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一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統計》的內容,是繼前幾冊《統計》的內容而編排的,前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點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本節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并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四年級學生比較活潑好玩,男生思維較敏捷,但欠謹慎;女生細膩,思維又不如男生靈活。《統計》這一部分的比較抽象,操作性又強,加上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基礎不是很扎實。教學時,要注意層次教學及個別的指導,但又要顧及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一)知識目標:
2、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及科學的態度;
2.使學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別人的優、缺點;
3.感悟學習的快樂和收獲知識的喜悅。
教學重點:
(1)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解決簡單的問題和提出問題;
(2)根據給出的信息,正確完成折線統計圖的繪制。
教學難點:
(1)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2)根據數據,正確完成折線統計圖。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具準備: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旅游嗎?
(課件出示旅游景點“云瀑洞天”美麗的風景圖片)
老師調查了20**年1到7月游客人數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課件出示原始數據并制作成統計表)并讓生說一說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復習條形統計圖
(1)為了更清楚的呈現每月的數據情況,我們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2)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它有什么優點?(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誰多誰少一目了然)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課件演示找學生總結制作方法先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并板書)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后面獨立繪制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2.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了解折線統計圖中的點。那圖中的點表示什么意思呢?(點表示具體的數量)
(2)了解折線統計圖中的線段。教師:在圖中除了點還有什么?(線段)
讓生明白線段表示的是數據的增減變化,長度不同,傾斜角度不同增減變化的大小就不同。
(3)總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板書: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4)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交流討論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不同點折線統計圖更能反映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
(5)繪制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在原有的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繪制8-11月的統計圖,展示學生作品,全班交流。
(6)找學生總結1-11月份的變化趨勢,并根據變化趨勢分析預測12月份的游客人數。
升,并讓分析12月份的游客人數,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聯系實際生活體驗折線統計圖的應用價值
出示1-11月份的氣溫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分析統計圖,說一說發現的信息,氣溫的變化趨勢并根據變化趨勢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2.出示1-11月份的降水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分析統計圖,說一說發現的信息,降水的變化趨勢并根據變化趨勢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3.如果你是景點的總經理,你會選擇什么統計圖來表示最近5年來的游客人數并作出合理的預測,【設計意圖】應用新知、鞏固新知,讓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小問題時再次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該題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教師:同學們,平時生活中,你在哪里還看到過折線統計圖?舉例:股市行情圖、心電圖、氣溫變化圖、路程行駛圖、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師課件展示)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三
一、談話導入:
二、學習例題:
(甚至可以問:89個成員國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引導學生把圖里的5個數據加起來,得到84票。問“84票”說明了什么問題?)
指出:根據實際需要,我們在制作這統計圖的時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個單位,比如說這里的1格就表示5票,當不正好是5票的時候,比如說是2票,就需要根據經驗去選擇合適的高度。
2、預測一下,波蘭被淘汰之后,接下來哪個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學生繼續完成,并交流檢查。說說從統計圖里你知道些什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
1、(1)說說上面每座電視塔的高度
(2)中央電視塔比江蘇電視塔高多少米?
畫完統計圖后問:你看了這張統計圖,你有什么想法么?
注意這份統計圖和前面講的有不同:條形是橫向的,可以更直觀地顯示這幾條河流的長短。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四
呀扭活動+史留河+小學數學7坊
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體會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2.能根據已知條件求平均數,根據相關數據繪制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繪圖能力。
1.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地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平均數、復式統計表、橫向單式條形統計圖、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等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的重要基礎。教師要很好地在復習已有知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理解平均數和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利用平均數知識和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同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自主繪制統計圖,與同伴交流發現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與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創新意識。教師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還可以根據本地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
2.注意培養學生進一步認識平均數和統計圖,認識統計的作用。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合理的判斷、預測和決策,能初步理解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要運用復式條形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數據分析。
2、會用條形統計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重點: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和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學情分析:
這是在學了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據本班學生情況,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對該節教學任務能順利完成。
一、復習導入
回憶單式條形統計圖繪圖步驟 :
寫標題,畫橫軸、縱軸,在縱軸上確定單位長度,在橫軸上分配條形的位置,畫直線、標數據、涂色。
二、探索新知
下面是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統計表。根據統計表繪制統計圖。
三、小組交流探討
你能把前面的兩個統計圖合成一個統計圖嗎?
四、能力檢測
四年級同學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情況如下表。
請根據以上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五、總結
復式條形統計圖制圖步驟 :
寫標題,畫橫軸、縱軸和圖例,在縱軸上確定單位長度,在橫軸上分配條形的位置,畫直線、標數據、涂色。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六
復華小學
孔慶龍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99——10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讓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發展統計觀念。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重點:學生能自主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結合實際問題,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出從單式條形統計圖到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勢。
教具準備:教學、學生作圖紙。學具準備:直尺、鉛筆、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三、應用拓展,發展觀念
(一)基本練習
(二)拓展練習1出示近三屆全運會黑龍江、北京和上海得金牌的數量情況(1)直觀了解黑龍江和北京金牌數量的對比情況,應選擇哪幾張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2)根據這兩張表在題卡上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3)學生活動(4)利用自己制的統計圖說說有什么發現()預測下一屆全運會黑龍江能得多少枚金牌2根據自己想了解的情況,說說需要哪幾張統計表,說明要了解三個地區的對比情況,就要三個表都選,然后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四、圖片展示,激勵結束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七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比較,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感受折線統計圖特點(2)、能看懂折線統計圖,并能初步根據折線統計圖獲得相關的信息。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學會從折線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學會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方法。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統計方面的知識,你們對條形統計圖還有印象嗎?(學生回顧,個別匯報,教師適時點拔)
師:順勢課件出示主題圖1,讓學生直觀感受條形統計圖。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知識,激發學生的統計意識,為新課學習作鋪墊。
二、教學折線統計圖
1、開門見山,揭示新課。(課件出示主題2)
師:某市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的統計圖,我們還可以這樣畫。(學生觀察,感受)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節通過設疑追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學習過程之中。
2、學生經歷折線統計圖的畫法。
課件演示,出示要求: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教師組織匯報,交流。強調:(1)、橫軸、縱軸分別表示年份和數量。(2)、先描點,再連線。
3、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師:組織交流、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區別?(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小結板書: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楚地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感受、經歷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在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再通過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兩種統計圖的異同點,深化學生對折線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4、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課件出示主題圖3,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師出示要求:根據統計表繪制折線統計圖,并強調描點要認真仔細。(教師巡視,個別點拔)
組織匯報,交流。要求同桌先互換書本作業,集體訂正。個別交流:繪制折線統計圖容易出現的錯誤。
集體交流:觀察折線統計圖,回答問題。(同桌交流,個別匯報,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多少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從經歷折線統計圖的畫法到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畫法,需要一個過程。本環節設計的學生互換作業,交流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方法,特別是糾錯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都有較好的效果。
5、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件出示“某地2004年月平均氣溫變化情況統計表”,據表制成統計圖。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個別匯報。(就第三小題,同桌合作完成,不同學生可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對于合理的問題和答案予以肯定。)
學生交流后個別匯報,教師適時點拔。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使學生感知統計的現實作用,另一方面鞏固了對折線統計圖的理解與運用。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歷史和德育教育。
三、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生個別匯報,教師補充小結)
四、板書設計
折線統計圖
不僅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八
厚德學校 王昉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
2.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應用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體積活動的興趣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導入:復習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出示目標1.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
2.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應用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體積活動的興趣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難點: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三、獨立學習
自學提示:
1、自學課本第126、127頁例2,請你在127頁圖中畫出韓國獲得金牌情況的折線圖。
2、你知道什么是復式折線統計圖嗎?
3、回答127頁圖下四個問題。自學時間:6分鐘
四、展示討論:3分鐘
和你的同桌探討你的探究結果
五、師生總結
總結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六、練習7分鐘
內容:第128頁“做一做” 對改要求:
細致批改,將你發現的問題在全班交流。
七、堂清、對改 2分鐘
組長檢查對“做一做”的修改情況,進行指正。
八、盤點收獲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缺失?
教學反思: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九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數據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嘗試教學法
新授課
多媒體
1
一、炫我兩分鐘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后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并不清楚應該在什么地方增加護甲,于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后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幸免于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么作用嗎?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一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
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
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
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征。(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著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說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當數據比較大時經常采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并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最新四年級統計教學設計優秀篇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
1.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知道它的特點。2.畫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2010年11月在中國廣州成功舉辦了第16屆亞運會,那次亞運會各國的獲獎情況你們知道嗎?咱們看一下當時的報道。
(出示課件:一段錄像)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中國獲金牌總數第一名,韓國獲金牌總數第二名。
生:中國
生1:這是第9—14屆亞運會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師:你說的非常準確。誰還想說一說? 生2:中國獲得的金牌最多。。。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
生:繪制折線統計圖。師: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生:同意。
師:那么怎樣繪制折線統計圖呢? 生:描點、標數、連線。師:就這么簡單,你會嗎? 生:會。
二、合作學習
師: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接下來讓我們進行合作學習。請看合作要求:
1、同桌分工合作,分別繪制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2、利用繪制的折線統計圖比較兩國各屆的金牌數量。
3、想一想:怎樣比較更快更方便? 師: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合作要求。師:同桌合作學習開始。生:合作學習。
三、匯報交流
生1:繪制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生2:比較兩國各屆的金牌數量 生3:把兩幅統計圖合成一幅統計圖。
師:大家覺得怎么樣?你的這個想法很棒!那就請大家試著把這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在一起吧!
生:作圖
四、作品展示
師:誰愿意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生:作品展示
師:你認為他做的怎么樣? 生:他的題目名稱寫錯了?
師引導:怎么寫才是正確的?你能幫助他改正嗎? 生:第9-14屆亞運會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情況統計圖。師評價:說的非常好,他說的這一點大家都要注意。
生:我看不出哪條折線表示的是中國的?哪條折線表示的是韓國?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誰來幫助他? 生:用兩種不同的顏色表示。
師評價:你的方法真不錯,作這樣的統計圖我們就應該像以前學過的復式條形統計圖一樣,用不同顏色來區分兩組數據。
生:我來給你補充,在題目名稱的右下角上標上圖例。
師評價:你說得對,作這樣的統計圖時,我們千萬別忘了標圖例。圖例和折線表示方法必須相對應,保持一致。
師:誰還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作品展示
師:誰能給他的作品評價一下 生:評價作品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看一看自己制作的統計圖,根據剛才同學們的講述把畫的不完整、不正確的地方修改過來。
五、教師講解
師:剛才大家看把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在一起,制作成的這樣的統計圖叫做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復式折線統計圖)
思考:復式折線統計圖與單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課件)
生:
1、單式折線統計圖只能看出一組數據的變化;
2、復式折線統計圖能看出兩組數據的變化。
3、便于兩組數據的比較。
4、單式沒有圖例,復式有圖例。
1、中國和韓國分別在哪一屆亞運會上獲得的金牌數量最多?
2、哪一屆亞運會上兩國金牌數量相差最少?
3、根據統計圖,你能簡單分析兩國在歷屆亞運會上的表現
4、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生:中國
六、學以致用
師:接下來咱們就來看一看這樣的統計圖。(李欣和劉云1分鐘跳繩測試統計圖)大家先自己看圖,然后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發現了很多的數學問題,并且自己能夠解決。說明都大家非常的善于觀察、善于思考。體育鍛煉不但能強身健體愉悅身心,它還能促進我們的骨骼生長,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有關身高的統計圖。(出示7—15歲男女生平均身高統計圖)
(1)、比較男女的身高的變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結論? 生:。。。
(2)把你的身高與平均值比較,你有什么想法嗎?
師:誰來談一談你的想法? 生:。。
生:舉例
師評價:你真是一個有心人。對于生活你觀察的很仔細。
七、學習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學生:
1.我從復式條形統計圖想到了復式折線統計圖,用兩種顏色表示兩個國家的金牌數。
2.這節課我學會了制復式折線統計圖了,應該畫圖例,這方面做得比較好。
3.我會畫折線統計圖,我認為我自己完成的很好。
4.在小組合作時,別人說我認真聽了,以前沒做到,今天做到了。5.我把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折線畫錯了,是××幫我改正的,我要謝謝他!6.在這多老師面前課上我敢發言了,我覺得我有進步了!
師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好,老師為你們高興,今后希望你們都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