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靈感和創新,要有獨特的構思和新穎的表達方式,讓讀者耳目一新。以下是一些寫得很好的優秀作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我最欣賞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欣賞的東西,也許是人,也許是物。有的人欣賞一本書,但與其欣賞一本書,還不如去欣賞他的作者;有的人欣賞詩,但與其欣賞詩,還不如去欣賞詩人;有的人欣賞曲子,但與其欣賞曲子,還不如去欣賞作曲家,但同時去欣賞創造者,還不如欣賞自己,因為自己給了他們的欣賞。
也許會有人問:“誰是伯樂”而我的回答是:“伯樂是所有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明白欣賞,只是不去認真的欣賞,也許諾貝爾在文學上沒有成就,但他在物理學上確實先驅者;也許林依輪在當廚師時沒有建樹,但他的歌卻風靡一時;也許郭焱在相貌上不是傾城傾國,但她的乒乓球技卻是世界的一霸。要明白,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僅有真正的伯樂,才能挑出好馬。
其實人不光是伯樂,同時也是千里馬。也許你語文不好,但化學十分不錯,也許沒被人欣賞過,但別人曾因你的欣賞而成就了事業。
所以我欣賞伯樂,欣賞懂得欣賞的伯樂。
是伯樂的存在,使得平凡之人成就事業,是的失足之人走回正道,使得垂喪之人找回自己,是的愧疚之人重新抬頭。
伯樂是偉大的,懂得欣賞的人更是偉大的,因為他們的存在,使這個世界變得多姿多彩。
我最欣賞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欣賞的人,而我最欣賞的是她。
終于,我們盼星星盼月亮地把我們的班主任盼來了,她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鼻梁上還戴著一副圓形的金框眼鏡。新來班主任姓呂,她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毫不猶豫。
我們與她相處了一段時間,覺得她既和藹可親,又很正言厲色。自從她接手我們班,大家都如同打了雞血似的。以前在集體活動中,從未贏過的我們,竟在呂老師接手后的同一學期的兩次集體活動中連連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每一次勝利的果實都離不開她——呂老師。運動會時,她要求我們著裝統一,在開幕式上與眾不同。同學們在比賽時,她像朋友一樣與我們一起加油,我們跑到哪,她就跟到哪,還會給比賽的同學一些好的建議。勝利時,她一點都不像一個班主任,在教室里與同學們一起歡呼,開心得像個孩子。廣播體操比賽時,她耐心指導我們排練節目,平常訓練也都參與到我們當中來,這都是為了我們班好,為了我們每一位同學好。
在學習生活中,老師,您對我們嚴格要求,用心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我們充分吮吸愛的養分。
都說,老師像園丁,辛勤地呵護我們這些幼苗茁壯成長;老師像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著別人;老師像母親,給予我們無私的愛。但我認為,這些比喻都還無法用來形容——我們最敬愛的呂老師。
我最欣賞的人
她,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濃濃的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杏眼鑲嵌在一張巴掌大小的瓜子臉上,讓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她是上帝精心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踏著響亮的步伐邁進教室,手里還抱著一沓試卷。老師對我說:“下課后到我辦公室來一趟。”我似乎遇著一個晴天霹靂,全體震驚起來。數學老師果然不出意料地給我上了一堂政治課。回來后我無力地趴在桌子上,這時,她走過來拍了我的肩說:“這就垂頭喪氣了?咦,這可不是你的風格哦!”接著,她耐心地給我講解了我出錯的題目。
她,像一陣清風,安撫著我躁動不安的心,像一縷溫暖和煦的陽光,溫暖著我冰冷的心,像一盞明燈在我彷徨無助的時候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她就是我最欣賞的人。
我最欣賞的一種品質
早晨,空氣里溢著花香,眼睛不攜一縷惺忪,望向窗外,一大片云兒被陽光染得通紅,有的時候,多云,天空便是像被畫家用紅墨揮灑而成的杰作,打開窗戶,那是晨起的第一縷空氣,那樣涼,那樣靜。
然而,當第一聲汽鳴聲響窮我的耳際時,我的心隨之一緊,我的每一根神經也被無情地拉進現實的生活中去。我不用殘酷形容生活,亦不用乏味描述生活,因為世上有趣之事何其多,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小小幸運又何曾吝嗇過,只是,我想說的是,在我們打開窗戶之時,還有多少人能真正感受那一襲微風,等待那一縷陽光;在我們這個為物質生活奔逐,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還有多少人的心中能留一方凈土。
我最欣賞的一種品質是在浮華前能夠淡然自足,不失浪漫,在財富面前不失道德。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面對濁世喧囂,貪官污吏,寧可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他安貧樂賤,熱愛勞動,在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中,他獲得了有些官吏一輩子也難以尋覓的自足與恬淡。
回望往昔,我不緊感嘆時間的力量,它將那些干凈的經典清晰地印刻在人們的腦際,而將那些污穢滌蕩的清晰可“鑒”。
一個人的價值,絕不在于他創造了多少財富,而在于他有沒有一種值得我們欣賞的品質。
我最欣賞作文
我最欣賞的人是我的同班同學——鄭語涵。她有一雙又大又圓的眼睛,彎彎的眉毛像月牙,一張能說會道的櫻桃小嘴,還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
鄭語涵非常樂于助人。有一次,我有一道題不會做,她看到了,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耐心地給我講解。她講得很認真、很仔細,就像一位小老師一樣,認真負責。還有一次放學了,剛好下雨了,我忘記帶雨傘了,心里很著急,想著這下可要淋雨了。突然,一把雨傘撐在了我頭上,我回頭一看,竟然是鄭語涵,她說:“我們一起回家吧!”我高興極了,這下再也不用擔心變成落湯雞了。一路上,她悄悄地把傘偏向我這邊,我回到家才發現,她身上的衣服都濕了。我非常感動,一時竟不知要說什么感謝的話,只是感激地對她說:“太謝謝你了!”她笑著說:“這沒什么,這是我應該做的!”我趕緊從家里拿出了一件干凈的衣服讓她穿上。
這就是我的同學鄭語涵,她樂于助人的品質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她也是我最欣賞的一個人。
我最欣賞作文
我欣賞平凡辛勤的環衛工人。他們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工作,把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有一天,在上學的路上,我看到有兩個人在嗑瓜子,他們并不把瓜子殼?扔在垃圾箱里,而是直接吐到地上。后面有一位清潔工看到了,她默默地將地上的瓜子殼和其他垃圾一起掃進了垃圾箱,這個舉動深深地感動了我。
我欣賞一心為民的交通警察。他們不管刮風下雨,都會堅守自己的崗位,指揮來來往往的車輛。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你都能看到他們屹立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工作的情景,他們的不畏辛苦令我欽佩。
我欣賞誠信經營的擺攤者。仔細觀察,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很平凡,卻有著無窮大的能量。起早貪黑是他們的常態,雖然很辛苦,但大多數中的他們誠信經營著自己的“事業”。一次,我到一個攤位買東西,付過錢后,忘了拿找回的零錢就準備走,那人立即喊住了我:“你忘拿找你的錢啦!”我怔住了,那區區幾毛錢,他本來是可以自己拿走的,可他并沒有那么做。此時,他的身影是那么的偉岸。
他們都是平凡的人,卻都在用行動踐行著思想的偉大。汪國真說過:“人,不一定能使人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是啊,我們也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從我做起,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
我最欣賞作文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總說要全面發展,便注目于自己的短處和弱點,費盡心思,以求全面發展,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會阻礙未來自我的發展完善。我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盡其能,社會才會認同你的價值,才能創造出自己的天地。如那“不思進取”的韓寒,滿腦子叛逆思想,但憑其出色的文學才華而成為文壇后起之秀;還有那年少輕狂、但卻是世界臺球天才的丁俊暉,他們不是所謂的“好”學生和“全才”,卻依然創造出奇跡,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危,是司馬遷深陷牢獄,受宮刑之苦,該繼續堅持寫下真實的歷史,還是屈服于封建皇權放棄?司馬遷在危難面前,毅然選擇了堅持,而正是這場危難,給了他對生命的珍惜和面對權力威脅的大無畏。如果沒有危,恐怕難以成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生活的完善離不開發現與創新。除去前面提到的各色發明人、科學冢。所有的俄科技發明人都是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他們的創新思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生活更加充實而美好。紡織工人在工作買踐中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愛迪生的電燈點亮了世界。汽車、電腦、手機……無數的發明讓生活更便捷,而正是不斷地發現與創新造就了這一切。
有一位父親,給他的女兒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將脆弱的雞蛋放入水中煮,水開后,得了一個有韌性的雞蛋。然后又將堅硬的胡蘿卜放入水中煮,卻得到了一個柔軟的胡蘿卜。最后他將堅硬又難吃的咖啡豆放入水中煮,但他們得到了一杯醇香的、令人回味的咖啡。父親這樣告訴女兒:“生活就如這開水,平淡無奇,但當你經歷并發現其中的真理之時,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不再單調乏味,而是充滿了機遇與樂趣”。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少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于雜志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賺取吆喝的,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為我們絕不愿意說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最欣賞的人
在生活中,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最欣賞的人。就是我的媽媽,我欣賞她的毅力。
你們肯定想不到,我媽媽以前的“輝煌歷史”:聽外公說,媽媽從小學起就一直是個胖姑娘,小學畢業體重100斤,初中畢業體重達到120斤,二十歲參加工作那年仍然保持著130斤的體重;直到有一天她的肚子里有了我,身高1.56米的她,最重的時候居然有150斤!肥胖也一直給媽媽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困擾:上學時體育成績不及格,30歲不到看上去就象40多歲了,坐公交車被人當成孕婦讓座,體質不好經常生病等等……于是,終于有一天媽媽決心要減肥。
那么她是怎么瘦下來的呢?那是靠她自己的努力才瘦下來的。在媽媽瘋狂減肥期間,媽媽每天都吃的是低糖低熱量的食物,在合理飲食的同時,每周還配合了各種運動:去健身房、爬山、騎自行車等。在減肥期間,媽媽還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稱體重,媽媽說這樣才能嚴格控制自己的體重。通過媽媽近一年的堅持,有一天,媽媽興奮地跳起來,她的體重已經從130斤下降到100斤!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都驚喜的發現她幾乎變了一個人。
減肥成功后的媽媽,變化很大。人變得漂亮了、年輕了,身體素質也好了,原來耐力很差的她,現在爬山、騎行似乎都很輕松。瘦下來以后,媽媽仍舊沒有放縱自己,還是堅持運動,控制飲食,堅持用每天打卡的方式來控制自己體重。一旦發現自己的體重上升的趨勢,她就會加大運動量,就這樣媽媽將這個成果保持了六年。
在我的媽媽身上,我看到她那份堅持,我也欣賞她那份堅持。
我最欣賞堅強
每一個人的成長道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真正杰出的人物,總是能突破逆境而這一切,都是在堅強的驅使下完成的。
它是一棵小小的樹苗,不知經歷了怎樣的風吹雨打,終于從石頭縫隙中探出小小的嫩芽。這如黛玉般若不經風的嫩芽使得一旁的石頭們大大的嘲弄了一番:“你看看你,這么弱小,風一刮,你就會倒下。難道你不知道風沙的威力嗎?哈哈哈!”
“我才不怕呢!我一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嫩芽堅定地說。夜晚,狂風肆虐,小嫩芽被吹的彎下了腰。一旁的石頭鄙視的說:”放棄吧,看看自己那小樣兒終究會被強悍的的砂礫淹沒!“它才不放棄呢,它有自己的夢想。于是它更努力的把根向下延伸,向兩邊擴散。它在下邊碰到一只小蚯蚓,小蚯蚓斜眼看了看它說道:”別妄想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了,下邊還有更多的鋒利的大石頭,他們會把你的根四分五裂的。”
它依然堅持著,努力著,奮斗著!慢慢的繞過石頭,它的痕跡成為一道優美的曲線。在石頭的嘲笑聲中,一次次的艱難的繞過它們,終于找到了地下水源。
激動的它,在這一刻似乎想讓全世界都知道:我成功了!當它第一次用小小的根須碰到水時,是那么的快樂。
它在一天天的長高,樹干變得越來越粗壯,根須也變壯了。這令它感到越來越擁擠,想要突破周圍石頭的限制的這一想法也越加強烈。他開始把石頭往外推,石頭卻神氣極了,紋絲不動。于是它怒吼道:“你怎么可以這樣對我,我在辛苦地長大!”
石頭不屑地說:“你長大和我又沒關系,關心你干嘛?別白費力氣了,你推不動的!。
他在心里暗自發誓,一定要把石頭推開!它在一天天的長大,石頭也被擠得一點點向外移動。終于粉碎了石頭的包圍限制!十年之后,它不知經歷了多少個狂風暴雨的夜晚。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此時的它已成為一棵參天大樹,樹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似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本什么都沒有,是夢想讓我與眾不同,是奮斗讓我改變了命運。在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有希望!堅持下去才可能成功!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我最欣賞的人[]
班長正巡視著,他想用銳利的.目光發現這靜謐的教室里是否有不和諧的雜音。他走出前門,那動作是極輕的,回頭看看靠前門的同學:還好,沒人醒來。
這天,正是寒風凜凜,冬風裹挾著雪花,吹著響亮的口哨,顯示出它無比的威嚴。教室里的暖氣片散發出熱騰騰的氣,溫暖了整個教室,同學們正閉著雙眼,在溫暖中酣睡著。沒人想驚擾這得來不易的安靜午休,包括班長。他就算是反復來回視察,鞋底也不會和地面奏出一點點輕微的“打擊樂”。
確認教室里沒有人再搗亂了,班長走到前門邊上,用兩根手指輕輕捻開門鎖,再用手抓住門把,緩緩拉開了前門,準備向水房的方向走去。寒風透過門縫刺在“掌門人”的臉上,他會不會醒來,只能看班長的下一個動作了。班長好像忽然記起了什么,他轉過身,帶上了門,隔過窗子一看:“掌門人”換了個姿勢,但他沒有睜眼。班長的面部表情立即放松了下來。
當班長再次出現在前門口時,他并沒有敲門,一件薄薄的毛衣在他身上套著。我走去前門,想去給他開門。當我即將觸碰到門鎖之際,他用表情和唇語告訴我:“別開門!”看著他決絕的表情,再看看他單薄的上衣,我猶豫了一秒,想想他剛才的所為,我不想讓他細心呵護的安靜付諸于門外寒風的呼嘯。
還剩兩分鐘、一分鐘、三十秒、十秒……。
“叮鈴鈴……”,在響亮的鈴聲下,班長走進了教室,他面色平淡,若無其事的走回座位,穿上外衣,好像這一切都是他所應盡之責。
同學們正伸著懶腰,回味著剛才的美夢。教室外的冷風依然吹著哨,沒人知道,這午休的靜謐是班長用那件薄毛衣維持的。
我最欣賞的人
世界上有許多值得欣賞的人,欣賞他們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品德,可,還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小姑娘。
一天,我偶爾的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一個八歲女孩的遺書》,令我心靈震撼,看完能有幾個人不哭?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余艷,她是一個孤兒,由于得了白血病,所以她只活了8年,她有一顆善良的童心。佘艷躺在病床上輸液,床頭邊放著一把椅子,椅子上放著一個塑料盆,她不時要側身嘔吐,小女孩的堅強讓所有人吃驚,她的主治醫生介紹,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強烈,佘艷剛開始時,一吐就是大半盆,可她連吭都不吭一聲。剛住院時做骨髓穿刺檢查,針頭從肋骨刺入,她沒哭沒叫,眼淚都沒流,動都不動一下。能夠看出她的堅強。她留在世界上最后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自愿放下治療,把全世界善良的人們捐給她的錢分成七份,把生命當成蛋糕分給了與她一樣正在生死線上掙扎的7個小朋友。把死的期望留給自己,把生的期望留給別人。
她死后,來自各社會各界的'花圈堆得似小山,都在默默祈福著她。她的墓碑上有一張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寫著:我來過,我很乖。我想,她在天堂肯定會告訴我們:別哭,我只是和你們暫時的離別,下輩子我還會來的,而且很乖……我的眼睛模糊了,淚很長很長,情不自禁地滑過臉龐。
我欣賞的是她的堅強,一個小姑娘剛生來就被父母拋棄,在八歲就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她不是像其他人一樣理解那些善良人的捐款,而是把他們的捐款讓給了和她一樣患了白血病的人。她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學習她那種大公無私的精神。
這就是——余艷。
美文欣賞我最欣賞的老師
我這一生最為推崇的老師,當屬羅天培老師了。
1982年我在南部縣千秋小學讀初中三年級,父親是校長,聽爸爸說,初三給我們班換羅天培老師教語文,他可是伏虎區的王牌語文老師。
羅老師進教室了。他大約四十歲,穿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藍色的長褲,人有些消瘦,但是眼睛清亮,眼皮微微瞇著,眉宇間有道深深的皺紋,臉上有笑容,不像班主任老師那樣威嚴厲害。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老師很親切的,不可怕,所以一下子就有了好感。
羅老師開始講課了。他的聲音字正腔圓而不失柔和,語調抑揚頓挫,風趣幽默。他提問時不為難我們。當同學站起來的時候,他的眼睛熱切地望著你,讓你感到他多么希望你能答得出來,他的目光似乎會說話。有一次,一個男生站起來卻回答不出,很尷尬很緊張,干脆一言不發。羅老師等了他一會,一點都沒有著急的樣子,然后說,你不想說,對吧?那你坐下吧。他并沒有批評,也沒有諷刺,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又好像他認為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是很正常的。說實在的,我們很感激這樣的老師。后來,羅老師抽問我了,我能回答,響亮清晰地說著答案,羅老師的眼睛始終盯著我,眼睛里流露出滿意和欣賞,我感覺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愉快。
這樣的課堂情景真的在每一天演繹。我們都喜歡羅老師。
有一天,羅老師給我們上諸葛亮的《出師表》。初中孩子懼怕文言文是通病吧,如果不是為了“脫農皮”,誰想認真學呢?以前的老師上文言文都很枯燥,但是羅老師就不一樣了。羅老師先給我們簡要地介紹了諸葛亮的生平,然后就給我們示范朗讀課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天哪,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么好的朗讀!他的聲音浸潤著感情,節奏感拍擊著我們,我們完全被《出師表》的韻味感染了。我們覺得,這篇文言文語言精煉,體現出老臣諸葛亮的一片忠心,而且節奏有致,似乎是一首樂曲。諸葛亮的至真之情感人肺腑,這些都是羅老師的聲音賦予給我們的感覺。談到寫作文,羅老師說,我們寫文章也要學習《出師表》的語言風格。他還拿出一份手稿,我們的眼睛都刷地一起投向他手中的書信手稿。羅老師神采奕奕,侃侃而談,告訴我們,這是他以前的一個學生給他寫的信。他給我們朗讀了這封信,內容我現在記不得了,只記得他說,這封信的語言節奏感就像《出師表》的風格。我們靜心聽他朗讀,教室里只有他的讀信的聲音。說實在話,我當時太幸福了,覺得羅老師是天使老師,是上天賜給我們的。以前的語文老師也很負責,但是從來沒有像他這樣,拿出自己學生的書信來朗讀,讓我們領略師哥師姐們的文章風采。聽著聽著,我也有點想寫作文了,躍躍欲試地有了沖動。
有一天,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看見羅老師和班主任老師坐在太陽下的階梯處擺龍門陣,便好奇地悄悄靠近聽。孩子們總是喜歡了解老師的秘密吧。
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年齡和羅老師相仿。我竟然聽到了驚人的內容。原來羅老師的愛人常年臥床,四個孩子,照顧得過來啥嘛。啊,我真的不敢相信。羅老師不是國家職工嗎?我本以為他過的是令人羨慕的輕松的日子,怎么會是這樣?老師一到放假就得趕回去肩挑背磨,和農民沒有什么兩樣的。啊,我的老師!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羅老師學函授,認真而有藝術地上課,經常寫文章。羅老師的身上,有一種堅韌的力量。我覺得,羅老師是我人生的楷模。我不能不肅然起敬。當回到課堂上的時候,我學習更加努力了。
后來,羅老師要求我們每一周寫三篇日記,專用的日記本。我本來就特別努力,想“脫農皮”對不對?加之出于對老師的敬意,我真的堅持得很好。我記住了老師的話,要寫生活中的見聞,表達真情實感。
當時班上有個男生叫王小東,個子比我大多了,愛欺負我。上自習課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候,他就強迫我和他玩。我因為想做作業不同意,他就把我抱起來,滿教室走,不管我怎么抗議,他就是不放下我。我那個氣啊,沒奈何,誰叫我力氣小呢,只能默默忍受,直到他抱累了才罷休。我在日記里發泄自己的不滿,怕他報復,我不敢寫真實的情節和姓名,只是編一點事情,把他稱為“跳梁小丑”,寫完后,才覺得出了一口惡氣。
過了十多天,羅老師叫我們交日記本。讓羅老師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同學們都不交,羅老師感到很疑惑,但是他又不好勉強我們。對于我們這些已經懂事的初三的學生,他總是希望我們自覺,他真的不像有些老師,不會大發雷霆地責罵和強迫。我當時因為按要求完成了的,本來想交上去,但是看到大家都不交,就猶豫了,也沒有交。
我知道大家為什么不交。絕大部分同學對于升學沒有信心的。這不能怪羅老師。在八十年代初期,一所學校也考不起多少中專中師生的,即使是羅老師這樣的名師,也是不可能讓很多個孩子升學的,只能說比其他老師教的班考得多些。全縣才幾十百把個中師招生名額,一個班能攤上幾個呢?既然脫不了“農皮”,真正寫了日記的就沒有幾個了。羅老師是個聰明的老師,學生們想的是什么,他怎么會不清楚呢。
第二天,羅老師又催我們交日記。大家還是漠然不出聲,羅老師若有所思,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我當時只覺得羅老師有點傷心,我懷疑他在想學生們是不是因為不喜歡他才不聽話。我一下子同情起老師來。我覺得他如此地愛我們,我一定要交本子,決不能讓老師傷心。下課以后,我瞞著其他同學跑進羅老師的寢室。那時候,千秋小學是用以前的一個廟子作為學校的,羅老師的寢室就和我們的教室挨著的。
進寢室的時候,我看到羅老師背著我坐在辦公桌前的藤椅上,披著衣服在改作業。他的寢室很小,卻很整潔干凈,有一股清新的氣息。我心里跳得咚咚的,臉上火辣辣起來,結結巴巴地說,羅老師,我……我來交日記本。羅老師似乎詫異地轉過身來接過本子,我就跑出寢室去了。
過了一天,羅老師當著全班學生評點了我的日記,表揚了我。他把我的日記本拿在手里,對著全班同學揚了揚,我看見上面有鮮紅的筆跡。我渴望看見他給了我怎樣的批語。
下課了,我終于看到了批語——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也記得:
啊,我聽到了老師的心聲!他是我的老師,他卻像我的朋友,他平等地對我述說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我的語文成績突飛猛進了。初中畢業的時候,我被師范錄取了。
后來我聽說了羅老師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他有四個孩子。老大是女孩,比我低一個年級,也考起中師了,后來在當高中老師。這里要說的是他的老二,是個兒子,叫羅春雷。春雷畢業時沒有考起中師——當時考中師真的很難的。羅老師為難了。師娘多病,子女又多,家庭經濟全靠老師的菲薄的工資,高中要三年,家里負擔不起,春雷不能去讀高中啊。羅老師想讓他在初中復讀一年,重新考師范。誰知道春雷是個犟牛筋,他認定了讀高中考大學,他不稀奇讀中師。我想,可能是他看到父親就是教師,貧窮至極,就不想當教師的原因吧。
羅老師用了哄的方法。開學的那一天,羅老師說,春雷,我送你去讀書啊。到了半路,春雷不走了,必須要羅老師告訴他去哪兒讀書。如果是讀高中,他就去。如果是復讀初中,就堅決不去。羅老師后來拗不過,只好告訴他實話,然后述說家里的困難的境地,希望春雷能同意去復讀初中。誰料春雷怎么也不同意,坐在路邊上硬是不動了。羅老師急得團團轉,后來眼淚都流出來了,苦口婆心地勸了大半天,春雷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羅老師急得暴跳如雷,把路邊的樹枝折下來,一下一下地打。春雷咬著牙齒,一聲不吭。過路人都看不下去了,責怪羅老師說,你這個人怎么打孩子呢,孩子又沒有什么錯,甚至把樹枝奪過去。最后羅老師沒有奈何了,給路人講了事情的緣由。路人也幫著羅老師勸說,還是不能說服春雷。最后,羅老師說,你這個犟牛筋,依你吧,依你吧。羅老師深深地嘆了氣,還是讓春雷去讀高中了。這一來,老師的負擔更重了。好在春雷后來終于考上了大學。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羅老師舍得打兒子,可從來舍不得打我們這些學生過。
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羅老師把四個孩子都送出來了,都考起了學校,成為他的驕傲。羅老師后來也被縣里的重點高中——建興中學的校長看中了,把他調去教高中畢業班,桃李滿天下。
前年,我拜訪退休在家的羅老師,羅老師贈給我他自己寫的兩本書,一本是散文集,另一本是長篇小說《離恨悠悠》。
公眾號:天府散文。
有一種冷美文欣賞有一種冷美文欣賞的感覺
當我取下2014年的日歷,掀開一本2015年新的日歷的時候,看著驕傲的雄雞,我心涌動著莫名的悲哀。
好像天上的流云,日子變換著不同的姿態,我來不及看清來不及欣賞,它已悄然飄向遠方,而且永不回來。
我看著媽媽頭上的白發,撫摩著爸爸額上的皺紋,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我拉著媽媽粗糙的雙手,凝視著爸爸微駝的脊背,我不能原諒自己的'錯誤。
我的長大是一個錯誤,一個無法補救的錯誤。
我無法原諒自己自私的長大,卻無視父母無可避免的衰老。
我像一個殘忍的暴君,手持皮鞭,滿臉貪婪,在父母的土地上大肆掠奪,掠奪他們的歡笑,掠奪他們的青春,掠奪他們的從容,掠奪他們曾經綠茵茵的生命~~~~~~~`我的一切一切都來自他們。終于有一天,我霸道的攻占了父母的王國。可是我幡然醒悟:我是多么的殘忍,而他們是多么的寬容。
媽媽凝視著相冊,相冊里咧嘴傻笑的我和弟弟用天真的目光回視著她。媽媽的眼睛在一天一天渾濁變花,但是里面似清晨第一縷陽光般的溫柔不變。
風雨交加的夜晚,爸爸披衣起床,為我關窗加被。醒來的我總會用淚眼看著父親閃電光中日漸佝僂的身影,但是身影中大山般的偉岸與堅強不變。
時光仿佛指縫間的流沙,我已任由它流失了很多。曾幾何時,在媽媽柔柔目光的鼓勵下,我還在蹣跚學步;在爸爸挺直的身軀上,我正在愜意的游玩。歲月如河,載起了十八年的生命之舟,我終于明白我應該珍惜。可是,我攥得越緊,它流失得越快。眼看那些流失的沙子,壓彎了父母的腰身,劃皺他們的額頭,我眼中的淚水在打轉,卻無力阻攔它無情的滑落。
我曾一次次為媽媽拔去白發,可不久,總有更多的白發如一群怪獸,沖我獰笑。我一次次撫平爸爸額上的皺紋,可我一松手,那固執的褶皺就像海面的波濤又一次把我淹沒。我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在睡夢中哭泣,我渴望上帝收回我兒時長大的夢想,重把我變成一個懵懂天真的孩童,只為父母重新擁有滿頭的烏發,光潔的額頭。
時光太像一輛疾馳的馬車,匆匆中在父母的青春的莊園里留下了道道深深淺淺的轍痕,而我就是那趕車的人,手中揮舞著鞭子,須臾不停。
我犯的這個個錯誤,物理挽回,無法補救,它就像滔滔不決的河水,我只能無奈的聽憑它東去,東去。
可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又有誰能規避這種錯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