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總結和評價是繼續改進和完善教學的重要環節。以下是一些教師編寫的教學工作計劃,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歌唱《大海啊,故鄉》,在歌聲中表達對大海,母親,故鄉的愛。用對歌曲的演唱抒發對祖**親的熱愛之情。
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帶表情的優美的演唱歌曲。
掌握節奏2拍附點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節奏類型。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見見大海好嗎?學生回答。
分組(小組內討論)一分鐘后點同學回答。
二:探究新知。
2.幻燈片出來作者介紹,老師介紹作者。
3.聽完歌曲同學們認為歌曲節拍,情緒是什么樣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
4.主導節奏的練習節拍3/|xxx-||3/46541165|5--||。
5.全班有感情朗讀歌詞。
7.同學們用wu來模唱歌曲,節奏不對的地方老師及時改正。
8.帶歌詞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情緒要越來越激動。注意流暢。
9.聽范唱再次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試著用這樣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三.鞏固操練。
1.分小組進行.交流演唱.
2.小組進行表演,跟琴進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評出唱的最好的組.
四.課堂小結。
大海的遼闊讓我們羨慕不已,我們熱愛大海,但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
五.拓展延伸。
及教學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大海啊故鄉教案
課件電子琴。
一課時。
師:猜謎語。
師: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現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接下來老師給大家播放一段大海的視頻,讓我們聆聽大海的聲音。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由深情到激動)。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由弱到強)。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學生跟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1、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大海啊故鄉教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7、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8、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9、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10、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11、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12、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13、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豐富音樂表現力,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重點: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運用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學情分析: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課前交流。
你去過大海嗎?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通過課前的交流,我們感受到大海的無窮魅力,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大海。
三、創設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細聽:(神秘)圖片、聲音。
――你聽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樣的力度表現的?
這樣的聲音我們可以用音樂的語言來描述!
――師示范(師肢體語言表現,出示強弱弱的規律)。
x.x.
嘩嘩嘩嘩嘩嘩。
2.起立,我們來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麗、寧靜的時候,這時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媽媽懷里會唱響歡樂的歌。
――師唱;(強調附點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試唱旋律。
2、糾正附點音符的節奏。
有附點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長些。表現出朵朵浪花蕩漾開來,延伸進了大海媽媽懷抱的感覺。
3、再唱。
四、新歌學習,唱響大海。
導:壯闊、美麗的大海是生命的搖籃,讓我們無限依戀,無比熱愛。所以人們贊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師就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聽!
(一)欣賞范唱。
1.第一遍欣賞,了解歌曲。
要求:邊聽邊看歌詞內容。
(2)交流,歌曲的情緒如何?
2.第二遍欣賞輕聲哼唱,試著劃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兩個樂段。
出示段落標記:ab。
(二)分段學習。
1.a段學習。
請你用l?輕聲跟老師的琴聲哼唱。
1)跟琴聲用l?哼唱。
2)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現了什么音符?――出示附點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點音符的時值。
4)請生朗讀歌詞。
5)演唱歌詞,發現問題糾正。
6)再唱a段。
2.b段學習。
1)跟琴聲用l?哼唱,熟悉旋律。
交流,b段與a段相比音區的位置是高還是低?
3)齊讀歌詞。
4)交流:歌詞表達的情感:依戀、熱愛。
再讀歌詞。
帶著這樣的情感讓我們唱一唱歌詞。
5)唱歌詞。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詞,唱出兩個樂段的不同情緒。
五、歌曲處理,情感升華。
(一)力度處理。
2.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華,不一樣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現呢?(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時聲音強一些,用mf來表現;第二次演唱時聲音更強一些,用f來表現。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詞。
4、a段是敘述的語氣,我們可以用什么力度來表現呢?出示mp。
4.用不同的力度跟音樂演唱歌曲。
(二)樂句處理。
1、長音處理。
2.換氣處理。
(1)注意運用腰部力量有氣息的演唱,同時還要統一好樂句的換氣。兩小節換一口氣,唱時吸氣要深一些。
(出示換氣記號)。
(2)師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勢。
(3)下面我們再把歌曲連起來唱一唱,注意長音、注意換氣。
3.再唱歌詞。
(三)鞏固演唱。
大海啊故鄉教案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帶表情的優美的演唱歌曲。
掌握節奏2拍附點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節奏類型。
多媒體,鋼琴。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見見大海好嗎?學生回答。
分組(小組內討論)一分鐘后點同學回答。
2、幻燈片出來作者介紹,老師介紹作者。
3、聽完歌曲同學們認為歌曲節拍,情緒是什么樣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
5、全班有感情朗讀歌詞。
7、同學們用wu來模唱歌曲,節奏不對的地方老師及時改正。
8、帶歌詞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情緒要越來越激動。注意流暢。
9、聽范唱再次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試著用這樣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1、分小組進行.交流演唱.
2、小組進行表演,跟琴進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評出唱的最好的組.
大海的遼闊讓我們羨慕不已,我們熱愛大海,但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
今天我們學了《大海啊,故鄉》,那么關于大海的作品你能舉出例子嗎?歌曲《大海》《海鷗》《深深的海洋》文學作品《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
大海啊故鄉音樂欣賞教案完整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1、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2、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3、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4、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5、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一)學習歌曲,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二)能夠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并用圓潤流暢的歌聲表達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歌曲有感情地演唱為重點,節奏xxx、xx|xxx―|;音準特別是低音的演唱為難點。
教法及措施:聽錄音、多媒體展示、范唱、范奏、模唱、提問、討論、互動交流、講解分析、總結、實踐創編活動。
課型:新授課。(唱歌)。
課時:1課時。
教具或器材:收錄機、磁帶、電子琴、多媒體設備、光盤、掛圖、教鞭、彩筆、書面材料、板檫等。
板書設計:波浪式書寫、提綱式書寫。
教學過程:
一、上課禮式組織教學。
二、教學步驟。
2、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會唱有關大海的歌嗎?
(生討論后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大家喜愛的有關海的歌曲――《大海啊,故鄉》。
3、新課。
(1)簡介歌曲《大海啊,故鄉》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創作于1983年。音樂通俗易懂,格調高雅,優美動聽,感情真摯,是一首深受歡迎、膾炙人口的抒情歌曲。1=f?中速、深情地,王立平詞曲,楊傳緯英文譯配。(師講解分析)。
(2)作者簡介(可先讓學生介紹,后老師講解)。
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長春人。在北京電影樂團任團廠兼作曲。曾參加大型紀錄片《周總理永垂不朽》作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還有:《潛海姑娘》、《鴿子》,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音樂,電影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喚》等。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旋律優美,配器精巧,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3)聽錄音學生聽錄音一遍,感受音樂的情緒,留下初步印象。
(4)提問此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朗讀歌詞學生齊朗讀歌詞一遍,帶感情朗讀,邊讀邊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6)生發言學生2―3人回答。
(7)師總結此歌借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了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母親、故鄉和祖國的熱愛與眷戀之情。
(8)復聽再放錄音,讓學生聽,熟悉旋律。
(9)隨琴模唱師彈此歌的旋律學生從開頭到大海前用“m”做哼鳴練習,從大海到結束用“啊”模唱,并體會其情緒的變化,模唱兩遍。
(10)填唱歌詞學生試唱歌詞一遍。
(11)難點解決糾正錯誤解決難點,突出強調,范唱對比(音準、節奏、演唱方法)。
(12)完整唱學生完整唱一遍。
(13)藝術處理。
a、共有六個樂句,前兩個樂句質樸、深情、親切、如敘家常,屬敘事性,低吟輕嘆,后兩個樂句情意深長,感情稍飽滿,有起伏感。重復的后兩個樂句感情飽滿、情緒激動、有種呼喚的感覺。
b、在三拍子的基礎上突出附點節奏的起伏變化。
c、保持中速,循環用氣,聲音圓潤、連貫。(可讓學生先說自己的處理意見,后老師再講解)。
(14)分組比賽男女生分組比賽,對比一下音色的變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評價。(可讓學生互評)。
(15)視譜練習先學詞后學譜,學生先試唱后老師教唱兩遍,再彈琴讓學生隨琴唱。
(16)創編活動。
a、列舉有關大海的歌曲與樂曲并試著唱幾句。(學生自由發言,培養學生的能力)。
b、放《大海啊,故鄉》的伴奏音樂,學生朗誦有關海的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的片段。
c、任選一種音響,為《大海啊,故鄉》編配樂曲開頭或結尾。
1、以人聲2、以樂器3、以自制音響4、以電子琴5、以電子合成器或音樂電腦多媒體。
(17)教師總結。
舉例:帶海的歌曲如《大海》、《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漁光曲》、《大海搖籃》、《海鷗》、《海的魅力》、《趕海的小姑娘》等。帶海的樂曲如《大海》、(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藍色的愛》帶海的文學作品如《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藍色的誘惑》、《奇跡的海》、《至東海》、《東海》等。
(18)試唱英文學生先朗讀英文歌詞,后試唱歌曲《大海啊,故鄉》(英文版)(先嘗試一下,此內容安排下節課繼續學習。)。
(19)多媒體播放學生隨多媒體音樂鞏固唱一遍《大海啊,故鄉》。
三、總結、布置作業。
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總結)同學們在快樂中很快度過了一節課的時間,有一個問題問大家,今天學習的歌曲是什么樂隊伴奏的?(學生可能說不準老師可更正)是電聲樂隊。你們想了解有關知識嗎?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探討。
四、下課禮式。
學生在《大海啊,故鄉》的音樂聲中和老師說再見。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重點:
能感受《大海啊,故鄉》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鄉之情,能模仿xxxxxxxx的節奏,并即興哼唱兩小節旋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閉上眼睛,你聽到了什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2.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3.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4.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5.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三、編創與活動。
1.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2.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3.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4.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5.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合唱歌曲《牧羊曲》,并加入武術動作。
四、課堂總結。
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重點:
帶表情的優美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節奏2拍附點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節奏類型。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見見大海好嗎?學生回答。
分組(小組內討論)一分鐘后點同學回答。
二、探究新知。
2、幻燈片出來作者介紹,老師介紹作者。
3、聽完歌曲同學們認為歌曲節拍,情緒是什么樣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
5、全班有感情朗讀歌詞。
7、同學們用wu來模唱歌曲,節奏不對的地方老師及時改正。
8、帶歌詞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情緒要越來越激動。注意流暢。
9、聽范唱再次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試著用這樣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三、鞏固操練。
1、分小組進行。交流演唱。
2、小組進行表演,跟琴進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評出唱的最好的組。
四、課堂小結。
大海的遼闊讓我們羨慕不已,我們熱愛大海,但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了《大海啊,故鄉》,那么關于大海的作品你能舉出例子嗎?歌曲《大海》《海鷗》《深深的海洋》文學作品《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
大海啊故鄉教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1、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2、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3、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4、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5、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1、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鄉教案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豐富音樂表現力,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運用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通過課前的交流,我們感受到大海的無窮魅力,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大海。創設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細聽:(神秘)圖片、聲音。
——你聽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樣的力度表現的?
這樣的聲音我們可以用音樂的語言來描述!
——師示范(師肢體語言表現,出示強弱弱的規律)。
x.︱x.︱。
嘩嘩嘩嘩嘩嘩。
2.起立,我們來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麗、寧靜的時候,這時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媽媽懷里會唱響歡樂的歌。
——師唱;(強調附點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請你也來唱一唱。
這樣歡樂的歌聲是用什么音符來表現的?
——出示附點音符,
——有這個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長些。表現出朵朵浪花蕩漾開來,延伸進了大海媽媽懷抱的感覺。
——讓我們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
——再唱。
歌曲教學:
1.第一遍欣賞,了解歌曲。
要求:邊聽邊看歌詞內容。
——揭題:老師最喜歡的這首歌是(齊讀:《大海啊故鄉》)。
師:作者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鄉?你能從歌詞中找到答案嗎?
——交流,歌曲的情緒如何?
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輕聲跟著哼唱,同時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
2.第二遍欣賞輕聲哼唱,試著劃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兩個樂段。
出示段落標記:ab。
(一般來說相同和相似旋律可歸為同一樂段。)。
分段學習:
我們先來學習a段(出示)。
1.a段學習。
請你用l輕聲跟老師的琴聲哼唱。
1)跟琴聲用l哼唱。
2)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現了什么音符?——出示附點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點音符的時值。
感受了音樂的旋律,老師想請一位同學有感情把a段歌詞朗讀一遍。
4)請生朗讀歌詞。
——評價,你覺得他的朗讀能表達大海是我們魂牽夢繞的故鄉嗎?老師覺得我們的聲音如果再甜美...
《大海啊故鄉》教案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豐富音樂表現力,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運用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通過課前的交流,我們感受到大海的無窮魅力,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大海。創設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細聽:(神秘)圖片、聲音。
——你聽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樣的力度表現的?
這樣的聲音我們可以用音樂的語言來描述!
——師示范(師肢體語言表現,出示強弱弱的規律)。
x.︱x.︱。
嘩嘩嘩嘩嘩嘩。
2.起立,我們來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麗、寧靜的時候,這時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媽媽懷里會唱響歡樂的歌。
——師唱;(強調附點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請你也來唱一唱。
這樣歡樂的歌聲是用什么音符來表現的?
——出示附點音符,
——有這個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長些。表現出朵朵浪花蕩漾開來,延伸進了大海媽媽懷抱的感覺。
——讓我們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
——再唱。
歌曲教學:
1.第一遍欣賞,了解歌曲。
要求:邊聽邊看歌詞內容。
師:作者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鄉?你能從歌詞中找到答案嗎?
——交流,歌曲的情緒如何?
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輕聲跟著哼唱,同時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
2.第二遍欣賞輕聲哼唱,試著劃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兩個樂段。
出示段落標記:ab。
(一般來說相同和相似旋律可歸為同一樂段。)。
分段學習:
我們先來學習a段(出示)。
1.a段學習。
請你用l輕聲跟老師的琴聲哼唱。
1)跟琴聲用l哼唱。
2)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現了什么音符?——出示附點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點音符的時值。
感受了音樂的旋律,老師想請一位同學有感情把a段歌詞朗讀一遍。
4)請生朗讀歌詞。
——評價,你覺得他的朗讀能表達大海是我們魂牽夢繞的故鄉嗎?老師覺得我們的聲音如果再甜美、親切一些就更能表達大海是故鄉的情感,讓我們用這種聲音來唱一唱吧。
5)演唱歌詞,發現問題糾正。
6)再唱a段。
從同學們的歌聲中我已感受到了那種真摯的情感,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b段。
2.b段學習。
1)跟琴聲用l哼唱,熟悉旋律。
讓我們齊讀b段歌詞,感受歌詞中的情感怎樣變化的?
3)齊讀歌詞。
——交流:歌詞表達的情感:依戀、熱愛。
歌曲情感的表達取決于歌詞情感的表達,讓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再讀歌詞。
帶著這樣的情感讓我們唱一唱歌詞。
5)唱歌詞。
學完了歌曲的兩個樂段,讓我們有感情地完整的演唱歌詞。
跟琴完整演唱歌詞,唱出兩個樂段的不同情緒。
歌曲處理:
(一)力度處理。
2.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華,不一樣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現呢?——力度(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時聲音強一些,我們用mf來表現;第二次演唱時聲音更強一些,我們用f來表現。
就讓我們用不同的力度來感受這段的情緒吧!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詞。
前面我們分析歌曲時提到a段是敘述的語氣,我們可以用什么力度來表現呢?
3.用不同的力度跟音樂演唱歌曲。
(二)樂句處理。
1、長音處理。
大家聽老師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唱第一句,對照歌譜,哪種唱法是正確的?(正確的先唱,老師強調長音的唱法)。
——交流。
——第二種錯在哪兒?
它忽視了長音,我們來正確地唱一唱第一句。
歌曲還有哪里有長音?找一找。
我們唱的時候可不能犯第二種唱法的錯誤哦!(課件中顯示長音)。
2.換氣處理。
要想唱好這些長音,我們可以運用腰部力量有氣息的.演唱,同時還要統一好樂句的換氣。
——出示換氣記號。
我們兩小節換一口氣,唱時吸氣要深一些。
師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勢。
下面我們再把歌曲連起來唱一唱,注意長音、注意換氣。
3.再唱歌詞。
(三)鞏固演唱。
——交流:領唱、齊唱。
——這首歌曲哪一樂段適合領唱?
哪些同學愿意來領唱?
(唱兩遍,請不同的學生領唱)(課件音樂)。
要求:演唱時讓我們隨著音樂的節拍左右輕輕擺動自己的身體。(師提醒擺動)。
課堂延伸,拓寬視野。
《大海啊故鄉》是王立平先生為電影《大海在召喚》專門譜寫音樂。
(一)作者簡介。
王立平——我國當代著名詞曲作家,生于1941年,吉林長春人,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代表作品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電影故事片音樂《紅樓夢》、《少林寺》、《潛海姑娘》、等。
(二)影片簡介。
電影《大海在召喚》是我國第一部反映遠洋輪海員的電影,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經歷。重點敘述了一位經過戰爭洗禮過的陳海威船長,一次帶領“上海號”海輪執行任務時,在沙魚島附近遭遇了海上強大的風暴,海輪的機器發生了故障,這時又收到航行燈塔上的求教信號,一邊是等待搶救的一生堅守在航行指揮燈塔上病重的外國老燈塔員,一邊是急需維修的機器故障。
讓我們來欣賞影片中的部分片斷,感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四)再唱歌曲,感受“愛”字,升華主題。
我們的生活就因為充滿了這些愛而充滿希望、無限美好。
(五)情感體驗:再一次演唱歌曲。
最后,讓我們深情的唱響《大海啊故鄉》,再一次感受這個“愛”字吧!
大海啊故鄉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樂形象,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命的情感。
2.能用親切柔和、充滿激情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難點: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大海的音樂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做一個舞蹈動作,當你看到這動作時,會聯想到什么?(師做雙臂波浪動作,學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會聯想到海鷗、會聯想到大海,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
師: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現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
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
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輕輕的播放《大海啊故鄉》的前奏)。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學生跟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現歌曲。
1、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第一組:溫柔、恬美、平靜。
第二組:波濤洶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靜和跌宕起伏表現歌曲情感,如何劃分?
第一段:平靜。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2)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前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后部分采用齊唱,第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朗誦內容可以是提前讓學生準備,也可老師準備好投影出來或是請學生即興發揮)。
6、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討論:如何用身體語言表現大海平靜與波濤洶涌?
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
請學生上臺表演。
六、學生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
大海啊故鄉教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三、編創與活動。
1、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2、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3、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4、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5、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四、課堂總結。
1、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音樂
一、創設情境。
1、閉上眼睛,你聽到了什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神州培訓網-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誰能說一說大海的物產有哪些呢?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二、編創與活動。
7、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8、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9、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10、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11、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12、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三、課堂總結。
13、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音樂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樂形象,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教學難點: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大海的音樂作品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做一個舞蹈動作,當你看到這動作時,會聯想到什么?(師做雙臂波浪動作,學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會聯想到海鷗、會聯想到大海,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
師: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現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輕輕的播放《大海啊故鄉》的前奏)。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1)3/412。
1·。
|533-|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學生跟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現歌曲。
1、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3、師:同學們,大海是寬闊無垠,變幻無窮的,時而溫柔恬美平靜,時而波濤洶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們看兩組畫面,從這些畫面,你能看出這時大海是平靜,還是波濤洶涌呢?第一組:溫柔、恬美、平靜。
第二組:波濤洶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靜和跌宕起伏表現歌曲情感,如何劃分?第一段:平靜。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1)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2)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3)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前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后部分采用齊唱,第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朗誦內容可以是提前讓學生準備,也可老師準備好投影出來或是請學生即興發揮)。
6、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討論:如何用身體語言表現大海平靜與波濤洶涌?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請學生上臺表演。
六、學生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
《大海啊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大膽、自信地獨唱或與同學一起演唱;
2.?準確地把握歌曲的情緒,聲情并茂地歌唱。
教學重點;
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大膽、自信地歌唱。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三拍子的節奏。
教學方法:
體驗、模仿、探究、欣賞、演示、練習、游戲。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風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親眼見大海嗎?你們親身體驗過海中沖浪嗎?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大海啊,故鄉》,一起去體驗大海的寬廣雄偉、波瀾壯闊!
二、初步感受:
1.?初聽錄音,感受其速度、情緒及反復記號該怎么反復;
2.?讀詞并正音;
3.?跟錄音哼唱,思考:在你的頭腦里浮現出一個什么樣的大海?
學生:安靜的、沉睡的、雄偉的......(答案不要求統一,只要是真情實感)。
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后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
三、新歌學習:
1.?教師彈琴,學生哼唱,找出難點;
2.?突破難點:旋律121.76 反復記號3/4拍轉換到4/4拍。
3.?齊唱。
四、拓展:
1.?配樂朗誦歌詞或贊美大海的文章;
2.?慢三舞步感受三拍子的特點;
3.?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跟著伴奏旋律獨唱或者齊唱。
五、小結:
總結優點,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教學后記:1.《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同學們生活中很熟悉,多數同學也能哼唱,但對3/4拍的節奏把握的不夠準確,于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對三拍子節奏的把握上,運用用手劃三角形、慢三舞步、打擊樂器、拍手游戲來感受三拍子的特點,通過學生這一系列唱練做打的有機結合,變復雜為簡單,化難為易。2.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配樂朗誦,學生很驚嘆,音樂課原來也可以這么上?!優美的散文配上《大海啊,故鄉》的主旋律,讓人身臨其境,意猶未盡。
大海啊故鄉教案
一份遺憾:還欠缺著一份沉著的我,尤其是在教學臨近尾聲時擔心自己會拖堂而在課堂上略顯急促,導致語言瑣碎。時間安排上前緊后松。這就是不成熟的表現,今后我將在這方面不斷去優化和完善。
努力的方向:在掌握歌曲后鞏固歌曲提升表現力方面還能加入強弱力度的變化處理,教師可以總結《大海啊故鄉》的強弱規律,不同與平常的三四拍強弱弱的規律,而變化成為強強弱。提醒孩子們注意力度的處理以及前后情緒的變化;再加入速度的變化處理:歌詞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為什么說“媽媽總在我的身旁”?引導學生去體驗母愛,將對大海的贊美提升為對母愛的贊美,加深對歌詞的理解,升華情感的展露:《大海啊,故鄉》這首歌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正是因為它融入了最樸實、最純真、最真摯的愛:愛童年、愛母親、愛家鄉、愛大海、愛祖國……我們的生活就因為充滿了這些愛而充滿希望、無限美好。愿這美妙的旋律永遠流傳,永駐我們的心間。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海啊故鄉》教案
1、能夠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鄉》,表現對大海、母親、故鄉的真摯情感。
2、欣賞關于大海的多種藝術作品,了解優秀的作曲家、詩人,感受他們作品中對大海的藝術形象,體驗作品蘊含的真實情愫,并能用優美的聲音歌唱大海。
能充分運用力度、情緒的變化,深情演繹歌曲。
1、典型的節奏型。
2、能用不同的情緒、唱法分層表現歌曲。
鋼琴、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生:是海浪聲。
師:是啊,是海浪沖擊巖石的聲音,但是海上還有一些戰士,他們在海上航行,保衛我們的祖國,對海軍來說,大海就是故鄉的聲音。
1、仔細聆聽,聽完說說這首歌曲情緒如何?速度是怎樣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緩地)。
2、你能告訴老師這是幾拍子的歌曲嗎?(三拍子)。
介紹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給人以抒情、蕩漾的感覺,剛才我們已經感受到這。
是一首深情蕩漾的歌曲,你們一起把這首歌的歌詞深情地朗誦一遍,好嗎?
3、請同學用深情的、起伏蕩漾地聲音朗讀歌詞。
師:從你們的眼神中讀到了深情、從你們的'朗誦聲中聽到了游子的心聲,請同學們把感情投入到歌聲中去,讓我們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跟琴學唱歌譜。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重點加以訓練。(課件出示節奏)。
2、用wu模仿海風聲進行模唱,提示學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與唱法。
3、填詞糾正。
4、這首歌中模仿游子聲聲呼喚故鄉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師:這兩句的音與前兩句相比較怎樣?表現了歌者情感怎樣的變化?
(音區更高,情緒越來越激動,不斷升華,就像翻滾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
師:后半部分演唱力度與情緒應該相應的有些什么變化呢?
(更加強烈有力、情緒更激動,才能表達呼喚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藝術處理。
共有六個樂句,前兩個樂句質樸、深情、親切、如敘家常,屬敘事性,低吟輕嘆,后兩個樂句情意深長,感情稍飽滿、有起伏感。重復的后兩個樂句感情飽滿、情緒激動、有種呼喚的感覺。
7、分組比賽。
男女生分組比賽,對比一下音色的變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評價。(可讓學生互評)。
8、視譜練習。
先學詞后學譜,學生先視唱后老師教唱兩遍,再彈琴讓學生隨琴唱。
四、歌曲及作者簡介(出示多媒體課件)。
五、拓展與延伸。
(生答:高爾基的海﹑普希金的海上日出等)(出示多媒體課件)。
師總結舉例:帶海的歌曲如《大海》、《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漁光曲》、《大海搖籃》、《海鷗》、《海的魅力》、《趕海的小姑娘》等。帶海的樂曲如《大海》、(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藍色的愛》。
帶海的文學作品如《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藍色的誘惑》、《奇跡的海》、《至東海》、《東海》等。
[這一環節的設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大海作品。]。
3.多媒體播放學生雖多媒體音樂鞏固唱一遍《大海啊,故鄉》,在音樂聲中結束。
六、老師總結。
大海是寬闊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樂源于生命。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大海、熱愛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贊美大海寬闊的胸襟吧!
大海啊故鄉教案
旋律舒緩優美動聽,感情真摯,短小易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3/4的節拍,抒發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的感情。
2、新課標強調“以審美為核心”,我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從音樂語言中挖掘歌曲的審美因素,引導學生從全新的審美視角詮釋音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面對一個個活潑而智慧的學生個體,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求新:教學導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學生的創編活動求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新能力。
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師應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去感受音樂作品,并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過程與方法:以分析,比較,體驗,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了解掌握旋律,節拍,節奏等音樂要素對表達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通過創編環節的練習,培養音樂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2、教學難點: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創編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生聆聽歌曲《軍港之夜》。
(同學們,很高興今天我們又來到了音樂課堂,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仔細聽聽歌曲中都說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軍港之夜》)。
2、聆聽《軍港之夜》后,讓生說出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讓生說出還有那些歌曲是歌頌大海之情的?(或是說出或唱出與大海有關的歌曲)。
4、教師介紹并清唱一首歌頌大海的歌曲——《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5、導入學習本節課歌曲——《大海啊,故鄉》。
二、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三、學唱歌曲:
1、讓生聆聽歌曲《大海啊,故鄉》的旋律。(聆聽音樂時,教師要培養學生聆聽時隨音樂律動或打節拍的習慣)。
2、教師再次讓生聆聽,思考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考、討論問題:
(1)《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的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將思想感情升華到大海的博大就如同我們的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如同老師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我們對母親的愛,老師的愛都釋放出來,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歌詞)。
3、請學生們自己嘗試配音樂伴奏完整的朗讀歌詞。
4、教師范唱,同學們聆聽。(加以師生互動)。
5、教師伴奏,學生跟琴用“嗚”“啊”演唱。
6、讓生帶表情(微笑)跟琴歌唱歌曲。
7、隨音樂加歌詞演唱,教師可隨音樂帶唱。
(教師指揮,讓生加律動動作)。
8、解決重、難點:
(1)節奏性:
3/4×××·××︳×××—︱。
3/4×××××××︳×——︱。
(2)1=f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3)1=f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9、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教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邊出身”)和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除去反復的部分,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2)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a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b段采用齊唱,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a段歌詞。
10、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請學生上臺表演。
四、師小結,結束本課。
大海有時風平浪靜,充滿詩情畫意;有時波濤洶涌、濤聲如雷,無論是柔靜美還是雄壯美,都是人格化的美。音樂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詩意地展現它博大的胸懷與澎湃的激情,涌動著人類對生命力量的熱愛與追求。“人生就像大海”,讓我們朝著奮發進取的人生目標進軍。
板書設計。
節奏性:
(1)3/4×××·××︳×××—︱。
(2)3/4×××××××︳×——︱。
《大海啊故鄉》教案
2、???????????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3、???????????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這樣美麗,請你來匯報你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吧!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這首歌曲,請你的身體隨著音樂做動作。
2、???????????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3、???????????復聽歌曲,你對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歡的聲音哼唱出來。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
5、???????????感受這首歌曲的拍子,并隨著節拍用打擊樂器伴奏。
6、???????????再聽歌曲,分析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歌。
二、編創與活動?。
7、???????????分兩組,排練節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擊樂器和器樂演奏的同學。組長負責分配每個人的職責。
8、???????????兩組同學排練的節目進行匯報表演。
9、???????????評價一下哪一組同學表演的更好,為什么?
10、???????老師今天還帶來幾首歌曲,聽一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之處。
11、???????聽《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紹歌曲作者王立平。
12、???????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術動作。
三、課堂總結。
13、???????王立平爺爺寫了這么多動聽的歌曲,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故鄉的人,希望你們也能熱愛我們的家鄉,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鄉》教案
1.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樂形象,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命的情感。
2.能用親切柔和、充滿激情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大海的音樂作品。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做一個舞蹈動作,當你看到這動作時,會聯想到什么?(師做雙臂波浪動作,學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會聯想到海鷗、會聯想到大海,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
師: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現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
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
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輕輕的播放《大海啊,故鄉》的前奏)。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學生跟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現歌曲。
1、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第一組:溫柔、恬美、平靜。
第二組:波濤洶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靜和跌宕起伏表現歌曲情感,如何劃分?
第一段:平靜。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聲表現歌曲情感,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2)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體演唱;重復時前段采用領唱,集體邊哼鳴邊作身體律動,后部分采用齊唱,第一組學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間奏時配上朗誦。(朗誦內容可以是提前讓學生準備,也可老師準備好投影出來或是請學生即興發揮)。
6、指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
討論:如何用身體語言表現大海平靜與波濤洶涌?
學生分組創編,集體跟著音樂表演。
請學生上臺表演。
六、學生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
《大海啊故鄉》教案
1、能夠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鄉》,表現對大海、母親、故鄉的真摯情感。
2、欣賞關于大海的多種藝術作品,了解優秀的作曲家、詩人,感受他們作品中對大海的藝術形象,體驗作品蘊含的真實情愫,并能用優美的聲音歌唱大海。
能充分運用力度、情緒的變化,深情演繹歌曲。
1、典型的節奏型。
2、能用不同的情緒、唱法分層表現歌曲。
鋼琴、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生:是海浪聲。
師:是啊,是海浪沖擊巖石的聲音,但是海上還有一些戰士,他們在海上航行,保衛我們的祖國,對海軍來說,大海就是故鄉的聲音。
1、仔細聆聽,聽完說說這首歌曲情緒如何?速度是怎樣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緩地)。
2、你能告訴老師這是幾拍子的歌曲嗎?(三拍子)。
3、請同學用深情的、起伏蕩漾地聲音朗讀歌詞。
師:從你們的眼神中讀到了深情、從你們的朗誦聲中聽到了游子的心聲,請同學們把感情投入到歌聲中去,讓我們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跟琴學唱歌譜。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重點加以訓練。(課件出示節奏)。
2、用wu模仿海風聲進行模唱,提示學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與唱法。
3、填詞糾正。
4、這首歌中模仿游子聲聲呼喚故鄉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師:這兩句的音與前兩句相比較怎樣?表現了歌者情感怎樣的變化?
(音區更高,情緒越來越激動,不斷升華,就像翻滾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
師:后半部分演唱力度與情緒應該相應的有些什么變化呢?
(更加強烈有力、情緒更激動,才能表達呼喚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藝術處理。
共有六個樂句,前兩個樂句質樸、深情、親切、如敘家常,屬敘事性,低吟輕嘆,后兩個樂句情意深長,感情稍飽滿、有起伏感。重復的后兩個樂句感情飽滿、情緒激動、有種呼喚的感覺。
7、分組比賽。
男女生分組比賽,對比一下音色的變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評價。(可讓學生互評)。
8、視譜練習。
先學詞后學譜,學生先視唱后老師教唱兩遍,再彈琴讓學生隨琴唱。
四、歌曲及作者簡介(出示多媒體課件)。
五、拓展與延伸。
1、師:今天,我們學唱了歌曲《大海啊故鄉》,那么關于大海的作品你能舉一舉例子嗎?
(生答:高爾基的海·普希金的海上日出等)(出示多媒體課件)。
師總結舉例:帶海的歌曲如《大海》、《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漁光曲》、《大海搖籃》、《海鷗》、《海的魅力》、《趕海的小姑娘》等。帶海的樂曲如《大海》、(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藍色的愛》。
帶海的文學作品如《海的女兒》、《老人與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藍色的誘惑》、《奇跡的海》、《至東海》、《東海》等。
[這一環節的設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大海作品。]。
3、多媒體播放,學生雖多媒體音樂鞏固唱一遍《大海啊,故鄉》,在音樂聲中結束。
六、師總結:
大海是寬闊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樂源于生命。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大海、熱愛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贊美大海寬闊的胸襟吧!
七、下課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