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編制要盡可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避免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在適當的階段取得預期的學習成果。教學計劃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以下是一些教學計劃的經驗和技巧,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兩只老虎音樂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學會《兩只老虎》這首歌,并獨立、自信、準確、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2.過程與方法: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自主學習,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邊唱邊進行表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在音樂表演中能與其他同學協調配合,相互幫助,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培養學生表現歌曲內容和情感的音樂綜合能力。
難點:在音樂活動中,初步感知二部輪唱的特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老虎頭飾、電子琴、等。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1.用自編的師生問好歌進行問好。
2.情境導入,調動情緒。
師:小朋友們好,我是音樂小精靈,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我真高興,你們愿隨我一起到動物王國里去游玩嗎?(放輕音樂)把學生帶入情境。
(二)內容研討。
1.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中的兩只殘缺的老虎,下面請同學們來聆聽這部輪唱歌曲。(放多媒體課件,出示歌篇)。
2.師:這么好聽的歌曲,老師也想唱一唱,同學們仔細看歌篇,拍手為老師伴奏好嗎?(師范唱一聲部,電子琴彈奏),唱完后,馬上提問:你發現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真是小神探,發現了這么多的問題,真棒!(到前面取獎品吧?。┻@就是二部輪唱歌曲的特點,也是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
3.學習歌詞。
(1)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詞。(可同桌間,也可分組,還可分聲部試讀)。
(2)師按節奏分別讀,一、二聲部歌詞。
(3)師讀一聲部,生讀二聲部;生讀一聲部,師讀二聲部。
(4)學生分聲部讀,教師指揮。
4.學唱歌詞。
(1)請師彈琴生隨伴奏唱一聲部,唱熟后再唱二聲部。
(2)播放課件伴奏音樂,教師指揮,學生分聲部唱。
(3)分組(女生分為一、二聲部,男生分為一、二聲部,分別演唱,然后評出最佳演唱組)。
(4)找幾名同學分聲部唱,其他同學給予評價,然后跟老師唱名。
(5)“小小詞作家”欄目,一名同學作詞,兩名同學來分聲部演唱。(看誰最勇敢,老師獎勵他“未來之星”和“最佳合作獎”)。
5.分角色表演歌曲現在,誰愿意約上你的好朋友,到前面來表演,看誰能獲得最佳表演獎,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頭飾,你們自己選聲部,其他同學拍手按聲部為他們伴唱好嗎?(播放課件伴奏音樂,教師指揮)。
(三)實效評價。
生:充分發揮想象,自由回答。
學生積極舉手,這么多同學都愿意,你們真有愛心。
師:找兩名同學板前來畫,也可讓本組同學來幫忙,(播放課件范唱及動畫)其他同學為他們拍手加油,也活躍課堂氣氛。
(3)師播放課件伴奏音樂,全班同學分聲部,加動作表演最后再唱一遍《兩只老虎》,師扮演老虎媽媽并指揮。
(四)結束教學。
聽著小朋友們美妙的歌聲,看著大家親密無間的的合作,老師的心里無比的快活,我想,小朋友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會更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保護自然,珍愛生命。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生能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歌曲內涵,并且喜歡完整聆聽樂曲,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通過對歌曲的表演,學生能出色、獨立地完成歌曲編創,并且喜歡參加這種音樂實踐活動。二聲部演唱的較好,以后我們要多加強二聲部的合唱訓練,為今后歌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教版兩只老虎音樂教學設計
主題:掛牌課研究。
執教:xx。
參與人:xxx。
——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兩只老虎》,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能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接受合唱訓練,唱好二聲部輪唱,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3.通過游戲掌握輪唱的方法,并能將簡易的小兒歌改編成二聲部輪唱的形式進行演唱。
教學重點:學生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進行二聲部輪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一)律動。
(二).回聲游戲引入發聲練習。
師:哇!外面的景色可真美??!看那山巒層層疊疊,老師真想對著群山高喊一聲:“啊—”你們猜群山會有什么回應呢?回聲應該比我的聲音大還是小呢?讓我們一起玩個回聲游戲吧?!罢l來當我的回聲?”
1.教師與一名學生進行演示。
(哎----你好嗎---------哎--------你是誰---------)提示:回聲應該一聲比一聲小弱)。
2.學生分成兩聲部進行回聲演示。(注意:教師要用手勢進行引導)。
要比第一次的回聲強還是弱呢?看老師的指揮,聽聽哪組的回聲最好聽!
3.發聲練習:
師:我的回聲真好聽,我要對著群山唱歌了,你們要把我的聲音回聲回蕩的美一點?。。òl聲練習曲)。
二.復習歌曲《兩只老虎》。
師:我們的歌聲傳得可遠了,山里有兩只動物聽到我們的聲音也出來湊熱鬧,猜猜它是誰?
1、謎語導入:
師:我要考考大家,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反應最快。
“說它是貓不是貓,體型它比貓還大,身穿一件花皮襖,森林之中它為王?!?/p>
(指名說,生答謎底)。
師:你見過老虎嗎?它長什么樣?誰來說說?
(指名3位同學說)。
師:那么,我們的謎底就是“老——虎”。
2.原來是虎哥哥帶著它的虎弟弟來了!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點出課題)。
3.聽范唱《兩只老虎》。
4.齊唱。
的聲音最動聽。
(點擊課件,歌曲范唱,沒有聲部變化的)。
三.學習兩聲部輪唱。
(一)聆聽、觀察二聲部曲譜找發現。
1.聆聽范唱,初次感受二聲部旋律。
(生:很好聽,聲音分成兩部分,好像唱的一樣。聲音象山谷的回聲。)。
2.介紹輪唱概念。
師:這樣的演唱聲音變得很豐富,像回聲一樣此起彼伏,這是因為歌曲中加入了一種新的演唱形式,叫“輪唱”。那什么是輪唱呢?老師就給大家解釋一下,輪唱是把聲音分成兩部分,分先后開始演唱同一內容,最后同時結束的演唱形式,在音樂王國里被稱為“輪唱”。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帶有輪唱的《兩只老虎》,一同體會和聲所帶給人們的非凡感受。
(出示歌片)。
4.觀察歌譜找不同。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記錄輪唱歌曲的曲譜與以往我們所學的有何不同?瞪起你們的小眼睛看看誰有什么新發現!
觀察歌片,生找發現。
(生:兩行的歌詞相同,只是結尾處有一點不同,第二行多了四個休止符以往都是一行詞一行譜,而這個是兩行譜被一個括號連在了一起)。
(二)跳格子游戲引入輪唱練習。
(三)示范。
1.講解玩法。
這里是起跑線,這里分別是哥哥和弟弟的入口,虎哥哥先跳,到第二格時再和虎弟弟同時向前跳。
2.老師與一學生各拿一只虎圖片,在已經鋪好的歌詞上表演跳格子,邊跳邊念出“自己”腳下的歌詞。
(跳一次后提問:虎哥哥明明先跳的,可為什么會和虎弟弟同時結束呢?)。
(生:哥哥多唱了一個真奇怪)。
再來一次,師當哥哥,學生當弟弟妹妹,注意“跑得快—”中快要保持住兩拍。
學生自己扮演哥哥與弟弟練習一次。
學生分組分角色練習。
師:下面同學們要來當虎哥哥和虎弟弟的拉拉隊,跟著跳格子的。
兩只老虎音樂課教學設計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較高也比較投入,能夠真正融入到我為他們創設的氛圍之中。活動開始以復習《兩只老虎》歌曲中,兩只老虎哪里奇怪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出話題,激起幼兒興趣。
到了之后有小動物出來和我們認識,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十分開心,與小動物的互動較好,接著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其它小動物,從唱歌曲,到幼兒分組進行仿編歌曲,都圍繞情境展開活動。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好動,如果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坐著他們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這種情境的設計,讓幼兒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學習很適合幼兒也便于進行音樂教學,讓幼兒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的學習。活動中的分組創編,培養幼兒的小組競爭意識,效果也不錯。總的來說,幼兒對該活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如果在活動中能夠運用ppt教學,創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動物制作成動畫,小朋友一定會更感興趣,效果一定會更好的。
但也由于缺乏教學經驗,整個活動中,沒有太大情緒的起伏變化,在之后的各個環節中對幼兒的情緒也沒有很好的調節。例如:小兔的聲音,應該用比較歡快的、跳跳的聲音來演示;在幼兒創編后表演歌曲這一環節中,與幼兒互動也不好,沒有很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兩只老虎音樂課教學設計
我家有兩只老虎。一只是我,一只是我可愛的布老虎,為什么把我說成老虎呢?因為我長的虎頭虎腦,正好又是虎年出生的,媽媽經常叫我“王小虎”。所以我也是我家的一只寶貝小老虎。
我的布老虎有棕色的毛,有黑色的斑紋,還有白白的肚皮。它的眼睛直瞪前方,它有大大的嘴巴可以吃東西,大大的腦袋可以思考問題。我的布老虎不錯吧!
我家都特別喜歡這兩只老虎。
簡評:有趣的故事!很高興認識你,小老虎。
兩只老虎音樂課教學設計
這是人教版音樂第四冊的一節以歌曲的學習和卡農式演唱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課??ㄞr式的`演唱是這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二年級的學生初次接觸到,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輕松的學會并掌握,我由淺入深的引入,先讓學生齊唱歌曲《兩只老虎》,由于這首歌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也比較感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聽輪唱形式的《兩只老虎》,并引導“與我們唱得有什么不同?”等問題讓他們仔細聽。學習歌曲時先由老師與個別學生合作演唱,讓同學們慢慢地領會這種唱法,讓學生感受卡農式演唱,再將全班學生分成兩歌聲部,讓學生自己體會卡農式的聲部特點;最后由兩個學生單獨演唱,確定學生是否真正的會唱、掌握,這樣一步一步降低難度,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基本掌握了卡農的演唱,但有的同學忽視了自己歌唱聲音和音量的控制,音準有些不太好,這一點我將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進一步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
人教版兩只老虎音樂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學會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詼諧的情緒。
活動過程:
1.出示老虎的圖片讓幼兒欣賞,讓幼兒談論老虎的樣子、本領、牙齒的樣子以及它喜歡吃什么。
2.學唱歌曲。
(1)放錄音,讓幼兒自由學學老虎跑的動作。
(2)練習唱歌曲。
(3)讓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3.復習歌曲《走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兩只老虎》音樂教案
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藝術手段?!蔽覑垡魳?,幼兒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他們在唱唱跳跳中發現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在一次課間活動時,我無意間聽見幼兒在唱《兩只老虎》這首歌曲,再仔細一聽,他們把歌曲中的內容改掉了,換上了別的小動物還一邊做動作,非常開心。我就在想,何不為幼兒一個機會,讓他們盡情地去唱、去跳、去創編呢?對于打班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比賽的游戲形式,可不可以把這種比賽形式用于音樂仿編活動中來呢?于是我就有了這樣的構思,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仿編活動的快樂,同時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兩只老虎》音樂教案
吸氣要深,仿佛聞花香一樣。吐氣要勻,猶如從口中吐絲一樣。
2、發聲練習。
2/412345―1350∥。
la~lalala。
注意連音的連貫和跳音的輕巧。
二、齊唱歌曲。
1、引入新課。
2、齊唱歌曲,注意歌詞唱準確。
3、教師帶學生唱歌曲的曲譜,對音準進行指導。
4、在唱歌曲,達到準確的效果。
三、輪唱歌曲。
1、游戲――跳格子。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沒有眼睛。
0000。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沒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真奇怪。
一只沒有眼睛。
一只沒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3、教師和一個學生配合做游戲,一人一個聲部,其他孩子說說發現了什么。
4、抽生回答,教師給予適當引導。
5、讓更多的孩子參加游戲,為演唱打基礎。
6、聽錄音范唱,感受和諧的音響效果。
7、帶入旋律唱一唱,再一次聽范唱,注意聽自己剛才唱的哪個部分。
8、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a、控制音量,學會聆聽。
b、注意音準和節奏。
c、有感情的演唱,唱出老虎的可愛。
8、教師講授什么叫輪唱,與以前的齊唱做對比。
四、學生展示,在展示中可以創編舞蹈,形式不限。
1、小組表演。
2、男女生表演。
3、個別學生表演。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的積極性。沒有表演的孩子當評委說說臺上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五、拓展練習。
1、教師出示《找朋友》這首歌曲,孩子們都很熟悉,以同桌討論的方式思考這首歌怎樣輪唱。
2、選兩組同學展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六、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學生舉手發言)。
小班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目標:
1、愿意在教師的示范和鼓勵下大膽地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歌曲。
2、嘗試創編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進場音樂《母鴨帶小鴨》,兩只老虎圖片(一只沒有耳朵,一只沒有尾巴),各部位可靈動的大象兩只,小貓、小兔、小狗圖片各兩張。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母鴨帶小鴨》。
1.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們,瞧,這兒有兩只老虎,《兩只老虎》的歌都會唱吧?快,唱給大家聽聽!”
師生共同練習第一遍。
師:“剛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發現有的小朋友還做出了好看的動作呢,讓我們一起加上好看的動作來唱一唱,跳一跳吧。你們可以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哦!”
三、創編歌曲。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大象。
幼:“沒有耳朵和尾巴?!?/p>
師:“對了,真棒,我們這兒還來了兩只大象呢!跟大象打個招呼?!?/p>
幼:“大象你好?!?/p>
師:“如果要把它們變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變沒了?”
幼:“(1)、(2)”
師:“現在,它們變成了兩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沒有(幼:)一只沒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師:“真棒,唐老師忍不住想把它唱出來呢,我們來聽聽?!?/p>
師唱。
師幼一起唱。
師:“還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變沒了,讓它們變成奇怪的大象呢?”
幼:“(3)(4)”
師:“一只沒有(幼:),一只沒有(幼:),真奇怪,真奇怪?!?/p>
師:“小朋友你們也來唱唱吧?看誰最能干!”
幼兒大聲唱,教師可小聲引導幼兒唱。
師:“真棒!小朋友們真聰明。瞧,我們班還來了一些小動物呢??纯炊际钦l?。?/p>
教師一一出示小動物給幼兒觀看,幼兒分別認識并說出小動物名稱。
師:這些小動物也想請小朋友幫幫忙,想想看它們如果沒有了什么,就會變奇怪了,然后再與好朋友試試,怎么把它唱出來?!?/p>
幼兒操作,談一談、說一說。
師:“好,小朋友們有沒有想好?”(幼:)那哪組的小朋友想先來唱給我們聽聽的?(幼唱,一起唱)。
師:“你們是把什么地方變沒有的?”(幼:)。
師:“那我們來唱唱看?!保ㄟ叧呑鰟幼鳎黄疬M行表演)。
師:“我們再來看看,你們是把什么地方變沒有的?”(猜謎形式,該幼兒做動作,讓其他小朋友先猜)。
師:“我們來唱唱吧?!?/p>
四、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把這么多的小動物變奇怪了,真棒。外面還有好多小動物呢,我們去瞧瞧,也把他們變奇怪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較高也比較投入,能夠真正融入到我為他們創設的氛圍之中。活動開始以復習《兩只老虎》歌曲中,兩只老虎哪里奇怪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出話題,激起幼兒興趣。到了之后有小動物出來和我們認識,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十分開心,與小動物的互動較好,接著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其它小動物,從唱歌曲,到幼兒分組進行仿編歌曲,都圍繞情境展開活動。
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好動,如果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坐著他們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這種情境的設計,讓幼兒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學習很適合幼兒也便于進行音樂教學,讓幼兒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的學習。
活動中的分組創編,培養幼兒的小組競爭意識,效果也不錯??偟膩碚f,幼兒對該活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如果在活動中能夠運用ppt教學,創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動物制作成動畫,小朋友一定會更感興趣,效果一定會更好的。但也由于缺乏教學經驗,整個活動中,沒有太大情緒的起伏變化,在之后的各個環節中對幼兒的情緒也沒有很好的調節。例如:小兔的聲音,應該用比較歡快的、跳跳的聲音來演示;在幼兒創編后表演歌曲這一環節中,與幼兒互動也不好,沒有很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兩只老虎》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這堂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四冊第5單元——獸王。我將這個單元的內容有目的地選擇了歌曲《兩只老虎》和欣賞《老虎磨牙》進行組合。由于這一課內容較長,所以就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作為教學內容。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制定的。
1、??讓學生在看看、聽聽、唱唱、動動等系列活動中,感悟音樂魅力,學習虎的知識,了解虎的文化,提高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2、??聆聽音樂作品《老虎磨牙》的片段,認識鼓、鑼、镲三種打擊樂器,在多次欣賞、感受打擊樂器塑造的音樂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
本課的難點是歌曲《兩只老虎》的兩聲部卡農練習,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課中做了許多的準備,從學生演唱一聲部的歌曲開始,在不斷層層深入的要求中訓練學生從輕聲唱到有強弱的演唱,再到有表情地演唱,既讓學生熟悉歌曲,又讓學生扎扎實實唱好歌曲,為兩聲部的演唱做好鋪墊。二年級的學生很難理解什么是輪唱,我設計了虎寶寶跟虎媽媽學唱歌的環節,通俗易懂,通過聆聽、觀察,學生很快理解并學會了進行二部輪唱練習,解決了難點。
本課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欣賞《老虎磨牙》,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它具有不確定性,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我確定了學生感受音樂形象、聽辨主要的演奏樂器,再進行表演,使學生了解了用器樂的形式展現虎的形象。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所以學生在說出自己的感受時,我沒有給予錯或者對的評價,而是鼓勵、贊許。
創作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極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歌曲的教學中,我從畫面引入,先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小老虎有的沒鼻子、有的沒嘴巴等,再請學生自己編一編、唱一唱,給學生自由創作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創作精神。欣賞中讓學生用肢體語言進行伴奏也是一種創作。
新課標下的音樂課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與相關文化,也就是綜合,但不是簡單的相加,也應該體現藝術性。我在本課中向學生展示了虎的剪紙、泥塑、國畫,以及離我們生活貼近的虎鞋、虎帽、布虎等,讓學生了解虎的文化。增加了欣賞兒童歌曲《小老虎》,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
以上是我上本課的初淺的體會,不當之處請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小班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根據圖片內容改編歌詞。
2、練習看節奏卡表演歌曲,培養幼兒讀節奏卡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老虎,牛、鴨子、羊、小貓、小青蛙各一。
2、課件:森林動物圖張(圖一、兩只小狗,一只在喝水,一只在看書;圖二、兩只大象,一只玩球,一只洗澡;圖三、兩只青蛙、一只在彈琴,一只在唱歌;圖四、兩只熊貓,一只吃竹子,一只玩球。)。
3、《兩只老虎》節奏圖譜,已學會唱這首歌曲。
活動過程:
1、在律動《郊游》中邊表演邊進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邀請我們到森林里去玩,請每隊的小隊長要帶好自己的同伴,跟緊老師,別走散了。”
2、練聲《森林里的小動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動物來歡迎我們了(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學學它們的叫聲,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師:喵喵喵喵喵;幼兒:喵喵喵喵喵小花貓你好。師:汪汪汪汪汪;幼兒:汪汪汪汪汪小狗你好。師:咩咩咩咩咩;幼兒:咩咩咩咩咩小羊你好。)。
“我們剛和這么多小動物一起唱歌,玩得開心嗎?啊,誰來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點生氣了,它說你們唱了這么多小動物的歌,怎么沒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壞了老虎要生氣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別生氣,我們正要唱呢,你看我都準備好了。
(1)先看節奏圖譜把節奏拍一遍。
“我們先看節奏圖譜把《兩只老虎》的節奏拍一遍吧!”
邊唱歌曲邊拍節奏。
“節奏拍得可真準,下面我們一邊拍節奏,一邊來唱一下歌曲吧!”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創編歌詞。
布置任務: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過它還想考考小朋友聰明不聰明,你們看它剛給我們帶來了四張圖片,請你們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上畫的內容,按《兩只老虎》的節奏編歌詞。我們大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沒問題的對不對?每個人都要動腦筋想,編好的歌詞能唱出來才算好。
(3)幼兒看課件進行仿編,并練唱,教師指導,重點輔導幼兒創編時字數要工整。
(4)請編好的幼兒將改編的歌詞唱一遍,其余幼兒一起學學唱唱改編好的歌詞。
(5)幼兒與老師一起把自己仿編的歌曲唱一遍,并加上動作和表情。
4、小結活動情況。
你們今天的表現都不錯,老師非常高興,希望你們把今天學到的本領和沒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兩只老虎》音樂教案
1、在律動《郊游》中邊表演邊進教室?!敖裉焐掷锏男游镅埼覀兊缴掷锶ネ?,請每隊的小隊長要帶好自己的同伴,跟緊老師,別走散了。”
2、練聲《森林里的小動物》“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動物來歡迎我們了(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學學它們的叫聲,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師:喵喵喵喵喵;幼兒:喵喵喵喵小花貓你好。)。
3、復習歌曲《兩只老虎》“我們剛和這么多小動物一起唱歌,玩得開心嗎?啊,誰來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點生氣了,它說你們唱了這么多小動物的歌,怎么沒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壞了老虎要生氣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別生氣,我們正要唱呢,你看我都準備好了。
(1)、先看節奏圖譜把節奏拍一遍?!拔覀兿瓤垂澴鄨D譜把《兩只老虎》的節奏拍一遍吧!”
(2)、邊唱歌曲邊拍節奏。“節奏拍得可真準,下面我們一邊拍節奏,一邊來唱一下歌曲吧!”
(3)、請幼兒自編動作來表演歌曲(先請一個,再在老師的帶動下按節奏卡表演動作)“老虎想請你們邊唱邊做做動作,好嗎?”(幼兒表演)。
4、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創編歌詞。
(2)、幼兒分組觀察圖片,共同討論創編詞,并練唱,教師巡視指導,重點輔導幼兒創編時字數要工整。
(3)、請每一組的幼兒將改編的歌詞唱一遍,其余幼兒一起學學唱唱改編好的歌詞。
(4)、幼兒與老師、老虎大王一起評出優勝對,并邊唱該對編的歌邊發獎。
5、在動物舞會中結束活動?!袄匣⒋笸趼犃丝烧骈_心,直夸我們大三班小朋友聰明。它想為我們開個舞會,小動物都趕來參加了,你們開心嗎?你可以邀請小動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讓我們跳起來吧!”
《兩只老虎》音樂教案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根據圖片內容改編歌詞。
2、練習看節奏卡表演歌曲,培養幼兒讀節奏卡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