各方對音樂學科的忽視,因為之前是我首先沒有正視和理解本學科,我沒有給過家長了解和重視的機會,沒有讓家長走近音樂這門課,了解它的影響和功用。音樂學科以它獨特的表現形式決定了它不可能像語文,數學學科那樣直觀,具體地展示出學生學習的成績,它以獨特的滋潤心靈的方式潛入人的心田,形成并影響人的一生。就像小時候唱這:“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叔叔拿著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弊匀痪投昧耸敖鸩幻恋牡览恚怀拔覑畚业挠變簣@,幼兒園里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就喜歡上了幼兒園這個家以外的集體和這個集體的小伙伴,并在其中獲得快樂。
在學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孔子曾經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好的音樂(歌曲)撼動人心,讓人的心靈受到洗滌,獲得心靈的升華。美的音樂(歌曲)沖擊人的頭腦,讓人不自覺地思考,追求人性的完善和完美。這次作業讓我深刻地領悟到了音樂的影響和魅力,也看到了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音樂的了解和重視,他們能真誠地對待孩子的心聲,他們的評語不論肯定還是否定都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鞭策;而孩子多了家長的約束和監督,會更加努力地按家長所期望的,按歌中所表達的去做,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更完善自己的心靈和行為。
從那次作業以后,我制造了更多的機會讓家長了解音樂課,給孩子們一次又一次把音樂課所學在家長面前展示的機會。而家長在經過不斷接觸和收獲后,不僅認識到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更愿意用音樂這一手段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影響孩子的觀點,完善孩子的言行。這次作業就像是架起了一座橋,給了我和家長難得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次作業,它帶給我的影響將是終生的,這首歌在若干年后也一定還會讓家長和學生記起!因為它同時架起了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
因為這座橋,音樂教育得到不斷地拓展和延續,音樂活動溝通了家長,學校和老師學生,音樂潛入更多人的心田,影響更多人的一生,成為傳播真,善,美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