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有趣的乘法教學反思篇一
“幾個幾相加”是認識和學習乘法的生長點,我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上數一數,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含義,為學習乘法做好鋪墊。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我讓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同時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理解,練習反饋的提問,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但是在補充習題的作業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既可以橫著看,也可以豎著看的一幅圖,有極少數學習困難生就搞不清改填()個(),在集體講解時,我指著畫面比劃給學生看,一邊指一邊數,讓他們充分理解指的是哪里的幾個幾,訂正時就不會含糊了。
三年級有趣的乘法教學反思篇二
1、流程清晰:理清楚教學流程背后的目的,收獲頗豐。復習導入環節喚醒已有知識經驗;激趣嘗試環節自主解決問題,呈現不同算法;交流互動環節總結筆算算法,理解算理;總結應用環節運用經驗嘗試解決問題。
2、收獲了“闖關”的思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將授課環節連接在一起,環環相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鞏固練習環節,出題避免單一化,練習具有層次感。即,模仿性練習、單一練習和綜合性練習。
1、在展示的過程中,忽略了“估算”的環節。背后體現了在面對計算類的內容教學時,讓孩子們估算的意識弱。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引起注意。
2、說明算理時,小棒的位置不能完全模仿教材,欠考慮。既然是要向“算法”過渡,那么就一定要把直觀的小棒圖變得更易理解的形式。考慮將3個十放在一起,18根當中的1個十緊挨著剛剛的3捆,自然而然地變成“4個十”,答案能更為顯而易見地展示為48。
三年級有趣的乘法教學反思篇三
聽了楊老師的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58頁例1關于“兩位數乘法口算”。做一做,練習十四第1—4題等內容。整節課楊老師從第一部分復習階段到新課中,第二部分新授課中第一個步驟創設情景引入,第二個步驟提取圖中的數學信息,第三個步驟扳書(1)300×10(2)300×30。讓學生探討口算方法運用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各組代表匯報各種口算方法,最后由老師進行評價。第四個步驟嘗試解決問題。第三部分進行鞏固練習。第四部分老師總結。從整個課的設計和層次都感到楊老師進行了比較細致的研究和用心上好這節數學課。
聽完后我自己感覺到有些環節可以加以改進和完善。例如:復習階段口算10×10,40×3,35×2,12×3,3×50每題老師要求學生逐題說出得數后再一個一個讓學生進行述說是怎樣想到的數的?再由老師帶領學生總結出得出結果的生成過程,這個復習階段用時過多,因為這些舊知識學生已經學習過的,不需要逐一題說可以很迅速準確讓學生完成,從而在復習階段節省時間為新課中講解重點和解決難點擁有充足的時間。在講授新課中老師在讓學生嘗試說出口算的算理和算法時,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學生自己來把口算的算法和算理與原來兩位數乘一位數復習題進行對比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和老師主導的雙主體作用,使到整個課堂學習氣氛,探討氣氛更加濃厚,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更好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
老師在課堂上過多的主導就會遏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上老師比較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預先設定的計算方法和規律上來說,這樣一來就會遏制學生用自己語言表述他理解的算理和算法。另外老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表揚,鼓勵……,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有三年級的學生接受速度還是在發展中,老師在講課中要注意語速,讓學生聽的更加明白老師的要求,從而更好的深入探索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最后老師再每個環節和練習的層次設計時要考慮時間的運用,把握好課堂的節奏,注意一些細節這樣一來整節數學課會更加完善和自然!
三年級有趣的乘法教學反思篇四
本周初學筆算乘法,首先學習不進位乘法,問題不是很大;后學習進位乘法,問題就出現了,我認為原因是:
1.學生計算基礎差。有一部分學生口算加減法本身就不過關,乘法口訣背得亂七八糟,在進位乘法中計算過程有乘法還有加法,對這部分同學來說就更難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學對豎式計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進的數這部分學生都在最高位相加;還有一部分學生進的數與得數再相乘。所以錯誤百出。
3.計算步驟較多。多位數乘一位數不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數分別去成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積與進位的數相加,其中計算步驟較多,要顧及的問題也很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錯。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解決的方法是:
1.加強口算訓練。
2.加強學生對計算理的理解。
3.多進行強化訓練,直到掌握為止。
三年級有趣的乘法教學反思篇五
上課前對我們班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了解,發現我們班孩子不會2個2個或3個3個地數,所以在上課前進行了一番訓練,于是在課堂中學生可以較快地數出幾個幾相加,還增加了一個師生對口令的游戲環節,教師說幾個幾相加,學生說幾乘幾,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幾個幾相加”是認識和學習乘法的生長點,我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上數一數,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含義,為學習乘法做好鋪墊。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我讓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同時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理解,練習反饋的提問,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