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育教學總結篇一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
1、能等到
2、等不到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3、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4、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5、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通過繪畫續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游戲: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育教學總結篇二
活動目的:
1傾聽故事傳說,能講述故事傳說的大意。
2讓幼兒明白給大家帶來快樂,自己就會快樂。
3識字:甜香果實
活動準備:掛圖字卡鹿松鼠杜鵑鳥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傳說
教師生動的講述故事傳說,幼兒欣賞。
二、理解故事傳說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走過蘋果樹?
它們都干了些什么?
小草看到這些小動物拿走蘋果,說了些什么?
蘋果樹怎樣回答的?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傳說,幼兒看圖傾聽。
三、講故事傳說
——教師出示字卡“甜香果實”教幼兒認讀
——引導幼兒看圖,練習講故事傳說。
四、表演故事傳說
教師和幼兒一起戴頭飾表演故事傳說,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傳說,感受故事傳說情趣。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育教學總結篇三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本學期的教研工作又將結束。回顧以往的教研工作,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與收獲,再一次驗證了大大班教研組教研工作是科學有效的。本學期我園以《綱要》精神為指導,開展了有計劃、有目的的課題教研活動,現將前階段大大班組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我們大大班教研組內的教師老、中、青結合,中老年教師經驗豐富、青年教師有朝氣、富有活力。而在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伍。為了使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有所提高,我們教研組加強了學習和實踐。首先是制定了嚴密的制度,保證每次的業務學習,人人參與,認真做好筆記。我們制定了教研組工作計劃、班級工作計劃、園本課題計劃等。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教師們能及時進行反思,總結經驗與不足的地方。在業務學習時,大家能相互探討如何使《任務意識的培養》課題內容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使教研活動更加科學化、系統化。教研組的實踐活動也形式多樣,我們每周一次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探討教育教學當中的難題、討論和孩子們在一起出現的問題。 通過活動,使大家的教育教學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使老師的教學經驗越來越豐富。
時代在不斷進步,對于每個人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更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更高層次的專業發展。本學期, 我們采用"一課三議(一個課例,三次討論)"的形式,由黃琳敏、簡龍梅、陳競芳、劉璐四位上了四結課,發揚團隊協作精神。
三議:是上課老師按修改的教學設計思路再次教學,其他教師再集中聽課再次評議,共同剖析、評價和反思,以此促進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為,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轉變教學行為,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
1.結合本園課題加強幼兒健康教育,保證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形式多樣。
2.三月份組織了早操觀摩活動、科幻畫畫展、四月份組織了經典誦讀活動、五月份組織了玩具制作比賽。
3.進行"六一"游園活動,讓幼兒過上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目前,越來越多的孩子依賴性強,做事丟三落四,缺乏責任意識。為了讓幼兒能更快地適應升入小學后的學習與生活,各班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共同擔負起培養幼兒責任感與能力的任務。如每天鼓勵孩子帶一個任務回家、照料自然角的動植物;在家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勵督促孩子自己整理文具、玩具;在家、在園爭做值日生;以及對孩子進行一些聽、寫、記憶為主的訓練。從各班孩子的表現,我們發現我們的教育活動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六月份我們努力創新,開拓進取,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開展了“畢業慶典”等一系列活動,特別是“畢業慶典”開展得有聲有色,獲得家長和小朋友的一致好評,讓大大班幼兒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總之,在教研教學中,我們每位老師都在努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起提高。相信在我們教研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研工作會更出色,有更多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育教學總結篇四
以前我曾經帶過一名叫白靈靈的孩子,給我印象深刻。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記得開學時他的媽媽向我抱怨說這孩子淘氣任性,不聽話,想要的東西哭鬧著要,不到手不罷休;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從大人管教,你讓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讓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應、內心不服,當大人不在旁邊時,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家長擔心,孩子如此任性,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來引導他,讓他改掉身上的壞毛病。
我根據家長的敘述和觀察他的行為表現,根據所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分析了一下她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為是家長對孩子過分寬容和嬌縱的結果
白靈靈的任性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社會適應性等方面對孩子沒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不適度的愛和放松教育,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生任性的溫床。
2、由于孩子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沖動,父母用訓斥、打罵等粗暴方法壓制孩子的正當需要和意見或對待孩子的缺點。其實這不僅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還造成白靈靈的逆反心理,使白靈靈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父母抗爭,以執拗來抗粗暴,發泄不滿。
3、當白靈靈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難以實現,父母感到無奈,束手無策,于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經過和家長的交流探討,我們分析了白靈靈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長達成共識,要正確冷靜地對待白靈靈的任性行為。當白靈靈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給孩子把道理講清楚: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移、冷處理、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1)轉移注意
白靈靈注意力易分散,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后,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場里,白靈靈一定要買一個上百元的奧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類似的玩具,這時不要直接回答買還是不買,可以引導孩子:“前面還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們趕緊去看看。”孩子一般會相信商店里還有更好的東西,這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邊走邊看邊講解,孩子很容易會將剛才的事情忘掉。
(2)明確要求,預防在先。平時對白靈靈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白靈靈任性的發作。規則一旦制定,就要堅決執行,以此來規范孩子的行為,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雪糕吃,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帶你出去。”
(3)對孩子任性進行冷處理
不予理睬,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事后,當白靈靈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要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并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跟他講道理,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4)激將法
利用白靈靈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白靈靈在每餐吃東西后都習慣不擦嘴巴,還任性地說:“我不喜歡擦。”父母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喜羊羊的嗎?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凈。”
(5)適當懲罰
白靈靈年齡還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白靈靈任性不吃早飯,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以后就會按時吃飯了。
老師詳細的詢問了白靈靈的表現,認真的觀察的在園行為,仔細分析他的行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時和家長溝通,采取有效措施,糾正行為偏差。家長和老師形成這樣的共識,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也不必太緊張,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關注幼兒的反抗心理的同時,對孩子的合理行為與要求,既要滿足且要鼓勵;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則要采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避免采用強硬手段。切不可時而抓緊教育,時而放松教導,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度。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切勿姑息,不允許的行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這種明確的是非觀念,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堅決。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經過白靈靈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共同努力,白靈靈的讓人頭痛的任性壞毛病漸漸消失了。他成為了一個活潑聰明,文明禮貌,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大家都夸:白靈靈你真棒!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育教學總結篇五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幼兒對線描畫不但有了較深的認識而且在技能技巧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還畫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孩子們有了一個學期畫線描畫的基礎,這個學期畫起來顯得輕車熟路,我引導他們想象各種各樣的點、線、面,鼓勵他們自己動手畫,并創造一切的機會讓孩子們畫,動員家長為孩子準備各種線描畫工具在家也畫,一次次的作畫和練習,孩子們對線描畫的理解也越來越深,畫畫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了,他們的技能技巧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努力為孩子們創設自由、寬松的作畫環境,鼓勵和引導他們想象出各種獨特的點、線、形來裝飾畫面,在每次美術課的評價環節,我都注意讓孩子們相互欣賞作品并且進行評價,一次次經驗的積累,他們的畫面越來越豐富,繪畫技法也越來越細膩了。我還鼓勵幼兒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畫線描畫,體驗創作的快樂。在全園的美術觀摩活動中,各班的老師都驚嘆孩子們的落筆大膽和想象力的豐富。
有了畫線描畫的基礎,孩子們畫起其他種類的畫顯得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挖盡腦汁去想怎么裝飾了,畫面也更豐富了:畫小朋友時,他們會給他們穿上各種圖案的衣服;畫房子、汽車、輪船、大樹、動物時也有了漂亮的圖案,作品的質量越來越高了。孩子們的小畫冊有了讓我們驚喜的內容,小畫廊的作品也讓家長們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們畫畫有了較大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1、孩子們的繪畫技能兩極分化比較大。
2、幼兒的評價能力有待加強。
希望孩子們在藝術的世界里更加自由地翱翔,接受美的熏陶,走上藝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