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一
大數的認識,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的數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單元的`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整數讀寫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通過這個單元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迅速的讀寫多位數,為以后更好的學習整數四則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成功的地方:首先,在讀寫大數的教學前,我讓學生去收集萬以上的數,目的是讓學生在收集大數的過程中去體會一下,至于較為確切的感受大數,教材安排了閱讀材料“你知道嗎?”,并在后面設置了“一億有多大?這個課題,使學生對于大數的理解變得相對容易,所以學生很容易接受。
其次,在教學讀寫大數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試著進行讀寫,并從中發現有的學生總是分不清什么時候寫“萬“字,或者把”萬“字漏寫,比如2314700778讀作:二十三億一千四百七十萬零七百七十八,寫數會出現把”二百萬三千六百五十“寫作:200300060050”的情況。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難點呢?我采用讓學生“先分級、再讀寫”的方法,就是先將一個多位數從右往左,每4個連續的數位分為一級,每個數級依此叫做個級、萬級和億級,然后從高位數級起,按級讀,按級寫,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及對策:在練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讀數和寫數不夠熟練,在寫的過程中,有時會漏寫數字,需要再多給些時間進行練習。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二
《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等握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單元的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整數讀寫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寫多位數。為以后更好地學習整數四則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從一開始認識大學數,也就是每個數字的含義時,認識的數位順序表。這個表對于這一整個單元的學習都尤其重要面對大數時要它放在數位順序表里。
很快能看出最高位是什么數位。是一個幾位數2每個數字的含義是什么—到后面大數的讀法、寫法,甚至是求近似都可以借助數位順序表來講其中的道理,同樣的還有比較大你位數不同時,為什么位數多的數就大,學生聽起來也容易理解因此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數位|順序表的學要求就很重要與明確會理解記憶還要會熟練制作,又對學生的要求也應當是人人都能學會。
其次,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與運用,因為本單元是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方法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比遷移學習。同時新的區別是大數的位數多。一定要有對大數分級的觀念在里面將大數分級就會清晰辨認方便要特別培養學生的這良好習慣。
最后還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例如自己寫一個喜歡的`大數,說一說它的讀法,最高位是什么?是幾位數?每個數字的含義?求出它的近似數。在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將散亂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形成結構。形成一種學完后新的發現和認識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不僅是學習知識,也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發展,也是剛開學老師與學生相互磨合的一個時段在今后的學習中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學情的把握。備好課上好課放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三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數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大數接觸的不多,我在教學時,先以同學們學習過的萬以內的'數為例子,因為他們熟悉,所以很感興趣。分別給出幾種家用電器的價格,讓同學們猜一猜、看一看、讀一讀、寫一寫。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想,同樣的讀法和寫法,在應對萬以上的數字,同學們也應該很快掌握,不料,在學完數位順序表后,同學們對著表試讀大數,寫大數卻出現一些問題,如12345678990,學生讀:一百二十三四千五百六十七八千九百九十,這樣不正確的讀法出現,當時我很費解,加上一個單位有那么難嗎?為什么總是忘記了呢,后來我想了很多辦法,分小組,讓同學們自己寫出來一個數,同桌讀出來,再小組上批改,老師在黑板上給出來數字,讓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出來,大量的做題訓練等等一些方法,通過兩天的訓練,大多數同學可以做到讀數很準確。想了想,也不難明白,小學生學習知識,是一種知識的建構,對于數的學習,他需要把大數和以前學習的數聯系起來,這就需要一個過程,老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小學生比較。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四
大數的讀法教學反思“大數的讀法”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于我國“四位一級”的計算習慣基本已經掌握,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分級,并能讀出常規的多位數。掌握多位數各個數級中末尾“0”及中間“0”的正確讀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在情境創設上選取了如“上海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平方公里,長江口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人民廣場總面積達140000平方米”等學生熟知的場景,對于他們的面積學生不一定了解,但這些場景基本都是知道的,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可使學習更有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從復習引入開始,我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不管是萬以內數讀法的回顧還是知識遷移到億以內數讀法的探索及總結,都是由學生之間思維不斷碰撞和相互補充、相互糾正得到的,老師在其中只做了一個穿線引針的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大數的讀法的學習掌握較好,包括個別學困生學的也較好,覺得我班學生的遷移能力還是較好的。但仍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1)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更規范、更童趣,今后要在課堂上注意自己的語言要簡潔、準確、易懂,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上的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還不夠到位。其中評價方式和方法雖然都呈現在任務單上,但課堂上卻沒時間讓學生作出小組合作的評價以及最后的總結性評價。應該從正面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讓他們受到鼓舞后,激發學習熱情,從而更加地努力認真地學習。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五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數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大數接觸的不多,我在教學時,先以同學們學習過的萬以內的數為例子,因為他們熟悉,所以很感興趣。分別給出幾種家用電器的價格,讓同學們猜一猜、看一看、讀一讀、寫一寫。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想,同樣的讀法和寫法,在應對萬以上的數字,同學們也應該很快掌握,不料,在學完數位順序表后,同學們對著表試讀大數,寫大數卻出現一些問題,如12345678990,學生讀:一百二十三四千五百六十七八千九百九十,這樣不正確的讀法出現,當時我很費解,加上一個單位有那么難嗎?為什么總是忘記了呢,后來我想了很多辦法,分小組,讓同學們自己寫出來一個數,同桌讀出來,再小組上批改,老師在黑板上給出來數字,讓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出來,大量的做題訓練等等一些方法,通過兩天的訓練,大多數同學可以做到讀數很準確。想了想,也不難明白,小學生學習知識,是一種知識的建構,對于數的學習,他需要把大數和以前學習的數聯系起來,這就需要一個過程,老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小學生比較。
大數的改寫教案篇六
上完這堂課后,總體感覺學生對大數的認識,掌握不算好,本課讓學生認識的數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少,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觀察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和認識規律,并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理念再進行教學。在教學后,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知識遷移,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在前面所學的100以內數的認識、1000以內數的認識、100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在這節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認識所有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了解相鄰兩個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并在教學中加深對十進制關系的理解,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2、注意建立數感,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現實情境。
數學來源與生活,大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了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與大數的這種聯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了解我國第五次進行人口普查的數據,并且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過的大數,使學生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建立數感。對于數位順序,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位數等知識,不把它當成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去獨立思考、去和同學合作交流,從而理解這些知識。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計數器),讓學生自己制作數位順序表。
3、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本課的難點是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在教學時,我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注意留給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通過探索、發現、討論、實踐、交流獲得。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出讀法,學得扎實,印象也深刻,這一教學效果比教師直接給出要好得多。同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對學生的多種評價。在不斷總結和表述思維的過程,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另外指名學生模仿老師出題讓其他同學回答,由出題的同學給回答問題的同學加分,這是生生間的評價。
需要改進之處:
在備課時,應做到備學生,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我更多得關注老師采用何種手段去教,忽視了學生應該采用什么方式在學的問題,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放得不夠。告誡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多學習、多探討、多請教。真正做到用新的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做到自如駕馭教材,做好學生求知的引導者、點撥者。放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