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拋硬幣實驗數學日記篇一
每年11份第四個星期四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感恩節。雖然這不是中國人的節日,但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是值得提倡的。特別是在多元文化發展的今天,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本園借西方感恩節之際,舉行園區主題大聯動――“感恩活動周”,主題是“我有一顆感恩的心”,通過活動使我們的孩子學會關愛、懂得感恩,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和責任心。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內容:
(一)全園各班圍繞主題:
感恩活動周――“我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各類教學活動。
小班段:
1、了解感恩節的由來,聽一個感恩的故事(可結合繪本)。
2、學一首感恩父母或老師的詩歌和歌曲。
3、參加感恩節涂色。(或親子制作賀卡)
4、學習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5、要求幼兒每天對長輩說一句感謝的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媽媽拿報紙)
中班段:
1、了解感恩節的由來,聽1――2個感恩的故事。
2、每天回家對長輩說一句貼心的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媽媽擦護手霜)
3、給你感謝的人制作感恩卡(教師提供半成品,幼兒制作賀卡掛在胸前)。
4、學習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5、組織父母或爺爺奶奶來園參加以班級為單位的感恩親子活動。
大班段:
1、了解感恩節的由來,讓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感謝誰,怎么感謝。
2、學習手語《感恩的心》,并在全園表演。
3、每天回家對長輩說一句貼心的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4、為自己要感謝的人送上一份自制的有意義的小禮物(或自制賀卡,并學習體驗整個郵寄過程)。
5、感恩進社區。(感謝少圖館工作人員、銀行職員、公園環衛工人)
(二)11月27日是感恩節,全園晨間演講由各年齡段選派一位代表,小、中、大班分別從感謝父母、感謝老師和感謝各行各業的人三方面進行感恩演講,而后全園共同進行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三)各班的主題墻、區域要根據本周主題,及時展示感恩節的各項活動和內容。(如把在家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用照片記錄,并表達一句感恩的話;或制作成剪報展示等等)
拋硬幣實驗數學日記篇二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激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面創新能力。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獲取數學知識的舞臺,在校園里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發現數學的無盡樂趣與無窮奧妙,進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服務與提高自己數學的學習。
活動主題:
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
活動口號:
我動手,我思考,我快樂
活動時間:
20xx.3.11-4.11
1、3月11日升旗儀式數學節活動開幕式
2、4月11日活動小結(發活動中一些獎狀,數學組全體老師負責)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關心環境,關心社會,去獲取和發現新的知識。
2、促進教師思考與實踐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與活動該如何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數學內涵,如何在培養數學能力及素養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主地展示數學才能,體驗數學價值。
組長:xxx
組員:xxxxxx、各年級數學教研組長
1--6年級全體學生,全體數學老師
學生活動:
(一)數學手抄報、數學日記評比(第四周)
負責人:xxxx
參加對象:三--六年級
1、手抄報:以“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為主題,要求規范、整潔、美觀,做出個性。比賽統一用8開的紙張,右下角寫明姓名、班級、指導師。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符合本年級孩子思維水平)……。
2、數學日記:必須是學生自己寫的,內容最好是寫所學知識在生活情境中的運用,目的讓學習充分感知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以上兩項都是先在每個班級進行評比,然后選出3份優秀作品參加校級評比。(數學日記用統一稿紙書寫)
注:作品上交到教研組長處,年級組的'數學老師一起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二)100題口算無錯比賽(第五周)負責人: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
比賽規則:8分鐘100道題,每個班級由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個人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三)20題筆算無錯比賽(第六周)
參加對象:三年級、四年級
比賽規則:20分鐘20道題,三、四年級的每個班級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為學生參賽,比賽的內容為適合本年級的各種豎式計算題。
根據班級的總體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
(四)數學故事比賽。
參賽對象:三---六年級
比賽規則:三至六年級各班選一名優秀學生,進行全校數學故事比賽,故事內容可以是數學名人故事、數學趣事、生活中的數學等。具體時間比賽時間另行通知。
(五)總結表彰。
備注:
作品收集時間、評選工作等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各項內容的具體工作另行通知到老師本人。
附:(負責部分具體工作的老師名單)
(1)一年級“百題口算”題由孫麗老師負責。
(2)二年級“百題口算”題由陳冬梅老師負責。
(3)三年級“筆算題”題由陳亞妹老師負責。
(4)四年級“筆算題”題由吳青老師負責。
(5)五六年級“數學故事比賽”題由各班主任老師負責。
教師活動:
課標學習,數學課標學習考核
備課比賽,分低中高年級指定課題備課
評課比賽,給定課堂寫評課
拋硬幣實驗數學日記篇三
一、活動主題:
學習新理念,感受新課堂
二、活動內容:
小學數學新教材、教與學方式培訓、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實地指導。
三、活動目的:
1、通過對數學新教材的解讀及教與學方式的培訓,使教師進一步理解教材的'設計意圖,明確教與學方式轉變的重要性。
2、能把握教材特點,合理使用教材。
3、領會“教與學”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踐行。
4、能在教學實踐中,把握課標、教材,主動貫徹新課程精神,自覺運用先進理念。進一步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意識,為學生的數學發展服務。
5、通過同課異構、一對一指導,找出自身差距,并不斷改進課堂教學。
四、活動形式:
集中研訓
五、活動內容及地點:
1、內容:低、中、高同課異構。地點:軍王小學
2、內容:一對一課堂教學指導。地點:軍王小學
3、內容:低中高教材分析與教與學方式指導。地點:軍王小學
六、參與對象:
全體數學教師。
七、活動要求:
1、數學教師按時參加培訓。
2、參訓教師要認真記錄,主動思考,大膽提出問題。
3、結合實際,利用校本研修時機進行二次培訓。
5、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都要結合培訓內容與教學實踐撰寫培訓體會,可結合同課異構或理論培訓其中一項來談。不得抄襲,字數在500字以上。
20xx.10
拋硬幣實驗數學日記篇四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它溝通著世界的心靈,我們用數學來交流,用數學來體會,更在數學的美妙花園中翱翔,品嘗它所帶來的心靈的感受。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搭建各種各樣的平臺,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自然融合,體驗數學的魅力,感悟數學之美,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思維、在挑戰中享受快樂。
1、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數學魅力的感染下,自覺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2、創建學校良好的數學人文環境,整合文化、科技和藝術等活動,充分發揮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活動主題:浸潤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生活
活動口號:快樂數學伴我成長
4月25日——5月8日
1——6年級全體學生
1。電子宣傳欄
z市浦南小學第六屆數學節
浸潤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生活
智慧數學,快樂生活。
繽紛數學節,精彩每一天
展思維風采,享數學魅力
2。開幕式(4月25日)
魔方達人現場表演:(各校區安排8至10名學生現場表演,體育老師秒表計時,現場公布成績)
互動游戲:數學謎語搶答賽,巧算24點
3。紅領巾廣播(教導處供稿)
以校園廣播站的形式開展“數學家,我點播”活動,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數學家,從數學家的成材故事中感悟學習數學的快樂,學習數學家們的良好學習品質。
4。展板(在開幕式時展出)
內容:數學日記、數學報為主,也可以加入一些數學名人故事、數學優秀作業等。
1、“數學小報”編輯。
在1—2年級進行“數學剪報”制作活動,在3—5年級進行“數學手抄報報”編制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數學內容,制作數學小報,體驗合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要求:8k尺寸,每班2份,5月1日前上交,由美術組負責評獎。
每個年級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2、開展“數學閱讀”。
結合“靜心閱讀”時段數學老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開展“數學閱讀”活動,組織學生讀數學報,征集、交流學生在讀的一些數學繪本、數學故事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4至6年級每班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
4、“數學日記”撰寫。
數學趣題游園活動,3—6年級以年級段為單位,結合數學謎語以及數學趣題等以猜謎或搶答賽等形式開展。
各年級特色活動:
活動一速算接力游戲
活動時間:5月4日中午12:30至1:00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參賽對象:全體一年級學生
帶隊教師:各班班主任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全班學生分成10人一組(多余的人數為一組),在教室舉行。學校提供比賽口算題卡。(正反兩面各100題,每位學生完成一列20題。)
活動開始:裁判吹響口哨,接力比賽開始。第一位學生開始寫口算卡,寫完一列后,交給同桌寫口算,兩人寫好后,交給后面的同學,依次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口算卡的分收均有裁判負責,要收齊張數。
2、評獎方法:
(1)按正確率和比賽時間綜合評獎。評獎排名原則上是參照比賽順序,以考卷的正確率為主,如遇到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再以比賽時間來排名。
(2)每個年級評出“優勝班級獎”和“參與班級獎”,評出團體獎由學校頒發證書。
活動負責人:z
活動二“數獨”六宮格游戲
游戲時間:5月5日中午12:30至1:00
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加對象:二年級每班派6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二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數學課向學生講授“數獨”游戲,分發一些游戲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數獨”游戲。通過班級的預賽,每班選拔6名學生參加游戲。
2。游戲要求:
(1)各參賽選手不得遲到,須在比賽開始前5分鐘進入比賽現場。遲到5分鐘不得參賽,作棄權處理。
(2)獨立完成“數獨”比賽卷,比賽時間30分鐘。在比賽過程中不允許講話、走動,如有問題可舉手請主持人老師解決。
(3)比賽時間一到,不管有沒有完成預定的內容,整個比賽階段結束。
獎項設置:
現場賽全校設一、二、三等獎30名”。
活動負責人:z
活動三“數獨”九宮格游戲
游戲時間:5月6日中午12:30至1:00
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加對象:三年級每班派6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三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數學課向學生講授“數獨”游戲,分發一些游戲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數獨”游戲。通過班級的預賽,每班選拔6名學生參加游戲。
拋硬幣實驗數學日記篇五
活動目標:
1、探索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能按順序進行操作,初步感知數的互補關系。
3、專心自己的操作活動,初步學習檢查自己的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5以內個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教具:小魚六條,記錄紙,筆
學具:
(1)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為6的小魚片片,記錄紙,筆。
(2)6個玩具串在一根繩子上,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小魚游走了
1、教師出示一群小魚:河里游來了一群小魚,你知道一共有幾條小魚嗎?引導幼兒將小于排成一排,并數出和記錄總數。
2、教師將一條小魚拿開放在面前:幾條小魚游走了?現在小魚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是幾條?引導幼兒根據小魚的位置說一說小魚分成了1和5,并記錄。
3、請個別幼兒移動小魚,引導幼兒繼續按小魚的位置進行分合并記錄。
二、小組操作活動
1、小魚游游游。幼兒先將小魚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后演示小魚游來了或游走了,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并記錄。
2、分玩具。將6歌玩具穿在一根繩子上,引導幼兒現數總數并記錄,然后再將玩具分成兩份,波導繩子的兩頭,并記錄下分的結果。
3、看房子圖寫分合式,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38頁),看房子分類圖,請你先將6個圓點分成兩份,再用數字記錄,最后寫分合式。
4、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5、給鉛筆排序,觀察鉛筆的長短,在圈中寫上相應的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