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篇一
眼下正值暑假,再過兩個月就要進入新學期,而此時,正是公布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升學考試意見的最“適時”的時候。
再過兩個月就要進入新學期,而此時,正是公布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升學考試意見的最“適時”的時候。
7月5日,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在河南表示,4部委即將出臺一個“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這個意見國務院已同意,將適時發布。意見將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產業布局、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流入地連續就學的年限來確定具體方案(據《河南商報》)。
義務教育后的升學考試,無非是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因此,杜副部長此番表態,被輿論解讀為“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已經敲定,這正是進城務工人員盼望已久的消息。
雖然尚不知4部委的意見,是簡略的`“指導性原則”,還是具體的“實施意見”。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意見將給異地務工的家長們,一個較為明晰的政策預期,據此,他們可以更好地安排孩子的就學之路,規劃孩子的未來。
對一個攸關千萬人命運的意見,顯然越早公布越好。眼下正值暑假,再過兩個月就要進入新學期,而此時,正是公布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升學考試意見的最“適時”的時候。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公布,家長們心里無疑有了底,那些孩子具備在城市升學考試資格的家庭,將取消將孩子送回老家上學的安排,避免了骨肉分離,減少了大量留守兒童;那些孩子無望在城市升學考試的家庭,將會對孩子的教育計劃進行務實的調整,讓孩子及早回家,適應老家的生活和教育;對于那些正猶豫是否接年幼孩子進城受教育的年輕父母而言,他們也可根據這個意見,作出理性的決斷。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公布,城市教育部門和學校也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準備。城市教育部門可以積極應對,第一時間制定出針對隨遷子女的入學和高考(微博)的本地具體方案,城市學校也可及早調整招生計劃,對即將增加的外來生源進行妥善的安排,避免臨時的倉促和慌亂。
事實上,每年暑假,都是許多進城務工家庭極為焦慮的時期,一面是孩子高考的權利,一面是骨肉親情的不舍,對于孩子是否在城市升初中、上小學、甚至上幼兒園,他們往往面臨著兩難選擇,使得家長和孩子都陷入了痛苦的境地。尤其是那些孩子,幼小的心靈就要承受著戶籍之痛,離開疼他們的爸爸媽媽,離開愛他們的老師和同學們,離開早已習慣的城市生活,被迫去陌生的老家求學生活,這對他們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重大危機。
因此,4部委已定案的意見,早一天公布,或許能早一天讓部分家長們,擺脫痛苦和焦慮;早一天公布,也能早一天讓一些悲傷的孩子,看到新希望。早一天公布,就能讓更多城市外來家庭告別骨肉分離之憂,讓更多留守兒童回到父母的身旁。一項關系民眾福祉的重大公共政策,它理當與時間賽跑,避免因公開時間的遲滯,導致家長們因錯誤判斷而痛失機會,給孩子留下永遠的遺憾。
杜玉波副部長的表述中,用了“即將出臺”四個字,可見,教育部門已看到政策出臺的緊迫性,既然4部委意見的決策程序已走完,那就盡快公布意見全文,給學校、家長、孩子一個充分的安排時間。
(新京報)
(本文來源:新京報)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篇二
目前已經明確25省將統一命題、使用全國卷,這對大家來說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相信通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大家對全國卷也有了大概的認識。俗話說,換湯不換藥,雖然,考試的題型和考查方式有一定的變化,高考生對新題型也難免有不適應,影響發揮,但如果緊跟老師的節奏,并輔以自主復習,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2、加分項目大幅度削減
從2015年開始,加分項目就出現了大幅度的削減,雖然今年各省的加分項目還沒有明示,但從江蘇的高考報名來看“刪除了‘在高中階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重大突出事跡的應屆高中畢業考生’這項”,而2015年新增的“受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級以上部門表彰的見義勇為人員或其子女”仍在高考加分照顧政策申請范圍之列。
小范圍的加分項目削減還是存在的,2016年高考被譽為“最拼分的一年”。但存在學科特長的同學不要驚慌,還有自主招生這條路!雖然全國及各省的加分項目削減,但并不表示自主招生的降分錄取力度也會減小,為名校多重“保險”,考生和家長可參加自招。
3、個別省份第一、第二批次院校合并
說到一本、二本合并,真是讓大家捏了一把汗!這項改革對于頂尖考生并無影響!試想本可以考北大清華、交大復旦的考生怎么也不會掉落到二本院校中!而對于中等偏上的考生而言,一本二本的合并,一不小心就會掉出本科線,到達專科層次!
4、2016年成最慘烈“拼分年”
除卻個別省份的特殊招生政策,如上海和浙江的綜合評價,其他省份的考生就多少有些純拼裸考成績!因為自主招生取消了“千分考”,而安排在高考后,最終的錄取看考生的高考成績;高考普通招生拼的是裸考成績;高考加分項目削減,拼的還是裸考成績……總而言之,高考分數才是王道!
文檔為doc格式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篇三
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是最新出來的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嘍!
綜合消息: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出臺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據了解,《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于7月8號正式頒布。
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考語數外三門(注:指全國卷,下同),外語一年兩考,再讓學生選考三門,按五級制評價。
高考改革方案具體如下: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的試題難度為標準;
4、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將取消;
5、志愿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愿可以同時報3個。
2017年英語分降語文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類、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語文(文理同卷)180分,數學(文)150分,數學(理)150分,文科綜合320分,理科綜合320分。英語文理同卷,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英語滿分100分。
據了解,語文學科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充分體現語文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發揮語文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發展。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數學學科要注重基本的數學能力、數學素養和學習潛能的考查,強調通性通法,注意數學應用,考查學生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考試分值仍然為150分。
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回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內有效。
廣東情況
廣東將根據教育部的“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改革或減少科目、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配套“實施意見”,結合廣東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篇四
1、20藝術類專業考試中,除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其他高校不再組織美術學類、設計學類省級統考所涵蓋專業的校考。
2、校外考點無法滿足考位需求的高校,做好本校考點考位兜底保障。
言外之意也就是說,除教育部批準的以外其他高校不再組織美術學類、設計學類省級統考涵蓋專業的校考,省級統考未涵蓋專業的校考可以繼續組織。
比如部分獨立學院、民辦藝術院校的攝影、影視攝影與制作、美術學、藝術與科技、數字媒體藝術、動畫、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國畫、雕塑等。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篇五
高考已經越發臨近,又一批學子即將邁入戰場。近日,社會頗為關心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爐,目前已有20余省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各地標準略有不同。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蘇、浙江、海南、西藏、寧夏、廣西、廣東、甘肅、黑龍江、遼寧、貴州、河北、山東、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慶和湖北。高考改革方案出爐,針對近期群眾及社會關注的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安排問題,湖北省明確將進一步減少高考加分項目;河南省表示積極爭取重點大學在河南招生;浙江省回應稱省內高考錄取率不會低于去年。
多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
隨著湖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日前公布,截至目前,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已有24個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爐。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蘇、浙江、海南、西藏、寧夏、廣西、廣東、甘肅、黑龍江、遼寧、貴州、河北、山東、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慶和湖北。
今次出臺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進一步明確將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高考加分項目。其中,20xx年起,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取消部分省屬院校招收當地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政策,調整少數民族考生和農村獨生女加分政策。
針對高考加分政策,20xx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曾印發《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根據意見,從20xx年1月1日起,各省(區、市)取消“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科技競賽獲獎者”等全國性加分項目。同時,20xx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體育、藝術、科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加分項目。
這份意見出臺之后,高考加分項目迎來“大瘦身”。已經出臺高考改革方案省份中,大多數省份都提出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一些省份在方案中重申落實教育部等部門的上述規定。
以河北為例,根據河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河北自20xx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教育部確定取消的全國性加分項目,此后獲得相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對已經獲得相關加分資格的考生,采取過渡辦法,加分項目暫時予以保留,降低加分分值,自20xx年起全部取消。
多地調整少數民族加分項目湖北重慶取消農村獨生女加分
具體來看,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個省份中,一些省份針對少數民族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
江蘇提出,自20xx年起,將少數民族考生照顧政策調整為“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此前,江蘇規定,少數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報考民族院校的,錄取時可加10分投檔;報考其他院校的,錄取時可加3分投檔。
北京則提出,從20xx年高考起,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范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于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
同樣,黑龍江也調整了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范圍。根據方案,黑龍江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不含八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為地方性加分項目過渡3年,20xx年取消。
在國家層面提出“瘦身”高考加分之后,各地也紛紛跟進,壓縮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根據媒體去年8月的報道,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等13個省份已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項目。
高考改革方案出爐,以吉林為例,在吉林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吉林就提出,取消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學生干部、省級優秀團干部和市(州)級以上見義勇為榮譽稱號獲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項目。
此外,一些省份還調整了其他地方性加分項目。例如,今次公布方案的湖北還明確,20xx年起,取消農村獨生女加分政策。重慶也提出,到20xx年,取消農村獨生女、三峽庫區搬遷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顧政策。
多地要求完善高考加分的監督和公示
上述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要求,加強加分考生資格審核,加強加分考生資格信息公示,完善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等。
為了進一步規范和減少高考加分項目,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個省份中,大多數省份明確,將嚴格高考加分的相關管理。
例如,青海的改革方案提出,提前公示取消和調整的加分項目或者分值,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強化監督管理。廣東的方案中也提出,進一步完善考試加分管理機制,加強對考試加分政策執行過程的管理,嚴格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和認定程序,加大考生加分資格信息公開公示和社會監督力度。
高考改革方案出爐,在日前剛剛公布改革方案的湖北,湖北提出,逐步將高考加分的激勵導向功能轉移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要合理設置加分分值,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河北的方案提出,健全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實行省、市、縣、學校四級公示制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