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幼兒園積木活動總結篇一
1、(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塊積木搭一條毛毛蟲。
2、(幼兒交流)你是怎樣搭毛毛蟲的?怎樣把毛毛蟲的身體連接起來?
(二)游戲二:毛毛蟲變長了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比較,看看誰的毛毛蟲最長)
2、(教師提出搭建要求)讓你的毛毛蟲變得更長。
3、(幼兒“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較并交流)你的毛毛蟲是怎樣變長的?
小結:積木連接的孔越少,毛毛蟲就越長。
(三)游戲三:會扭動的毛毛蟲
小結: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是直的,絨布毛毛蟲是可以扭動的。
2、(教師引導并提出搭建要求)讓你搭建的毛毛蟲扭動起來。
3、(幼兒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體會)你是怎樣讓毛毛蟲扭動起來的?
小結:兩塊積木只要各連接一個孔,毛毛蟲就可以扭動了。
教師分析
先讓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搭建一條能連接在一起的毛毛蟲,目的在于引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然后再用幼兒自己搭建的作品,通過比較來發現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蟲變得更長的秘密;最后用柔軟的絨布毛毛蟲來啟發幼兒思考硬硬的積木能否搭出一條也能扭動的毛毛蟲。三個環節步步推進,始終在引發幼兒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在體會積木的多變性的同時體驗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積木活動總結篇二
1.通過玩大積木,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發展幼兒平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遵守集體規則的良好品質。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
每人兩塊大積木(形狀各一)、音樂磁帶、錄音機、花若干盆放于場地一邊,小紅旗2面、水桶8個、盛滿水的大盆4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邊聽音樂邊分散玩積木。
師:我們每人都有兩塊大積木,大積木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兒嘗試練習)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單腳站立在積木上,間隔跳,幾個小朋友合作將積木拼起來走、跳等)
2.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
3.傳送大積木。
幼兒把大積木放在場地中間,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縱隊。
聽老師口令“開始”,排頭幼兒將大積木傳給身后的幼兒,一個傳一個,看哪個小組傳得快。
4.游戲“給花澆水”。
場地布置:
o o o o o |……小…… |小
o o o o o | |
o o o o o |……河…… |花
o o o o o | |
師:(1)前面有一條河,小朋友想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
(幼:用大積木搭座橋)
(2)請四組幼兒搭四座小橋,比一比哪一組的橋搭得好。
(幼:積木間隔著擺放)
(3)請小朋友試著過小橋。
(幼兒嘗試練習)
(4)小朋友過橋的時候身體向前不要搖晃,腳踩穩在積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兩側保持身體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們要給河對岸的小花澆水,第一個幼兒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個桶過小橋,跑到花面前給花澆水,再拎空桶回來,把桶傳給第二個幼兒,再以此類推。
(游戲玩2次,給獲勝方一面小紅旗)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游戲情況,表揚動作正確、拎著水桶順利過河的幼兒。
2.放松活動:放“劃船歌”的錄音,幼兒把大積木當成小船,坐在“船”上邊唱邊表演劃船動作,活動結束。
1.大積木是幼兒最喜歡的建筑玩具之一,在課的開始部分,由幼兒拿著兩塊積木,聽著音樂自由地玩,也可以幾個人合作一起利用大積木來進行游戲,達到鍛煉的.目的。集中演示后再由幼兒嘗試著進行自己沒有玩過的方法。
2.游戲“給花澆水”,老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先讓幼兒動腦筋,如何才能過河,幼兒想到用積木搭,如果把積木拼成一條,那么就出現橋太短的現象,因此,幼兒只有試一試才能知道,必須把積木隔著放,才能搭成一座橋。橋搭好之后由幼兒嘗試著走過橋,再走回來,教師可以對幼兒過橋動作的要領進行講解,幫助幼兒糾正動作。
幼兒園積木活動總結篇三
活動目標:
1.會觀察圖片,并能用簡單的詞匯講述圖片內容。
2.會用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請給我一塊積木好么?
3.知道與小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也要用禮貌用語,友好的玩游戲。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畫冊
1.師:圖片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啟發幼兒講情他們在借積木的時候的對話并練習禮貌用語)
(二)在老師的提示下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2.師:圖片上說了紅紅和冬冬在干嘛?我們一起為這張圖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3.師:我們在玩的時候,缺少玩具時,不能和朋友爭搶,要和小朋友商量,友好的游戲才可以。
(三)情境練習
師:現在你們的桌上都有些玩具,你們一起玩,并在玩的時候要學習說剛剛學習到的幾句話。
(四)小結
師:今天大家學習到了幾個禮貌用語,回家后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還有哪些禮貌用語,學習學習。
幼兒園積木活動總結篇四
通過拼搭積木的活動,培養小朋友的動手、動腦能力,訓練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體會動腦動手的'快樂。希望家長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具體事宜如下:
各班先在班上舉行比賽,推行獲勝者5名再參加幼兒園的比賽。
子彈頭、編織積木、雪花片、積木房子、積木車子五種拼搭項目,主題不限,30分鐘內完成,每個班各派一名幼兒參賽,以年級為單位比賽。
20xx年元月23日上午
獨立完成,主題新穎,搭建的難易度,效果的呈現等。
1、班級獎:分年級一二三等獎各評一個班,頒發獎狀。
2、幼兒單項獎:分年級,分項目,各評出一二三等獎一名,頒發榮譽證書。
幼兒園積木活動總結篇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范例圖中物體的空間關系。
2、能用實物展現范例中的物體的空間關系。
3、幼兒能根據需要選取積木,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積木造型照片一套8張。
2、幾何積木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各兩個。
3、底卡3《補圖畫1》,圖形補塊6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派派學麥麥搭積木”為情景)
1、介紹角色出示麥麥和派派:“麥麥是搭積木能手,每天都能搭出一種新花樣。(出示積木照片)派派想學麥麥搭積木,就把麥麥搭的。積木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你能看出麥麥搭的是什么嗎?”幼兒欣賞。
2、看照片搭積木
取任意照片,提問:“用了幾塊積木?分別是那些積木?”出示積木,根據照片找出積木,搭積木。
二、幼兒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
請幼兒回到自己所在組開始搭積木。
2、觀察指導
教師巡視各組,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
3、提示常規教師:“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給其他小朋友檢查一下,檢查完后要把所有積木放回筐子里,如果少了趕緊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應組小朋友交換操作。
三、交流評價
1、展示交流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搭好了么?把搭好的積木留在桌子上,請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2、評價
教師:“今天我看到小朋友用積木把每個圖上的建筑都搭了一遍,你們真棒。”
3、整理
教師:“派派要和大家再見了,我們也一起把材料收起來吧。幼兒有序收學具,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